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课件(共55张PPT)-高三《内科护理》同步教学(中医药版.第2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课件(共55张PPT)-高三《内科护理》同步教学(中医药版.第2版)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2.熟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病理。
3.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案例导入
患者,男,62岁,农民。吸烟史40年、慢性支气管炎10年。自诉阵发性干咳2个月,认为是咽炎、慢支导致,没有引起重视。3天前因感冒,出现胸闷、胸痛、咳黄色脓性血痰就诊。体检:两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有湿性啰音,右侧中肺可听到轻度的喘鸣音。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右侧肺门处可见一毛刺状阴影(大小约2cm×2cm×3cm)。
请思考:
1.为明确诊断建议做哪些辅助检查?
2.患者目前首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
3.作为接诊者采取何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nimary-bronegenic-careinoma),简称肺癌(lung-caner),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120万/年)和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为男性肿瘤的首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病因】
1.吸烟
吸烟是肺癌与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因素。研究证实,吸烟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越高;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
2.职业致病因子
已被证实的包括石棉、砷、铬、铍、镍、煤焦油、芥子气、双氯甲醚、氯甲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
3.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两方面,一是室内小环境污染,如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饪过程皆可能产生致癌物;二是大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沥青等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苯并芘。
4.电离辐射
接触大量的电离辐射有可能引起肺癌,最常见的是医疗性照射,大约占44.6%,其中大多数来自X线诊断,约占医疗性照射的36.7%。
5.饮食与营养
较少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资料证实,较多地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绿色、黄色和橘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及含维生素A的食物,则可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6.遗传和基因改变
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和基因改变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7.其他
某些疾病也是引起肺癌的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如结核病、病毒感染、真菌霉素(黄曲霉)等。
【分类】
1.按解剖部位分类
(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肺癌,大约占全部肺癌的3/4,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和小细胞癌多见。
(2)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腺癌约占1/4。
2.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1)非小细胞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2)小细胞肺癌(SCLC):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胞型,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多为中央型,淋巴和血行转移出现早,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类型、发展阶段、有无转移或并发症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症状,大约5%~15%的患者无症状。
1.原发肿瘤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咳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
(2)血痰或咯血:
(3)气短或痰鸣:
(4)发热:
(5)体重下降:
2.肺外胸内扩展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胸痛:
(2)声音嘶哑:
(3)咽下困难:
(4)胸水:
(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Horner综合征:
3.胸外转移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大约3%~10%的患者可有胸腔外转移的症状和体征,小细胞肺癌多见,未分化大细胞肺癌、腺癌、鳞癌次之。
(1)转移至中枢系统:
(2)转移至骨骼:
(3)转移至腹部:
4.胸外表现
肺癌非转移性胸外表现,又称副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引起的杵状指(趾)和肥大性骨关节病;异位促性腺激素引起的男性乳房发育和增生性骨关节病;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分泌抗利尿激素出现低钙、低渗。神经肌肉综合征导致小脑皮质变性、脊髓小脑变性、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和肌病等。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1)中央型肺癌:癌肿在总支气管、叶和段支气管,呈段、叶局限性气肿或肺不张征象;肺不张伴肺门淋巴结转移呈“倒S状”影像;继发感染出现阻塞性肺炎和肺脓肿等征象。
(2)周围型肺癌:癌肿在段以下支气管,早期多为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或可呈结节状、球状或网状阴影,肿物周边有毛刺、切迹和分叶。
(3)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分结节型、弥漫型。弥漫型表现为两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灶,进一步发展,可见肺炎样片状影或充气征;结节型与周围型肺癌类似。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可显示早期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可识别肿瘤有无侵犯邻近器官。其中MRI在明确癌肿影响大血管方面优于CT,而CT在发现小病灶(<5cm)方面则优于MRI。
3.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
多用于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其对肺癌的敏感性高达95%,特异性达90%,并对转移病灶的发现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肺泡细胞癌的敏感性较差。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其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因而对诊断、明确手术指征与方式有所帮助。
5.癌脱落细胞检查
经3次以上新鲜的系列痰标本检查,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达80%,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达50%。
6.其他
还有针吸细胞学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开胸肺活检等。
【治疗要点】
1.非小细胞肺癌
(1)局限性病变:可考虑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效果较差。
(2)播散性病变:大约70%的不能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差,可考虑应用:①化疗:联合化疗在提高生存率、缓解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使大约30%~40%的部分患者缓解,可使5%左右的患者完全缓解;②放疗:对原发瘤阻塞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上呼吸道或上腔静脉阻塞的患者,考虑放疗;③靶向治疗:以肿瘤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异分子为靶点,利用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靶点的生物活性,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则消退的目的;④转移灶治疗:脑转移可考虑放疗,气管内肿瘤则可激光治疗。
