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 师生沟通技巧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教育 师生沟通技巧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师生沟通技巧
提纲
一、一个练习与一个调查
展现人际沟通——师生沟通中的问题所在
二、一个案例:
解读师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三、尊重
四、专注与倾听
五、共情(同理心)
六、真实、真诚与经验分享
一个练习
请4位老师参与
1、1个人A对其他成员讲一个故事。每次只要A一停顿,其他3人就说一些不相关的话。
2、1个人B对其他成员讲一个故事。其他3人以自己的方式谈论B故事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概念)。例如,B:我是从东北来的。其他1人:东北啊,我去过冬天去的…….
3、1个人C对其他成员讲一个故事。其他3人提出各种疑惑的问题
4、1个人D对其他成员讲一个故事。其他3人要表达竞争性的想法,例如。“你说的不对,据我所知,人家别人是这样做的”
每轮3分钟,结束后,讲故事的人,要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以上的四个场景说明了哪些人际沟通中的现象?
问题二: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们是否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师生沟通?
人际沟通中的常见的尴尬
总是给人不相关的建议
总是给人肤浅的表面建议
与人沟通时,总是向对方发出疑问性的干涉
与人沟通时,总是向对方发出挑战或竞争性
的信息
师生沟通中我们也经常陷入这种尴尬,而影响师生
关系:教师无法体验教书育人的乐趣;学生不能感
受如沐春风的成长过程。
一个关于师生沟通的调查
调查对象:某初中,二年级 ,全员325名学生
显示结果:
(1) 问:你与老师沟通思想时希望以下哪一种情况?
答:A 别太庄重了13%,B 庄重点儿3.7%,C松弛点
儿68.5%,D 秘密点儿14.8%;
(2) 问:你与老师交流思想时拘束吗?
答:A 不拘束22.2%,B 拘束27.8%,C 紧张38.9%,
D 无所谓11.1%;
(3) 问:你有思想问题时会主动找老师谈吗?
答:A 会7.4%,B不会40.7%,C会,但希望保密
24.1%,D 不会,怕老师告诉家长27.8%;
(4) 问:在班会上交流思想时,你跟老师所谈的思想:
答:A 真实的40%,B不会全真实的50%,C 应付
5.6%,D 不会是真实的3.7%;
(5) 问:你愿意老师去家访吗?
答:A 愿意7.4%,B 不愿意55.6%,C 无所谓22.2%,
D 害怕14.8%;
(6) 问:你愿意到老师办公室去吗?
答:A 愿意11.1%,B 不愿意40.7%,C 无所谓37%,
D 无奈11.1%;
(7) 问;当你有心里话或烦恼要对老师讲时,你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态度?
答:A 特别关注并保密66.7%,B 同情16.7%,C 在班
会上讲给同学们听3.7%,D 告诉家长7%。
通过问卷与谈话,我们还得知,学生最喜欢的沟通方式是聊
天;交流的最佳地点是在回家的路上;最喜欢个别谈话;个
人隐私或同学之间的秘密不愿意告诉老师和决不告诉老师的
占40.7%。
结论:
(1)学生强烈要求平等交往,要求老师与他们之间平等交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看未来,与他们交朋友,友好相待;
(2)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存有戒心,他们认为老师在很多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在利用他们或把他们当成老师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
(3)学生不愿意也不需要高谈阔论,或长时间的谈话交流与沟通。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是心灵上的撞击,真情倾诉,理解关怀,朋友般交往,甚至兄弟姐妹般的交往。
一个案例
我们经常面对的场景:
初一某班,上午第四节课堂上,小明坐在教室后面,
头趴在桌子上。偶尔,你会看到他眼睛突然睁开一下,然
后就叹口气,继续将头深埋在臂弯中。此时,班上的其它
同学都在尽责的完成你布置的课堂作业,惟独小明一直保
持着一个姿态不动,他只有眼睛和额头有表情,其它的好
象冻结在那里。
这真的很不像他,平时他充满活力,会是第一个回应老
师任务的人。
小明怎么了?做为一个教师你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需要做的。
也许我们立刻会想到一些可能性:
1)他太累了,也许是昨天整晚没睡好?
2)家里出了什么事,父母吵架了或是有其它变故?
3)他看起来很沮丧,无精打采。他最近食欲如何?是否
经历了什么创伤和挫折?还是有什么躯体上的疾病?
4)他这样可能是要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为什么要这样?
5)这可能是他面对问题时一个求救的信号?
6)他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或是对我今天讲的内容感觉
无聊?…….
我们可以随意推测出无数个可能,也许唯一能够了解小明
行为的方法就是直接同他面谈。而我们如何开始同小明的沟
通呢?
师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师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下午,老师找到了小明。以下是一段小明和老
师的对话。
学生:在这次考试中,你给了我40分,我感到
很难过,所以这些天上课都无精打采的
,考的问题我都会,我觉得可以通过的
啊?
