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2.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个目标为: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练习使用显微镜。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是: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自学指导
1、显微镜有哪些部件构成?
2、显微镜的各部件有何作用?
3、如何使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更大些呢?怎样计算放大倍数?
4、反光镜有两个面,何时使用平面镜,何时使用凹面镜?为什么?
学生完成自学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显微镜结构图、以及连线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
1
2
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填图(写出图中各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
9
6
5
4
3
7
8
10
1、镜座
2、镜柱
3、物镜
4、转换器
5、目镜
6、镜筒
7、粗准焦螺旋
8、细准焦螺旋
9、镜臂
10、反光镜
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臂
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物镜
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载物台
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
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
1
2 、显微镜的使用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中运用“自学+演示+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在自学环节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生自学,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即(1)取镜和安放;(2)对光;(三)观察;(四)整理。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大约一个手掌宽,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一、取镜和安放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二、对光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1、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三、观察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调焦:
四、整理:清洁收镜
1、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布。)
2、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线进入物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上。
4、最后把显微镜送回原处。
在整个视频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1、取送显微镜时,必须保持镜身直立,轻取轻放。
2、观察液体标本时,不要使显微镜倾斜,以免损坏显微镜。
3、擦拭镜头只能用专用的擦镜布。
4、换用物镜时,不能用手扳推镜头,应用手指捏紧转换器的边缘使之转动。
5、对光时,以灯光或自然光为好,不要利用直射的太阳光,以免损伤眼睛,用完后反光镜要侧放。
6、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看着物镜,切忌不要使镜头接触标本,以免压碎玻片和损伤物镜。
3.拓展延伸
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显微镜,根据实验操作,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2).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到视野变 (亮或暗),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变 。
(3).玻片标本上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_________上;
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_________上;
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则判断污点在 。
4.小组竞赛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请学生借助口诀回顾方法步骤,然后观察写有“上”的玻片 。看到的物像是“下”字。结论是,物像是倒立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
(四)课堂巩固练习
一、填空(突出本节重点)
1、决定一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部件是________。 
2、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是___________。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4、对光时光线过强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并用遮光器的 __光圈配合。
5、显微镜的用法可归纳为: ____ 、 ____ 、____、 ___ 。
6、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
由此判断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像。
移动玻片,观察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_____。(选择“一致”或“相反”)
二、选择(突出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调节显微镜进光量的结构是(  )
A通光孔 B遮光器 C反光镜 D载物台
2、下列四个物镜中最长的是(  )
A 40* B 16* C 10* D 4*
3、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回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  )方移动。
A左下 B 左上 C右下 D 右上
4、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 反光镜
   机械部分:镜座 镜柱 镜臂 镜筒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遮光器 
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四、显微镜中看到的的像是倒像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