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二元思辨型作文“方圆之间”讲评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二元思辨型作文“方圆之间”讲评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二元思辨型作文审题立意步骤:
1.找关键词
2.分析内涵
3.找寻关系
4.构思行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倡导圆,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有人认同方,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8分同学有以下:
2314:林荣洋、徐武丹、黄雨婷、梁志鸿、吴诗程
2316:梁馨蔚、陈美颖
2314吴佳颖、梁耀:400字 黎冬丽:600字
2316甘文祝、吴远康700字,吴艺文600,陈美玲600字
一、找关键词
有人倡导圆,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
漏百出;有人认同方,方者,规矩也,行不方
,则无以立身。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
二、分析内涵
第一层:从“周密”角度给“圆”进行界定,肯定了“圆”在“智”方面的作用,可以使思维周密,少出纰漏。
第二层:从“规矩”角度给“方”进行界定,肯定了“方”在“行”方面的作用,可以使人守规矩,得以立身。
第三层:“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
>>>关键词理解有误
作文材料对两个关键词的概念解释已经非常明确,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加以阐释及恰当延伸。
有些同学对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如将“圆”理解为“圆滑”“完善”“变通”“圆融处事,进退合宜”等;
有的理解正确,如将“方”理解为“法律”“做人底线”等,但是不可以此代替关键词进行议论,造成偷换概念。
建议:强化审题,正确理解关键词,是写作的前提。
三、找寻关系
常考二元关系类型
1.并列关系 2.侧重关系(主次)
3.选择关系(对立选择好的) 4.前后关系(承接)
5.因果关系 6.假设关系
7.对立统一关系(表面对立,实际统一)
不能之谈一面!!!
理清“方”与“圆”之间的关联关系。
既要讲求“方之规矩”,更要追求“圆之周密”
既要讲求“方以立身”,又要追求“思虑周密”
面临“ “方之智慧、端正”的抉择圆之圆滑、耍小聪明”和时,应舍“圆”而取“方”;或者面临“方之呆滞、刻板”和“圆的周密思维、严谨态度”的抉择时,应舍“方”而取“圆”
“方”是“圆”的基础;“圆”促进“方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并列关系
侧重关系
选择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四、构思行文
A+B+AB式:
1.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
2.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
3.方与圆二者都很重要,方圆结合才是正道。
AB+AB+AB式:
1.方圆并举,是个人秉持本心又明哲保身的生动写照,蕴含了以退为进的智慧。
2.方圆并举,能扶大厦之将倾,变通之中恪守了家国民族之大义
3.方圆并举,能顺势而为,在时代大潮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①于思也必圆。思虑的周密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②于行也必方。行为的方正,是我们走向成功大门的阶梯。
③方圆并举,阔步前行。
1.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
2.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
3.方与圆二者都很重要,但单枪匹马难敌强强联合,方圆结合才是正道
A+B+AB式
A
B
AB
A
B
AB
1.标题:体现观点,有文采,简洁有力……
2314班:
黎东丽《以行之规,创国之盛》
黄芷琪《方与圆》
梁文杰《方圆似水人生》
莫晶晶《不可求方圆》
2316
钟巧媛《方圆之间的学问》
凌婵雯《唯守方圆,方得成功》
黄心怡《团结一致向前冲》
谭雪盈《随波随流应自弃,勇于努力定前路》
梁意雯《思考影响的话》
参考优秀立意
《智圆而行方,大道济世长》
《智圆以行稳,行方以立身》
《圆以处事,方以立身》
《方以正其心,圆以密其行》
《悟方圆之道,得行事之理》
《方圆并举,修己润身》
论述能密切结合材料所给的“方”与“圆”的内涵——“周密”和“规矩”,解读深刻、准确;对于“方”与“圆”两个概念的对立统一性有合理的思辨;
一类作文(60—53分)
论述能结合材料所给的“方”与“圆”的内涵——“周密”和“规矩”;对“方”与“圆”两个概念有一定的思辨;论据不够丰富;
