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课件(共20张PPT)《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课件(共20张PPT)《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章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1.了解认知的概念和领域。
2.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概括性特征。
3.了解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4.明晰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7—12个月婴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一)视觉
7个月开始,婴儿从躺着发展到坐着,视力范围从左右发展到了上下,婴儿大脑开始帮助他指挥两个眼球协调移动,把两眼的图像整合成一个,并能通过改变体位以协调视觉。例如,婴儿听到声音转过头,用视觉寻找背后声源。8个月时,婴儿的视力约为成人的2/3,假如正常成人视物距离为35厘米,那么8个月的婴儿则为24厘米。他(她)们开始具备判断距离的能力,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还可以辨别色彩、距离、体积等。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伦敦认知发展和大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6—8个月的婴儿进行了虚拟图像实验。在虚拟图像中,人们以为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方块,其实只是方块的四个角显示出来的。
他们在婴儿头上安置了电子仪,以确定婴儿看到这种奇怪图像时大脑活动的区域。最后发现,8个月的婴儿大脑活动区域与成年人看到同样图像时的大脑活动区域完全一样。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听觉
在听觉的辨音方面,3个月大的婴儿只能分辨1000赫兹频率的音,而6个月后的婴儿则能分辨所有频率的音。
心理学研究显示,0—3个月的婴儿只能分辨低频音,而高频音则要到6个月后才能达到成人水平。7个月的婴儿能比较迅速地追踪声音。当听到收音机或者电视的声音时能立刻转头寻找声源。9个月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对外界声音表示关心。11个月时,能模仿成人发音,听懂比较复杂的指令,如“把……给我”,能和着音乐的节拍摆动身体。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触觉
婴儿手的触觉经历了两个阶段: 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和视触协调阶段。7—12个月婴儿处于第二个阶段。赫恩特发现,7个月的婴儿看见新物体时,会用手抓,然后半转动手腕,使物体转动。哈里斯的研究发现,6—14个月的婴幼儿的视觉和触觉总是同步,看见东西总是会用手去摸,他们对于用视觉和触觉同时探索过的东西比仅仅是看过的东西更感兴趣。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知觉
1岁之内婴儿的知觉从特异化神经通道信息机制的形成来看,首先是感觉发展的专门化与单一化,然后进步到多感觉通道信息特征的整合与分化。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孟昭兰将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分为3个阶段:
 
阶段1(出生到4个月),婴儿通过五官感受外界刺激;
阶段2(5—7个月),“视觉—听觉—运动觉”的联合活动发展,手眼协调,复合感知能力出现;
阶段3(8—9个月),爬行与走动使婴儿的空间方位、深度知觉得以发展,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使婴儿的形状大小知觉得以发展。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7—12个月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根据皮亚杰婴儿思维发展阶段论,7—12个月的婴儿处于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阶段,该阶段的婴儿开始将先前习得的图式进行协调、整合成新的更复杂的行动序列。到了次级循环反应协调阶段之后,婴儿行动的有意性加强,开始进行目标指向的行为(goal?directed behavior),即将几个运动图式进行合并和协调,用于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运动图式的合并和协调
一天,妈妈与8个月的圆圆玩球,妈妈想从圆圆手中将球拿走,但圆圆马上用手拍球,把球往自己的怀里揽,可是球滚走了。圆圆赶紧爬过去抓取并把球抱在怀里。
分析:在圆圆与妈妈争抢球的过程中,他通过拍球、爬行、抓取、抱球等动作将球拿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必须协调四个图式,即“拍球”、“爬行”、“抓取”和“抱球”。皮亚杰把这些手段—目的行动序列看作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基础。
寻找阳台的路
琪琪12个月了,他很喜欢爬到阳台,然后靠在防盗网上看外面的风景。家里的大人怕存在安全隐患,就把客厅通向阳台的门关上了。琪琪见状,转头就向爸爸妈妈的卧房爬去,绕过床、梳妆台等障碍物,通过卧房与阳台相通的落地窗,顺利地爬到了阳台。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了解到,12个月的婴儿行动目的明确,有意性强,并能将先前习得的图式进行协调、整合,形成新的更复杂的行动序列,用于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7—12个月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婴儿记忆保持的时间、牢固性不断增长
利科(Collie)和海恩(Hayne)对6个月婴儿进行的延迟模仿研究发现,他们在24小时延迟后平均能记住5种可能动作中的一项。在9—11个月,婴儿对实验事件的保持时间有了明显的、本质上的飞跃。9个月的婴儿在24小时到5周的延迟后仍能记得单独的动作。在10—11个月的时候,记忆保持的时间可达到3个月。13—14个月的婴儿则达到4—6个月。到20个月时,婴儿能够记住的时间达到12个月。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巴尔(Barr)等的研究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需要6次演示,才能在24小时内仍然记住事件,而9个月大的婴儿则只需要3次演示便能记住24小时之前发生的事情。所以,随着这个阶段婴儿学习能力的增强,他们能更轻松地进行图片记忆、识物、早期阅读等活动。
另外,此时婴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即便亲人离开半个多月的时间,回来时依然能很快地识别出来,并与他们亲近起来。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婴儿的记忆对情境依赖性逐渐降低
6月龄以下婴儿的记忆对情境是高度依赖的,对婴儿的训练与测验如果不是在相同的情境中进行,例如相同的风铃、房间,则他们的记忆非常差。换而言之,月龄小的婴儿记忆提取是高度依赖情境的。
9个月以后,婴儿记忆对情境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即使玩具的特征改变,或是测验的地点改变,他们也可以记住如何操作这个玩具。随着婴儿自己运动以及体验情境的频繁变化,他们的记忆变得越来越情境独立。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客体永久性持续发展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之后,儿童并不认为物体不存在了,而是相信它仍然在某个地方。
皮亚杰认为,7—12月的婴儿,其客体永久性概念的获得大多处于二级协调反应阶段,即视线追随着在视线内消失的物体,但寻找时仍在原来的地方搜索。当某件物品被藏起来后,即使婴儿亲眼看到该物品被人拿到其他地方,他们还是会到第一次见到该物品的地方去寻找。皮亚杰称这种行为是A非B错误。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7—12个月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婴儿的偶然注意多于专注注意
劳森(Lawson)等学者将婴儿的注意分为
偶然注意和专注注意。其中,专注注意是婴儿集中注意主动察看和探索外界事物的学习行为,伴有外在行为的表现包括: 专注的面部表情,手指探索转动玩具,外部动作和发声的减少,心电记录显示心率的减慢。
虽然该阶段婴儿的偶然注意时间多于专注注意时间,但是,并不代表婴儿的专注注意不能得到培养,相反,持久而深入的注意是婴儿未来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加以重视并耐心培养婴幼儿的专注注意。
第一节 7—1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注意的选择性受经验的支配
7—12个月的婴儿的客体永久性概念发展大多处于二级协调反应阶段,即婴儿视线追随着在视线内消失的物体,但是,当某件物品被藏起来后,即使婴儿亲眼看到该物品被人拿到其他地方,他们还是会到第一次见到该物品的地方去寻找。因此,他们会选择那些观察得到的物体作为注意的对象。
另一方面是指婴儿在社会交往中出现了对熟人和陌生人在整体上的辨别能力,表现为对熟人愉悦的关注和对陌生人警觉的选择性反应。当陌生人出现在婴儿身边时,他们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密切注意对方的言行,对陌生人的接近表示反抗和恐惧。
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