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测试卷(1)--【高效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期中复习(浙教版)一、选择题1.(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2.(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连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图中,导线ab与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B.乙图中,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3.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a端是磁体的S极,b端是磁体的N极②甲图中a端是磁体的N极,b端是磁体的S极③图乙是两异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图,c端是N极,d端是S极④图乙是两异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图,c端是S极,d端是N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如图所示,环中电流方向是上半圆顺时针,下半圆逆时针,且I1=I2,则环中心O点磁场( )A.最大,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 B.最大,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C.为零 D.无法确定5.电工师傅在帮某个家庭检修电路故障时,用一盏标有“220V 40 W”的完好灯泡 L (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将其他用电器都断开,只保留了 L 、L 两个灯泡所在支路,并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确定了故障是L 发生了短路。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与电工师傅操作时所观察到的现象相符的是( )A.同时闭合三个开关,L。正常发光,L 发光,L 不发光B.只闭合开关S、S 时,L 和L 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C.只闭合开关S、S 时,L 和L 均不发光D.只闭合开关S,L 正常发光6.(2023·宁波模拟)我市装有多座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绕O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处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瞥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7.(2023八下·永嘉期中)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S,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大,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大B.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小C. 表示数变小, 表示数变小D. 表示数变小, 表示数变大8.(2023八下·洞头期中)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灯L2短路 B.灯L2所在支路开路C.c、d两点间开路 D.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9.图甲是发电机原理的示意图,图乙中的“○”表示图在磁场中分别转动到1-4位置时,运动方向已用箭头标出,图甲中的导线ab,当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位置1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B.图甲的电路中没有电源C.在位置3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变10.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A.两线圈左右分开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C.两线圈静止不动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11.(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2023年10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富含的铌元素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铌的元素符号为Nb B.铌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C.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1 D.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13.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其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14.(2024八下·浙江)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 H N O 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 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 D.由五种元素组成15.(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B.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D.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16.(2019八下·绍兴期中)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SO2 ②SO2、N2 ③CO、N2 ④SO2、CO ⑤SO2、CO、N2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二、填空题17.(2022八下·金华期中)(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2)元素X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具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3)相同质量的 H2O2 和 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甲乙两种化合物都是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甲物质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16,乙物质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若甲的化学式为XY2,则乙的化学式为 。18.(2023·丽水)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 ;(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 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19.(2022·慈溪模拟)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规模总计有100万至50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球的储量。(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矿物质”或“腐殖质”)(2)氦-3是一种氦气同位素气体,其化学符号 He,它的核内中子比“正常”氦少一个(如图1),氦-3原子核内有 个电子。(3)若把两个氦-3原子砸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如图2)这种现象叫做 。(填“重核的裂变”或“氢核的聚变”)20.(2022八下·杭州期中)按要求填空(1)A是地壳中最多的元素,B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则A与B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 。(3)Na2S中,S的化合价是 。(4)氢气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气体,保持它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 。(5)3H2O中,“3”的含义是 , “2”的含义是 。(6)硫、氯、溴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如图。某溴离子(Br-)的电子数为36,那么该溴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氯和硫两种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21.(2024八下·浙江)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① HeC② F③ Al Si ④ Cl Ar(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2)②代表的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22.(2023八下·永嘉期中)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5)4个亚铁离子: 。23.(2023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小金设计的车库积水自动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车库没有积水时,LED灯亮;车库有积水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把衔铁吸下,电铃发出声音。(1)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2)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车库有积水时,电铃并没有发出声音,下列调整措施可行的有 (填字母编号)A.增大电源甲的电压 B.