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答案表格式,24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答案表格式,24页)

资源简介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 人教部编版 年级及册次:八年级上册
作业涉及单元:二单元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回忆性散文或传记,通过各层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培养抓住典型事件,关注细节等阅读传记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语言的能力,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1.字词积累:为加点字注音 绯红( ) 驿站( ) 解剖( ) 油光可鉴(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诘责( ) 教诲( ) 瞥见( ) 抑扬顿挫( )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 (2)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3)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 (4)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 (5)物品因稀少而珍贵。( ) 【参考答案】略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全体学生10分钟0.9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参考答案】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始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梳理文章线索,培养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全体学生10分钟0.6 发展性作业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参考答案】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全体学生10分钟0.6 课后 基础性作业文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出对他们的厌恶,这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同时又暗示了作者与他们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全体学生5分钟0.7 发展性作业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幽默、固有感彩。请参照下面的示例,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鲁迅作品这一语言特点的句子,并赏析。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语言简洁,情感丰富,体现了失落、无奈、鄙夷的情感。)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讲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反语,语言幽默,充满厌恶和嘲讽) 【参考答案】句子: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跳舞。” 赏析:“精通时事”运用反语,语言幽默,充满厌恶和嘲讽。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选做5分钟0.7《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通读课文,找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从语言特点、情感等角度说说你的原因。 句子: 原因: 【参考答案】略采用批注性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全体学生5分钟0.9 发展性作业阅读课文,说说你眼中的藤野先生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略加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选做5分钟0.7
课中 基础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从文章结构来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公正 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2. 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把握文章叙事结构,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选做10分钟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括并评论。 【参考答案】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评论: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全体学生10分钟0.7 发展性作业“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略深入理解本文的重难点,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选做10分钟0.7
《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1.字词积累:为加点字注音 溺( ) 佃农( ) 劳碌( ) 不辍( ) 外甥( ) 私塾( ) 祖籍( ) 和蔼( ) 和睦( )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 (2)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 ) (3)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 ) (4)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 (5)勉强维持家庭。 ( ) (6)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 ) (7)不停地劳作。 ( )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全体学生5分钟0.9 发展性作业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参考答案】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儿子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选做8分钟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阅读课文,说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参考答案】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全体学生5分钟0.8 发展性作业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参考答案】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理解作者剪裁技巧、揣摩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选做10分钟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重点赏析: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句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1. 这一段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 2. 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 3. 不能。因为“创造了”是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是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训练学生理解能力全体学生10分钟0.8 发展性作业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参考答案】弘扬中华美德,感受母亲亲情。训练仿写能力选做5分钟0.8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通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从语言特点、情感等角度说说感动你的原因。 我最感动的句子是: 感动我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略鉴赏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文美句的赏析能力。全体学生5分钟0.8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思想情感。全体学生10分钟0.7 发展性作业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参考答案】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选做10分钟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度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参考答案】1.“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2.“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情感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3.“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也没有,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细度文中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平实叙述中的深挚情感。全体学生10分钟0.7 发展性作业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 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选做10分钟0.7
