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课件(共34张PPT)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课件(共34张PPT)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学前儿童
发展与教育
XUEQIANERTONGFAZHANYUJIAOYU
主讲人: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05
目标指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1. 了解注意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与基本特点。
3. 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4. 有效运用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说,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所谓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选定了一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
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不仅要聚焦于被指向的对象,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只对某一特定对象保持专注,把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这个对象上。
一、注意的概念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二 、注意的分类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为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设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消极、被动的表现形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引起无意注意的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即客观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等。另一类引起无意注意的是个体本身的状态,即主观原因,包括个体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等。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二 、注意的分类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为随意注意,是指有预设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表现形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有以下三个主要条件:
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培养间接兴趣
有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三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注意有助于儿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儿童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时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和信息。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对所有信息作出反应,而注意能够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有选择的反应并接受符合需要的信息。
同时,注意能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三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注意有助于研究和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首先,注意可以作为研究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指标。婴儿还不会说话,不能用言语完整地表达其对事物和刺激的反应,而通过观察婴儿注意的表现,就可以了解其心理反应。
其次,要想对某一对象进行感知,就先要对这一对象保持注意状态。只有注意保持指向和集中,人们对该对象才能有清晰、突出、完全的感知。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三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注意有助于儿童长时记忆的发展
儿童对熟悉的或同注意指向的刺激物有关联的东西都能够进行感知分析。但是,没有注意的感知觉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短时记忆中,不能进入长时记忆,只有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感知觉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从而得以长期保存。
一般来说,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很低。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三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四)注意能有效维持儿童的活动坚持性
注意与儿童行为活动的坚持性紧密相关。要维持儿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注意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当儿童的注意指向于某一行为或活动时,才能保证行为活动持续进行;相反,儿童的注意转移了,之前所进行的活动也会停止。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三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五)注意是儿童学习的先决条件
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和学习活动的进行不能没有注意的参与。当儿童注意去看、去听、去记忆、去探索、去思考时,学习活动才会发生,儿童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注意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
定向性注意主要是由外界物体的特点引起的,它是无意注意的初级形式。定向性注意是一种本能,到成人阶段也不会消失。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定向性注意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减少。
选择性注意指的是在同一情境下儿童对某类刺激或信息表现出集中的注意,而忽略其他刺激或信息的现象。选择性注意是在定向性注意之后出现的,它的发展体现了儿童注意的发展。可以说,选择性注意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儿童生来就有的,婴儿只有无意注意,基本没有有意注意。直到1岁左右,儿童的有意注意才开始发生。幼儿期,随着儿童言语、认知和动作有意性的发展,有意注意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儿童注意的性质、范围和稳定性。
同时,儿童心理过程的其他方面也因而得以发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新生儿注意的发生
1.定向性注意的出现
定向性注意是儿童注意的最初形态。
最初的定向性注意是由与生俱来的定向反射发展而来的。定向反射指的是,外界的强烈刺激引起新生儿暂停哭闹或者把视线转向刺激物,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从而作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新变化。
定向性注意可能会引起新生儿的全身反应,具体表现为活动受到抑制、四肢血管收缩等是一种复合型的反应。这些指标便成了研究新生儿和婴儿注意的主要标准。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新生儿注意的发生
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新生儿已经能够对刺激物进行一定的选择性反应,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某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喜欢看轮廓鲜明或深浅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
听觉刺激也会引起新生儿的注意。听觉的空间定位会影响新生儿的视觉定位,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倾向于注视声音的方向,而不是视觉方位。
可以看到,新生儿已经开始对不同的对象表达出不同的偏爱。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二)1岁前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变化
新生儿的注意已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注意的选择性会进一步发展变化。这一时期,婴儿注意的选择性仍主要表现为视觉偏好。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1岁前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2.注意受到知识经验影响
出生3个月以后,由于生理因素对婴儿注意的制约逐渐减少,经验开始在注意中发挥作用。
6个月以后,婴儿的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经常处于警觉和兴奋状态,他们可以在日常感知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经验,这时的选择性注意也越来越受知识经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婴儿对熟悉事物的注意多于陌生事物。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受到知识经验影响
