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课件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理论及实践
班主任工作概要
班级文化建设理论
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内容
1
2
4
班主任工作概要
为什么当班主任?
当一个怎样的班主任?
班主任基本功是什么?
3
班主任基本素养是什么?
一. 为什么当班主任?
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有尊严的。
—马克思
教师该何去何从?
先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人:老师是道德楷模。
侦探:必须对班级情况全面了解。
保姆: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
告密者:让家长、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心理辅导员: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
————《一位小学班主任的六大烦恼》
教师的魔咒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二. 当一个怎样的班主任?
消防员?
侦探?
保姆?
解决问题
育人
核心工作
基本工作
我们处在什么状态?
乐业派生出6种乐:
乐于教学
乐于育人
乐于与学生交往
乐于与同事合作
乐于反思和研究
三.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健康成长。
2.加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开展班级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5.统筹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成人 成材
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十九大明确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
二.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班级管理
1
2
3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
班主任与家长
班主任与学生
生命教育
生活教育
人文教育
智慧教育
生态教育
现代主流教育理念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
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二.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抓好班级日常管理。
3.实施集体教育。
4.做好个别教育。
5.指导课外活动。
6.加强生活指导。
7.加强家校联系。
8.加强安全教育。
9.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政治观点
思想认识
世界观
人生观
教育观
学生观
道德素养
思想素养
人文素养
法律素养
人文知识
人文素养
知法
懂法
守法
班级组织 班级教育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三. 班主任基本素养是什么?
四. 班主任基本功是什么?
育人
能力
学习
能力
创新
能力
审美
能力
管理
能力
完善知识结构
勤读书不辍笔
向学生学习
坚持自学
班主任的影响力
敏锐的观察力
教育应变力
敏锐的表现力
教育理念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评价
教育部明确指出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远大志向、高尚情操、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教育者本身就必须明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和坚定的职业信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满怀热情和真情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1
2
4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级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3
班级文化建设原则和步骤?
班级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一. 班级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Culture:栽培、培育等(动词);人的修养、教养等(名词)。
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级全体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
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
行为方式。它是由班级环境、班级目标、班级制度、
班级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
是班级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 学校给班主任下任务:要求一个星期完成体现班级文化的展板和教室布置。
展板上要有:班名、班级口号、班级奋斗目标等内容。
2. 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了设计班徽、班旗,定制“班服”,创作班歌等活动。
3. 班主任在班级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出勤、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自修纪律等。
4. 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了美化教室环境活动,设立“图书角”打造“书香教室”。
以上行为是不是在建设“班级文化”?
“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心灵。”
——李镇西
一间布置得很漂亮的教室不一定“有文化”!
一个班名、班徽、班歌、班级口号齐全的班级不一定“有文化”!
一个经常开展热闹的活动的班级不一定“有文化”!
一个成绩优秀,各项指标领先的班级不一定“有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
显性文化
隐性文化
二. 班级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环境文化
教室或寝室的布置、环境卫生、课桌及清洁、工具的摆放、标语的张贴、讲台的布置等。
班级环境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软环境。
适时更新
注意实用
符合学生
心理特征
突出教育功能
突出
环境美
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和约定,它在遵循校纪校规的前提下,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被全班同学所认可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制度。如:班级制度、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
班级制度文化
合理的班级制度是整个班级
严谨、团结、向上的有力证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和人际关系等活动。如:班级学生在文体活动、节假日风采,校园开展的各类竞赛,代表班级有上佳表现,为班级获取荣誉。
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精神和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学生心中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内在动力,更是一个班级风格的集中表现形式。如:班级目标、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制度、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班级风气和学习风气等;
班级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班级文化的特点
教育
功能
制约
功能
凝聚
功能
激励
功能
三. 班级文化的功能
四. 班级文化建设原则
教育性
针对性
开放性
人文性
四. 班级文化建设操作模式
发展阶段
操作模式
启动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归纳式
“先做后说”
演绎式
“先说后做”
突破:首次取得包含了
班级文化要素的优势,
为班级文化的发展确定
了方向。
积淀:沿着突破阶段所确定的方向,不断取得相关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良好的传统。
提炼:在这种传统模式
化地发挥作用后,对其进行提炼表达。
提出:依据掌握的班级
情况,提出班级精神的
概念及表达。
认同:依据已提出的班级精神要求,不断取得相关的优势和特色,并完善其表达。
落实:长期“按方针办事”
后,形成了良好传统,在模式化中成熟。
班级文化形成的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
群体认同阶段
共同价值观形成阶段
共同价值观普遍化阶段
1
2
4
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班级物质、制度文化
班级行为、精神文化
3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成果
班级物质、制度文化
教室环境
教室清洁
幸福树
理想中的班级环境!