抽出铁芯 C.升高衔铁的高度三、实验探究题24.(2023·浙江期中)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朱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图1中分析比较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的结论,你的依据是 。(3)如图2 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____。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25.(2021八下·杭州期中)五一长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外出旅游,图甲是某宾馆床头柜上的开关示意图,图乙是其控制的电路,其中S1为旋钮开关,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S2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1)请在图乙中将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入住客房插入房卡,打开电视没有反应,开灯也没有反应,服务员用试电笔检测插座两孔均发光,其他房间电路正常,你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 。四、解答题26.(2023八下·永嘉期中)(1)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和永磁体B间的磁场分布如图,请标出永磁体B的N、S极和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27.(2022八下·舟山月考)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1)图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 极,若在2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 ;位置1处磁感应强度 位置2处的磁感应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3)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以测量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 1 2 3U/V 1.50 3.00 4.50I/mA 3.00 6.00 9.00①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图甲磁场中的位置1处,小吴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并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②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Ω。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图丙)可知,位置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T。28.(2022八下·余杭期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4)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一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29.(2022九上·海曙期中)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甜品等的制作。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甲醇,熔点92-96℃,沸点216℃,10%水溶液pH5.0~7.0。按要求计算:(1)木糖醇的10%水溶液pH5.0~7.0,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2)木糖醇中C、H、O质量比为 。(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 。30.(2023八下·金华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周期性规律排列的表格,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每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占有一格位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1)查出硅的元素符号: 。(2)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9个,它的核内质子数是 。(3)氦气常用来给气球充气,主要原因除了密度小,还因为它的化学性质比较 。(4)由上表可知,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编号)。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答案】D【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电动机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且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据此对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 情况进行分析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解答】 A.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三图中,线圈在转动,但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未改变,所以 导线受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乙图中,线圈中的ab与cd所受磁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无法使线圈再转动,因此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由于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故C正确不合题意;D.闭合开关,线圈abcd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但最终会因为受力平衡而停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直线S极,在磁体内部从S极指向N极,构成一个闭合的曲线。【解答】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直线S极,所以甲图中b是N极,a是S极,乙图中d是N极,c是S极,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C【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解析】【分析】根据右手定则进行判断。【解答】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和产生的磁场正好等大反向,相互抵消,故O点磁场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将额定电压220V的灯泡L0,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L0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L0发光较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L0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解答】A.同时闭合三个开关,L1和L2并联后再与L0串联,因L2短路,所以L0正常发光,L1和L2均不发光。A不符合题意。B.只闭合开关S、S1时,L0和L1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说明L1支路正常,L1与L0串联。B符合题意。C.当只闭合开关S、S2时,L0、L2不发光,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C不符合题意。D.只闭合开关S,电路无法形成通路,L0应该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D【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当空气湿度增大某一设定值时,此时为了要能使警示灯闪烁,电磁铁应将衔铁吸合,使下方有衔铁的电路将上方安装有湿敏电阻的电路短路,从而时电流瞬间增大,达到闪烁的目的。【解答】A.湿度增大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需增大,故湿敏电阻阻值需变小,选择R2;B.湿敏电阻装在NQ处,无法改变流过警示灯的电流,故无法达到闪烁的目的;C.湿度增大,电阻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将下方衔铁吸合,此时湿敏电阻被短路,故流过警示灯的电流变大,等变亮;D.电磁铁吸合衔铁时的临界电流不变,故湿度低时,湿敏电阻变大。需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来维持电流不变,故其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从而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确定电磁铁中电流的变化,根据U=IR分析R0两端电压变化,最后根据U总=U0+U变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为向右。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可知,排斥力减小了,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了,就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电阻R0两端电压减小,根据U总=U0+U变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选D。8.【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电器短路,电器就相当于变成了一根导线,电阻会变得很小【解答】A.如果等L2短路,则会导致电流中的电流很大,保险丝会被烧断,与题意不符,A错误B.如果L2所在支路开路,则测电笔在d点就不发光了,与题意不符,B错误C.c、d两点间开路,使得L2中没有电流通过,灯泡L2不亮,由于b到d之间的元件都与火线相连,用测电笔测会发光,与题意相符,C正确D. c点左侧的零线的干路,干路断了的话会导致所有支路都没有电流通过了,因此L1和L2都不会亮,D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答案为:C9.