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一)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婴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婴幼儿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能附加研究者任何主观的意愿。不管是研究者对婴幼儿行为的直接观察、测试、或实验,还是养育者访谈或问卷调查,都应保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在收集、处理、分析科研资料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二)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婴幼儿的心理。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心理研究时不仅要了解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关注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结合研究被试的环境特点进行结果分析。发展性原则还要求研究者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婴幼儿的心理行为活动,切不可用僵化的、静止的观点。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三) 伦理性原则婴幼儿心理研究中要贯彻伦理道德的要求,这也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这个原则对0—3岁的婴幼儿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婴幼儿年龄太小,还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适和诉求,对婴幼儿的身心伤害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从设计研究方法、安排时间到研究者的举止行为,都必须考虑对婴幼儿的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时,不能将自己的研究凌驾于婴幼儿的发展与教育之上,必须符合伦理性的要求,并配合伦理审查,确保对婴幼儿被试的研究达到国家要求的伦理原则,通过审查后才可以实施研究。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或实验室设定的环境中,观察人员通过感官或者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婴幼儿的语言、行为等外部表现,判断与分析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探讨相关因素的方法。观察按照是否在自然情境下分为两种: ① 自然情境下的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法”;② 在有控制环境下进行的观察,也称为“实验室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最基本的方法。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其心理活动越具有非随意性和外显性,语言和外部表现都有局限性,可以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应尽量保持在婴幼儿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都比较自然,此时研究者就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比较真实的资料。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使用观察法前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训练。运用观察法研究婴幼儿心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2. 观察时尽量使婴幼儿保持自然状态3. 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4. 观察应该排除偶然性,一般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验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的方法。心理测量可以有三种方式: 量表法、投射测验法和仪器测量法。但是由于0—3岁婴幼儿的特殊性,量表法是这个阶段最常使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心理测验法可以使用量表中的题项引发和刺激被测试者反应,记录所引发的反应结果,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予以量化,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心理测验法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也可以用于了解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一般特征。此外,测验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测验中要擅于与婴幼儿合作,使其表现出真实的心理水平。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心理测验法1. 心理测验的分类(1) 按测验的功能分类。(2)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2. 心理测验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测验前的准备,包括熟悉指导语、准备好测验所需材料、熟练掌握测验的具体实施程序等。(2) 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包括安静而宽敞的地点、适宜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避免他人干扰等。(3) 标准化的指导语与标准时限。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心理测验法2. 心理测验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 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设法引起被试对测验的兴趣并取得其合作,使整个测验过程能严格按程序进行。(5) 主持测验的人应具备开展测验的基本条件,如口齿清楚、态度镇静、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和指导语、有严格控制时间的能力,并严格按测量手册上载明的实施程序进行测验等。(6) 应严格按测验手册上载明的方法记分和处理结果。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心理测验法在实施心理测验法时还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 即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得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三) 访谈法1. 访谈法的分类访谈法一般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2. 访谈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友好的访谈态度。(2) 充分的访谈准备。(3) 明确地提出问题。(4) 访谈记录要准确。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四) 问卷法1. 问卷法的优势(1) 问卷法节省时间、人力和体力,收集数据效率较高。目前比较流行的在线网络调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调查,而且不受天气、交通、地域等因素的限制。(2) 问卷法的结果比较容易量化,更容易统计、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常简便。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四) 问卷法2. 问卷法的不足之处问卷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或局限性,这是由问卷法的调查工具本身、调查过程等方面固有的属性所决定的。(1) 要精心设计问题,如果问题表达得不准确,便不能得到真实的回答。(2) 抽样需要认真考虑样本的代表性。(3) 对于虚假回答难以辨别,导致所得结果不可信。(4) 客观事实非常复杂,问卷的测查能力有限。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五) 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婴幼儿的作品来了解婴幼儿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婴幼儿的作品种类很多,如日记、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婴幼儿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六)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和控制婴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儿童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 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六)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和控制婴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儿童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 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七)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通过调查、访谈、观察和测查测验等方法获得单个被试心理功能的完整资料的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通常要建立心理档案,收集被试的心理发展资料(如智商、气质等)和背景资料(比如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水平等,个人的经历,比如有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是否上过幼儿园等),并对个体进行跟踪研究,在心理档案中不断积累新的资料。这种研究方法有利于研究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婴幼儿个体心理发展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现状,从中获得关于个体各种心理功能的完整资料,并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景作出判断。Chapter One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思考与练习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2.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主要方法及相应优缺点有哪些?3. 在0—3岁,如何创设养育环境以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Chapter O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