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 班主任的育人理念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教育 班主任的育人理念 课件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与管理策略
班主任:一份琐碎又庞杂,
普通又伟大的工作。
琐碎——学生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
庞杂——从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直至学生在学校的一切。
普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永无休止的劳动。
伟大——来源于每一位班主任从精力到体力的巨大付出,承载着社会、学校、家庭的重望。
——服务育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和谐育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科学育人,促进班级有序发展
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与管理策略
一、服务育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正确理解学生的需要
1、学习理解有关学生需要的各种理论及研究成果。
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需要
2、通过问卷系统了解学生心理需要
3、善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观察。通过细心考察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可以洞悉在哪些方面还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总之,通过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就能了解
学生行为,一般而言,学生在校之所以有消极
行为主要是因为学校环境未能满足他们基本需
要。
(二)善于发挥学生的潜能
加德纳认为: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智力的多面性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价值
人人智力平等;
没有智力落后的儿童,只有智力类型不同的儿童;
开发儿童不同智力类型的潜能;
发展不同儿童的优势智能。
赏识教育的本质
赏识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看得起”3个字,孩子心灵深处最重要的需求也是赏识。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激励孩子、宽容孩子、提醒孩子,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快乐的成长。
教师:培养自信心,关注学生尊严
自信心的培养
——习得性失助:消极暗示 自卑
——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暗示 自信
——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
美国高素质教师标准
美国高中生的暑期训练
(三)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
1、学生发展是有规律的(案例1)
2、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标签印象)
二、和谐育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自身的为人师表
2、教育行为的有效引领
以关爱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包括示范、对话、实践和确认(案例2)
3、教育期望的神奇效应(案例3)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钱致榕上中学时正值战乱时期,社会环境不好,许多学生无心学习,当时学校从三百多名学生中选了六十名,组成了一个“荣誉班”。钱先生为其中之一,教师告诉该班学生之所以挑选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前途。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考上了大学,大多数成了材。直到八十年代,钱先生才从当年的教师口中得知,这六十名学生当时是学校通过抽签决定的。
“期望效应”:教育爱的情怀
4、亲密交往的良性互动
1)给学生写信或便条
2) 使用建议箱
3)参加体育活动
4)制作生日卡
5、运用有效的沟通技能
1)表达的技能
当面要求学生矫正不良行为的技能
当机立断 直接交谈 说话客气 做优于说 少用问句
言责自负:善于使用包括三要素的“我—信息”
a、主格人称代词—我,b、教师的自我感受
c、学生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
就学生学习等行为提供反馈的技能
对学生提出积极期望的技能
具体 清晰 详尽
2)接收的技能(善于倾听)
共情: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且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理解、关注和接纳他的,进而建立起彼此良好的信任关系,激发对方进一步向你倾诉的愿望。
如:一学生一直考第一,这次期中考第三了,很难过,找老师倾诉:“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能考这么差劲?怎么能考第三呢?太丢人了,我该怎么办?”
师:“第三也不错,你看很多同学一辈子都考不到第三。”
师:“你成绩这么优秀,人有这么聪明,下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师:“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算什么呢?”
师:“你以前一直保持第一,现在却考了第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失落。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现实。现在我们来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你没考出自己的理想成绩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具体化:教师协助学生清楚、准确的表达他们的观点、概念、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如:一高中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心理,想放弃数学。
生:老师,我不想学数学了。
师: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数学太难,学起来很吃力
师:那你能告诉我,究竟你觉得数学哪些方面难呢?
生:我觉得几何题太难
师:哦,所有几何题都难吗
生:也不是,就是关于立体图形的那些知识太难
师:能不能再详细点说呢
生:我觉得面和面之间的关系和角度,我老是搞不清楚,做题和考试的时候容易混淆。
师:哦,明白了。你看你数学的难点就在这个地方,找个时间,你来我办公室,我给你辅导辅导。啃掉这块硬骨头,我相信你的成绩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生:嗯,谢谢老师,我一定去。
师生关系评估表
诚实
礼貌
耐心
触摸我
开朗
喜欢我
有组织性
有创造性
公平
乐于助人
值得信赖
想法好
听取意见
宽宏大量
风趣
有感染力
自私
幽默
有号召力
有爱心
可爱
友好
理解力强
爱发牢骚
古怪
严厉
不公平
易发怒
不耐烦
查问
平庸
思维差
批评人
令人厌烦
无组织力
我的老师
--------------------
将能描述你的教师特性的词圈起来
用红笔圈出你的教师特性经常出现的词
用蓝笔圈出你的教师特性有时出现的词
用绿笔圈出你的教师特性很少出现的词
用黄笔圈出你的教师特性从不出现的词
师生关系评估表(续)
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共
同解决问题,在课堂为教学活动创造一个愉快的空
间。学业的钻研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保障感,而这
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之间互相认可、互相关爱、互相
支持的基础上的。课堂的凝聚力来自于学生之间良
好的人际关系。
——D.约翰逊&R.约翰逊
1、接替新班时开展互相熟悉的活动
名字接龙 采访 猜猜这是谁 荣誉学生
(二)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促进集体凝聚力的活动
为班集体做贡献
布置教室(案例5)
班级精神(案例6)
班级年鉴
班级影集
上学和放学前的活动
特别的日子
我们的学校布告栏
服务工程
1
2
3、创建不同友谊模式的活动
好人好事树
学生特长情况一览表
“我行”灌
社交技能的训练计划
附:问卷表
(三)协调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1、班主任应帮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
2、班主任应向科任老师传达班级管理思路和发展方向
3、班主任应恰当反映,慎重转达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意见
4、班主任应多倾听科任老师对班级的建议
5、班主任应妥善地处理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纠纷
(四)协调和家长的关系
“什么是家长和教师会议的最佳环境?答案是一个不受
任何干扰的安静角落,以及倾心聆听的教师。会议上双
方交换的意见也许会遗忘,但会议气氛将历久犹存,它
将决定家长未来的态度和行动。”
——吉诺特《教师和儿童》
“学校对孩子的关心方式反映在他们对孩子家庭的关心
方式上”
——爱博斯坦《大学优质生联谊会杂志》
获得家长支持的方法
----自我介绍信
----初次会面