1岁以后,表象开始发生。在这一阶段,儿童头脑中储存的表象会直接影响其对注意对象的选择。研究表明,如果当前刺激与婴儿已有表象之间出现矛盾或差异,婴儿会产生最大的注意。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
1岁以后,儿童的言语初步形成,此后一直到3岁左右,儿童的言语能力飞速发展,这为注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言语能够支配儿童注意的选择性,当成人说出某个名词时,无论这一物体是否是新异刺激的、是否是儿童感兴趣的,儿童都会将注意集中于相应的物体。此外,言语的发展扩展了注意的范围,儿童能够通过集中注意进行听故事、看电视、念儿歌、看图书等活动,获得了更丰富、广阔和新鲜的信息和经验,从而促进了其记忆和学习活动的进行。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出生3个月后,婴儿已经能够注意到某一物体,但是注意极不稳定,对某一物体集中注意只能保持几秒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活动中注意的时间有所延长。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4.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尽管3岁前的儿童注意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是这一阶段儿童的注意仍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对一项活动保持注意的时间还是很短,很容易就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从一项事物转移到另一项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可以在成人的要求下将注意集中到某件事上,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势
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发展得很快,但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依然是引起儿童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事物突然且显著的变化、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声音、刺激性的气味以及突然出现的刺激物等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此外,3—6岁儿童的生活经验比之前更加丰富,逐渐产生了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偏好。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进入幼儿期,儿童的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有意注意是由大脑高级中枢控制的,这部分中枢主要位于额叶。然而,额叶到儿童7岁左右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儿童的有意注意虽然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却不能发展完全,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较低。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是指个体在一瞬间能够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可见,儿童的注意广度比成年人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注意的广度会不断扩大。
注意的广度受注意对象特点的影响。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序,则注意的广度越大
注意的对象之间如果有内在联系,则注意的广度越大
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越大
三、学前儿童注意的品质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对象上的保持时间。总体来说,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很难在一项活动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在不断发展。
除了儿童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外,注意的稳定性还与刺激物或注意对象的性质有关。如果刺激物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情绪状态,那么其注意的稳定性就比较好。反之,如果刺激物乏味单调,不能引发儿童的兴趣,那么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就差。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有目的、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3—6岁儿童还不能够很好地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一点在小班儿童身上最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随要求比较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
一方面,在前一项活动注意紧张度较高或者前后两项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注意转移较为困难和缓慢
另一方面,如果儿童对前一项活动特别感兴趣,注意转移也会较为困难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四)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在进行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也是一种重要的注意品质,善于分配注意的人能够用相对少的精力从事较多的活动或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包括: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个体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比如儿童在弹自己非常熟练的曲子时,可以边弹琴边唱歌
几种活动之间能建立紧密联系,比如边讲故事边表演。可见,注意分配受儿童对活动的熟练程度和活动之间联系的影响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一、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无关刺激
的干扰
疲 劳
缺乏兴趣
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二、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一)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很容易被新鲜、强烈多变的刺激所吸引。为避免无关刺激引起的注意分散,教师和家长应尽量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简单、整洁的环境,以减少外界的无关刺激对学前儿童的干扰。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二)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学前儿童若睡眠不足或精神状态差,会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度降低,注意力很难集中。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学前儿童都应遵守合理的作息规律,以避免因疲劳导致的注意分散。幼儿园要有固定的起居饮食和睡眠时间。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三)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
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应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尽可能选择贴近儿童生活、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主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激发儿童的兴趣,合理选择教材和使用教具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使用
儿童的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且不能持久,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独使用无意注意,还需要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实现两种注意的转换。
在组织儿童的活动时,首先用有趣的活动、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教具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提出预设的活动要求,以发展其有意注意。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五)提高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师应善于研究儿童,根据儿童注意的特点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每一次活动,积极引发儿童的兴趣,并向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和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有趣、富有感染力,便于儿童理解。
同时,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艺术。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六)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应培养儿童做事要集中注意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有集中注意的概念,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都不能任意妄为或漫不经心。当儿童专注于某一项活动时,成人应尽量减少干扰,以免打断儿童的思路或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