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项目六 服装号型系列设置与成衣规格任务二 掌握号型系列与成衣规格【项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体型的分类及其作用。2.根据号型系列的划分,掌握划分号型的档差计算方法。3.结合现代化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为不同的成衣款式设置合理的成衣规格。能力目标:1.掌握工业样板推档的基础工作能力。2.通过学习服装企业技术,了解号型规格与成衣规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在推档过程中,为企业进行产品样板的开发服务。1 号型系列的概念——号型的定义服装号型是根据我国人体规律和服装使用的需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部位,经合理归并设置,以厘米为单位表示。号型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人体结构部位参考尺寸及规格系列设置,是服装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据,既方便服装生产和经营,又可以让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为此,新标准将身高的数值称为“号”,人体胸围或腰围的数值称为“型”。1 号型系列的概念——号型的定义“号”指人体身高,是确定服装长度部位尺寸的依据。人体长度方向的部位尺寸包括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腰围高、背长、臂长等均与身高密切相关,随着身高的变化而变化。“型”指人体净胸围或净腰围,是确定服装围度和宽度部位尺寸的依据。人体围度、宽度方向的部位尺寸如臀围、颈围、肩宽等都与人体净腰围或净臀围有关。1 号型系列的概念——号型的定义国家标准规定服装上必须标明号型,套装中的上、下装分别标明号型。号型采用如下表示方法: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面再接体型代码:号/型·人体分类,具体实例如:上装:160/84·A下装:160/68·A此上装号型标志160/84·A的含义是:该服装尺码适合于身高为158~162 cm,胸围为82~86cm,体型为A(即胸腰差为18-14厘米)的人穿着。服装为下装时,号型标志中的型表示人体腰围尺寸,如:160/66·A表示该服装适合身高为158~162cm,腰围为65~67cm,体型为A的人穿着。1 号型系列的概念——号型系列的使用范围GB1335-97是GB1335-91标准的延续。该标准根据服装生产、销售、消费的要求,提供了以我国人体为依据的数据模型。该标准适合我国绝大多数人体,代表人体各部位发育正常的体型特征的人群。极少数非正常体(或称特体),如特别矮小和特别高大的、特别瘦和特别胖的、以及体型有缺陷的人,都不归属于该标准所指的人体范围之内。1 号型系列的概念——号型系列的使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制定成批生产的服装规格。不同服装的款式,放松量都会不同,这都是针对人体来设计的。该标准提供的各种人体的数据就是设计各种服装规格的重要依据。在确定了服装款式、放松量及各部位规格之后,就必须遵循本标准所规定的相关要求,再组成系列,进而协助成批生产,这样才能确保服装的适体性。1 号型系列的概念——中间体中间体反映了我国男女成人各类体型的身高、胸围、腰围等部位的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是根据通过大量实际测量的人体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值。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应该以中间体为中心,按照一定的分档数据,向上下、左右推档,组成规格系列。中心号型是指在人体测量的总数中占有最大比例的体型。国家设置的中间号型是基于全国的,各个地区的情况一般不同,因此对中心号型的设置应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能照搬,但是规定的系列不能改变。2 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与覆盖率——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服装号型的建立是为能指导成衣生产,也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穿着适体性的要求。为了方便使用,国家标准将服装号型系列进行了细致的体型划分。2 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与覆盖率——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1)5·4系列:按身高5cm跳档,胸围或腰围按4cm跳档。(2)5·2系列:按身高5cm跳档,腰围按2cm跳档。5·2系列,一般只适用于下装。(3)档差:跳档数值又称为档差。以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按照档差依次递增或递减,从而形成不同的号和型,号与型进行合理的组合与搭配形成不同的号型,号型标准给出了可以采用的号型系列。