老师1(生气地看着小明):原来是这样啊,一
次考试没考好就无心学习了?听你的意
思,你好象在责备老师,我可没有故意
为难你啊。40分,是你自己学习不努力。
师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教师2:你考了40分,我感到很抱歉,我是非常
希望能给你好分数的。
教师3:我非常抱歉,恐怕我不能做什么,我必
须按照规定办事。
教师4:你觉得你已学好了,但是你仍考不好,
我不大了解原因在哪儿。
大家对以上四位老师的沟通方式,做个评价,
如果你在实际工作中面对这个情境该怎么办?
师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教师5(全神贯注地看着学生,表情耐心):对
没错。这次考试你确实考了40分。
学生:可是,我觉得这次考试不公平!平时比
我学得差的同学都及格了。
教师5(点头、专注):老师理解你对分数的失
望。可是老师感到,你认为是我在故意
为难你,我感到难过,老师想知道你是
怎么想的,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老师,我跟我父母保证过,这次数学一定要
考80分以上,可是….他们知道现在这个分数
会打死我的….(哭泣)。
教师5:听起来,你现在的担心和不安,是很在意你
父母的反应?
学生:是的,他们对我的期望太大了,而每次数学
考试后我却总是让他们失望。我不是平时没
学会,可是….我都不知道,回家后该怎么面
对他们。
教师5(保证地微笑着):老师了解了你的苦恼,你
现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老师愿意帮助你。
大家对第5位老师做个评价。接下来这位老师
还会继续做什么?小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总结:
1、沟通每天发生,效果各有不同。为什么?
2、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惑”既包括学业上的困惑,也包括学生个人情绪和行为上的心理困惑。
3、有效的师生沟通,既是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又是解决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方法。
4、本讲主要探讨教师在解决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时的师生沟通问题。
师生沟通的基本技巧
尊重
尊重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承认学生拥有自尊,
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并相信他们有一定的能力
人际沟通有说、听、看、触摸四个管道,它们的有效畅通,需要以尊重为前提
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所抱有的对待学生的态度,还需要体现在教师的口语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表现(姿态、表情、眼神以及任何无声的讯息)上
尊重的口语语言表达的六个层次——举例
背景:学生,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近3年从未见过父亲,平时也没有电话。母亲忙于工作,下班后经常打牌,很少过问他的生活。即将高考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
学生:“老师,你知道吗?我今天本来不想来的,所以我迟到了。以前,我跟你说过,我时常想我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可是我和我父亲毕竟有血缘关系啊。哎!我无法确定他们到底爱不爱我。对你,我也有一样的不确定感觉,我觉得你之所以帮我,是因为你的职业,我觉得很孤独,我只不过是你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而已。”
老师1:“你怎么这么敏感多疑啊?老师为你花了多少时间、费了多少口舌,你还是怀疑老师是不是真心帮你!”
老师2:“没关系啦,迟到就迟到吧,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关心你吗?我当然关心你呀!要不然我怎么会每次都牺牲休息时间找你谈话呢。别胡思乱想了,我们还是谈谈你高考选专业和将来工作的事吧。”
老师3:“看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你这些不安全、孤独和不确定的感受啊。我觉得你是将你对父爱的渴求和怀疑投射到了我身上。肯定是这样的。”
老师4:“你好象很困惑,我很高兴你今天还是来了。我知道来之前你很犹豫,我想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这些感受的来源。”
老师5:“你不确定你父亲和我到底是不是真心关心你,这让你很迷惑,很难受。我能体会到你害怕我不是真心关心你。今天很高兴你能来,我也能理解你犹豫不决的心情。我很关心你,所以我想知道前面的谈话中,我是不是有那些行为或言谈让你感到我不是真正关心你了?”
老师6:“我能感受到你害怕我只把你当成一个普通学生一样对待,而没有出至内心的关心你。所以你为此而感到苦恼,甚至犹豫不决是否再见面。其实,我有权利选择我想关心的人,但是我希望你能知道我对你的关心是真实的。今天你能真诚的和我分享你真实的感受,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为你的真实和勇气而感动”
尊重的日常练习:
每天注意体会自己的思想、言论及行动,看看是否常有对自己、对他人(学生)的偏见以及负面的表达。若发现有,要试着改变!
