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一)(满分120分,时限150分钟)积累与运用(20分)学完第一单元后,班级内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小文和小雨邀请你参加。(2分)小雨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清楚,请你为加点字注音。(1)蕴藻 (2)蓦然 (3) 冗杂 (4) 戛然而止2. (2分)小文对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有疑问,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然而又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A.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B. 沉静 悠扬 自失 弥散C. 悠扬 自失 弥散 沉静 D. 弥散 沉静 悠扬 自失3. (2分)小雨为下文段括号中填入了标点符号,请你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A】一里一换,有说笑的【B】有嚷的【C】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D】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A. , B. , C. , D. 。4. (3分) 朗读时小文发现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下,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近期,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作业、试卷上写姓名经常使用缩写,如“张晓梦”写成“ZXM”,“宋清扬”写成“SQY”。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业、试卷上使用姓名缩写”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发表看法,在课堂上交流。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8分)补全下列古诗文:溯洄从之,① ,② , 宛在水中坻。(《蒹葭》)与君离别意,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在河之洲。(《诗经》)八月湖水平,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求之不得,⑥ 。(《关雎》) 微君之故,⑦ 。(《式微》) 纵我不往,⑧ ?青青子佩…… (《子衿》)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7.本诗通过描写采摘植物时的情景表现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分别后的深深思念。在《关雎》中也有这种求之不得的,难以沉绵的诗句 , 。8..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用《蒹葭》中的一组句子来说明。(用原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晋·陶渊明)【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①。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 A )。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 B )?…… 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 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③,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④,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⑤,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 C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和桃源诗序》宋·苏轼)注释: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②寿:长寿。 ③ 醯(xī):醋。 ④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⑤焉:于此。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活用解词法 复前行组词解词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记忆解词法 或至百二三十岁通假字 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10.(2分)请将“矣”“也”“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A.( ) B.( ) C.(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分)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小题。神秘的新疆草原石人①在新疆草原上分布着许多竖立的长条形石块,上面镌刻着形态不一、极富意象的人物或动物图案。为了便于研究,考古工作者将上面镌刻着人物图案的石块称为“草原石人”。②据田野考古及调查统计,目前新疆已发现的草原石人有200多尊。这些石人造型迥异,外形多为石碑状人像,姿态分为站立与端坐两大类。从石人的性别属性上看,以男性石人为主,少量为女性石人。③男性石人中,以武士一类的形象居多。这些武士面部特征明显,躯体健壮彪悍,腰部刻有明显的腰扣,不少石人的腰带上还悬挂有刀剑,手中则执有兵器、杯、钵等器物,显现出草原游牧民族的雄姿。这些石人大多矗立于圆形石堆之上,面朝东方,似乎每天都期盼并守望着太阳的升起。④随着人们对草原游牧文明研究的深入,考古工作者推定,这些草原石人极有可能是草原游牧先民遗留下来的。历史上,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强悍的游牧民族都曾驰骋于广表的天山草原。他们逐草而居、择水而栖,活动的地域与范围十分广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衍生出众多的原始信仰与生活习俗,这些石人的出现极有可能与此相关。