【答案】A【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解答】AC、小圆圈“○”表示垂直于纸面、绕垂直纸面的轴转动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由图磁感线方向水平向右,1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2、3、4的运动方向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C错误;B、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线圈就是电源,故B错误;D、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故D错误。故选A【分析】产生感应电路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图示判断1、2、3、4位置按箭头方向运动时,是否切割磁感线即可判断出能否产生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10.【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解答】由安培定则可知,L螺线管右端为N极,P螺线管的左端也为N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线圈左右分开。【分析】考查安培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1.【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分析;B、根据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C、根据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 铌的元素符号为Nb ,不符合题意;B、 铌原子的质子数为41,中子数=93-41=52 ,符合题意;C、 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41 ,不符合题意;D、 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 ,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析。【解答】A、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不符合题意;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符合题意;C、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间都存在空隙,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的概念;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在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解答】A. 前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后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B. 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后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错误;C. 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2,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的粒子,前者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后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D. 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3,属于一种元素,故正确;故答案为:D。14.【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 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 ”分析;B.纯净物才有唯一的化学式;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判断;D.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解答】A.根据“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可知, 替诺福韦受热不容易分,故A错误;B.替诺福韦有唯一的化学式,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C H N O P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共五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分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有最小的重复单元,最小重复单元是分子,物质是由无数个这些相同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这中分子间力很小,就是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并不是一个很牢固的整体。物质种类的不同,在于物质中分子的种类不同。【解答】A、水、氧气、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B、原子数目不同并不是物质不同的原因,有的不同物质分子的原子数目相同,故B错误;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故C正确;D、都含氧原子的物质显然并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16.【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恰好与所给相同,而一氧化碳的大,氮气不含,含有一氧化碳则一定含有氮气,而二氧化硫不影响气体的氧元素含量分析。【解答】 SO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7%,N2中不含氧元素,所以 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可能是二氧化硫一种,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氮气,或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气;故答案为:C。17.【答案】(1)Al2O3(2)Na2O(3)9:17(4)X2Y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情况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它们构成物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2)首先根据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推算出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确定元素名称,最后写出构成物质的化学式。(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氢元素的质量之比;(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分析计算。【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非金属元素是氧,二者组成的物质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 Al2O3 ;(2)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那么X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即质子数为8,那么X为O元素。Y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即质子数为11,则Y为Na。X与Y形成的物质为氧化钠,写作:Na2O;(3)设二者的质量都是m,则H2O2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甲的化学式为XY2,二者的质量比为:7:16,则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乙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其中X与Y的原子个数比为:,则乙的化学式为:X2O5。18.【答案】(1)氢气(H2)(2)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解答】(1)锌和稀酸反应可制得氢气,氢气可燃;(2)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故C和AB相同,其质子数都为1个;故答案为:(1) 氢气(H2) ;(2)C19.【答案】(1)矿物质(2)2(3)轻核的聚变【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腐殖质指的是被生物分解时候的剩余的富含大量对植物有有利作用的土壤所含的物质,也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矿物质,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又称无机盐。(2)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3)根据裂变和聚变的定义判断。【解答】(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2)氦-3的原子序数为2,即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原子内有2个电子。(3)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氦-3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原子,这种现象叫轻核的裂变。20.【答案】(1)Al2O3(2)(3)-2 价(4)H2(5)3 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6)45;周期【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的元素分布知识确定A、B的元素名称,进而得到组成的物质名称,写出化学式。