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香坊区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一)
理化综合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一、选择题(1-25单选, 26-27多选, 每小题2分, 共54分)
1.哈尔滨火爆“出圈”,展现了龙江振兴发展新气象。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冰雪大世界的夜晚美丽绚烂
B.走进雪乡,犹如进入童话世界,这里的雪是不含杂质的纯净物
C.为保证粮食品质,对农作物不施加任何化肥和农药
D.哈工大研制的无人机使用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能量来源于化学能
2.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包装用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求助
C.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开窗通风
D.胃酸过多,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
6.下列消防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7.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赤铁矿石炼铁 还原反应
B.向黄铜中滴加稀硫酸 置换反应
C.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D.酒精作燃料 氧化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 B.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C.霉变的米、面不能食用 D.幼儿缺钙会患佝偻病
9.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请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2
D.钛原子质子数22
10.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微 观 解 释
A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NaOH 溶液、Ca(OH) 溶液都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氯化钠溶液导电 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水、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1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储量有限,要节约用水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煤是一种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D.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应用在某些领域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空气与呼出的气体 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B 生铁与钢 加入硫酸铝溶液中
C 羊毛与涤纶 点燃闻气味
D NH NO 与 NaOH 加水溶解, 测温度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 10g,甲为可溶性物质
C. t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t ℃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析出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 (CO) 氧气 点燃
B O (H O) 氧化钙 通过盛有氧化钙的装置
C KCl(K CO ) 过量氯化钙溶液 过滤
D CuO(Cu) 足量稀盐酸 过滤
15.某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酱油中钠的质量分数为6.9%,该厂日产酱油20t,若酱油中的钠元素全部来自氯化钠,则该厂每季度(按90天计) 消耗氯化钠的质量为( )
A.315.9t B.124.2t C.3.51t D.1.38t
16.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是焦耳的是( )
A.热值 B.电能 C.热量 D.电功
17.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8.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折射的是( )
19.哈尔滨的冰雪节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关于冰雪中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江畔公园树梢上结了霜是凝华现象 B.冰雕不易熔化,是因为冰雕没有内能
C.冰雕在很低的温度下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1D.游客游玩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移动丙靠近乙 B.移动丙远离乙
C.移动乙靠近丙 D.移动乙远离丙
21.以下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有关的是( )
22.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两端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码,F 与F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B.忽略摩擦,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 、F 作用
C.增减钩码个数,可以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 、F 仍在同一直线上
23.在短道速滑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B.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惯性逐渐变大
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前行,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4.下列实验中,可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装置是( )
25. 如图分别是小东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示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
B.这个月消耗的电能为101.1kW·h
C.电能表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过1600r
D.电能表的转盘转的越快,说明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26.(多选) 在复习课上,小东对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表述正确的是( )
A.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
B.用 U 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大小