《列夫·托尔斯泰》第一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1.字词积累:为加点字注音 胡髭( ) 长髯( ) 鬈发( ) 广袤无垠( ) 犀利( ) 禁锢( ) 滞留( ) 尴尬( ) 黝黑( ) 炽热( ) 锃亮( ) 两颊( ) 粗糙( ) 蒙昧( ) 轩昂( ) 胆怯( ) 藏污纳垢( ) 甲胄( ) 粲然( ) 缰绳( )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2)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3)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 ) (4)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5)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 (6)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 ) 【参考答案】略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全体学生5分钟0.9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梳理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全体学生9分钟0.8 发展性作业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参考答案】1.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此做出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选做8分钟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例如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试从课文中再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掌握夸张手法的运用。全体学生9分钟0.8 发展性作业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参考答案】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拓展学生知识面,能较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选做9分钟0.8
《美丽的颜色》第一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1.字词积累:为加点字注音 沥青( ) 骤雨( ) 窒息( ) 搅动( ) 荧光( ) 炽热( ) 猝死( ) 踱( ) 吹嘘(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微妙: (2)筋疲力尽: (3)和颜悦色: 【参考答案】略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全体学生5分钟0.9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写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合作科研,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请梳理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居里夫人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辉煌,与他们工作场所环境的恶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7-19):紧承上文,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场景。梳理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全体学生8分钟0.8 发展性作业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1)坚定的信念。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但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神秘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 (3)时刻保持专注。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管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劳动,居里夫人都全神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 (4)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做了分工,比埃尔在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而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她每天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拿着和自己一般高的铁条,连续搅动大铁锅中沸腾的溶液……但居里夫人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全体学生10分钟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文中反复提到“极大的快乐”“艰苦而且微笑的快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等。对于居里夫妇,为什么这段经历是“艰苦”而又“快乐”的? 【参考答案】“艰苦”指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简陋。课文具体描述了棚屋的简陋——夏天“燥热”,冬天或者要下雨的噪声和滴漏,或者要忍受下霜的冰冻,而工作设备又极其简陋。“艰苦”也指这项工作本身的艰难。课文或直接描述,或引用材料,表现镭的提取的艰难。这是一项极累人的工作,居里夫妇做出了分工,居里先生做细致的实验,居里夫人则承担壮工的工作,身体无比劳累,还要忍受化学物质的刺激。以上表现的都是“艰苦”,而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因此更加被镭所吸引。他们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坚持着热切的希望,平静专注地沉浸其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简陋,在他们心目中似乎是微不足道之事,他们关注的只是实验,是目前和将来的工作。在新领域中的期盼、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意外发现”的惊喜,都成为他们极大的快乐。培养学生思辨阅读的习惯。全体学生9分钟0.9 发展性作业班级拟开展一次“走近居里夫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 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 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 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 居里)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参考答案】(1)走近玛丽 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玛丽 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 居里。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归纳能力选做8分钟0.8
学写传记 第一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 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认真阅读本单元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人物传记,并为人物制作介绍卡片,在班级分享。 课文题目: 传记作者: 传记性质: 专注是谁: 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阅读感受:
【参考答案】略辨识传记文体特点全体学生15分钟0.9 发展性作业
