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过去与现在西方的儿童观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西方早期的儿童观有史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显露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旧约全书》中的观点是,儿童是被剥夺权利的、邪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原罪。这些天生的罪人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恶。《新约全书》中则提到,儿童天生是无罪的,是善良的,只要环境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长大就是好人。早期的儿童观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儿童最早出现在绘画艺术中,大约在12世纪,那时画中的儿童不如说是“缩小了的成人”。一直到17世纪以后,一种全新的儿童概念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甜蜜、纯洁、逗人喜爱的天性,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了解和抚爱了。从此以后,养育健康而又有成就的孩子就成为父母最关心的事情。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科学研究的先驱:达尔文、洛克、卢梭洛 克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卢 梭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卢 梭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成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应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盛行,对了解儿童心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布什总统的表情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不仅从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他认为,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是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书中,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普莱尔也因此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早期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霍尔—“复演说”—问卷法— 《青少年心理学》(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自然成熟理论:格塞尔(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斯坦福—比奈量表:找到儿童心理和行为正常发展的模式,并用它确定儿童的发展是否正常。(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①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童年期经验的重要作用;②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早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华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观点:①强调行为,反对以内部过程(如意识、心理状态、欲求、意志等)为研究对象;②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的;③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偏爱实验室研究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1962)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二是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