(2)根据硫酸铜的组成解答;(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6)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据此计算出溴原子的质子数,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即可。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同一周期,每列为同一族,据此解答。【解答】(1)A是地壳中最多的元素,则A为O元素。B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则B为Al元素。那么A、B组成的化合物叫三氧化二铁,写作 Al2O3 。(2)根据化学式CuSO4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即 ;(3)在化学式 Na2S 中,Na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价。(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氢分子,写作H2;(5)3H2O中,“3”的含义是3 个水分子, “2”的含义是: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6)溴离子Br-是溴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则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1=35。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溴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0-35=45。根据图片可知,氯和硫在同一行,即在同一周期。21.【答案】(1)③(2)Al O (3)S【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2)根据元素名称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字,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3)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行程阳离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①为氦,③为铝,④为氯,那么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铝元素,故选③;(2)②为氧元素,和铝元素形成化合物氧化铝,化学式为Al O 。(3)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根据X2-可知,X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8,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8-2=6,那么X应该为S元素。22.【答案】(1)H(2)Al2O3(3)H2O(4)Hg(5)4Fe2+【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1)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氢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形成的氧化物是Al2O3;(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符号为H2O;(4)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是汞,符号为Hg;(5)4个亚铁离子 表示为 4Fe2+ ;故答案为:(1)H;(2)Al2O3;(3)H2O ;(4)Hg;(5)4Fe2+。23.【答案】(1)开关(2)A【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2)根据图片可知,当车库内有积水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场,此时没有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电铃报警,可能是磁场太弱所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是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相当于开关。(2)根据图片可知,当车库内有积水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场,此时没有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电铃报警,可能是磁场太弱所致。A.增大电源甲中的电压,可以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从而增强磁场,故A符合题意;B.抽出铁芯,会使电磁铁的磁场更弱,故B不合题意;C.升高衔铁的高度,则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会更小,故C不合题意。故选A。24.【答案】(1)乙丙(2)对照丙丁,电流方向不变,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3)B【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前面的结论分析相邻导线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从而确定所围形状面积的变化即可。【解答】(1)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故选实验乙和丙。(2)探究通电导体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电流大小,故选实验丙丁,且得到结论:电流方向不变,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3)根据图2可知,相邻导线之间电流方向相反,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相邻导线之间为排斥力,因此整个图形的面积变大,故选B。25.【答案】(1)(2)进户线的零线断了【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2)试电笔接触插座的孔发光,说明进户线的火线正常。电视和灯泡不能工作,应该是没有形成通路,即插座和灯泡的零线部分都发生了断路,应该是进户线的零线部分发生了断路。【解答】(1)①台灯发光时,电视机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则二者不相互影响,为并联;②开关S1单独控制台灯,那么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开关S2单独控制电视机,那么二者也串联在同一支路上。为了安全,从火线引线连接S1,然后连接灯泡回到零线;从火线上引线连接S2,在连接插座回到零线,如下图所示:(2)住客房插入房卡,打开电视没有反应,开灯也没有反应,服务员用试电笔检测插座两孔均发光,其他房间电路正常,我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进户线的零线断了。26.【答案】(1)(2)【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①根据磁感线的方向确定电磁铁的极性和条形磁体的极性;②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确定线圈的缠绕方法。(2)①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②为了用电安全,火线连接灯泡的尾部,零线连接螺旋套;③三孔插座按照“左零右火中间地”接线。【解答】(1)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则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②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由此可知,线圈从左端开始缠绕,且第一圈在背面,如下图所示:(2)①从零线引线接开关的左孔,从火线引线接开关的右孔,从底线引线接开关的中间孔;②从火线引线,接开关,然后接灯泡尾部,最后将灯泡的螺旋套与零线相连,如下图所示:27.【答案】(1)N;丙;大于(2)增大(3)500;1.0【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然后回到磁体的S极。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指向。磁感线越稠密,则磁场越强;反之,磁场越弱。(2)根据图丙分析磁敏电阻的阻值岁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3)②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磁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图丙确定位置1处的磁感线强度。【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磁感线从这个磁极出来,则该磁极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应该朝向这个磁体,故选丙。位置1处的磁感线比位置2处的磁感线更密集,因此前者的磁感线强度大于后者。(2)根据图丙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增大。(3)②根据表格可知,该磁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丙可知,此时的磁感线强度为1.0T。28.【答案】(1)错误(2)正电荷;A(3)大多数 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4)【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及带电情况解答。根据探究实验的环节的知识解答;(3)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些粒子受到排斥力后肯定会改变运动轨迹。如果没有受到排斥力,那么它们会沿原来的路径前进,而根据改变运动轨迹的粒子的数量,可以确定原子核的大小和质量。(4)根据反粒子的定义解答。【解答】(1)原子内部为原子核,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据此可知,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4)反粒子和正粒子的质量相同,电量相同,但是电性相反,因为 带正电荷,所以它的反粒子带负电荷,写作 。29.【答案】(1)化学性质(2)15:3:20(3)6g【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木糖醇的10%水溶液pH5.0~7.0,这种性质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2)木糖醇中C、H、O质量比为(12×5):12:(16×5)=15:3:20;(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15.2g ×=6g;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2)15:3:20;(3)6g。