GB1335-2008标准提供服装号型的覆盖率。它显示出全国成年男子、女子各种体型人体占总数的比例。目前,A型的覆盖率是最大的,而C体型最少。把男子各体型的覆盖率相加的总数为96.76%,女子各体型的覆盖率相加的总数为99.12%,他们各自的总和都不到100%,这是因为国家标准中的体型不包括有些特殊体型,而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四种体型之外,还有特殊体型,这些体型在国家标准中没有列出。从各自的总和中,可以看出女子体型的分布要比男子的更加合理,覆盖面更加广阔。2 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与覆盖率——服装号型覆盖率2 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与覆盖率——服装号型配置国家标准中的号型规格基本上可以满足某类体型90%以上的人们的需求,但在服装企业实际生产和销售中,由于服装品种类别、投产数量等原因,往往不能或不必完成规格表中全部号型的生产,而是选用其中一部分号型或热销号型来生产,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为基准,又能够避免生产过量,造成产品积压。2 服装号型系列的划分与覆盖率——服装号型配置在选择号型时,以国家标准中的号型规格表,并结合目标顾客人体体型特点以及产品的特征进行号与型的搭配,制定生产所需的号型规格表,称其为号型配置。常用号型配置方式有如下几种:方式1:一号一型配置,又称为号型同步配置,即一个号与一个型搭配组合而成的号型系列。例如:155/80、160/84、165/88方式2:一号多型配置,即一个号与多个型搭配组合而成的号型系列。例如:160/80、160/84、160/88方式3:多号一型配置,即多个号与一个型搭配组合而成的号型系列。例如:155/84、160/84、165/88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在成衣的纸样设计和工业样板中,成品规格通常要比净体测量的尺寸要大,才能满足人体的穿着需要。因此,标准的参考尺寸和规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中间号型样板制作完成纸样后的推板放缩的准确度,以及相应品质管理的科学性。服装规格尺寸是净尺寸加放宽松量后得到的,也是服装的实际成品尺寸。净尺寸是直接测量人体得到的,人体净尺寸是进行服装裁剪制板时最基本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一般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服装款式加放一定的宽松量,其后所得到的数据,才能用来进行服装裁剪制板。其中加放的松量值叫做“宽松量或放松量”,也就是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隙量。其放松量越小服装越紧身,放松量越大服装则越宽松。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例如所测量的人体胸围尺寸为84厘米,而裁制的服装胸围为100厘米,那么84厘米就是人体“净尺寸”,而100厘米则是服装的“规格尺寸”。而100厘米与84厘米的差值16厘米就是服装“宽松量”,也称为“放松量”。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表示成品服装规格时,总是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关键部位尺寸来表示。这种部位尺寸又称为示明规格。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号型表示法选择身高、胸围或腰围为代表部位来表示服装的规格,是最常用的服装规格表示方法。从1992年开始我国已实行号型表示法,人体身高为号,胸围或腰围为型,并标明体型代码。表示方法如:160/84A等。(2)领围制表示法以领围尺寸为代表来表示服装的规格,男衬衫的规格常用此方法表示。如:39、40、41号,分别代表衬衫的领大为39厘米、40厘米、41厘米等。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的表示方法(3)代号制表示法按照服装规格大小分类,以代号表示,是服装规格较简单的表示方法。适用于合体性要求比较低的一些服装。表示方法如:XS、S、M、L、XL、XXL等。(4)胸围制表示法以胸围为关键部位尺寸代表,表示服装的规格。适用于贴身内衣、运动衣、羊毛衫等一些针织类服装。表示方法如:90厘米、100厘米等,分别表示服装的成衣胸围尺寸。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的表示方法国家《服装型号标准》是服装规格设计的可靠依据,根据号型标准中提供的人体净体尺寸,综合服装款式因素加放不同放松量进行服装规格设计,以便适合绝大部分目标顾客的需求,这是实行服装号型标准的最终目的。实际生产中的服装规格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量体裁衣”,必须考虑能够适应多数地区以及多数人的体型要求,而个别人的体型特征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成衣规格设计的依据。3 服装系列号型成衣规格制定——服装号型规格设计的方法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