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海城月考)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答案】真空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太空宇航员需借助无线电设备通话,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023五上·海城月考)太阳钟是根据 来计量时间的。
【答案】日影长度
【知识点】计时工具;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对太阳钟的认识,太阳钟是根据日影长度来计量时间的。
3.(2023五上·南通期末)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用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沉浮的。
【答案】重量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潜水艇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一定,也就是受到的浮力一定,当潜水艇压载舱里面加水,潜水艇的重量变大,大于受到的浮力时,潜艇下沉;同理,如果把压载舱中的水排出来,潜水艇的重量变小,浮力大于重力,则潜水艇实现上浮,小瓶子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改变沉浮的。
4.(2023五上·崇川期末)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 。
【答案】磁极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南极有字母“S”表示,北极用字母“N”表示。
5.(2022五上·崇川期中)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越容易 。
【答案】排水量;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越容易浮。
6.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按 的方向运动。
【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解答】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当我们自身在做某一方向的运动时,周围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分析】相对运动是指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 、 、 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答案】清洁;节能;安全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二、选择题
8.(2023五上·海城月考)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的是( )。
A.回形针 B.橡皮 C.蜡烛 D.石块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沉浮的认识,放入水中下沉的有回形针、橡皮、石块,同体积的物体都比水重。同体积的蜡烛比水轻,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9.(2023五上·崇川期末)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 )。
A.高 B.低 C.一样的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低。
10.(2023五上·海城月考)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这时更长的磁铁有( )磁极。
A.2个 B.3个 C.4个
【答案】A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一个磁体上只有两个磁极,这个更长的磁铁也只有两个磁极。
11.(2022五上·虎丘期中)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 )。
A.镜头 B.光圈 C.胶片
【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主要包括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等。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所以B符合题意。
12.(2023五上·海城月考)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大小 B.轻重 C.体积
【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里有水柜。当用压缩空气把里面的水压出去时,它就会上浮;当水柜充满水时,它就会下沉。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轻重来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13.(2023五上·如皋期末)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
A.小猫 B.小鱼 C.水螅
【答案】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大主要方式,繁殖过程不同都有各自的特征。小猫是胎生动物,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小鱼是卵生动物;水螅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既不胎生也不卵生。
14.(2023五上·海城月考)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白色的,所以A符合题意。
15.下列全是果实的一组是( )。
A.苹果 胡萝卜 橘子 B.香蕉 桃 杏
C.甘薯 马铃薯 枣 D.大蒜 花生 黄瓜
【答案】B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解答】A、苹果和橘子是果实,胡萝卜是根,不符合题意。
B、香蕉、桃、杏属于果实,符合题意。
C、甘薯是植物的根是变态根,马铃薯是变态茎,枣是果实,不符合题意。
D、大蒜是种子,花生是种子,黄瓜是果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植物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同,根茎叶果实种子都有可能食用。
16.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 )运动的。
A.顺时针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解答】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周围的物体对于运动的物体,是向反方向运动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运动是指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17.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A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往上浮,不符合题意。
B浮力等于重力时,将静止在水中或者漂浮在水上,符合题意。
C浮力小于重力,将下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判断题
18.(2022六上·澄江期末)地球上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太阳能是一种强大的能量,除了核能之外,地球上所有形式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19.(2023五上·海城月考)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非生物包括能量,无机物等,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0.影子大小只与物体大小有关,而与光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无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影子的大小与光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影子的大小与光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光源距离遮挡物的距离越近,影子越小。
2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能接受太阳的光照,所以是白天,而背对太阳一面不能受到光照,就出现了黑夜。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昼夜形成的原因。
22.(2023五下·陇西期中)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防止手从高低杠上滑落。(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体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手掌心出汗会使他们在抓握器械时因摩擦力减少而打滑,往手上涂镁粉,这样便增加了手掌和运动器械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从高低杠上滑落。题目说法正确。
23.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多穿衣服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不容易散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因此可以做保温材料。
24.月球跟我们的地球一样,可以种花养草。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没有办法有生命的存在。