1、介绍班级课程 ;2、一封自我介绍信;3、上课时间表;4、介绍学生的情感特点和社会特点;5、需要家长支持的计划一览表;6、课堂管理步骤;7、读书参考资料;8家长资源表(家长能为班级提供什么信息)
----星期计划
科目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数学 计算器的学习
数字运算
日常运算 计算器的学习
使用功能键的秘诀(54页)
计算器的能力 计算器的学习
挑战500(27页)
日常计算 计算器的学习
数字魔术
日常计算
图书展览,周二至周五上午8:30-下午4:30
----家访
----家长会
1、为家长会做准备
学生做准备(自我评价表)
教师做准备:有关学生和家长对班级感觉
的资料;学生行为表现及努力改进行为后的结果
的资料;学生的学习情况资料;寻求解决问题有
效办法专家会议的有关资料。)
2、开一个有实效的会议 附:会议纪要
改进计划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家长姓名:
日期:
需要做出改进的方面:
教师的措施:
学生的措施:
家长的措施:
长远目标:
——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现状:
(五)协调和自己的关系
案例1:江苏省盐城市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近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心情也很不好。
案例2: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
案例3:嘉兴平湖的初中英语教师周君在杭州割喉自杀,年仅33岁。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年,任教已经十多年,为人厚道,工作积极。他人缘一直不错,和同事,领导的关系也一直很好,家庭也没有出过什么事情,所以大家根本想不出其理由。
2004年4月,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发现这个省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达50%之多。
1996年,许金更、许瑛国对北京市15所554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58.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8.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3.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40.15%的教师很少同校外人交往。调查对象中有55.98%的教师经常患病或有慢性病。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研究
(1)接近50%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
(2)37%的教师工作超过8小时;
(3)教师的强迫症, 人际敏感,忧郁症,偏执倾向高于一般人群,具体表现为无法控制自我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乌申斯基
  要培养健康心理的学生,首先要有健康心理的教师。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据北京市教科院日前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案例一: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重庆市一名字叫丁婷(化名)的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因,用木版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资格。”12时29分左右,丁婷从该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过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二:2000年10月20日,云南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四年级一班数学教师潘光礼因不满学生何卫被打后骂其“潘狗”,遂提出4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打100棍子;第三是吃下10只活苍蝇;第四是吃树上的绿虫。何卫选了第一项。何卫怕老师又下重手,表示愿让同学打。一女生迫于无奈,边打边哭,一共打了2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皮开肉绽,由于受不了如此体罚,强迫何卫生把苍蝇吞下去。慑于潘的“威严”,何卫一边哭泣一边抓起苍蝇往嘴里放,吞下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潘认为分量不足,又令何卫吃下吐出的苍蝇,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对策:
合理认知、适当宣泄、适当运动娱乐、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1、合理认知
认识决定心态,观念决定行为。
认知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
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
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对情绪的行为反应
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
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
接的原因。
案例: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
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
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
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
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
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
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
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
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
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
心态决定一切,如果认定教育无趣,自然干的失败,失
败加重了无趣感,无趣感又导致更失败。如此恶性循环
魏书生说:“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
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不豁
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
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只有改变自己,才能适应环境;
只要改善自己,定能改善环境
幸福:关键是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把师德化为积极教育心态!
三、科学育人,促进班级的有序发展
(课堂规则的制定)
尽管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所采用的规则和程
序因人而异,但没有哪个管理有效地课堂能离
得开规则和程序。
——埃默等
1、探讨课堂规则的价值
2、编写规则清单
中国小学生守则:重合作、团队精神;内容面面俱到;概念宏观,不易实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勤思好问,乐于探究”
(一)发挥课堂规则的价值引领作用
西方:重个人意识和个体性长成、内容细小具体、口
语化,具有儿童特 色等。美国《小学生守则》“总是
称呼老师职位或姓氏;可以在座位上和 老师说话;所
有作业必须自己完成;如果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
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很高兴的帮你”等。
“任何缺勤和迟到,都要出示家长请 假条”、“上学放学
时走规定路线,靠右行”
3、实行承诺
清单确定后,组织一次讨论会对每项规则进行说明,并要学生表明是否能接受这些行为标准。
4、监督和评估课堂规则的执行
(二)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格拉瑟七步法
1、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心
2、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行为。在任何行为矫正计划中,对行为的觉察是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孩子对自身行为意识的增加常常伴随着他们行为的重大改变。
3、帮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可取
4、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改变行为的计划
5、确保学生和你清楚了解计划,并要求学生对计划作出承诺。
6、在确定方案时,有必要为当事双方制定一个商谈时间,以讨论计划的实施。
7、当计划失败,应该怎么做。
1)不责备、挖苦和惩罚
2)不能接受学生的借口
3)询问计划失败的原因,并重新制定计划。
做一个志存高远、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好老师!
做一个校长信赖、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