二类作文(52~41分)
对材料所给的“方”与“圆”的内涵——“周密”和“规矩”把握不准,只是笼统地说“方”“圆”,或是有所偏离;
三类作文
(41以下)
2314班5位只谈一面
2316班18位同学只谈一面
优秀段落:
宁朝妍:方圆之间,似一枚铜钱,外圆内方,相辅相成。
方圆之间,无穷智慧,唯有时时躬身自省、审视内心,方能不断翻越一座座山,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书声朗,琴声畅,莫负大好时光。践“方”行”圆”,知方圆之周兮,人生之至理。
2.第一段:引析提(100字)
无引用原材料或者无观点: 2314:梁文杰、唐晓雯、欧丽清、朱、莫晶晶
2316黎晓思无引用原材料 陈珊无观点
照抄材料
无关键词出现,偏题
不理解关键词的内涵,偏题
不理解关键词的内涵,偏题
对关键词的内涵另起概念
圆,周密也;方,规矩也。有人认为“智不圆,纰漏百出”,有人则曰“行不方,无以立身”。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中。自古成大事者,皆重方圆之道。以圆辅助方之致远,用方支撑圆之行稳,在方圆相济中立身成事。
第一段:引析提(100字)
3.第二段:过渡段(100字左右)排比论证
相互矛盾
贴标签,强行套入
贴标签,强行套入
4.第三、四、五段:论证段落
(每一段200字左右)
,写材料中无出现的概念,偏题
论证段落转移话题:吴家宇、胡伟强、何茹静、陈雨欣、庞祖威
这种写法的很多同学虽然知道着重于“为什么”或“怎么做”,但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
方圆之间,需定身之本方能有所作为。
方圆之间,需要我们有究其原本的科学本质。
方圆之间,尽显英雄本色。
建议:准确理解“思辨”的含义。不是只有两个或三个关键词之间形成对立统一或相互转化才是思辨,多角度看问题,正反说理论证等都属于思辨。
贴标签
贴标签,圆到底是什么?
例子是例子,观点是观点,他们毫无关系
淄博烧烤的走红与发展,恰是方圆之道智慧的最生动的诠释。(分论点)当地政府和人民秉持了不宰客不欺客,“人不我欺”担当作为之“方”,以此规矩来要求自己,且全面周密地为游客着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套“组合拳”,用虑之至密之“圆”的服务去抚凡人心,去暖“烟火气”。 (详例)淄博烧烤之所以能够走红网络,是因为当地政府以规则之“方”立规矩,以周密之“圆”搞服务来珍惜和守护这种“火”,温馨祥和,灯火可亲。 (论证分析)畅未来,我辈青年也应像他们一样追求“智圆而周密”,在前进的路上行稳致远。 (小结号召)
分论点1+详例+论证分析+小结号召(扣题)
方圆结合,共促发展
圆者,周密也;方者,规矩也。方与圆,看似矛盾而不可调和,实则统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中。因此,我认为应方圆结合,共促发展与成长。
圆之周密,意在思考问题时的详尽与严谨,行事为人中的谨慎与周密。智慧不能达到圆的境地,则难免出纰漏。方之规矩,是指为人处世坚定原则,坚守立场,坚持规矩。行林为不能端正守矩,则会失去立身之本。圆与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成为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条件。
以圆促行,培养周密思维,养成严谨态度,以指导实践。严谨周密的人生智慧与生活态度,是成事的关键,它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细致地考察每一种情况,以规避纰漏与风险。君可见,屠呦呦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从而找到对抗疟疾的最优解;君可见,航天工作者为赴星辰大海之约,设计无数方案以应对变故,在严谨与周密中不断向太空深处探索;君可见,我国发展规划的制定与修改,无不是集众人之合力,全面而又周密,终使国家发展迈大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上述无不是在“圆的智慧”中实践,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以方正身,坚守原则立场,坚定立身之本,行为端正,行事坦然。“方正”是人立身于世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且念屈原端方正直,自疏濯淖污泥之间,不流于世俗,高洁品格千古传颂;且想院士吴孟超坚守医德,坚持原则,与患者肝胆相照,用实践生动展现了方之内涵;且看今日党员干部清廉为民,立身修德,方正行事。“方”之智慧,实为端正,行为方正,坚守规矩,筑立身之基,强发展之本。
方圆并行互促,关键在于圆之周密与方之规矩互相结合。反观当下,不少人将“圆”理解为圆滑,耍小聪明,或将“方”理解为呆滞,刻板,进而认为二者相互排斥,水火不容。错误的观点会导致错误的行为。若想纠正错误,则须从方与圆的本质出发,把握其真正内涵,将圆之周密、方之规矩结合起来。
方与圆互促而不相悖,蕴含人生的无穷智慧唯有方圆结合,我们方可进步与发展,实现成长与飞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