30.【答案】(1)Si(2)19(3)稳定(4)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通过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解答】(1)硅为Si;(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为19;(3)气球中的填充气体化学性质应比较稳定;(4)本表以原子序数进行排列,而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核内),故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1)Si;(2)19;(3)稳定;(4)A1 / 1期中测试卷(1)--【高效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期中复习(浙教版)一、选择题1.(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答案】C【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连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图中,导线ab与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B.乙图中,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答案】D【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电动机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且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据此对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 情况进行分析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解答】 A.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三图中,线圈在转动,但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未改变,所以 导线受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乙图中,线圈中的ab与cd所受磁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无法使线圈再转动,因此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由于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故C正确不合题意;D.闭合开关,线圈abcd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但最终会因为受力平衡而停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a端是磁体的S极,b端是磁体的N极②甲图中a端是磁体的N极,b端是磁体的S极③图乙是两异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图,c端是N极,d端是S极④图乙是两异名磁极的磁感线分布图,c端是S极,d端是N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直线S极,在磁体内部从S极指向N极,构成一个闭合的曲线。【解答】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直线S极,所以甲图中b是N极,a是S极,乙图中d是N极,c是S极,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B。4.如图所示,环中电流方向是上半圆顺时针,下半圆逆时针,且I1=I2,则环中心O点磁场( )A.最大,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 B.最大,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C.为零 D.无法确定【答案】C【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解析】【分析】根据右手定则进行判断。【解答】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和产生的磁场正好等大反向,相互抵消,故O点磁场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电工师傅在帮某个家庭检修电路故障时,用一盏标有“220V 40 W”的完好灯泡 L (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将其他用电器都断开,只保留了 L 、L 两个灯泡所在支路,并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确定了故障是L 发生了短路。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与电工师傅操作时所观察到的现象相符的是( )A.同时闭合三个开关,L。正常发光,L 发光,L 不发光B.只闭合开关S、S 时,L 和L 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C.只闭合开关S、S 时,L 和L 均不发光D.只闭合开关S,L 正常发光【答案】B【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将额定电压220V的灯泡L0,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L0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L0发光较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L0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解答】A.同时闭合三个开关,L1和L2并联后再与L0串联,因L2短路,所以L0正常发光,L1和L2均不发光。A不符合题意。B.只闭合开关S、S1时,L0和L1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说明L1支路正常,L1与L0串联。B符合题意。C.当只闭合开关S、S2时,L0、L2不发光,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C不符合题意。D.只闭合开关S,电路无法形成通路,L0应该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2023·宁波模拟)我市装有多座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绕O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处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瞥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答案】D【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当空气湿度增大某一设定值时,此时为了要能使警示灯闪烁,电磁铁应将衔铁吸合,使下方有衔铁的电路将上方安装有湿敏电阻的电路短路,从而时电流瞬间增大,达到闪烁的目的。【解答】A.湿度增大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需增大,故湿敏电阻阻值需变小,选择R2;B.湿敏电阻装在NQ处,无法改变流过警示灯的电流,故无法达到闪烁的目的;C.湿度增大,电阻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将下方衔铁吸合,此时湿敏电阻被短路,故流过警示灯的电流变大,等变亮;D.电磁铁吸合衔铁时的临界电流不变,故湿度低时,湿敏电阻变大。需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来维持电流不变,故其正确。故答案为:D7.(2023八下·永嘉期中)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S,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大,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大B.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小C. 表示数变小, 表示数变小D. 表示数变小, 表示数变大【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从而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确定电磁铁中电流的变化,根据U=IR分析R0两端电压变化,最后根据U总=U0+U变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为向右。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可知,排斥力减小了,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了,就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电阻R0两端电压减小,根据U总=U0+U变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选D。8.(2023八下·洞头期中)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灯L2短路 B.灯L2所在支路开路C.c、d两点间开路 D.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电器短路,电器就相当于变成了一根导线,电阻会变得很小【解答】A.如果等L2短路,则会导致电流中的电流很大,保险丝会被烧断,与题意不符,A错误B.如果L2所在支路开路,则测电笔在d点就不发光了,与题意不符,B错误C.c、d两点间开路,使得L2中没有电流通过,灯泡L2不亮,由于b到d之间的元件都与火线相连,用测电笔测会发光,与题意相符,C正确D. c点左侧的零线的干路,干路断了的话会导致所有支路都没有电流通过了,因此L1和L2都不会亮,D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答案为:C9.图甲是发电机原理的示意图,图乙中的“○”表示图在磁场中分别转动到1-4位置时,运动方向已用箭头标出,图甲中的导线ab,当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位置1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B.图甲的电路中没有电源C.