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章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概述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第三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 婴幼儿目前国内外对于婴儿期的划分并没有一致的观点。医学上将婴儿的年龄认定为0—1岁;在一些心理学研究中,有的把婴儿期定义为0—1岁,有的则拓展到0—2岁,或0—3岁。通常,新生儿期指从胎儿出生后至脐带结扎起满28天为止的这4周,其中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婴儿期(乳儿期)是指从胎儿出生的一个月起至满1周岁,这一阶段以母乳为主要食品,故又称为乳儿期。幼儿期是指从1周岁后至满3周岁,在欧美国家也称为学步儿期。本书将0—3岁定义为婴幼儿期。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二) 心理发展有关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包含两种观点: 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认为从婴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尽管两种观点对发展过程的理解不同,但是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 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的发展;② 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的发展;③ 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的发展;④ 从不稳定向稳定的发展。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三)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指0—3岁期间,在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心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本书主要从动作、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五个方面来探讨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变化过程。0—3岁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智力发展和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了解和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和指导家庭和早期托育机构开展育儿工作。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总体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和生活实践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婴幼儿在心理发展的时间和内容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发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在动作发展的时间和顺序上,多数婴幼儿基本按照“3个月翻身、6个月坐、8个月爬”的顺序进行;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一般都有1—1.5岁的单词句阶段、1.5—2岁的双词句阶段和2—3岁的完整简单句阶段。与此同时,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水平、教育条件、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婴幼儿在心理发展速度、心理活动内容、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特点。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总体特点(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婴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为后续的发展准备更充分的条件或基础。反之,如果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存在问题或缺陷,必然会对后续的相关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儿童行动能力的发展中,依照着先有翻身、坐、站、走和跑等粗大动作的发展,然后才有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顺序。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Chapter One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二、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总体特点(三)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和不均衡性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一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必然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发展之间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各种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制约的整体发展过程。例如,动作、认知、语言、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年龄越小,发展速度越快。例如,新生儿一天一个样,满月后一周一个样,周岁后一月一个样。二是不同方向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例如,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与内容1. 粗大动作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有躺、坐、爬、站、走、滚、踢、抓接、跑、跳、投掷、玩运动器械等。(1) 学会俯卧抬头、目光追视、侧翻等动作。(2) 学习翻身和靠坐,学习独坐、爬行、扶住行走。(3) 学会独立行走、下蹲、转弯。能自如地走、跑,双脚原地并跳,举手过肩扔球。(4) 学会钻爬、上下楼梯,学走小斜坡。2. 精细动作(1) 能伸手抓住玩具,并用双手玩,能捏拿小物件。(2) 懂得操作和摆弄积木、珠子、纸、橡皮泥等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二)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1. 粗大动作发展特点0—1岁以移动运动为主(包括躺、坐、爬、站等);1—2岁由移动向基本运动过渡(包括爬、走、滚、踢、抓、接等);2—3岁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衡发展(包括走、跑、跳、投掷、玩运动器械等)。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二)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2. 精细动作发展特点从肌肉的运动状况看: 由手的粗大肌肉运动向手的精细动作发展;从手操作物体看: 由全手掌动作向多个手指动作发展;从抓握物体的方向来看: 先是右侧动作发展,然后是左侧动作,最后是手指功能的发展。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一)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目标与内容1. 感知觉(1) 有敏锐的触觉、痛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例如,能认识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2) 能理解和分辨空间知觉(例如上、下)、时间知觉(例如昼、夜)等。