⑤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新疆所出土或发现的草原石人,多为突厥时代的产物。突厥是6—8世纪活跃于天山及漠北一带的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由此开创了突厥200余年的辉煌历史。⑥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突厥人在死后有“立石建标”的丧葬习俗。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死后安葬完毕,会在墓前“立石建标”。《隋书·突厥传》中则记载得更为周详,突厥人死后“表木为茔,立屋其中,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由此观之,突厥人会将死者的形象与死者在战斗时的形象刻画出来,通过“立石建标”彰显死者生前的勇猛与显赫的军功。⑦此外,据史料记载,突厥人还有立杀人石的习俗。突厥人好战嗜杀,并以此为荣,他们的杀戮也有特定的目标,即敌人的地位越高,杀了他后所取得的荣誉也就越大,这在著名的突厥三大碑中有所体现,如阙特勤碑上记载“为纪念我父可汗,首先把黠戛斯可汗立作杀人石”,毗伽可汗碑则有“我斩其勇士当作杀人石”的记载。这说明只有敌营的可汗或者勇士之类的人,才有资格被立作杀人石。立起来的杀人石,极有可能是自己所杀之敌的形象。而石人多面朝东方的摆放姿态,也可能与突厥人崇拜太阳的观念有关,在《周书·突厥传》中就记载:“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⑧立石本身,一方面能够展现墓主人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在突厥人的信仰中,石头具有某种神秘力量。人死之后,灵魂会依附于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灵魂就不会消失。⑨现今,当我们翻开地图时,常会看到“森塔斯”这一地名。在通常情况下,被称为“森塔斯”的地方都曾发现过石人。北疆的青河县地方志中记载:“森塔斯,哈萨克语,人像之意,依沟内块石头上刻有人像而得名。”不仅阿勒泰地区,塔城、伊犁、昌吉等地均有“森塔斯”的地名。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吉木乃县的森塔斯一带发现有两尊石人,石人附近还有一湖,名为“森塔斯湖”。据当地牧民讲述,湖旁这一高一低、一东一西两尊石人像是为纪念突厥人部落首领所立。⑩随着伊斯兰教逐渐传入新疆,活跃于天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开始放弃了原始宗教,改信一神教,草原石人等特有的风俗也逐渐消匿于历史长河之中。15.依据考古工作者对“草原石人”的研究过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16.本文在写作上很严谨,请你从写作顺序、援引材料、选用词语等任一角度,具体说明。(2分) 17.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多数男性草原石人显现出草原游牧民族的雄姿。B.石人多面朝东方摆放,是守望太阳的升起。C.在突厥人的信仰中,他们认为石头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石人不倒,灵魂就不会消失。D.被称为“森塔斯”的地方通常都可能发现过石人。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在尘埃里开出花 (首行空两个)夏正平①江南小镇和桥镇的农贸市场后面,有一条小巷,不长,不宽,车来人往,嘈杂热闹。国仁和阿珍就在巷口摆摊修理拉链、衣服。东街大妈拿一件衣服来,阿珍用皮尺量量,把衣摆放宽或是裁剪,再放缝纫机上走一遍线,旧衣焕然一新。西街的大爷拿来一只破包,国仁接过仔细检查,或修或换,包包又起死回生。日子就这样如水流过。②1994年5月,邮电部为陶都宜兴发行了一套《宜兴紫砂》邮册,里面收录了顾景舟、蒋蓉等陶瓷名家的紫砂作品邮票。从小喜欢集邮的国仁也购得了一册,闲暇时他经常把邮册拿出来,一页页翻看欣赏。③这天夜里,国仁失眠了。他摇醒阿珍,告诉了他的梦想。阿珍摸摸他的额头:你是不是发烧了?请紫砂泰斗给一个小百姓题词签名,那是嘴吃鼻子——难。④江南四月,春寒料峭。陶都丁蜀的街上,顾家大门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顾景舟大师的侄媳吴菊芬闻声开门:一个身背肩包、推着自行车的中年人站在门口,手上还有血迹。中年人自我介绍,他叫吴国仁,是本市和桥镇的一个陶瓷艺术爱好者,今天踏自行车行三十公里,专程来拜访顾景舟大师,想请他在《宜兴紫砂》上题词签名。⑤卧室门打开,顾大师仰卧在床上,微闭双眼,鼻孔插着氧气管。吴菊芬凑到顾老的头边,一字一句说:和桥的紫砂爱好者来看您了。顾大师慢慢睁开眼,脸上呈现微微的笑容,“哦,谢……谢!”⑥那一瞬间,国仁突然为自己的自私而自责。可这时,顾老气息微弱地对他说:“拿……拿来,我题。”原来,刚才国仁和吴菊芬的对话,顾大师都听到了。“你不容易,几十里路骑自行车,还跌……跌了一跤,凭这,我这个日薄西山之人,也要……如你一愿。”接着,在邮册扉页上留下了“钟灵毓秀”四个大字。⑦这四个字就此成为国仁一生对大师德艺双馨的感佩,也成为他收集陶艺名家的陶外笔墨、丹青素心的精神支柱。两个月后,一代紫砂艺术泰斗顾老溘然长逝。⑧有一篇文章是这样描写国仁去景德镇拜访瓷坛名家的场景的,“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一个身背双肩包、手拉拉杆箱的男同志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来人自我介绍,他是江苏宜兴人,名叫吴国仁,已坚持多年,收藏中国陶瓷艺术家的纸上艺术……”⑨国仁的双肩包、拉杆箱,装的不是换洗衣服,而是比他生命还珍贵的宝贝。他第一次去景德镇,拜访时年93岁的中国陶瓷国宝级大师王锡良先生。说明来意后,他从箱包里拿出一本本用棉布精心包裹着的宣纸册页。他小心翼翼翻开册页,里面一个个都是宜兴知名陶艺家的题词。⑩王老走到大工作台前,凝神屏气,悬腕执笔,在册页上写下一幅天然真趣的书法:泥火传承。后来,老人和家人说,能这么珍惜笔墨的人,即便他是骗子,也心甘情愿被他骗。 现在,国仁历时20年收集的景德镇暨宜兴陶瓷名家“书画卷”全部完成,两卷共41册,顾景舟、王锡良等360多位中国陶瓷艺术名家的书画作品,辉耀一体。许多艺术大家欣然题跋。 和桥巷口,国仁和阿珍依然守着修鞋摊,换着拉链,修着衣裙,在烟火的红尘中,岁月缱绻①,葳蕤②生香。 (有删改)[注释]①缱绻(qiǎn quǎn):情意缠绵、难舍难分的样子。②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细读第④—⑩段,概括国仁做的两件事。(2分)(1) (2) 结合加点词,分析第⑩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2分) 20.下列对第⑥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突然”表明国仁之前一心只想求取题词签名,而忽略其他。B.该段与第④段形成照应,交代了国仁来时手上有血迹的原因。C.