在位置3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A【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解答】AC、小圆圈“○”表示垂直于纸面、绕垂直纸面的轴转动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由图磁感线方向水平向右,1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2、3、4的运动方向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C错误;B、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线圈就是电源,故B错误;D、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故D错误。故选A【分析】产生感应电路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图示判断1、2、3、4位置按箭头方向运动时,是否切割磁感线即可判断出能否产生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10.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A.两线圈左右分开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C.两线圈静止不动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解答】由安培定则可知,L螺线管右端为N极,P螺线管的左端也为N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线圈左右分开。【分析】考查安培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1.(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2023年10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富含的铌元素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铌的元素符号为Nb B.铌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C.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1 D.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分析;B、根据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C、根据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 铌的元素符号为Nb ,不符合题意;B、 铌原子的质子数为41,中子数=93-41=52 ,符合题意;C、 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41 ,不符合题意;D、 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 ,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答案】B【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析。【解答】A、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不符合题意;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符合题意;C、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间都存在空隙,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其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的概念;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在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解答】A. 前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后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B. 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后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错误;C. 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2,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的粒子,前者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后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D. 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3,属于一种元素,故正确;故答案为:D。14.(2024八下·浙江)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 H N O 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 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 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 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 ”分析;B.纯净物才有唯一的化学式;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判断;D.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解答】A.根据“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可知, 替诺福韦受热不容易分,故A错误;B.替诺福韦有唯一的化学式,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C H N O P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共五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D。15.(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B.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D.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分子构成的物质:内部有最小的重复单元,最小重复单元是分子,物质是由无数个这些相同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这中分子间力很小,就是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并不是一个很牢固的整体。物质种类的不同,在于物质中分子的种类不同。【解答】A、水、氧气、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B、原子数目不同并不是物质不同的原因,有的不同物质分子的原子数目相同,故B错误;C、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故C正确;D、都含氧原子的物质显然并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16.(2019八下·绍兴期中)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SO2 ②SO2、N2 ③CO、N2 ④SO2、CO ⑤SO2、CO、N2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恰好与所给相同,而一氧化碳的大,氮气不含,含有一氧化碳则一定含有氮气,而二氧化硫不影响气体的氧元素含量分析。【解答】 SO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7%,N2中不含氧元素,所以 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可能是二氧化硫一种,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氮气,或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气;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7.(2022八下·金华期中)(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2)元素X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具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3)相同质量的 H2O2 和 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甲乙两种化合物都是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甲物质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16,乙物质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若甲的化学式为XY2,则乙的化学式为 。【答案】(1)Al2O3(2)Na2O(3)9:17(4)X2Y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情况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它们构成物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2)首先根据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推算出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确定元素名称,最后写出构成物质的化学式。(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氢元素的质量之比;(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分析计算。【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非金属元素是氧,二者组成的物质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 Al2O3 ;(2)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那么X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即质子数为8,那么X为O元素。