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课件(共28张PPT)《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课件(共28张PPT)《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一、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主体性原则
(四) 日常性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三) 安全性原则
详见教材P98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
(一) 课程
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有关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适时、适宜地纳入其中。幼儿则可以在学习、体验和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有关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
(二) 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以文学、艺术作品和游戏为载体,利用情境表演、扮演角色、听故事、念儿歌等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这样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变讲道理、说教为儿童喜欢的游戏,让儿童从中获得浅显的知识,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
(三) 日常活动
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与幼儿园其他教育相比较,具有烦琐、细小的特点。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也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极的引导、持续的要求、反复的练习。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把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与幼儿园的全部教育形式和活动环节结合起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生活环节有:晨(午、晚)检、进餐、睡眠、盥洗、如厕、学习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等。在这些环节中,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是渗透于其中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
(三) 日常活动
1. 晨(午、晚)检
2. 进餐
3. 睡眠
4. 盥洗
5. 如厕
6. 学习活动
7. 游戏和户外活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
(四) 家园互动
在大教育的背景下,家园共育是行之有效的通道。依靠和利用家庭资源、家长的力量,可以巩固、练习幼儿园正在培养的某种行为,也可以弥补、完善幼儿园的不足。比如“勤洗澡”“勤理发”“每天早晚要刷牙”等,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03
环境教育法
01
示范讲解法
02
随机教育法
07
活动比赛法
05
作品感染法
06
分步学习法
04
表扬激励法
详见教材P101-102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一) 示范讲解法
学前儿童,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对于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等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正确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再辅以动作的示范,可以使儿童有效仿的榜样。例如,在培养幼儿的衣着习惯上,先挑选出能正确穿脱衣服的大班幼儿,让大班的哥哥、姐姐给小班幼儿作示范,也可由教师亲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给幼儿一个正确完整的概念。这样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分组练习等,幼儿基本上就能学会穿脱衣服。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二) 随机教育法
随机教育,是养成幼儿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我们要善于观察、捕捉并适当运用,使幼儿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意识落实到行为上,并逐渐内化为品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却很有教育价值的机会。教师不可机械地执行教案,而应抓住这些有益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往往是生动有效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三) 环境教育法
环境教育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教育和精神环境教育。在物质环境教育方面,可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工具、一日生活必备的用品、必要的设施设备等,这些可以对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精神环境教育主要是指为儿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儿童在乐意接受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愿望,了解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四) 表扬激励法
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表扬激励是儿童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儿童喜欢表扬、喜爱奖赏的心理,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所以,在培养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时,应观察儿童行为习得的过程,给予适当的表扬激励,而且表扬得越多,期望行为的发生率就越多,可使儿童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五) 作品感染法
文学作品(主要是故事、诗歌、儿歌等)深受儿童的喜爱,是幼儿园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对幼儿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诸如儿歌《垃圾的家》、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等,对儿童来说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六) 分步学习法
可以将比较复杂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分步骤地让幼儿学习,如学习眼保健操等。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七) 活动比赛法
有些内容的学习,可以结合儿童的兴趣,组织个人或小组进行相关的技能比赛,也可以与走、跑、跳、爬、钻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这样可以增加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3
4
5
集体与个别的结合
榜样的作用
家园一致
长时间的坚持
1
统一的要求
2
详见教材P102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 长时间的坚持
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渐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
成人应该克服在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中的一些偏差,如嫌孩子做得慢、做不好,有时还添乱,不如自己做省事;在教育方法上运用“催、管、斥、责”多,鼓励、诱导少,尤其要防止当幼儿出现失误或者显得“笨拙”时过多责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二) 统一的要求
在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对儿童有统一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在教师之间的一致性、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家园之间的一致性上。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则要求,便是增加了儿童多次练习的机会。而模棱两可、或左或右的变化,会使得儿童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三) 集体与个别的结合
同伴的影响,对儿童接受教育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同伴之间的讨论、商量、模仿、争辩往往是儿童获取信息、调节行为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幼儿园中,应充分利用集体的、小组的、个别的形式,通过他人影响个体,对儿童行为或表扬或批评,让儿童通过相互沟通来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四) 榜样的作用
儿童的模仿力极强,在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成人的典范、表率会成为儿童行为的榜样。同时,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量。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来培养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五) 家园一致
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幼儿园需要做好家长工作,只有家园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经验交流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将幼儿在园的有关信息反馈给家长,将每个教育单元的结果、教育目标和内容告诉家长,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方面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并提出相互配合的建议,让家长积极支持,形成合力,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案例 教学活动:都睡着了(中班)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午睡的时候总有各种不规范的睡觉姿势,这样不仅对幼儿的健康不利,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运用孩子能够明白的方式来向他们进行睡觉安全的教育呢 为此,教师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幼儿能够了解正确睡觉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动物的一些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睡眠姿势的作用。
(2) 逐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明白睡姿不正确的危害。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详见教材P104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案例 教学活动:邋遢大王变干净了(小班)
活动目标
(1) 知道爱干净的孩子是个好宝宝,小朋友和老师都喜欢他。
(2) 知道理发是不疼的,减少对理发的恐惧。
活动准备
《邋遢大王奇遇记》视频、自制PPT、小剪刀、小梳子、小吹风机。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详见教材P105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案例 教学活动:大战蛀牙虫(小班)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 帮助幼儿了解蛀牙的危害及几种预防蛀牙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歌曲音频、牙齿模型(一个完好的,一个有龋齿的)、牙刷、一条毛巾、两张挂图。
(2) 向家长了解本班幼儿的龋齿和刷牙情况。(本班有幼儿42名,其中11名幼儿有不同程度的龋齿,每天刷牙的幼儿有8名,基本刷牙,但不是每天刷的有30名。)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详见教材P107
教与学的建议
1.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一所幼儿园,指导学生观察幼儿园一日生活现场,从而丰富学生对学前儿童身体保护、生活自理等方面如何提供支持和教育的感性认识。
2. 学生可以就学前儿童身体保护、生活自理教育展开扮演式学习,将观察到的幼儿或教师的行为、问题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并由大家分析与讨论,从而加深理解、加深印象。
本章思考题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具体内容。
01
在实施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02
设计一个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方面的活动。
03
谢 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庞建萍,柳倩主编.—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ISBN 978-7-5760-3587-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