2.小细胞肺癌
一般发现时大多已经转移,主要以化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不考虑手术治疗。
3.生物反应调节剂
如干扰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常作为辅助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和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起到辅助作用。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疼痛:与癌细胞浸润、肿瘤压迫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癌肿造成的机体过度消耗,或压迫食管引起的吞咽困难,或放化疗反应等导致的食欲下降、摄入量不足有关。
3.皮肤完整性损伤 常与放疗损伤皮肤组织或长期卧床导致的皮肤循环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诊断及治疗的理解情况,积极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恰当调整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2)饮食:原则是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动、植物蛋白合理搭配,少食产气食物,如韭菜、地瓜等,并注意调配好食物的色香味。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失眠、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心悸等情况;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止痛效果;了解加重或减轻疼痛的因素;注意疼痛对睡眠、饮食、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3.对症护理
(1)疼痛: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者,建议及早使用有效的止痛药,需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以便选择有效的止痛药物和剂量,并提倡口服给药。另一方面指导和协助患者用手或枕头护住胸部,用来减轻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引起的疼痛,并指导患者掌握自控镇痛的方法。
(2)咳嗽:观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咳嗽或咳嗽加重,及时给予止咳药,防止因咳嗽加重疼痛或其他意外发生。
(3)消化道反应:①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进食和休息环境,避免不良刺激。②选择胃肠道症状最轻的时间进食,以减轻消化道反应,避免在治疗前后2h进食,若出现恶心、呕吐应暂缓或停止进食,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或遵医嘱在治疗前1~2h给予止吐药物,以减轻恶心、呕吐反应。③少食多餐,以半流质为主,给予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适量纤维素、易消化食物;进食后可根据病情适当活动,以坐位、半卧位为主,避免进食后立即平卧。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共有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般多数化疗药物骨髓抑制作用最强时间在化疗后的第7~14天,恢复时间多在此后的5~10天,或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化疗期间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初期每周2次,若出现骨髓抑制者依据情况随时检查;每个疗程结束后应复查骨髓象。一旦出现骨髓抑制,要加强贫血、感染和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5)口腔溃疡:①漱口液的选择与含漱方法:一般常用生理盐水、复方硼砂含漱液(朵贝液)等交替漱口;如为真菌感染则选择1%~4%的碳酸氢钠溶液或制霉菌素溶液或1∶2000的氯已定溶液;若为厌氧菌感染选择1%~3%过氧化氢溶液。每次含漱时间为15~20min,每天至少3次,溃疡严重疼痛者也可在漱口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
②溃疡局部用药:碘甘油10mL加蒙脱石散(思密达)1包与地塞米松5mg混合成糊状涂抹患处;也可用溃疡贴膜、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金因肽)锡类散、新霉素、金霉素甘油等;真菌感染选择制霉菌素甘油。方法:三餐后及睡前用漱口液含漱后,立即将药涂于患处,涂药2~3h后方可进食或饮水。
(6)静脉炎:①合理选择静脉:应首先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如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②静脉注射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确定注射针头在静脉内才可注入药物,推注速度应慢,药物输注完后须再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后拔针。③联合化疗时,先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再输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④静脉炎的局部禁止静脉注射,同时避免患侧卧位,以防止患处受压。可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等药物外敷,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止痛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需要从小到大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同时观察用药效果,了解疼痛缓解程度和止痛作用持续时间,如用药方案已经不能有效止痛时,要及时通知医生,从而调整止痛方案;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恶心、呕吐、镇静、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对肝功能有损害的化疗药物,用药期间须观察患者有无黄疸,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5.心理护理
目前肺癌尚未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对症治疗。疼痛和恐惧是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剧烈疼痛可引起患者烦躁不安和恐惧,不良情绪又可使疼痛加重,因此,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帮助患者找出适宜的减轻疼痛的方法;正确引导患者面对现实,消除恐惧,克服不良情绪,同时与患者家属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
【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
①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干咳持续2~3周,经治疗无效;②原有慢性肺部疾病,但咳嗽性质改变者;③持续或反复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短期内痰中带血者;④在同一病位反复发作的肺炎;⑤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明显症状,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治疗效果不显著者;⑥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⑦X线示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肺不张;⑧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⑨原有肺结核的病灶已稳定,近期发生形态和性质改变者;⑩无中毒症状的进行性的血性胸腔积液。
2.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多食富含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者的食欲,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防止口腔黏膜损伤,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健身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呼吸道感染;督促和鼓励患者坚持化疗与放疗治疗,同时告诉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加重或不能缓解时,及时就诊。
复习思考
1.简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
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3.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