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中考化学复习第17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共存与除杂 梯级训练1.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D.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2.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 变化的是气体Ⅳ。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A.CH4、CO2、H2、N2 B.CH4、H2、CO2、N2C.CH4、H2、N2、CO2 D.CO2、H2、N2、CH43.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铜丝 B.硝酸钠的溶液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KNO3、KCl B.CaCO 3、CaCl2C.CuSO4、Na2SO4 D.NH4NO3、CaO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B.用分别取样灼烧,闻产生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C.用锌、铁分别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验证锌,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用量筒混合45mL蒸馏水和5g氯化钠,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HCl、Ba(NO3)2、KCl、Na2CO3B.H2SO4、NaOH、Ba(OH)2、CuSO4C.BaCl2、Na2SO4、K2CO3、NaNO3D.HCl、H2SO4、BaCl2、K2CO37.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钡溶液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B.用水可鉴别氢氧化钠、硫酸钾、硝酸铵三种固体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棉线、蚕丝、合成纤维三种丝线D.用燃着的木条可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A B.B C.C D.D10.下列有关鉴别和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A 鉴别Na2SO4固体和BaSO4固体 加足量的水观察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2.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aCl、BaCl2、KNO3B.CuSO4、NaOH、KClC.BaCl2、Na2SO4、HC1D.CaCl2、Na2CO3、KNO3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a2+、Cl- B.Ba2+、、Cl-C.、H+、OH- D.H+、Na+、14.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Ag+、K+、、Cl- B.Fe3+、Ca2+、Cl-、C.Ba2+、Na+、、 D.Mg2+、Na+、、Cl-15.除去下列括号内的余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A.CaO(CaCO3):足量稀盐酸 B.Fe(Zn):足量硫酸亚铁溶液C.MnO2(KC1):足量水 D.NaCl(MgCl2):适量氢氧化钠溶液16.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1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18.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B.CO(CO2):通过NaOH溶液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20.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2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uSO4、Na2CO3、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部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物质 AgNO3 AgCl Ag2SO4 AgCO3溶解性 溶 不溶 微溶 不溶(2)AgOH不稳定,在溶液中分解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果 实验结论①取该白色粉末样品于烧杯,加足量水溶解。 样品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白色粉末中不含②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到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 白色粉末中含有③向白色沉淀C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冒出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粉末中含有NaC1【交流与解释】(1)白色沉淀C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由上述实验探究尚不能得出白色粉末中含有NaCl,理由是_ 。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Cl,继续进行如下探究。【继续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⑤另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粉末中含有NaCl⑥取实验⑤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加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通过上述实验探究,确定了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拓展与反思】在混合溶液中,检验某种离子时,需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2024中考化学复习第17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共存与除杂 梯级训练 答案版1.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C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D.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2.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 变化的是气体Ⅳ。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B )A.CH4、CO2、H2、N2 B.CH4、H2、CO2、N2C.CH4、H2、N2、CO2 D.CO2、H2、N2、CH43.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A.铜丝 B.硝酸钠的溶液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 )A.KNO3、KCl B.CaCO 3、CaCl2C.CuSO4、Na2SO4 D.NH4NO3、CaO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A.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B.用分别取样灼烧,闻产生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C.用锌、铁分别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验证锌,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用量筒混合45mL蒸馏水和5g氯化钠,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C )A.HCl、Ba(NO3)2、KCl、Na2CO3B.H2SO4、NaOH、Ba(OH)2、CuSO4C.BaCl2、Na2SO4、K2CO3、NaNO3D.HCl、H2SO4、BaCl2、K2CO37.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C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 )A.用氢氧化钡溶液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B.用水可鉴别氢氧化钠、硫酸钾、硝酸铵三种固体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棉线、蚕丝、合成纤维三种丝线D.用燃着的木条可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C)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A B.B C.C D.D10.下列有关鉴别和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D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A 鉴别Na2SO4固体和BaSO4固体 加足量的水观察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C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2.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A.NaCl、BaCl2、KNO3B.CuSO4、NaOH、KClC.BaCl2、Na2SO4、HC1D.CaCl2、Na2CO3、KNO3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K+、Ca2+、Cl- B.Ba2+、、Cl-C.、H+、OH- D.H+、Na+、14.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D )A.Ag+、K+、、Cl- B.Fe3+、Ca2+、Cl-、C.Ba2+、Na+、、 D.Mg2+、Na+、、Cl-15.除去下列括号内的余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A )A.CaO(CaCO3):足量稀盐酸 B.Fe(Zn):足量硫酸亚铁溶液C.MnO2(KC1):足量水 D.NaCl(MgCl2):适量氢氧化钠溶液16.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1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18.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A)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B.CO(CO2):通过NaOH溶液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20.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2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uSO4、Na2CO3、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部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物质 AgNO3 AgCl Ag2SO4 AgCO3溶解性 溶 不溶 微溶 不溶(2)AgOH不稳定,在溶液中分解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果 实验结论①取该白色粉末样品于烧杯,加足量水溶解。 样品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白色粉末中不含_硫酸铜、碳酸钙_②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到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 白色粉末中含有_碳酸钠、硫酸钠__③向白色沉淀C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冒出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粉末中含有NaC1【交流与解释】(1)白色沉淀C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由上述实验探究尚不能得出白色粉末中含有NaCl,理由是_实验步骤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引入了氯离子,加入的氯离子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__。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Cl,继续进行如下探究。【继续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⑤另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硝酸钡(或Ba(NO3)2)__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粉末中含有NaCl⑥取实验⑤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加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通过上述实验探究,确定了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拓展与反思】在混合溶液中,检验某种离子时,需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