Y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即质子数为11,则Y为Na。X与Y形成的物质为氧化钠,写作:Na2O;(3)设二者的质量都是m,则H2O2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甲的化学式为XY2,二者的质量比为:7:16,则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乙中X与Y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其中X与Y的原子个数比为:,则乙的化学式为:X2O5。18.(2023·丽水)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 ;(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 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答案】(1)氢气(H2)(2)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解答】(1)锌和稀酸反应可制得氢气,氢气可燃;(2)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故C和AB相同,其质子数都为1个;故答案为:(1) 氢气(H2) ;(2)C19.(2022·慈溪模拟)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规模总计有100万至50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球的储量。(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矿物质”或“腐殖质”)(2)氦-3是一种氦气同位素气体,其化学符号 He,它的核内中子比“正常”氦少一个(如图1),氦-3原子核内有 个电子。(3)若把两个氦-3原子砸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如图2)这种现象叫做 。(填“重核的裂变”或“氢核的聚变”)【答案】(1)矿物质(2)2(3)轻核的聚变【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腐殖质指的是被生物分解时候的剩余的富含大量对植物有有利作用的土壤所含的物质,也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矿物质,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又称无机盐。(2)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3)根据裂变和聚变的定义判断。【解答】(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2)氦-3的原子序数为2,即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原子内有2个电子。(3)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氦-3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原子,这种现象叫轻核的裂变。20.(2022八下·杭州期中)按要求填空(1)A是地壳中最多的元素,B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则A与B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 。(3)Na2S中,S的化合价是 。(4)氢气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气体,保持它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 。(5)3H2O中,“3”的含义是 , “2”的含义是 。(6)硫、氯、溴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如图。某溴离子(Br-)的电子数为36,那么该溴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氯和硫两种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答案】(1)Al2O3(2)(3)-2 价(4)H2(5)3 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6)45;周期【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的元素分布知识确定A、B的元素名称,进而得到组成的物质名称,写出化学式。(2)根据硫酸铜的组成解答;(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6)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据此计算出溴原子的质子数,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即可。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同一周期,每列为同一族,据此解答。【解答】(1)A是地壳中最多的元素,则A为O元素。B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则B为Al元素。那么A、B组成的化合物叫三氧化二铁,写作 Al2O3 。(2)根据化学式CuSO4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即 ;(3)在化学式 Na2S 中,Na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价。(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氢分子,写作H2;(5)3H2O中,“3”的含义是3 个水分子, “2”的含义是: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6)溴离子Br-是溴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则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1=35。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溴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0-35=45。根据图片可知,氯和硫在同一行,即在同一周期。21.(2024八下·浙江)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① HeC② F③ Al Si ④ Cl Ar(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2)②代表的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答案】(1)③(2)Al O (3)S【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2)根据元素名称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字,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3)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行程阳离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①为氦,③为铝,④为氯,那么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铝元素,故选③;(2)②为氧元素,和铝元素形成化合物氧化铝,化学式为Al O 。(3)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根据X2-可知,X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8,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8-2=6,那么X应该为S元素。22.(2023八下·永嘉期中)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5)4个亚铁离子: 。【答案】(1)H(2)Al2O3(3)H2O(4)Hg(5)4Fe2+【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1)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氢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形成的氧化物是Al2O3;(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符号为H2O;(4)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是汞,符号为Hg;(5)4个亚铁离子 表示为 4Fe2+ ;故答案为:(1)H;(2)Al2O3;(3)H2O ;(4)Hg;(5)4Fe2+。23.(2023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小金设计的车库积水自动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车库没有积水时,LED灯亮;车库有积水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把衔铁吸下,电铃发出声音。(1)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2)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车库有积水时,电铃并没有发出声音,下列调整措施可行的有 (填字母编号)A.增大电源甲的电压 B.抽出铁芯 C.升高衔铁的高度【答案】(1)开关(2)A【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2)根据图片可知,当车库内有积水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场,此时没有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电铃报警,可能是磁场太弱所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是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相当于开关。(2)根据图片可知,当车库内有积水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场,此时没有将衔铁吸下来接通电铃报警,可能是磁场太弱所致。A.增大电源甲中的电压,可以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从而增强磁场,故A符合题意;B.抽出铁芯,会使电磁铁的磁场更弱,故B不合题意;C.