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一)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1、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高尔顿:英国名人家谱分析“322/977”VS “1/977”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遗传的天才》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2、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个健全的婴儿…”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二)共同决定论(折衷主义的发展观)观点: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代表人物:“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斯腾 发展=遗传*环境鲁克森伯格 发展=遗传+环境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成熟势力说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三)相互作用论1、代表人物:皮亚杰2、皮亚杰的基本观点: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3、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4、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应着力做的两件事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论者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是一步步往前推移而非突然的改变,可以用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来说明发展的变化。阶段论者认为:发展是一连串的突变,每一次突变后,儿童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这些层次可用阶段性发展曲线来表示。阶 段 性 ? 连 续 性?阶 段 性 ? 连 续 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婴儿期(1岁—3岁)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童年中期(6、7岁—11、12岁)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发展的“机能理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有机体的内部,儿童生下来后,就积极探索周围的世界,主动与别人交往。他们对儿童的认识是积极乐观的。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二)发展的“机械理论”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环境,环境塑造人的行为,儿童是被动的,对儿童的认识持消极的态度。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尊重儿童,将其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思考:你对“三岁看大”的理解?(即早期的行为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吗?)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结论: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而定。五、不同情境中行为的一致性争论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极端环境论者认为情境决定行为;而强调生物学因素和儿童内部特征的人则期待儿童行为表现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发展的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印刻(imprinting)”。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 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