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8页)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的封冻 结冰(有结冰期) 不结冰(无结冰期)
年降水量的大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地形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系情况 黄河水系 长江水系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的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的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油桐、茶叶
主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水文特征 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 结冰 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3.四大地理区域概况:西北地区面积最大,北方地区面积最小;南方地区人口最多,青藏地区人口最少。
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地理区域 分界线 主导因素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800毫米) 气候因素(气温、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南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 夏季风因素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地形地势因素(海拔)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1.北方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北方地区位于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本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东北平原北部有“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共同被称为“黄土地”。
6.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小米)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北方地区的煤矿、铁矿、石油:
(大庆油田是我国第一大油田、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山脉、地形区和河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和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吉林省的简称是吉,行政中心是长春;辽宁省的简称是辽,行政中心是沈阳。
东北三省的地形格局是:山环水绕。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冷:(1)纬度位置高;(2)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湿:(1)夏季降雨多,冬季降雪多;(2)蒸发微弱;
东北三省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自然原因:(1)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平原面积广大;(3)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人为原因:(1)地广人稀,人口数量相对较少;(2)农业科技水平较高;
(3)平原面积广,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农作物由于生长时间较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东北三省农业结构完整,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森林特色养殖是养鹿、养蛙。
东北三省种植业生产特点为;“大”、“高”、“优”。“大”是指产量大;“高”是指商品率高;“优”是指品质优。
东北三省工业面临的问题: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
东北三省工业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
黄土高原
1.位置: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属于暖温带;
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3.黄土高原的四种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
4.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1)土质:土质疏松(2)气候:夏季多暴雨(3)植被: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1)乱垦滥伐;(2)过度放牧(3)陡坡耕种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8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过渡的地带,也是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多发。
9.黄土高原的支流、所跨的四个省份;支流:渭河、洛河、汾河
省份: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山西省(晋;太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水土流失的后果:
(1)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何”。
11.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等工程措施;
12.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特点: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
煤炭运输由传统的铁路、公路运输,转化为采用火力发电、煤液化气技术,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供应的新方式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2)发展地方经济; (3)增加财政收入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在塬面上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在缓坡地修筑梯田、发展林果业;
在沟谷地带打坝淤地、修建小型水库等。
首都北京
经纬度位置:(北纬40°,东经116°)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河流均由西北流入东南,最终注入渤海,北京是个内陆城市。
北京的职能:
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设在北京。
全国的文化中心。
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外国驻华使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均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城旧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道路呈棋盘状;新格局为环形加放射状。
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京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措施: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搬迁首钢等。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一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农业发展
位置 大致位于 A 秦岭_ 淮河 一线以南 、青藏高原 以东
地形 以山地 、丘陵 为 主 ,平 原 多 沿 江 分 布 ,主 要 包 括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 原 ,E 东南丘陵
河湖 平原地区河 湖 众 多 ,水 网 密 布 ,素 称 "江 南 水 乡”,有我国 第 一 大 河 ①长 江 ,最 大 的 淡 水 湖 ②鄱阳湖等
气候 气候湿热 ,植物繁茂 ,山清水秀
主要农 作物 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油菜 、棉花 、甘蔗 、茶 叶等是主要 的 经 济 作 物 ,还 盛 产 柑 橘 、香 蕉 、 荔枝 、桂圆和菠萝等亚热带 、热带水果
区域发 展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东南丘陵分 布 着 贫 瘠 的 红 壤 ,当 地 人 们 种 植 了茶树 、杉树 、毛竹等经济林木
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 ,旅游资源丰富
二 、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 条件 濒临黄海 、东 海 和 南 海 ,长 江 、珠 江 、澜 沧 江 等 大河连通海洋 ,使得江河湖海融为一体
经济 特征 本区人口众多 、城市密集 、制造业发达 ,形成了 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 ,主要包括沪 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考点1长江中下游地区
1.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A黄海与B东海,C长江贯通东西,具有临海,沿江双重优势。
2.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农业
(1)地位: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农业优势条件:①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足、②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等。
(3)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盛产油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柑橘等亚热带水果,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4.城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多沿江分布,水运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重要城市①: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其中D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对整个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②:E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地处C长江、F汉江和G京广线的交汇处,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