【分析】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25.(2023五上·海城月考)黏土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没有办法看清。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黏土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没有办法看清,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6.(2023五上·启东期末)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可以测量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27.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解答】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分析】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四、连线题。
28.(2023五上·海城月考)给太阳能热水器的选材、做法与目的连线。
黑色卡纸
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 吸热
棉花
泡沫 保温
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
【答案】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分析可知,黑色卡纸、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都有利于吸热;棉花、泡沫都有利于保温。
五、实验探究题。
29.实验四: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目的: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盘、石棉网、三脚架、一小块土壤
实验步骤:
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用玻璃棒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③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④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 冒出。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 沉降,下层是 的沙,上层是 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 的痕迹。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 。
(5)实验结论: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 、 、 )、 的残留物,以及 、 和 。
【答案】(1)气泡
(2)分层;颗粒较大;颗粒较小
(3)白色固体
(4)烧焦味
(5)小石子;沙;黏土;动植物;无机盐;水分;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解答】(1)土壤中含有空气,所以将土壤放到水中,会有气泡;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颗粒较大,上次颗粒较小;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白色固体;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烧焦味;
(5)土壤风化后含有小石子、沙、黏土、无机盐等。
【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六、简答题
30.(2023五上·海城月考)根据你的观察说说蝴蝶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
【答案】不会,蝴蝶是昼出夜伏动物,在阳光下的花朵中活动,蝙蝠是典型的昼伏夜出动物,白天睡觉夜晚活动,所以它们不会相遇。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蝴蝶主要食物为糖(多糖),而花卉中的花蜜是自然界中最佳的糖源,绝大多数花卉在白天开花,所以人蝴蝶基本都是在白天活动;蝙蝠的视力很差,但是能发出超声波来辨别物体或方向,夜间出来很多动物休息了,他反而能更好的躲避敌人,蚊子等飞虫在晚上比较活跃蝙蝠能更好的觅食。
31.(2022六下·文山期末)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案】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根据对放大镜形状的认识,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称为“天然的放大镜”。
3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至少写2个。
【答案】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 / 1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海城月考)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2023五上·海城月考)太阳钟是根据 来计量时间的。
3.(2023五上·南通期末)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用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沉浮的。
4.(2023五上·崇川期末)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 。
5.(2022五上·崇川期中)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越容易 。
6.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按 的方向运动。
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 、 、 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二、选择题
8.(2023五上·海城月考)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的是( )。
A.回形针 B.橡皮 C.蜡烛 D.石块
9.(2023五上·崇川期末)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 )。
A.高 B.低 C.一样的
10.(2023五上·海城月考)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这时更长的磁铁有( )磁极。
A.2个 B.3个 C.4个
11.(2022五上·虎丘期中)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 )。
A.镜头 B.光圈 C.胶片
12.(2023五上·海城月考)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大小 B.轻重 C.体积
13.(2023五上·如皋期末)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
A.小猫 B.小鱼 C.水螅
14.(2023五上·海城月考)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15.下列全是果实的一组是( )。
A.苹果 胡萝卜 橘子 B.香蕉 桃 杏
C.甘薯 马铃薯 枣 D.大蒜 花生 黄瓜
16.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 )运动的。
A.顺时针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17.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三、判断题
18.(2022六上·澄江期末)地球上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
19.(2023五上·海城月考)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
20.影子大小只与物体大小有关,而与光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无关。
2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2.(2023五下·陇西期中)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防止手从高低杠上滑落。( )
23.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24.月球跟我们的地球一样,可以种花养草。
25.(2023五上·海城月考)黏土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没有办法看清。 ( )
26.(2023五上·启东期末)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可以测量的。( )
27.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四、连线题。
28.(2023五上·海城月考)给太阳能热水器的选材、做法与目的连线。
黑色卡纸
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 吸热
棉花
泡沫 保温
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
五、实验探究题。
29.实验四: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目的: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盘、石棉网、三脚架、一小块土壤
实验步骤:
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用玻璃棒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③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④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 冒出。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 沉降,下层是 的沙,上层是 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 的痕迹。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 。
