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两次鸦片战争
一:学习目标: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概念阐释】
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
1、历史史实:是过去了的,人类已经历了的,曾经存在着的,世界上的客观事实、事情。
2、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领事裁判权:有时称“治外法权”,是指外国的侨民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有权利让与,也应该准许英国人一体均沾,以示公允。
二:知识梳理
鸦片战争
1.背景
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思想形态、军事装备和对外政策等层面的不同。
中国 英国
经济
政治
军事
对外
2.战争原因
鸦片战争的导火索(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3、过程
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南京条约》 影响
割 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 万 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签订国 条约名称 条约主要内容
中国-英法 《天津条约》
中国-英法 《北京条约》
中国-俄国 《瑷珲条约》
中国-俄国 《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性质
当大沽炮战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报纸反污中国破坏条约,要求对中国进行“报复”。英国《每日电讯》甚至狂叫:大不列颠应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并占领北京;应教训中国人,英人应该成为中国的主人;应该像占领印度的加尔各答一样,把广州保留在自己的手中。 ——《教师用书》
立场与解释 :性质是什么?
鸦片战争的影响
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三个角度分析影响。
开眼看世界
统治阶层、普通民众、开明士大夫分别的态度?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
1、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
2、鸦片世纪:1840年输入鸦片4万箱,1858年,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化,1881年输入鸦片9.6万箱,中国以世界25%的人口,消费了90%的鸦片。同治年间吸食鸦片人口约4000万。
——据杜君立《不幸的鸦片世纪》
割地:仅俄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山东省陆地国土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近10个山东!
——据历史教材及网络资源
晚清赔款:本息共计13.35亿两。1895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约为8000万两白银,需要赔付约17年。
清朝一两白银为37.3克,2020年11月5日白银克价5.11元人民币。
254,455,005,000元
——据董佳《对外赔款知多少》
针对训练
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者认为战争起因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战争失败是因“前线将领指挥不力”,而条约则是“万年和约”,可永保太平,据此推断( ) A.清廷统治的危机加深 B.近代外交的体制建立 C.华夏中心的秩序崩溃 D.师夷长技的思想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