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幼儿心理学概论 课件(共3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幼儿心理学概论 课件(共3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教材:《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编 刘金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学科。
何谓儿童?
儿童期指哪一时期?
(一)概念界定
1、儿童与儿童期
儿童的界定
儿童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段时间里的个体就是儿童。
儿童期的界定
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期。
2、 成 熟
何谓“成熟”?
一般指个人身心发育的完成。
心身成熟意味着儿童期的结束,成年期的开始或继续向成年期过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
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3、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性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伴随注意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现象
(基础)
(动力)
(基础和动力的集中表现)
(结果)
(前提)
(2)心理的实质
①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
(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和内容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反映的形式:观念的
(2)反映的内容:主观色彩
(3)反映的作用:主观能动性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综上,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人脑为心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而客观现实和人类必要的实践活动则制约着心理的丰富程度和完善程度,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 发展心理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
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
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理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动物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
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并加以对照,以勾画出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大致轮廓。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
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5.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0—17、18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在发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
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
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
新生儿 3—4个月 4—5个月 9个月
伸手够物动作的发展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提出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
例 如: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但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
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
小虎,不满9周岁,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1岁半起就非常喜欢识汉字、认图形,从1数到100时才23个月。3岁时,自己就会读小人书了。幼儿园小班没呆多久就去了大班。在大班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就随同班的孩子一起进了小学,当时只有5周岁。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孩子特聪明,学习成绩也好,已经跳过两次级了。最近,班主任老师还建议让他提前去读中学。
案例分析
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童。
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上。
小虎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
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感。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在众多的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
就目前而言,普遍得到关心的环境因素通常涉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影响因素、寄宿制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化社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