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
出生的前两年,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何谓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当信息与感觉器官----眼睛、耳朵、舌头、鼻孔和皮肤相互作用时发生的。
感觉的重要性
第一、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第二、感觉保证了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实验
第三、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价值
感觉剥夺实验
图1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感觉的种类
人的外部感觉
种类 感受器 反映属性
视觉 眼球 黑、白、彩色
听觉 耳蜗管内的毛细胞 声音
味觉 舌尖、舌面、舌后部的味蕾 酸、甜、咸、苦
嗅觉 鼻腔粘膜的嗅细胞 气味
肤(触)觉 皮肤 冷、温、痛、触
视觉的生理机制
图2 人眼的构造
听觉的生理机制
图3 人耳朵的构造
感觉的种类
人的内部感觉
种类 感受器 反映属性
运动觉 肌肉、筋、韧带、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辨别自身姿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
平衡觉 耳内、前庭和半规管的毛细胞 人体位置重力方向发生的变化
机体觉(内脏感觉)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身体疲劳、饥渴和感觉不舒服
二、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1、反射行为(感觉到刺激)
2、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区分不同的刺激)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区分不同的刺激)
4、视觉偏爱(婴儿对形状和颜色的辨别和偏爱)
5、设备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定向反射
原始反射
●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游泳反射
●行走反射
1、反射行为
二、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视觉偏爱
范茨小屋
二、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视觉偏爱实验
实验假设:婴儿看相同的两个物体所花相同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的时间不同,由此来分析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研究对象:1-15周的婴儿
研究过程:研究者给被试呈现几种复杂程度不同模式图。
研究结果:婴儿对复杂程度越高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越长。
研究结论:儿童天生偏爱观察复杂的模式。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
1、在胎儿4、5个月时已经有视觉反应能力。
2、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但还不成熟,但是新手儿运用他们有限的视觉能力对环境进行探索。
学前儿 二、视觉的发展
视追随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二)新生儿对光有察觉
新生儿出生后能立即对光有所察觉,还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只是敏感度低于成人。在头两个月里婴儿对光的明度的明感性发展很快,新生儿能觉察移动的灯光。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三)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细微细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问题思考:有人认为,小孩的视力要比成人好,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新生儿看到的东西比较模糊。
婴儿出生的头半年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关键期,6个月--1岁左右婴儿视力已达到成人的水平。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四)颜色视觉
新生儿是看不见彩色的,在他们眼中,世界被感知为黑、白、灰的世界。
在婴儿阶段对颜色辨别的能力发展很快, 从3、4个月起,婴儿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8个月喜欢暖颜色,不喜欢冷色,喜欢明亮色,不喜欢暗淡色。
到了幼儿阶段,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能力在继续发展,此时,幼儿对颜色的辨别往往与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
丁祖荫的研究:在掌握颜色的过程中幼儿先会配对,再会指认,再会到笼统命名,进而到会精确命名。所以,幼儿能否正确辨认颜色,主要在于是否掌握了颜色的名称。
儿童的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也有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的颜色辨别能力比男孩强。
颜色的差别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提高。
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
通过近似色的对比指导幼儿辨色;
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做精确的辨认。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三、听觉的发展
(一)听觉的产生
胎儿听觉感受器官在6-7个月时已经基本成熟。
儿童出生后,听觉系统已经起作用,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不同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的声音有不同的反映。(连续的、有节奏的,新生儿对有节奏的声音比较敏感)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二)听觉偏好
新生儿已经出现听觉上的偏好,最喜欢听母亲的声音。
母语胜过外语
贝多芬音乐胜过摇滚乐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6个月婴儿能敏感的识别母亲的声音
婴儿的视听协调发展
幼儿对语言的听觉能继续发展,到6-7岁能毫无困难的辨明本族语言的各种声音,幼儿对不同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学前儿 童感觉的发展--味觉
四、嗅觉和味觉
(一)味觉
新生儿生来就对不同的味觉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从4个月开始已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时味觉已发育的相当完好了,并在其防御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味觉
正常 甜味 酸味 苦味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嗅觉
(二)嗅觉
1、 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并产生各种反应。
2、 出生一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
3、新生儿对不同的气味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好。
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表示满意,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五、肤觉
胎儿在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
胎儿在4-5个月时已建立了触觉反应。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触觉是新生儿高度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之一。
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婴儿的唇、手掌、脚掌、前额、眼皮都非常敏感。触觉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一)口腔触觉
婴儿早期已经有了口腔触觉的探索活动,口腔触觉有了辨别力。而且能够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二)手的触觉
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
大约5个月左右,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手的触觉探索,以抓住东西为标志。出现眼手协调动作,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7个月左右,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活动。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三)温度觉
新生儿的温度觉比较迟钝
由于婴幼儿缺乏对温度的认知,成人要对其加以保护。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四)痛觉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
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都可以构成痛的情绪成分,它影响对痛感觉的耐受性。
由于具备了抚触条件,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触觉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皮肤饥渴”理论
(心理学家,米拉尔德)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实践证明,孩子们的这种天然的感情需要,若能够从感觉上给予适当的满足,他们就会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而且会使他们心理上产生良好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会变得十分协调,因而能良好地促进大脑的发育、智商的提高和心态的正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