班规
对待错误的教育方式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班级行为文化
1. 精气神(班级精神风貌)
2. 班会
3. 不同的文化小组
4. 师生相处方式
班级行为文化
在音乐教室表演《侠盗罗宾汉》
渝中区书香班级
书香少年
Either the body or the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最喜欢的礼物
最感到的礼物
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写给一位中途转学学生的信
新生开学前一天
同学们自己的班会
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
年级书法比赛
渝中区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
班级文化建设成果
渝中区书香班集体
渝中区先进班集体
连续三次获得校大型主题班会一等奖
重庆29中学十五届红岩英烈班
校园啦啦操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主任观: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皮格马利翁
班级风貌:开心生活 专心学习 恒心追梦
班级口号: We can do it! We can make it!
We can be the best!
班级目标:有为 有情 有乐 有梦
冰山理论
1、露出水面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冰体潜伏在水的下面;
2、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决定了整个冰山的存在状态;
3、露出水面的这个部分是容易对付的,潜伏在水下面没有露出来的那个部分才是真正可怕的,不容易处理的。
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那八分之一,而看不到的另一面则占八分之七。
水平线
行为
应对方式
感受的感受
(兴奋、愤怒、伤害、恐惧、悲伤)
感受的感受
观点
期待
(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渴望(人类共有的)
(被爱、被关注、被认同、归属感、有价值、安全感和独立)
自我:我是
(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行为——每个人的冰山
得出的结论
1、我们在工作中,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使我们的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2、班主任工作是有独立的理论和理论体系的,而且发展很快,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是很难做好班主任工作的。
3、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
还有什么方法?
传统做法 改进建议 更好的做法
说教训诫 运用规则 改善关系
权威压服 议事协商 以情动人
批评惩罚 指导建议 教育跟进 评价引导
赏识激励
约请家长 三方沟通 交流沟通
建立信任
教育的“常规做法”与“反常规做法”
常规做法 反常规做法
谈话 沉默
批评 表扬
关注 冷处理
发怒 微笑
处罚 宽恕
强势 示弱
心理学家斯普朗格把人的“价值观”分成6种类型
理论型 经济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宗教型
价值观类型 班级里的同学
1 理论型 学霸,两耳不闻窗外事,整天刷题研究理论的同学
2 经济型 凡事和别人谈条件,看看是不是对自己有好处
3 审美型 对集体漠不关心,整天臭美,注重个人形象、装饰打扮的男女生
4 社会型 班级里的“热心肠”
5 政治型 特别想“当官”,热衷于班干部、学生会竞选的同学
6 宗教型 有自己的信仰或信条(较少)
现代五种教育观念
①现代教育观——爱心、发展、育人、个性、创新
②现代教师观——组织、促进、帮助、引导、参与、研究
③现代学生观——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承认差异、成长需要
④现代教学观——教为学服务
⑤现代评价观——发展性、开放性、多元性、综合性
小胜靠力 中胜靠智
大胜靠德 全胜靠道
每个小孩都可以成长得很好!
但不是在同一天,也不是用同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