顾老虽已日薄西山,气息微弱,但因为同情国仁摔跤而题字。D.国仁的“自责”与顾老的题字,都表明他们能够为对方着想。21.联系全文,谈谈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分) 请简要说说结尾段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23~26 题。班级开展《经典常谈》读书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23.文文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24.任务二:如果你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你应该选择的阅读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辞赋第十一 D.文第十三25.任务三:《诗第十二》一章介绍了许多诗人及其诗歌的特点,小文向同学们展示了制作的读书笔记。请你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诗人与诗歌特点相符。诗人 诗歌特点① 他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道理,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到诗里的人。李白 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杜甫 ② 陆游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26.任务四:小庄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发现“唐宋八大家”在作品中都展示个人情怀。小庄想选出其中的一位,结合学过的文言文分析作者的情怀。请你帮助小庄完成这项任务。(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表达与交流(55分)27.(5分)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班级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任务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的财富,为了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参加班里的传统文化演讲比赛,请为它一段演讲词(80 字左右)。任务二:你以为传统文化很远,但一转身你就看见了它。请你写一首诗与同学分享身边的传统文化。(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弘扬下,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细看四周,到处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以“四周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一:传统文化并不陌生,它与你朝夕相处,它在诗词、书法、传统乐器里在电视台晚会节目的舞姿里,在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景里;它在村子里,在城市里;在奶奶讲过的故事里,在舌尖上的滋味里,请将“传统文化我来 ”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三:“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的滋养。”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主动探索、学习身边的传统文化,并写写它们的故事吧~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 6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一)1. (1)yùn (2)mò (3)rǒng(4)jiá2. A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持续而和谐;沉静: 安静、寂静;自失: 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第一空,结合“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可知,此处继续形容笛声高低起伏、悦耳和谐,故应用“悠扬”;第二空,此处形容“我的心”随着笛声变得安静,不浮躁,故应用“沉静”;第三空,“然而”一词表示转折,与上文我的心变得安静相反,故应用“自失”;第四空,结合语境,此处与“夜气”相搭配的,应用“弥散”;3.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D.“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与“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是两个表示承接、连贯关系的句子,中间不应用句号,应改为逗号。故选D。4. ②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②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将“在……下”删去。故选②。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述。解答此题,首先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言简意赅地阐述理由。【解答】示例1:不妥当。首先,使用姓名缩写会给老师和分发作业的同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名字是父母送给我们的礼物,其中所寄寓的深情与期待并不是几个简单的字母可以替代的,我们应该珍借它。示例2:妥当。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而且在书写的时候,替代了原本笔画复杂难书写的汉字,既方便快捷,又节约时间;还让人觉得跟得上时代潮流,使用者是一个思想与行动走在时代前沿的人。6:①道阻且跻②溯游从之③同是宦游人④关关雎鸠⑤涵虚混太清⑥寤寐思服⑦胡为乎中露⑧子宁不嗣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或者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重章叠句,即上下章基本相同,如《蒹葭》三章的首句; “溯洄”、 “溯游”句均可。