C.由甲和乙图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D.由乙图可求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ρ水已知)
27. (多选)如图是某电暖气的简化电路图, 都是加热电阻。它有高、中、低三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挡”工作时, 只闭合 S
B.“中温挡”工作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C.“高温挡”正常工作 5min,产生的总热量为
D.闭合 S 、S 时, 通过 R 、R 的电流之比为4: 5
二、非选择题(28 题-35题, 共40分)
28. (6分)“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包含丰富的民俗现象。请回答问题:
(1)“立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闻到阵阵花香说明 (微观解释);
(2)“谷雨”: 时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的pH≈5.6,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写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3)“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了促进小麦生长需要追加肥料,下列肥料中属于农家肥的是 (填字母);
A.尿素 B.碳铵 C.草木灰
(4)“大暑”: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茶叶中含有铁、锌、氟、硒等人体所需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5)“白露”:白露满地,割谷拾棉。棉花属于 纤维(填“天然”或“合成”);
(6)“冬至”:冬至到,吃饺子。虾仁水饺中虾仁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 为 。
29. (5分)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素有“太空金属”、“深海金属”和“未来金属”等美誉。请回答问题:
(1) 钛和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好、易加工等优良性能,由此判断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填字母);
A.用于制造船舶 B.用于制保险丝 C.用于制人造骨
(2) 我国钒钛磁铁矿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①钒钛磁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钛酸亚铁的化学式用FeTiOx 表示,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化学式中x= ;
②为了增大钛铁矿与木炭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速,可以将钛铁矿 ;
③得到的金属钛中会混有少量镁和铁,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反应②生成CO和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0. (4分)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 在B图中补充的粒子图形是 (填“A”或“B”);
(2) 请写出B到C变化的微观实质:① ,由此可知: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② 破裂③ 重组的过程;
(3) 该反应的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① 。写出与一个生成物分子电子数相同,且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符号② 。
31. (4分)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千万种。有机物中碳原子结合能力非常强,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此外,有机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都是导致有机物数目繁多的原因。
有机物可以分为:烃类和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有:卤代烃、醇、醛等。烃类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卤代烃类是指烃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原子(氟、氯、溴、碘、砹)取代后而得到的化合物;醇类是以羟基(-OH ) 为官能团的化合物;醛类是由烃基和醛基(-CHO) 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请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 有机物数目众多的原因是 (填字母);
A.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 B.有机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
(2)“碳酸钙、葡萄糖、氯化钠”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3) 甲烷属于有机物中的 类(填“烃”或“卤代烃”或“醇”或“醛”);
(4) 有机物和醇类的关系属于下列关系中的 (填字母)。
32. (6分)实验室现有棉花、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锌粒、稀硫酸、火柴、药匙及以下装置。请完成以下实验:
A B C D E F G
Ⅰ 氧气制取与性质:
(1)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 (填字母);
A.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 B.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在 F装置中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燃烧, 。
(3) D、E两装置相比,最好用E收集氧气,不宜用D是因为:氧气 ;
Ⅱ二氧化碳制取: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5)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会混有氯化氢,小明同学选择用G装置验证并除去氯化氢气体,则a 中盛装的药品为① 溶液,b中盛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请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
Ⅲ 氢气制取:
(6)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静止在如图所示时刻,左侧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右侧试管内气体压强。
33. (4分) A、B、C、D、E、F为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为胃液的主要成分,E为黑色固体。A、C属于同一类别物质。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不考虑生成微溶物的反应)。请回答问题:
(1) 写出E的化学式 ;
(2) 写出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 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4) 图中还有两种物质能够反应,但并没有表示出来,这两种物质是 (填字母);