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一)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目标与内容2.记忆(1) 能够进行再认。(2) 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一段时间之前的人与物。3. 思维(1) 能够借助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的。(2) 能够按照物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使用物体。(3) 能够用“试误”的方法解决问题。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婴幼儿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婴幼儿的知觉在半岁左右开始萌芽,1岁认识客体永存现象,2岁掌握物体名称,3岁开始辨别上下、大小。从半岁到3岁左右,是各种知觉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2. 记忆发展的特点婴幼儿在1岁以前记忆能力比较差,只有再认而无重现。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婴幼儿认识的事物增多,会记住越来越多的东西。这时记忆的无意性很大,开始形成主动提取眼前不存在的客体的意向,即重现。2岁左右,婴幼儿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数天前的事件(重现),不过这种能力还很弱。3岁时,婴幼儿能再认3个月前的人和物,但重现仅限于几星期前的事。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二)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3. 思维发展的特点0—1岁是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准备时期。凭借手摸、体触、鼻闻、耳听、眼看发展其感知觉能力,并在复杂的综合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萌芽状态的表象。1—3岁处于感知动作思维阶段(又称直觉行动思维),婴幼儿只有在直接摆弄具体事物的过程中才能思考问题。3岁时婴幼儿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具体形象思维。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三、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一)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与内容1. 语音(1) 语音知觉方面: 能辨别不同的语音、语调、语义。(2) 发音能力方面: 能发出单音节、多音节。2. 词汇(1)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1岁半前掌握50个词,2岁掌握300多个词,3岁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2) 掌握一定数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量词、连词、叹词、助词等。(3) 能够对词义进行语音理解、情境性理解、具体理解和概括性理解。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三、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一)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与内容3. 句子(1) 句型方面: 能够说出完整句及复合句。(2) 句子理解方面: 能够理解自己说出的某种结构句子的意义。4. 语用技能(1) 能够从前言语交流向言语交流转换。(2) 掌握话轮(谈话双方轮换充当说话者和倾听者)能力、话题选择与维持能力、话语修正能力。(3) 学习根据自己的语境来组织自己的语言。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三、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二)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0—1岁)划为前言语阶段。1岁以后,婴幼儿则逐步开始学习说话,1岁左右说出第一个词,1岁半至2岁左右处于简单句阶段(如会说“妈妈上班”“姐姐走了”等句子)。2岁以后,幼儿开始进入言语发生阶段。幼儿能够完整地叙说一句话,并逐渐学会说复合句(如“爸爸回来了(的时候),我在吃饭”)。25—36个月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四、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一)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目标与内容1. 情绪的识别与理解能识别高兴、悲伤、生气和恐惧等基本表情,能根据不同的情绪作出不同的反应。面对周围的人出现悲伤、哭泣等表情时,能表现出理解,并尝试用行为去安慰。2. 情绪的表达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面对环境中不同的刺激,能用表情、肢体动作和言语表达感受。高兴的时候爱笑、手舞足蹈;不高兴的时候发脾气。3. 情绪的调节面对不满或者需求没能得到满足时,能安抚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四、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二)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特点在情绪识别方面, 4—7个月的婴儿能识别照片上的大人的高兴、悲伤、生气和恐惧等面部表情,但这种辨认仅仅只是出于认知的角度。近1岁的婴幼儿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例如,看到妈妈笑,婴儿也跟着笑。2岁的婴幼儿能够正确辨别面部表情,并能谈论与情绪有关的话题。在情绪表达方面,婴幼儿出生时就展示出五种(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不同的情绪;在6—9个月时出现其他初级(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近2岁时,婴幼儿开始出现次级(复杂)情绪,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同情、自豪和骄傲等。同时,初级情绪反应不断分化、发展。婴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最大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突出。在情绪调节方面,2岁的婴幼儿开始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五、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一)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与内容1. 自我意识(1) 建立初步的自我概念。(2) 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2. 人际交往(1) 能与他人建立积极、友好的关系。(2) 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宜的社会行为。(3) 具有初步的分享、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社会性机能和品质。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五、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一)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与内容3. 社会适应(1) 初步认识自己生活的家庭、社区等环境。(2) 具备初步的适应能力,适应生活环境。(3) 具有遵守规则的意识。Chapter One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五、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二) 0—3岁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特点2. 人际交往发展特点3. 社会适应发展特点Chapter O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