资源简介 (共29张PPT)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崇尚法治精神目录第 一 部 分单元整体说明第 二 部 分重点难点分析与处理第 三 部 分教学策略建议第 一 部 分单元整体说明(一)课标解读(二)教材解读(三)单元目标(四)内容分析(一)课标解读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课标要求(2022)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7.2 自由平等的追求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1.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2.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2.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1.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包含的主要内容2.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一)课标解读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课标要求(2022)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8.1 公平正义的价值8.2 公平正义的守护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1.政治认同:理解法律是现实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1.知道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2.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分四个课时分别教授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价值取向,前三个单元的内容都体现了这些精神,由第四单元做了一个收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懂得崇尚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这一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在前面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悟法治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三)单元目的 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这一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在前面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悟法治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初北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法治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人权、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要素,正确理解这些核心价值要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基于此,本单元以“崇尚法治精神”为题,以宪法为视角,重点剖析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要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其价值,理解法治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障作用,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践行自由平等,力所能及地维护公平正义。本单元立意高远,从前面单元的知识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基于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的讲解,引领学生领悟知识背后的东西,亦即法治的价值追求、法治的精神,从而真正内心认同法治,真正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保证保证保证保证内涵举措内涵举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内涵意义举措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内涵意义举措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个人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四)内容分析单元思维导图 本课共设两框,即“自由平等的真谛”和“自由平等的追求”。(两课时) 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1课时) 本框设两目,即“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1课时) 本框设两目,即“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七课 思维导图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法治与自由关系自由平等的追求在法律体现: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含义含义: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平等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平等重要性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由平等的真谛 本课共设两框,即“公平正义的价值”和“公平正义的守护”。(两课时) 第一框:公平正义的价值(1课时) 本框设两目,即“认识公平”和“正义的力量”。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1课时) 本框设两目,即“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八课 思维导图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守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含义公平内涵及要求: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认识公平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重要性法眼看平等正义含义正义重要性个人:功能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守公平(做法)守护正义制度保障公平个人维护公平守护正义的必要性如何守护正义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的必要性及要求个人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第 二 部 分重点难点分析与处理(一)自由;(二)平等;(三)特权;(四)公平;(五)正义;核心知识点梳理1.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2.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3.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包含的主要内容;4.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5.知道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6.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7.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核心知识点背诵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2.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3.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5.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关系)6.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核心知识点背诵8.我们要践行平等,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法)9.在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10.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易错点)1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12.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13.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14.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正确认识: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法治与自由的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一)自由(P99-100)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意义: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二)平等(P10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02-P103)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如何践行平等?(P105-P107)1、★如何珍视自由?(P104)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具体要求: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具体要求: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①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三)珍视自由,践行平等(P104-107)(四)公平(P109-110)含义:★重要性:(1)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2)要求: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内涵及要求: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五)正义(P111-113)★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作为(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内涵: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求: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五)坚守公平,守护正义1、如何坚守公平?(P115-P116)(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如何守护正义?(P117-P118)(1)★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第 三 部 分(一)讨论法;(二)情境模拟法;(三)情境教学法。(一)讨论法◇运用你的经验*如果遭遇“不公平”的事,你会怎么办 *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经历的“不公平”的事,并说说当时的内心感受*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遇到“不公平”情形应该怎样做。*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主要观点。设计意图设计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从反面激发学生崇尚公的情感,进而认识到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付出努力,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己所能。操作建议1.静心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忆自己曾经遭遇的“不公平”的事。2.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经历的“不公平”的事及当时感受,讨论女何应对“不公平”情形,形成小组意见。在此基础上,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观点。3.总结提升。面对社会生活中诸多不公平的现象,怨天尤人、一味地抱怨甚至仇恨不仅无济于事,还将痛苦不堪。我们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采用合理合法的段和方式维护公平。(二)情景模拟法探究与分享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川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 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设计意图“分黄金”的故事饶有趣味,设计此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分黄金”公平的含义。操作建议1.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再现教材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2.即兴采访。让一名学生现场采访故事里的“父亲”:为什么要那样“分黄金” 同时采访其他同学: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3.总结提升。让学生结合故事谈对公平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三)情境教学法探究与分享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设计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正义行为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操作建议1.案例阅读。让学生结合图片阅读案例材料,体会桂某一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考当地政府在救助他们一家中所起到的作用。2.课堂交流。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悟: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3.概括实质。教师进行归纳提升:保护弱者是正义的应有之义。正义要求人们为弱者撑起一把“保护伞”,对弱者给予必需的福利权和救助权,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