(必须两句以上)【乙文参考译文】: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 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 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 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芳香而香甜,住了三十几户人家,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 四川青城山那里有个老人村,据说五世同堂。 道路极其危险遥远,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盐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弯弯曲曲像龙和蛇一样,喝了那的水就会长寿。 近些年道路稍微通畅,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 当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 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9、①前: 名词作状语,向前;②妻子:妻子和儿女;③或:有的(人);④止:通“只”,只是。10、A.(也) B.(乎) C.(矣 )11、 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12、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13、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1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掠夺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追求。15.(1)草原石人极有可能是草原游牧先民遗留下来的;(2)草原石彰显死者生前的勇猛与显赫的军功;(3)极有可能是自己所杀之敌的形象。16.按照考古人员的研究、发现的过程安排顺序,体现严谨。明确写出材料源自何处,体现严谨。准确选用词语,体现严谨,如“多为”“通常情况下”“极有可能”等词语都体现严谨。【解析】本题考查写作特色分析。根据题干提示可从写作顺序、援引材料、选用词语等任一角度来分析即可。例如:本文第①段“为了便于研究,考古工作者将上面镌刻着人物图案的石块称为‘草原石人’”可知,这里直接交代说明对象;第②段“据田野考古及调查统计,目前新疆已发现的草原石人有200多尊。这些石人造型迥异,外形多为石碑状人像,姿态分为站立与端坐两大类。从石人的性别属性上看,以男性石人为主,少量为女性石人”,第④段“随着人们对草原游牧文明研究的深入,考古工作者推定,这些草原石人极有可能是草原游牧先民遗留下来的”,第⑤段“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新疆所出土或发现的草原石人,多为突厥时代的产物”,第⑥段“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突厥人在死后有‘立石建标’的丧葬习俗”,第⑦段“此外,据史料记载,突厥人还有立杀人石的习俗”可知,这里是按照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草原石人”的过程来写的,结构思路清晰,科学严谨;结合本文第②段“据田野考古及调查统计”,第⑥段“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死后安葬完毕,会在墓前‘立石建标’。《隋书·突厥传》中则记载得更为周详”,第⑦段“在《周书·突厥传》中就记载:‘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可知,这里明确写出材料出自哪里,更加体现了材料的真实性,同时也体现了这篇文章的科学严谨;第②段“这些石人造型迥异,外形多为石碑状人像”中的“多为”的意思是:大多数是。放在这里说明了这些石人外形大多数是碑状人像,这符合事实,因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结合第⑦段“立起来的杀人石,极有可能是自己所杀之敌的形象”,“极有可能”的意思是非常有可能,因为没有史料记载立起来的杀人石和自己所杀之敌的形象是一样的,因此这里是一种推测,用“极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第⑧段“在通常情况下,被称为‘森塔斯’的地方都曾发现过石人”,这里的“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一般的情况,排除了特殊情况,这与事实相符,因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结合第③段“这些石人大多矗立于圆形石堆之上,面朝东方,似乎每天都期盼并守望着太阳的升起”可知,这里“是守望太阳的升起”与原文表述的意思不相符;故选B。18、①国仁骑车三十公里,专程请顾景舟大师题字②国仁去景德镇请王锡良题词19、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了王老先生临笔时的状态,突出了王老先生书法功底的深厚。20、C21、"“尘埃"象征着主人公的社会处境,“开花`象征着主人公的梦想得以实现。以"在尘埃里开花"为题,暗示着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实现。22、结构上:国仁从小巷走出,实现理想后又回到小巷,文章结构上,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使故事前后结构一致;内容上:照应了标题,写出了国仁成功之后又回到了“尘埃"里操持着旧业,并没有变得轻浮,也写出了国仁对理想的热爱的纯粹,以此结尾,耐人寻味。23.日 月 水 牛24.C25.陶渊明 他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26.示例一:韩愈的《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最终只能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马厩里的遭遇,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意愿。示例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名为写月景,实为写心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闲人"一词包含了赏月的欣喜、被贬的郁闷、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一).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一)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