5.工业优势条件:①农业基础好、②劳动力丰富、③消费市场广阔、④海陆交通便利。
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
6.污染与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与洪涝灾害频发。
考点2珠江三角洲及港澳
1.位置与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A广东省中南部,毗邻B香港、C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南临①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祖国的“南大门”。其中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D深圳,紧邻澳门的经济特区是E珠海。(口诀:澳珠港深)
2.铁路:图中②为京九线,终点为香港九龙;③为京广线,其终点为F广州;G为港珠澳大桥。
3.气候与农业: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特色农业为基塘农业。
4.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①位置:紧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 ②交通:南临南海,海运交通便利 ③农业: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④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⑤政策: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发展的不利因素:矿产资源不足
地位:形成了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5.香港与澳门
澳门 香港
位置 珠江口西侧 珠江口东侧
组成 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区旗 (荷花) (紫荆花)
发展劣势 地狭人稠,自然资源缺乏
土地 人多地少,因此采取“上天”—修建高楼,“入海”—填海造陆来获取土地
经济特征 博彩旅游业发达 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转口贸易中心
美称 “海上花园”“东方赌城” “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东方之珠”
注: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6.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联系
合作模式: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珠江三角洲是“厂”提供: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香港、澳门是“店”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考点3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位于祖国的东南沿海,东临A太平洋,北临B东海,南临C南海,西隔D台湾海峡与E福建省相望。
2.组成: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包括澎湖列岛、F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
3.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4.地形:台湾省地形以山地为主,东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
地势:东中高,西部低。玉山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降水:受地形影响,台湾东部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火烧寮被称为中国的“雨极”。
5.河流:受地势影响,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等特点,流向由中部向两侧分流。
6.农业
台湾省中东部为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森林之海”与“亚洲天然植物园”。
西部平原种植业发达,由于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
西部沿海分布着著名的布袋盐场,被称为“东南盐库”,形成原因:晴天多,光照足,利于晾晒。
7.工业: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借助海运交通的便利的优势,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逐渐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目前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H新竹科技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8.人口与民族
(1)受地形影响,台湾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铁路呈环状分布,省会城市:G台北。
(2)民族: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祖籍大部分来自福建,其文化与福建省同属一脉。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
9.灾害:台湾位于东南沿海,夏季多台风。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灾害频发。
第八章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
(1)位置: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以北。
(2)自然环境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①气候:典型气候特征为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全年干旱少雨。
②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③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多属于内流河。
(3)农业生产
①畜牧业: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有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②灌溉农业
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地带,人们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区,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传统灌溉设施:坎儿井,修建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位置:位于我国西北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2)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3)绿洲: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人口、城镇、交通线: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
(5)农业发展: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盆地边缘有绿洲,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缺乏,荒漠广布
3.油气资源的开发
(1)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储量的1/4左右。
(2)西气东输工程:①原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
③地理意义:对西部区域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发挥西部的能源优势;增加财政收人和就业机会;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东部区域发展的意义: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等。
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九章 青藏地区
1.地理概况
(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地势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3)气候典型特征:高寒。气候特点: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
(4)自然景观: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5)能源: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地热能(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将地层深处的热量传递至地表)、水能(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6)旅游注意事项
①防晒:高原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要带墨镜、防晒霜、太阳帽等用品。②防寒:海拔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应带羽绒服等防寒用品。
③防缺氧: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应带氧气袋等用品。
④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农业
(1)高寒牧区:主要牧区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特色畜种有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2)河谷农业
①发展条件: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充足;降水比较丰富;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②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③农作物:青稞、小麦等。
3.居民生活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传统服饰为藏袍(独特穿法是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特色食物有精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
4.三江源地区
(1)位置: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2)"中华水塔":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雪融水丰富,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于雪山和冰川融水。
(3)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