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七下复习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历史)七下复习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七下复习知识点
1课
1.隋的建立者—杨坚 史称隋文帝
2.隋的都城—长安
3.隋灭哪统一全国—陈
4.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皇帝—隋炀帝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洛阳
6.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 南至—余杭
7.隋朝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8.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进士科的创立
9.科举制正式确立时在位的皇帝—隋炀帝
10.隋朝灭亡时的皇帝—隋炀帝
2课
1.唐朝的建立者—李渊
2.唐朝的都城—长安
3.唐太宗时的名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6.武则天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7.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名臣—姚崇、宋璟
8.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
9.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开元盛世
3课
1.唐朝陶瓷业的代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2.唐朝时期发明的农业工具—曲辕犁、筒车
3.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蜀锦
4.唐朝手工业颇具规模的行业— 造船业、造纸业、矿冶业
5.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
4课
1.唐初,控制漠北和西域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突厥
2.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
3.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4.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5.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6.唐朝管辖西域天山南北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7.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的赞普—松赞干布
8.吐蕃的都城—逻些
9.唐太宗时将哪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10.唐朝最为著名的诗人(三位)—李白、杜甫、白居易
11.诗仙—李白
12.诗圣—杜甫
13.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
14.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15.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5课
1.为学习唐文化,日本派遣大量—谴唐使
2.6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鉴真
3.唐朝西行天竺的高僧—玄奘
4.玄奘的代表作—《大唐西域记》
5.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2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6.物产居于唐进口首位的国家—新罗
6课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后唐地方形成的局面—藩镇割据的局面
3.唐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
4.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
5.灭唐建立后梁的人—朱温
6.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安史之乱
7课
1.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 史称—宋太祖
2.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
3.为分知州的权力,宋在地方各州府设置—通判
4.北宋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5.北宋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的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
6.王安石变法经济上措施(3点)—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7.王安石变法时北宋在位的皇帝—宋神宗
8.王安石变法军事上措施—保甲法
8课
1.契丹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2.契丹的都城—上京临潢府
3.隋唐时期,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族
4.唐朝时生活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党项族
5.西夏的建立者—元昊
6.西夏的都城—兴庆府
7.北宋与辽之间定立的盟约—澶渊之盟
8.澶渊之盟定立时的皇帝—宋真宗
9.澶州之战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寇准
10.北宋与西夏间订立的盟约—宋夏和约
9课
1.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女真族
2.金建立的都城—会宁
3.金的建立者—阿骨打 史称—金太祖
4.灭北宋和辽的政权—金
5.南宋的建立者—赵构 史称—宋高宗
6.南宋的都城—临安
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8.岳飞大败金军的地点—郾城
9.宋金和议后形成的局面—宋金对峙局面
10.金迁都—中都
10课
1.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品种—占城稻
2.宋朝时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水稻
3.宋朝的经济作物(2例)—茶树、棉花
4.两宋时期,手工业成就尤为突出的行业(3例)—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5.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宋朝
6.北宋兴起的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
7.造船业中,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城市(3例)—广州、泉州、明州
8.宋代的五大名窑—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
9.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船坞的城市—北宋东京郊外
10.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11.两宋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12.宋代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2个)—早市、夜市
13.宋代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14.城市与乡村间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市镇
1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6.宋朝出现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个)—广州、泉州
17.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城市设立机构—市舶司
18.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朝代—南宋
11课
1.统一蒙古各部的人—铁木真
2.蒙古的建立者—铁木真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灭亡西夏和金的政权—蒙古
4.金灭亡后,形成直接对峙局面的两个政权—蒙古、南宋
5.元的建立者—忽必烈
6.元的都城—大都
7.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1279年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朝
9.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元朝
10.元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1.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行省制度
12.元朝设立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中书省
13.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枢密院
14.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御史台
15.元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澎湖巡检司
16.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始于—元朝
17.元加强西域管辖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18.元在西藏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19.在中央设置管辖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宣政院
12课
1.宋元时期,出现的繁华大都市(3个)—开封、临安、大都
2.开封城内设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3.瓦子里摊位经营项目(3个)—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剃头、相面
4.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
5.勾栏内可以演出(2个)—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等