(5) F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盐 D.碱
34.(5分) 某地区水加热后产生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假设其它成分不含镁元素,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现取14.5g该水垢,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 配制 1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11.6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 若用600g上述浓度的稀盐酸可以除去这种水垢的质量为 ;
(5) 若用这种水垢提取金属镁,提取120t镁需要该水垢质量(不计损失)为 。
35. (6分)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
【实验过程】
【分析与判断】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1) 。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 。经分析确定,滤渣a为(3)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表达与交流】由产生白色沉淀b可推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4) (填离子符号)。综合上述信息同学们一致认为: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5) (填化学式);
【变式应用】若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改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6) (填物质名称);
【总结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分析混合物成分时,可以结合实验(7) 做定性分析,也可以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做(8) 判断。
三、非选择题【36--51题, 共46分
36.如图所示,图甲中木条的长度为 cm; 图乙中温度计读数为 ℃。
37.风能属于 能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风力发电设备测试时,风机叶片转动一圈用时20s,发电功率约为6120kW,则风机叶片转动一圈的发电量为 kW·h。
38.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最后1米,反推发动机向下喷出高速气流,由于 ,返回舱受到的阻力变大,从而速度会减小,使它减速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39.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都遵循 ;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能,这些内能将无法自发地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这说明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 性。
40.汽车的座椅上都配有“头枕”如图,汽车在被后车追尾时,“头枕”可以减小由于人的 造成的伤害,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41.如图为发光二极管,它是由 材料做成,电流从较长的引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发光;相同电压下电流从较短的引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由此实验现象判断,两种情况下 LED的电阻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2.如图,将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轻放入一个装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则该木块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N(ρ =1.0×10 kg/m )。
43.如图1,A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从M匀速直线运动到N用时3s;如图2,钩码随A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从P匀速直线运动到Q用时2s。在MN,PQ段, A 的速度分别为 v 、v , A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f , 则 v v ,f f (均选填“>” “=” “<” )。
44.“暖气”用水作为取暖的介质。某“暖气”管道中500kg的水从 降低到 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减少了 J,这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
45.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 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46.小球悬挂在细线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7.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和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
48.小东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在光屏上出现 光斑时,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在乙装置中,调节烛焰、光屏和的凸透镜中心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呈现在 。
(2) 凸透镜、蜡烛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倒立的实像。
(3) 研究完同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物距的关系后,小东进一步思考:成像的大小可能还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于是,他取了几个焦距不同凸透镜和一个高度为H=5.0cm的发光体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 u/cm 焦距f/cm 像距 v/cm 光屏上像的高度h/cm|
1 25.0 8.0 11.8 2.4
2 25.0 12.5 25.0 5.0
3 25.0 15.0 37.5 7.5
①分析相关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小东只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与原来的像对比会发现 。
49.同学们在测密度交流会上,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密度
(1) 小东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按照下面步骤开始操作:
①测出烧杯和牛奶总质量; 其数值如图甲所示为 g;
②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体积如图乙;
③测出空烧杯质量为80g; 则牛奶的密度 你认为小东在测出牛奶密度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选填下列字母)。