练习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对话,按照上述的六个层次来进行评分。
找一个同伴,互相鼓励,观察和切磋,分析彼此的对话,找到欠缺后加以改进。
专注和倾听——形成开放接纳的氛围,促进自我探索
1、行为上:点头、微笑、眼神接触、身体姿势等非口
语的形式;简短的口头回应(是的、没错)
2、心理上的:不仅听到了学生所说的内容,更主要的
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情绪、
他们的担心、他们的矛盾等等。
3、精神上的:精力的表现、能量的散发与存在。感受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4、对老师来说,这可能是很不自然的方式。我们习惯
于以权威的师长自居,习惯于直接解决问题,给出
建议,甚至是命令。可是师生的冲突往往就此起源。
专注倾听的结果:听到了,听全了(客观性);
倾听还会受个人主观背景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聆听的层次:表面倾听、积极倾听、深度倾听、整体倾听
倾听内容:经验、行为、感受及情绪、想法
专注与聆听的举例:
学生:“我觉得人生很没意思,因为大家都是争来争去,只顾自己。看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穷人,可没有人去帮助他们。人都是很自私的,我真的很生气!人与人为什么不能互相帮助?
老师:“你对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顾自的行为很生气,觉得活在这样的人间没有意义。”
学生:“老师,我真的很不明白同性恋的人,他们怎么能够男人爱男人,女人爱女人呢?”
老师:“同性的人相爱,你觉得很难理解。”
评论:以上简短的对话,就是专注与聆听的表现。我们发现,专注与聆听是需要以尊重为基础的。无论学生说的话多么片面、或与老师的观点相左,但从说话的学生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老师的专注与聆听不是要讲大道理、也不是说服,只是责任感的驱使而对坚守自己的价值。专注与聆听,代表的就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她心里想说的话了吗?
现在,在你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女孩的形象吗?
坐在镜子前的她是快乐的?还是忧郁的?或是茫然的?
有没有看见她扔在镜子边的洋娃娃呢?那会不会反映她渴望长大?还是她对自己的不接纳呢?
她腿上放的是印有明星照的画报?还是她妈妈的照片?她是在思考自己长大后的样子吗?
她好象是在阁楼上,为什么她会在一般堆杂物的阁楼上照镜子?
你看见她脚边的口红和粉刷了吗?那些东西是她的吗?还有她穿的那件似乎是成年人样式的睡衣?还有她的发型?
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专注与倾听日常练习:
每日观察自己的做事的态度,是懒散的、分神的、做白日梦的、还是集中的?
每日观察自己是否聆听自己的身体状况、心情、感受、经验及想法?
每日观察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态度,是抗拒的、判断的、心不在焉的,还是中立的?为什么?
每日观察自己与他人的交谈与互动,只是表面的聆听?是敷衍的还是进入深度的、全人的聆听?
练习重点反映,及简短提示他人的说话内容。
二、共情反应
1、即“感同身受”的了解学生的情绪和想法。
2、举例:
教师5:听起来,你现在的担心和不安,是很在意你
父母的反应?
教师5(保证地微笑着):老师了解了你的苦恼,你
现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老师愿意帮助你。
3、“通情方能达理 ”。人与人的沟通,如果不能先从通
情出发 ,沟通的目标无法实现。
如何促进学生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困扰?
探索技巧——协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自己的问题
一、探问
1、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
2、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
例: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你打算怎么做?
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你觉得难受吗?
你要把考试成绩告诉你父母吗?
你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很紧张?
如何促进学生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困扰?
3、尽量多使用开放式提问。
二、感觉和内容反应
1、有效地对学生表述中的事实和感觉做出回应。
2、举例:
学生:我父母觉得我应该找你谈谈,可是….. 我不想来
,但我确实感到很矛盾。
老师:哦,父母希望你来找我,可是你很犹豫是否过来
。但你今天终于来了,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你感
到困惑。(既反应了事实,又反应了感觉)
如何促进学生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困扰?
三、自我开放
1、一方面,向学生适当开放教师的个人经历,帮助学
生认识到,老师也曾面对类似问题,也曾经苦恼过。
另一方面,适当地向学生表达你对他的个人感受。会
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天下唯一不幸的人,而且使用得
当会有效增进师生关系。
2、原则:
1)简洁
2)不要过于表现自己
3)要遵循对等律和安全律
如何促进学生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困扰?
3、举例:
教师:我理解你的经历。我的父母也离婚了,而我也挣
扎过好一阵子,才又能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教师:你信任老师,跟老师谈了这么多心理话。老师觉
得很荣幸。在谈话中,老师感到你的勇气和自信。
如何促进学生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困扰?
如何促进学生改变不合理的看法和消除不良情绪?
认知重建技巧:
一、ABC理论
A——挫折事件或困境
B——个人对事件或困境的认识和看法
C——情绪、行为的后果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各种困境和挫折事
件(A),我们为此而产生了各种各样不良的情绪和行
为反应(C)。
A作为事实,往往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要想走出困境
,唯一的方法是改变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和认识(B)。
如何促进学生改变不合理的看法和消除不良情绪?
案例:
背景——某初中二年级学生,因参加学
校的数学竞赛代表队选拔,落选,而感
到苦恼,前来找老师谈话。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