6.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杂剧
7.宋朝时出现传统节日(4个)—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8.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宋词
9.宋词的代表人物(3个)—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10.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南戏
1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
12.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1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1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代表作—《资治通鉴》
15.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13课
1.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匠人谁发明—毕昇
2.铜活字印刷出现的时期—元朝中期
3.战国时期出现指南工具—司南
4.宋代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有刻度的盘中,称为—罗盘
5.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的时期—北宋末年
6.发明了火药的朝代—唐朝
7.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的时期—唐朝末年
8.元朝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
9.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陆上丝绸之路
10.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元朝
14课
1.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史称—明太祖
2.明朝的都城—应天府
3.明朝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置—三司
4.明为进一步集中权力,中央废除—丞相制度
5.明朝为分散兵权设置—五军都督府
6.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锦衣卫
7.为监视官民,明成祖成立—东厂
8.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9.科举考试题目解释以朱熹哪本书为标准—《四书集注》
10.明科举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八股文
11.明朝农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5例)—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12.明代丝织业的中心—苏州
13.明代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景德镇
14.明朝全国性的商贸城市(2例)—北京、南京
15.明朝出现了有名商帮(2例)— 晋商、徽商
15课
1.郑和下西洋时明朝皇帝—明成祖
2.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
3.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这些人被称为—倭寇
4.明朝派到东南沿海抗倭的将领—戚继光
5.戚继光组建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戚家军
6.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反侵略战争
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哪里的居住权—广东澳门
16课
1.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3.科学巨著《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5.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6.著有关乎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农政全书》的科学家—徐光启
7.明朝形成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的军事防御工程—明长城
8.明朝时修建北京城的皇帝—明成祖(朱棣)
9.明朝北京城有哪几部分组成(4部分)—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10.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北京城
11.明朝时期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3例)—《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12.《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13.《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14.《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15.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
16.明朝绘画名家—徐渭
17.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
18.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17课
182.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
183.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均天免税”
184.李自成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大顺
185.明末皇帝—崇祯
186.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187.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改族名为—满洲
188.引清军入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
18课
1.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
2.明朝末期,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的人—荷兰殖民者
3.标志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4.对郑成功的评价—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5.1684年,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设置—台湾府
6.顺治帝赐予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的封号—“达赖喇嘛”
7.康熙帝赐予格鲁派另一个首领的封号—“班禅额尔德尼”
8.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9.1751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噶厦
10.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章程善后条约》
11.清代把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称为—“回部”
12.康熙帝时天山北路发生的叛乱—噶尔丹叛乱
13.乾隆帝时回部上层发生的叛乱—大小和卓叛乱
14.为加强西北地区管辖设置的机构—伊犁将军
15.伊犁将军的管辖范围—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6.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光辉篇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7.中俄解决东段边界问题的事件—雅克萨之战
18.1689年,清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9课
1.清朝前期,重视农业生产的皇帝(4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2.清朝前期,推广的高产粮食作物(2例)—玉米、甘薯
3.清前期,种植的经济作物(5例)—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
4.清前期,江宁著名机户(2例)—李扁担、李东阳
5.清前期,形成的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6.“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出现在—吴江县的盛泽镇
7.“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指—湖北的汉口镇
8.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地段“地值寸金”指的是乾隆时期的—苏州
9.清前期形成的大商帮(2例)—晋商、徽商
20课
1.为加强君主专制,康熙时设置—南书房
2.雍正帝时,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事件—军机处(军机房)
3.清朝出现文字狱较多的三朝指—康熙、雍正、乾隆
4.清朝为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的政策—“文字狱”
5.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6.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时期—顺治时期
7.清朝廷特许,统一经营海外贸易的机构—广州十三行
21课
1.清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2.清朝戏曲艺术中最有影响的是(2例)—昆曲、京剧
3.昆曲代表作《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
4.昆曲《长生殿》的作者—洪昇
5.昆曲《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6.昆曲中两部政治历史剧指—《长生殿》《桃花扇》
7.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8.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剧”(“京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