(5)实验结论: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 、 、 )、 的残留物,以及 、 和 。
六、简答题
30.(2023五上·海城月考)根据你的观察说说蝴蝶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
31.(2022六下·文山期末)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3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至少写2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真空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太空宇航员需借助无线电设备通话,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答案】日影长度
【知识点】计时工具;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对太阳钟的认识,太阳钟是根据日影长度来计量时间的。
3.【答案】重量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潜水艇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一定,也就是受到的浮力一定,当潜水艇压载舱里面加水,潜水艇的重量变大,大于受到的浮力时,潜艇下沉;同理,如果把压载舱中的水排出来,潜水艇的重量变小,浮力大于重力,则潜水艇实现上浮,小瓶子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改变沉浮的。
4.【答案】磁极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南极有字母“S”表示,北极用字母“N”表示。
5.【答案】排水量;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越容易浮。
6.【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解答】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当我们自身在做某一方向的运动时,周围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分析】相对运动是指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7.【答案】清洁;节能;安全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8.【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沉浮的认识,放入水中下沉的有回形针、橡皮、石块,同体积的物体都比水重。同体积的蜡烛比水轻,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9.【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低。
10.【答案】A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一个磁体上只有两个磁极,这个更长的磁铁也只有两个磁极。
11.【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主要包括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等。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所以B符合题意。
12.【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里有水柜。当用压缩空气把里面的水压出去时,它就会上浮;当水柜充满水时,它就会下沉。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轻重来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13.【答案】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大主要方式,繁殖过程不同都有各自的特征。小猫是胎生动物,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小鱼是卵生动物;水螅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既不胎生也不卵生。
14.【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白色的,所以A符合题意。
15.【答案】B
【知识点】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解答】A、苹果和橘子是果实,胡萝卜是根,不符合题意。
B、香蕉、桃、杏属于果实,符合题意。
C、甘薯是植物的根是变态根,马铃薯是变态茎,枣是果实,不符合题意。
D、大蒜是种子,花生是种子,黄瓜是果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植物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同,根茎叶果实种子都有可能食用。
16.【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解答】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周围的物体对于运动的物体,是向反方向运动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运动是指某一物体对另—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17.【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A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往上浮,不符合题意。
B浮力等于重力时,将静止在水中或者漂浮在水上,符合题意。
C浮力小于重力,将下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太阳能是一种强大的能量,除了核能之外,地球上所有形式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非生物包括能量,无机物等,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影子的大小与光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影子的大小与光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光源距离遮挡物的距离越近,影子越小。
2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能接受太阳的光照,所以是白天,而背对太阳一面不能受到光照,就出现了黑夜。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昼夜形成的原因。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体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手掌心出汗会使他们在抓握器械时因摩擦力减少而打滑,往手上涂镁粉,这样便增加了手掌和运动器械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从高低杠上滑落。题目说法正确。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多穿衣服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不容易散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因此可以做保温材料。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没有办法有生命的存在。
【分析】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黏土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没有办法看清,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解答】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分析】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28.【答案】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分析可知,黑色卡纸、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都有利于吸热;棉花、泡沫都有利于保温。
29.【答案】(1)气泡
(2)分层;颗粒较大;颗粒较小
(3)白色固体
(4)烧焦味
(5)小石子;沙;黏土;动植物;无机盐;水分;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解答】(1)土壤中含有空气,所以将土壤放到水中,会有气泡;
(2)把烧杯里的土壤搅拌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颗粒较大,上次颗粒较小;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白色固体;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烧焦味;
(5)土壤风化后含有小石子、沙、黏土、无机盐等。
【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30.【答案】不会,蝴蝶是昼出夜伏动物,在阳光下的花朵中活动,蝙蝠是典型的昼伏夜出动物,白天睡觉夜晚活动,所以它们不会相遇。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蝴蝶主要食物为糖(多糖),而花卉中的花蜜是自然界中最佳的糖源,绝大多数花卉在白天开花,所以人蝴蝶基本都是在白天活动;蝙蝠的视力很差,但是能发出超声波来辨别物体或方向,夜间出来很多动物休息了,他反而能更好的躲避敌人,蚊子等飞虫在晚上比较活跃蝙蝠能更好的觅食。
31.【答案】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根据对放大镜形状的认识,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称为“天然的放大镜”。
32.【答案】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