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必修三U3 listening&Speaking教学设计
听说课文本来源:
本节听说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 部分。听的部分是一段关于多元文化对美国饮食的影响(cultural influences on American food)的访谈节目录音。
设计理念
在本节听说课中,教师整合人教版、外研版、北师大版教材中同一话题的文本,为学生精心设置各种情境;并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题型改编,创造教学素材。
话题
该单元主题语境属于“人与社会”话题下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子话题,围绕“多元文化”主题展开。
面对的学生情况:
目标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对美国食物及其文化了解有限;但有一定学习能力、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想法;对食物话题很感兴趣、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在适当的语言支撑下学生有较大可能展开话题讨论、输出有质量的内容。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学习理解方面:
Sort out the main elements of different dishes and describe them b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alyze and appreciate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 cultures by watching a video and discussing;
(2)应用实践方面:
Create a presentation about food culture by cooperating and making a speech;
(3)迁移创新方面: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for diverse food cultures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教学简要步骤
①精心设置情境。通过与美国外教Sophie的微信交流截图,将学生代入到参加春节百乐餐派对的情境中,让他们初步感知“介绍美食”相关语言信息;
②用心加工素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把几种美食的释义和听力材料进行组合,生成一句话的名词解释再转换为语音,让学生听后匹配图片;
③细心链接高考。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心一言”与“讯飞星火”基于听力原文命制(讨论食物起源的)原创和改编试题并且把T/F题目改成高考题型。
④潜心研究策略。把教材中原本晦涩难懂、不易记忆的策略指导改成了生动形象的S.O.S.原则。
⑤匠心呼应情境。带领学生回到春节百乐餐的情境中,利用学生熟悉且喜欢的“直播介绍食物”环节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升华主题。
本堂课亮点
亮点1.
整合多版本教材:在导入部分整合北师大版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Celebrations主题中的Festival menu主题,让学生观看春节食物介绍视频并根据老师给出的food card来设计菜单。在作业部分要求学生阅读外研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同话题文章A child of two cuisines。通过群文阅读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深课堂主题。
亮点2.
结合学生水平,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改编教材内容。听前把课文所给的听力材料和几种美食释义进行组合,生成一句话的名词解释语音。听中利用“文心一言”与“讯飞星火”基于听力原文命制“讨论食物起源的”原创试题并且把T/F题目改成选择题。
亮点3.
把课本中的策略指导改成了生动形象的S.O.S.原则。
学生收获
1.通过听力练习,学生学习到了美国食物的文化起源及变迁;学习了记笔记的S.O.S.技能。
2.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了解到食物承载的多样文化历史并能在最后的直播环节中介绍他们对食物的理解。
课堂妙招1
在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春节食物介绍视频并根据老师给出的food card来介绍春节美食的特点和文化含义。
课堂妙招2
把课本中的“百乐餐”环节拓展为参加百乐餐并直播介绍菜品,让学生应用并输出本节课学到的食物知识及时文化内涵。
课堂活跃瞬间1:
T: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which is your top recommendation for the potluck dinner
How is it special
Ss: I prefer Spring Rolls / Long Life Noddles / Dumplings / a whole fish / festive fruits / Year Cake / Sweet rice dumplings because it’s tasty, delicious....
It has a sour / sweet / crisp / hot / spicy / salty ... flavor.
It represents wealth / good luck / long life / surplus / higher achievements / more kids...
课堂活跃瞬间2:
T:If you are the live streamer tonight, 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Work in groups to finish the interview.
Q: Hello, everyone! This is ... from....
How do you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potluck dinner party
A: Well, I had a ... night
Q: What dish did you bring
A: I took ... from... area in China. It is ...(flavor).
Q: Which moment / food impresses you most
A: I like ... best./ What impresses me most is ...
Q: How is it special
A: Because...1. It (food) represents... / 2. I feel... at the moment.
Q: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say
A: Quotes about foods:1/2/3/4...
课后学生1反馈:
通过听力练习,了解到美国食物的变迁和文化含义,还知道了中国节日食物的寓意。
课后学生2反馈:
学习到了听力记笔记的S.O.S.技能,可以应用到听力考试中。
课堂遇到的难点处理机智:
在听前的口头表达环节,学生对个别食物的说法和特征不太了解,导致发音和表达错误。教师在表扬学生勇于表达的精神同时,带领学生重复关键词,纠正发音。
评价:
课堂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交流兴趣,根据学生水平搭建脚手架,提供语言支撑,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反思:
听力教学强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口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准确性和连贯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整合资源、创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造性地改编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引导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本节课任务。
课后活动
布置阅读作业后,在课后进行跟踪并在下一节课邀请学生以free talk形式展示自己读后感受,加深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对食物文化主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