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浙江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2分)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瑞典化学家舍勒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拉姆赛 D.瑞典化学家瑞利
2.(2分)下列会导致南极洲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是(  )。
A.燃烧矿物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B.工厂排放大量可吸入颗粒物
C.使用制冷剂排放含氟物质等
D.过度砍伐森林
3.(2分)“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2分)下列是小科同学在完成溶液配制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固体 B.称质量
C.量液体 D.溶解
5.(2分)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6.(2分)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白酒、石灰水
B.酒精、泥浆水、汽水
C.泥浆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矿泉水
D.食盐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7.(2分)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B.日光浴
C.鉴别纸币的真伪 D.电视机的遥控器
8.(2分)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
A.红色 B.紫色 C.黑色 D.白色
9.(2分)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复色光
B.植物的绿叶只能吸收绿色光
C.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
10.(2分)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组成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12.(2分)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负压病房”是防止病毒外泄的重要手段。“负压病房”因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足气的排球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漏气的足球
D.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1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覆杯实验
B.用吸管吸牛奶
C.瓶中取袋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14.(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 D.②④
16.(2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图甲),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图乙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C.图乙是小孔成像
D.小孔成像所成的是一个虚像
17.(2分)25℃时,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8.(2分)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两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连直流电源的负极
B.与b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C.与a、b相连的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9.(2分)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或酒精
20.(2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因为红磷具有可燃性
21.(2分)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图中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22.(2分)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23.(2分)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24.(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25.(2分)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26.(2分)下列现象或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①太阳②月亮③北极星④钻石⑤火炬的火焰⑥镜子⑦电影银幕⑧闪亮的萤火虫
27.(4分)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医学上也是一样。75%的酒精溶液,其溶质是    ;2%的碘酒溶液,其溶剂是    。(均填物质名称)
28.(6分)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29.(6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    。将灵敏温度计放在    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    。
30.(6分)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31.(8分)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 CO2 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
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没有气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2.(8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3℃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若要将此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P点的含义是    。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每空2分)
33.(12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三个实验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的生成物是    。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都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4)丙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34.(12分)某同学欲配制70g5%的NaCl(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而不选用2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请指出D中所贴标签的不妥之处。    。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
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四、计算题(共6分)
35.(6分)按照要求计算质量。
(1)将25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为多少?
(2)现用500g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浙江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解答】解:A、舍勒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错过了发现空气成分的机会,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发现氦、氖、氩、氙、氡等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故选项错误。
D、瑞典化学家瑞利制取了纯净的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使用制冷剂排放含氟物质等,会破坏臭氧层,会导致南极洲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故选:C。
3.【解答】解:根据材料,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吸水、蓄水说明可以增加下渗;根据水循环环节,增加下渗则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从而起到调节径流作用,①④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量筒内或接触量筒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量筒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
A、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白酒、石灰水都属于溶液,不符合排列顺序,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B、酒精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悬浊液;泥浆水属于悬浊液,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C、泥浆水是泥沙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属于悬浊液;麻油难溶于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矿泉水是可溶性矿物质等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属于溶液;自来水是可溶性矿物质等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杀死微生物,利用紫外线可以消毒灭菌,故A不符合题意;
B、日光浴就是人们常说的晒太阳,是利用阳光中紫外线的生理和化学作用及杀灭细菌的作用来健肤治病的自然治疗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C不符合题意;
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不属于紫外线的应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答】解:油罐需要避免温度升高引发爆炸造成危险,由于浅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较强,照在浅色油罐上的光,大部分被反射出去,即光携带的热量可以被反射出去,使油罐的温度不至于太高;黑色吸热是因为黑色吸收了所有可见光,它不反射任何可见光,所以它才比较热;白色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吸收的热量少,油罐的温度低。
故选:D。
9.【解答】解:
A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C正确;
B、植物的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B错误;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故D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有氧气和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故A错误;
氟利昂会使臭氧分解,它的使用会造成臭氧层破坏,故B正确;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增大,会增加人类患呼吸疾病的概率,故C错误;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它是空气的一部分,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某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组成溶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汽油、酒精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
