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共27张PPT)《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共27张PPT)《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学前儿童
发展与教育
XUEQIANERTONGFAZHANYUJIAOYU
主讲人: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绪 论
01
目标指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章 绪 论
1.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了解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
3.熟悉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及发展的过程。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章 绪 论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有一双翅膀、长着
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怪兽。它每天坐在忒拜城附
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
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
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错,就会被它害死。一天,
路过的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地
跳崖而死。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个体发展心理学探究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生命全程中的生理、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着重揭示个体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从狭义上说,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然而,从广义上说,学前儿童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正式接受小学教育之前(一般为六七岁)的儿童。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需要描述学前儿童在身体动作、认知、语言、情绪、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有怎样的普遍规律,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方面发生的时间、发展变化的顺序,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基本规律、发展趋势、性别特征和个体差异等。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儿童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儿童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会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儿童生活的环境可以进一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
研究者通过调查、观察、测验等方法搜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研究引起儿童心理变化发展的原因,构建多种多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这些心理发展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发展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提出优化学前儿童发展的有效策略
研究者要将理论构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提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帮助儿童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其顺利渡过每个发展阶段,以达到优化发展的目的。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一) 观察法
作为发展心理学家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对观察对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中发现个体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一种方法。根据观察情境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两种。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二)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资料,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探索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常见的调查方式有访谈法、问卷法等。
访谈法和问卷法可以在短期内收集到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如它们无法用在不能很好地阅读或理解言语的年幼儿童身上。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三) 临床法
临床法和访谈法很相似。研究者往往会向研究对象提供某个任务或刺激,然后要求研究对象作答。在研究对象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研究者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新的任务来进一步澄清研究对象一开始的回答。
临床法运用的要点是研究者要具有灵活性。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四) 测验法
测验法是运用现有的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学前儿童发展水平或现状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差异。
国际上已有一些较好的婴幼儿发展测量表,如:格塞尔成熟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测验法一般逐个进行,需要取得儿童的信任和合作,测验人员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以使儿童在测验过程中表现出真实的水平。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五)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的艺术作品、作业、日记或试卷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这种方法在学前儿童发展研究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以绘人测验为例,它要求儿童尽量细致地画出一个正面人,根据儿童所画的细节,研究者按已有的标准计分,以得分多少作为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指标。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二、研究学前儿童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在研究学前儿童发展时,应该如实地记录儿童的行为,做到全面和完整,避免片面性。
(二) 发展性原则
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所以在进行学前儿童发展研究时,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二、研究学前儿童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由多个成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结构,在研究学前儿童发展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和生理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当考虑其外在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四) 教育性原则
儿童处于迅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一切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在学前儿童的研究中遵循教育性的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方法
二、研究学前儿童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五)保护性原则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因为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对象是人,并且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并不成熟的儿童,所以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应当注意儿童的感受,尊重儿童,保护儿童,不能强迫他们参与研究,更不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和新儿童观的产生
欧洲中世纪时,宗教统治着一切,教育被教会垄断,儿童通常被看作是小大人,人们并不把儿童作为生命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来看待。
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促生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一些进步思想家们开始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新的儿童观应运而生。
人文主义思想在17世纪至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要尊重儿童,对儿童进行教育,就要依据儿童的天性。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社会的发展和新儿童观的产生
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近代西方教育领域一直强调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这种主张强调教育应当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强调教育要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为依据。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开设幼儿园和创设游戏玩具的教育实践,建立起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儿童发展理论,为儿童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明确提出要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第一人,他将教学过程根据心理发展的规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 R. Darwin)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而且还探讨了人与动物在心理发展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从种系演化和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达尔文根据长期对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观察和研究的记录,于1876年发表了最早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报告《一个婴儿的传略》,这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他也因此被认为是科学地研究儿童的先驱。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在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背景以及众多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上,19世纪后半期,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了。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普莱尔为了了解心理功能的起因,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都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形成时期
OUR BEGINNINGS
PART01
OUR BEGINNINGS
PART02
OUR BEGINNINGS
PART03
OUR BEGINNINGS
PART04
霍尔和复演说
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
鲍德温的融合理论
比奈和西蒙的智力测验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2.分化和发展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分化和发展的时期。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发展,出现了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各种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皮亚杰、格塞尔(Gesell)等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相继出现。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3.演变和新增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新增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发生了演变,出现了新精神分析、新行为主义等理论流派;二是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也不断现代化,研究者开始将现代的科技手段(如:眼动仪、脑电波成像仪等)运用到儿童发展的研究中,并将儿童心理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儿童发展的理论和内容。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
20世纪20年代,科学儿童心理学传入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儿童发展研究深受欧美儿童心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主要的工作是学习和传播西方的儿童心理学。最早讲授和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是陈鹤琴,他对国内的儿童心理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因此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和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心理之研究》,这是我国一本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学习苏联,在儿童发展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上都照搬苏联,因此对西方心理学进行学术批判,对心理测验和心理健康进行了全盘否定。但是这一时期确立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路线。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发展研究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数以百计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论文提交到了历届心理学学术年会上。
朱智贤在196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确立。《儿童心理学》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吸收国内外的科学成果并联系我国实际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的教科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