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德与法治一二单元复习提纲与针对性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道德与法治一二单元复习提纲与针对性练习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概述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每个公民都应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知识清单
【要点1】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①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2)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理政。
2.我国宪法原则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①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②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国家机关: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如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监察机关要依法监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等。
②法治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3.宪法与国家机构
(1)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权力运行的原则 ①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②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④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要点2】保障宪法实施
1. 坚持依宪治国
(1) 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④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 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 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宪 法 其他法律
从内容上看 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2、加强宪法监督
(1) 监督权力行使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2) 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要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要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 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 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专题概述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等基本权利,也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义务。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
【要点1】公民权利
1. 公民基本权利
(1) 政治权利
①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我国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基础。
②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 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2)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①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②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③ 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④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① 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 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③ 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④ 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⑤ 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 其他基本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 依法行使权利
(1) 行使权利有界限
①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 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① 要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3)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①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②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人以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③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
④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要点2】公民义务
1.公民基本义务
(1)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2) 维护国家利益
①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3) 依法服兵役: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4) 依法纳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既是纳税人又是税收的受益人。我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5)其他基本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 依法履行义务
(1)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定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违反义务须担责。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要点3】权利义务相统一
1.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
2.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要求
(1)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 谜语:排行我老大,国家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谜底应是 ( )
A. 民法 B. 环境保护法 C. 刑法 D. 宪法
2.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开启了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列关于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实际法律效力上略高于宪法
B. 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C.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相同
3.“宪法不是冰冷乏味的,细心地读,认真地学,切实地用,每个人都会从中感受到温暖和情怀。”宪法的“温暖和情怀”源自宪法 ( )
①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②综合了各种法律的精华③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④是惩罚、打击犯罪的根本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宪法的这一修改历程充分说明 )
A. 中共中央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
C.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 我国公民都能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这一内容时,小丽同学用图示法加以梳理。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
5.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组织法》(修正草案)。本次立法法修改完善依宪立法的原则,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进一步明确了在法律草案起草审议和备案审查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增加规定: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涉及合宪性问题的相关意见;对法律草案中涉及的合宪性问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应当在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等。
请用所学知识对本则新闻做出解析。(提示:可运用宪法的地位、加强宪法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等知识思考。)
6.2023年“五一”期间,浙江某景区门口,婆孙两人插队被制止后情绪失控,暴怒怼人。该场景被人拍摄上传至网络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随着该事件不断发酵,一些网友不仅在网上批评婆孙两人,还对其进行“人肉搜索”,曝光了两人不少个人信息;还有网友“跟拍”婆孙两人近况并上传网络;更有甚者,将婆孙两人形象制作成漫画车贴出售……
请用所学知识对本则新闻做出解析。
提示:可从依法行使权利、调节情绪、公民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合理利用网络、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等角度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