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婴儿的认知发展 课件(共2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婴儿的认知发展 课件(共2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版)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 婴儿对客体属性的认知
一、 婴儿对客体属性的认知
1. 客体独立性
物体独立于周围背景,也独立于其他接触的物体。识别物体的边界,将物体与背景区分开来,是认识物体特征和规律的首要前提。
3个月大的婴儿会在深度上将物体与背景区分开来。
如果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颜色和质地相同,婴儿会将二者认为是一个物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增加一些运动线索,比如两个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相反方向移动、不同速度移动等),婴儿也会认为看到的是两个独立物体。
2. 客体同一性
结果发现,8个月大的婴儿才会对测试刺激(c)去习惯化、对(b)习惯化,说明此时婴儿可以将被部分遮挡的物体部分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运动线索,如(a)中木杆在木板后面左右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4个月的婴儿也会对测试刺激(c)去习惯化,说明他们可以利用是否共同运动作为判断是否为同一物体的线索。一般认为,客体同一性在婴儿出生时未出现,在2个月大时开始出现。
二、 婴儿的客体永久性概念
三、 对物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 对物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1. 因果关系
在上述对客体永久性的研究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婴儿对于早期因果关系的理解。
比如在巴亚尔容的车子从斜面滑下的实验中,婴儿预期盒子会阻碍车子,但车子却从挡板的另一侧出现时,这违反了预期。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婴儿已经理解潜在的因果关系了。莱斯利的一系列实验直接考察了婴儿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
2. 分类
在形成类别时,婴儿甚至可以察觉到物体不同特征之间的关联。有研究(Younger & Cohen, 1983)考察了婴儿在分类时是否参考物体的特征以及有关联的特征。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类别逐渐与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概念。儿童也开始利用概念语言线索来推断物体的特性。
幼儿甚至可以根据陌生的类别进行推理。高普尼克等人采用上文提到的“布里奇”音乐盒进行新的实验,考察幼儿在推断原因时是基于形状上的相似还是相同概念/类别。
3. 符号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当给9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张印有布娃娃的照片时,婴儿会轻拍、抚摸图片,仿佛它们是真实的一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婴儿面前呈现真实玩具和与真实玩具尺寸相同的彩色玩具图片时,绝大多数婴儿首先伸手触摸的是真实玩具。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婴儿在看到图片时的这种伸手探索行为频率逐渐减少,而指向图片的行为逐渐增加。
德罗奇(DeLoache,1987)的研究设计了一个房间寻物实验,考察儿童是否能够根据模型关系去推断实物情况。
本章小结
●婴儿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研究方法
确定婴儿感知或知觉能力的方法包括: 视觉偏好范式、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违反预期范式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范式。
●婴儿感官能力
听觉: 年幼的婴儿听力非常好,即使是新生儿也能辨别在响度、方向、持续时间和频率方面不同的声音;他们喜欢自己母亲的声音胜过其他女性的声音,并且对自己听到的语音差别对比十分敏感。
味觉、嗅觉和触觉: 婴儿天生就有明确的味觉偏好,喜欢甜食胜过酸、苦或咸的物质;回避难闻的气味,如果母乳喂养,他们很快就会仅凭气味认出自己的母亲;新生儿对触摸、温度和疼痛也相当敏感。
视觉: 新生儿能看见图案和察觉到亮度的变化;以成人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视力较差,但在最初的6个月内会迅速提高。
●婴儿感官能力
听觉: 年幼的婴儿听力非常好,即使是新生儿也能辨别在响度、方向、持续时间和频率方面不同的声音;他们喜欢自己母亲的声音胜过其他女性的声音,并且对自己听到的语音差别对比十分敏感。
味觉、嗅觉和触觉: 婴儿天生就有明确的味觉偏好,喜欢甜食胜过酸、苦或咸的物质;回避难闻的气味,如果母乳喂养,他们很快就会仅凭气味认出自己的母亲;新生儿对触摸、温度和疼痛也相当敏感。
视觉: 新生儿能看见图案和察觉到亮度的变化;以成人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视力较差,但在最初的6个月内会迅速提高。
●婴儿时期的视知觉
视知觉在第一年迅速发展: 0—2个月的婴儿偏好中等复杂、高对比度、会动的目标;2—6个月的婴儿开始更系统地探索视觉目标,对运动变得敏感,开始感知视觉形状和识别熟悉的面孔;9—12个月的婴儿可根据最基本的线索构建形态。
新生儿表现出一定的大小恒常性,但缺乏立体感,对深度图像线索不敏感,空间知觉不成熟;第一个月月底,开始对运动线索变得更加敏感,并能对若隐若现的物体做出反应;婴儿对双眼线索(3—5个月)和图像线索(6—7个月)敏感。运动发展经历使他们产生高度恐惧(如视觉悬崖),并能对大小恒常性和其他空间关系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跨通道知觉
婴儿的感官与生俱来地具有跨通道特征,包括注视声源方向,伸手去拿看得见的物体,以及期望看到声音的来源或感受到他们所接触到的物体。
跨通道知觉是指通过一种感觉通道识别通过另一种感觉通道所已经熟悉的物体或经验的能力,一旦婴儿能够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官对物体进行处理,这种能力就成为可能。
●婴儿认知能力发展
出生第一年,婴儿已逐渐表现出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对客体属性的认知上,婴儿很早就表现出对客体独立性和客体同一性的认识;他们也很早就表现出具有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尽管这时候的概念不同于年长儿童的概念。
婴儿在第一年也很快表现出对物理关系的某种理解,包括因果关系、类别关系、符号的理解等,但对于符号的理解要等到2—3岁以后。
思考与练习
1. 婴儿喜欢古典音乐还是电子音乐呢?利用本章所学习的测量婴儿认知能力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对此进行探究吗
2. 黑白卡有用吗?黑白卡往往充斥于婴儿早教市场中,卡片上面往往是一些由黑白两色组成的轮廓、图形或模式。一些服务商以婴儿偏好黑白图案胜过纯色图案为由,来为黑白卡的“早教效果”背书,声称其对于婴儿早期视力和认知发展有促进作用。根据本章学习到的内容,你觉得黑白卡有用吗?
3. 低龄幼儿看教育节目有用吗?一些家长觉得自己一两岁的孩子喜欢看教育类的动画片,于是给孩子播放一些好习惯养成的教育节目,希望孩子在生活中能建立起良好的习惯,你觉得家长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他们的预期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