A.在②步骤中,牛奶会残留在烧杯壁上,使量筒内牛奶的体积变小
B.小东读数时有误差
C.测量仪器本身有误差
(2) 小红利用如图丙、丁所示的步骤,测小金属块密度。
①能得出的金属块密度表达式.ρ金= (ρ水已知,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实验后,弹簧测力计在如图戊竖直摆放时,小红观察到指针静止在零刻线以下,小红测量的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 简述分析过程。
50.小东小组用图甲电路研究小灯泡电功率,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 额定电压小于 3V。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某时刻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 (选填“不是”或“是”) 正常发光,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接下来应 。
(3) 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数据,绘制成I--U 图象丙。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 小东进一步分析证据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亮度越大。小红小组发现: 标有“220V 8.5W”的LED 灯与标有“220V 60W”的普通白炽灯都正常发光时,亮度几乎相当。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 B.两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不同
51.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强的性能,某常规动力核潜艇如图。
(1)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号”,1954年首次试航在84h潜航了 1300km,它的潜航速度约为多少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 某潜艇最大潜水深度为300m,它由水下某位置下潜到最大潜水深度处,若在潜艇舱底 2m 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大了6×10 N,则潜艇原来位置的深度 h是多少
(3)核潜艇在深海中匀速潜行时,如果遭遇海水密度突然变得很小,潜艇会急速掉入数千米深的海底,造成“断崖”险情。请你解释潜艇突遇“断崖”险情原因,并指出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24 年香坊区初中物 理(一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A D A B A B D C C C BCD ACD
三、非择题: (共计 46 分 )
36.3.00 29 37.可再生 34 38.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喷出的高速气流
39.能量守恒定律 方向性 40. 惯性 小于 41.半导体 不相同
42. 800 8 43. < >
7
44. 6.3×10 热传递 45. 0.2 6
46. (2 分) 47.(2 分)
火线
F 零线
O
开关 螺口灯泡
G
第 46题图 第 47题图
48(5 分)
(1)最小(最亮)(1分) 光屏的中央(1 分)
(2)缩小 (1分)
(3)①成实像时,物距一定,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1 分)
②像的大小不变 亮度变亮(1 分)
49(5 分)
(1)①152 (1 分)
③1.2×103kg/m3 (1 分) B C(1分)
① G(2) (1 分)
G - F 水
②G 偏大 G-F 不受影响 (0.5 分)
G
根据ρ金= 可知金属密度值ρ金偏大(0.5 分)
G - F 水
九年物理 第 1页 (共 6 页)
{#{QQABAQIAogCgAJBAARgCEQWACAAQkBGCACoGxBAEMAIByRFABAA=}#}
50. (6 分)
(1)(1分)
(2)不是;(1 分)
将滑片 P 向 C 端移动,使电流表示数为 0.2A,记下电压表示数 U 额 (1分)
(3) 0.3 (1 分); 灯丝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1 分);
(4) B (1分)
51. (6分)
s 1300km
(1)v 15.5km / h (或 15.4km/h) (公式、结果各 1分 共 2分)
t 84h
F
(2)由 p (0.5分)
S
F F 5
增加的压强 p p后 p
后 原 F 6 10 N
原 — 3 10
5 pa (0.5分)
S S S 2m
由 p gh
增加的压 p p后 p原 海gh后 海gh原 海g h
h p 3 19
5 pa

g 1 103 kg /m3
30m (0.5分)
海 10N / kg
原来的高度 h=h 最大-△h=300m-30m=270m (0.5分)
(以上解法不唯一 其它解法参照给分)
(3) 核潜艇在深海中匀速潜行时,F 浮=G 艇 (0.5分)
根据 F 浮=G 排=ρ海水gV 排 ,当ρ海水变得很小时,V 排不变 F 浮变得很小, (0.5分)
而 G 艇不变,此时 F 浮比 G 艇小的很多 所以造成“断崖”险情 (0.5分)
采取的措施应从水舱向外快速排水减小自重 (0.5分)
九年物理 第 2页 (共 6 页)
{#{QQABAQIAogCgAJBAARgCEQWACAAQkBGCACoGxBAEMAIByRFABAA=}#}
2024 年香坊区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一)
理化综合试卷
化学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化学方程式中条件、配平答错或没答扣 1 分;化学式、化学名词错误不得分;沉淀
符号、气体符号、错别字、字母书写不准确、漏字等错 3 个扣 1 分。简答问题其他答法合
理的酌情给分。(没有特殊标明的每空 1 分)
一、选择题(1-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D D C B A C B C B C B D B A
二、非选择题(28-35 题,共 40 分)
28.(6 分)
(1)分子不断运动
(2)CO2+H2O=H2CO3
(3)C
(4)微量
(5)天然
(6)蛋白质
29.(5 分)
(1)B
(2)①3 ②粉碎(研碎)
③Mg+2HCl==MgCl2+H2↑ ④不属于
30.(4 分)
(1)A(0.5 分)
(2)①每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氨分子(0.5 分)
②分子(0.5 分) ③原子(0.5 分)
+ +
(3)①化合物 ②Na / NH4
31.(4 分)(1)A B (2)C6H12O6 (3)烃 (4)C
32.(6 分)
(1)①2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②A B(0.5 分)
(2)发出白光、 放热 (0.5 分)
(3)密度略大于空气
(4)B D
(5)NaHCO3+HCl==NaCl+H2O+CO2↑
(6)大于
33.(4 分)
(1)Fe
(2)BaCl2+H2SO4==BaSO4↓+2HCl
{#{QQABAQIAogCgAJBAARgCEQWACAAQkBGCACoGxBAEMAIByRFABAA=}#}
(3)(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4)BE(0.5 分)
(5)B(0.5 分)
34.(5 分)
(1)40g
(2)Mg(OH)2+2HCl==MgCl2+2H2O
(3)19%
(4)87g
(5)362.5t
35.(6 分)
(1)引流(0.5 分)
(2)CaCO3+2HCl==CaCl2+H2O+CO2↑(0.5 分)
(3)混合物
2+ - 2+ - - +
(4)Ba OH 或 Ba OH NO3 Na
(5)Na2SO4
(6)氯化镁
(7)现象(0.5 分)
(8)定量(0.5 分)
{#{QQABAQIAogCgAJBAARgCEQWACAAQkBGCACoGxBAEMAIByR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