A、充完气的排球内的气压大于排球外的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机舱外的气压小于机舱内的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漏气的足球的内部的气压要大于外界的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是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解答】解:A、覆杯实验中,是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托住了杯中的水,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合题意;
B、用吸管吸牛奶,牛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管被吸入嘴中,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合题意;
C、瓶中取袋时,塑料袋从瓶口往外拉,塑料袋与瓶内侧气压变小,塑料袋内侧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合题意;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了手的推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故正确;
③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故错误;
④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故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A、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C、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正确;
D、小孔成像所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D。
17.【解答】解:A、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溶质质量不会从零开始,错误;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继续溶解至形成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不会不变,错误;
C、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继续溶解至形成饱和溶液,当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D、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继续溶解至形成饱和溶液,当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不再改变,错误;
故选:C。
18.【解答】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a连直流电源的正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与b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与a、b相连的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并且温度不再上升,而乙试管的液体能沸腾,说明乙试管液体温度低于100℃,故试管内的液体是酒精。
故选:B。
20.【解答】解:A、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故正确;
B、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1中给白磷通入二氧化碳白磷不燃烧,故正确。
C、图2使用冰水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燃烧,故正确。
D、由于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而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会燃烧,故错误。
故选:D。
21.【解答】解: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符合要求;
B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BCD不符合要求。
故选:A。
22.【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C、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3.【解答】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导致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移开玻璃片,便于二氧化碳流入烧杯,实验现象更明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是因为过程中蜡烛熄灭,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的着火点不能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4.【解答】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加热后到第10分钟开始熔化,故A错误;
B、从图像可以看出,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结束,第15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
C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该物质,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5.【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错误,因为没有带单位;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26.【解答】解:太阳、北极星、火炬的火焰和闪亮的萤火虫,这些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而月亮、钻石、镜子和电影银幕,这些本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①③⑤⑧。
27.【解答】解:75%的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溶质是酒精;
2%的碘酒溶液,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故答案为:酒精;酒精。
28.【解答】解:(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故答案为:(1)氧气;(2)二氧化碳;(3)水蒸气。
29.【解答】解: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白色光屏上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形成一条七彩光带,故A为红色,B为紫色;
在红光上边,会存在红外线,由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A;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30.【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满足:,所以灯丝像的大小灯丝的大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灯丝到孔的距离减小,像将增大;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倒立、变大、不变。
31.【解答】解:(1)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反应减少,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所以试管液面上升;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二氧化碳→碳酸;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后,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1)①试管内液面上升且试管内溶液变红;
②水+二氧化碳→碳酸;
(2)小气球胀大;滴入的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CO2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气球体积变大。
32.【解答】解:(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溶解,能够溶解25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若要将此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是加入水、升温等;
(2)P点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a、b析出固体后仍然是饱和溶液,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a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1)75g;加入水、升温等;
(2)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b>a>c。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每空2分)
33.【解答】解:(1)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点燃;放热。
(2)乙中的生成物是固体。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
故答案为:固体;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都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4)丙中的铁丝要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温度容易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增大受热面积,温度容易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34.【解答】解:(1)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70g,需氯化钠的质量=70g×5%=3.5g;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于药品的质量,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继续向左盘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2)需要水的质量70g﹣3.5g=66.5g,即66.5mL,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而不选用2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4)D中所贴标签的不妥之处是:没有标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应该标注溶液的质量;
(5)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使读数中增加了开始游码所处位置质量,从而导致所得氯化钠质量偏小,最终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故选:ABC。
故答案为:
(1)3.5;继续向左盘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2)减少误差;
(3)加快溶解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4)没有标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应该标注溶液的质量;
(5)ABC。
四、计算题(共6分)
35.【解答】解:(1)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
25g×18%=(25g+x)×0.9%
x=475g
答:需加水475g;
(2)现用500g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4.5g
答: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4.5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