课中 基础性作业1.课堂练笔:模仿本单元中的一篇传记,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写一段刻画人物的文字。 【参考答案】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相由心生,通过人物的肖像刻画人物的性格;2.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充分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3.通过人物的动作写人;4.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6.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5.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7.通过事件来写人;探究传记中如何突出人物形象全体学生5分钟0.7 发展性作业讨论传记和一般写人记叙文的区别。主要从典型事件、人物言行的选择等进行讨论。 【参考答案】传记多用叙述,常用概述,具体描写要适度;写人记叙文多用具体描写;传记常要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事件,要求准确,增强真实性。进一步把握一般的写人记叙文和传记的区别选做10分钟0.8 课后 基础性作业1.课后写作(选做一项):1.观察自己的亲人,周围的老师或同学,完成传记。2.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完成自传。 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写作任务全体学生20分钟0.9 发展性作业小组作文互评。 将完成的传记在小组内相互传阅,勾画出描写精彩的语句并做好批注;圈点出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句子。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鉴赏评价能力选做10分钟0.7
人无信不立 第1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学校围绕“信”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题目。 《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是语言真实。后引申为诚实有信用。字源组的同学从“信”的字源出发,了解“信”的传统内涵,探究“信”的现代意义。下列词语中“信”的意思表示诚实有信用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 B.将信将疑 C.信手拈来 D.杳无音信 【参考答案】A.讲信修睦:讲究信用,谋求和睦。信:信用。B.将信将疑:有一些相信,又有一些怀疑。信:相信。C.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随便。D.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信:消息。 故选:A。 读懂文字明白诚信的内涵 全体学生 1分钟 0.4
发展性作业 2.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活动三:    (3)本次活动就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征求意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两点具体做法。 (4)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5)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则结束语。(6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示例:实践诚信,从我做起;铸诚信品质,做文明新人;以诚为本,以信为用。 (2)示例一:诚信故事我来讲 示例二:诚信名言大家背 (3)示例:作业独立完成,不抄袭;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捡到物品归还失主;不欺骗家长、老师等。 (4)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5)示例:诚信是一首诗,一首无韵的诗。用心去感受,真诚付出,才能品出诗中恒久的甜蜜。让我们把诚信装在心中,一路前行! 能读懂要求能模仿写句子 选做 8分钟 0.7
课中 基础性作业 3.某校八(2)班开展了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为本次活动的形式提可行性建议。 (2)【资料收集】请你写出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各2个。 名言警句:①   ;②   。 成语典故:①   ;②   。 (3)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 (4)【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警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5)周末刚一见面,好朋友李良就兴奋地说:“中午请你吃饭!我昨天买书包,收银员多找了50元钱,这回可赚了。”请你结合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对他进行劝导。 (6)【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诚信的事情发生,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商品假冒、撒谎等。请你所在小组讨论一下: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1)示例:举办“人无信不立”的演讲会;举行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竞赛;举行有关“信义著四海”的故事会;举行“信”在我心中名言朗诵会等。 (2)示例:①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①一诺千金 ②退避三舍 (3)示例:①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城门外立一根三 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 搬到北门,重赏。终于有人站出来并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重赏了他。 ②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逗妃子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自己失败丧命。 (4)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 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示例三: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5)示例:李良,谢谢你的好意,但这饭咱不能吃。你应该把钱送回去,因为这损伤是要收银员来承担的啊!“人无信不立”,做人应该诚实守信,你说呢? (6)示例: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互相猜疑;人们对产品失去信心信任;社会风气变坏;从而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审美思辨表达 全体学生 8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依据前一句句式,为这家花店补全宣传标语。 (1)2016年11月5日,据青岛新闻网报道:前两天,青岛李沧区某商场里的一家花店火了。火的原因并不是花有多么好、花有多么香,而是卖花、买花的全程,无人看管,顾客自行投币进行交易。 商家销售信任之花,   。 (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诚信好像那天空中的骄阳,失去它你将用堕黑暗。 诚信好像    。 诚信好像    。 【参考答案】(1)顾客支付诚信之美 (2)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 那沙漠中的绿洲,失去它你将身陷困境 理解题意 书面表达 选做 4分钟 0.7
课后 基础性作业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 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 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颁奖词示例】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2019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阅读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慨,能否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辞。(含标点限60个字内) 【参考答案】示例:不幸的老人,优秀的品质,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用一双顽强不屈的臂膀,谱写了一曲诚信如金的人间赞歌。 思维训练并仿写 全体学生 3分钟 0.85
发展性作业 6.调研组的同学们走进“老字号”,挖掘其百年不衰的原因,整理出下面一段文字。 请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视信誉为生命,用心血镌刻承诺,是许多“老字号”历千百年而 的ào秘。②提起来让人竖大拇指的过硬质量,就是“信”之所在。③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坚持 。④“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秉承“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原则,至今xuán挂着“真不二价”的匾额。⑤不只“老字号”这样,海尔初创时期,张瑞敏抢起大锤砸冰箱的故事,亦令人 。⑥ ,皆在于一个“信”字。⑦“信”之珍重,一如眼睛和生命。⑧能否诚实守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镌刻   恪守    ào   秘xuán   挂 (2)横线处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基业长青诚信敬业归根到底津津乐道B.基业长青诚信敬业津津乐道归根到底C.诚信敬业基业长青归根到底津津乐道D.基业长青津津乐道归根到底诚信敬业
(3)段中有一个句子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写出序号,并修改。 第   句,修改:   。 【参考答案】(1)juān;kè;奥;悬 (2)B (3)⑧诚实守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审题练笔 选做 4分钟 0.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