升高衔铁的高度,则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会更小,故C不合题意。故选A。三、实验探究题24.(2023·浙江期中)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朱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图1中分析比较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的结论,你的依据是 。(3)如图2 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____。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答案】(1)乙丙(2)对照丙丁,电流方向不变,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3)B【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前面的结论分析相邻导线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从而确定所围形状面积的变化即可。【解答】(1)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故选实验乙和丙。(2)探究通电导体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电流大小,故选实验丙丁,且得到结论:电流方向不变,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3)根据图2可知,相邻导线之间电流方向相反,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相邻导线之间为排斥力,因此整个图形的面积变大,故选B。25.(2021八下·杭州期中)五一长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外出旅游,图甲是某宾馆床头柜上的开关示意图,图乙是其控制的电路,其中S1为旋钮开关,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S2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1)请在图乙中将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入住客房插入房卡,打开电视没有反应,开灯也没有反应,服务员用试电笔检测插座两孔均发光,其他房间电路正常,你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 。【答案】(1)(2)进户线的零线断了【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2)试电笔接触插座的孔发光,说明进户线的火线正常。电视和灯泡不能工作,应该是没有形成通路,即插座和灯泡的零线部分都发生了断路,应该是进户线的零线部分发生了断路。【解答】(1)①台灯发光时,电视机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则二者不相互影响,为并联;②开关S1单独控制台灯,那么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开关S2单独控制电视机,那么二者也串联在同一支路上。为了安全,从火线引线连接S1,然后连接灯泡回到零线;从火线上引线连接S2,在连接插座回到零线,如下图所示:(2)住客房插入房卡,打开电视没有反应,开灯也没有反应,服务员用试电笔检测插座两孔均发光,其他房间电路正常,我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进户线的零线断了。四、解答题26.(2023八下·永嘉期中)(1)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和永磁体B间的磁场分布如图,请标出永磁体B的N、S极和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答案】(1)(2)【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①根据磁感线的方向确定电磁铁的极性和条形磁体的极性;②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确定线圈的缠绕方法。(2)①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②为了用电安全,火线连接灯泡的尾部,零线连接螺旋套;③三孔插座按照“左零右火中间地”接线。【解答】(1)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则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②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由此可知,线圈从左端开始缠绕,且第一圈在背面,如下图所示:(2)①从零线引线接开关的左孔,从火线引线接开关的右孔,从底线引线接开关的中间孔;②从火线引线,接开关,然后接灯泡尾部,最后将灯泡的螺旋套与零线相连,如下图所示:27.(2022八下·舟山月考)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1)图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 极,若在2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 ;位置1处磁感应强度 位置2处的磁感应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3)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以测量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 1 2 3U/V 1.50 3.00 4.50I/mA 3.00 6.00 9.00①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图甲磁场中的位置1处,小吴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并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②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Ω。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图丙)可知,位置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T。【答案】(1)N;丙;大于(2)增大(3)500;1.0【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然后回到磁体的S极。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指向。磁感线越稠密,则磁场越强;反之,磁场越弱。(2)根据图丙分析磁敏电阻的阻值岁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3)②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磁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图丙确定位置1处的磁感线强度。【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磁感线从这个磁极出来,则该磁极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应该朝向这个磁体,故选丙。位置1处的磁感线比位置2处的磁感线更密集,因此前者的磁感线强度大于后者。(2)根据图丙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增大。(3)②根据表格可知,该磁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丙可知,此时的磁感线强度为1.0T。28.(2022八下·余杭期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4)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一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答案】(1)错误(2)正电荷;A(3)大多数 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4)【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及带电情况解答。根据探究实验的环节的知识解答;(3)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些粒子受到排斥力后肯定会改变运动轨迹。如果没有受到排斥力,那么它们会沿原来的路径前进,而根据改变运动轨迹的粒子的数量,可以确定原子核的大小和质量。(4)根据反粒子的定义解答。【解答】(1)原子内部为原子核,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据此可知,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4)反粒子和正粒子的质量相同,电量相同,但是电性相反,因为 带正电荷,所以它的反粒子带负电荷,写作 。29.(2022九上·海曙期中)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甜品等的制作。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甲醇,熔点92-96℃,沸点216℃,10%水溶液pH5.0~7.0。按要求计算:(1)木糖醇的10%水溶液pH5.0~7.0,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2)木糖醇中C、H、O质量比为 。(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1)化学性质(2)15:3:20(3)6g【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木糖醇的10%水溶液pH5.0~7.0,这种性质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2)木糖醇中C、H、O质量比为(12×5):12:(16×5)=15:3:20;(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15.2g ×=6g;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2)15:3:20;(3)6g。30.(2023八下·金华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周期性规律排列的表格,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每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占有一格位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1)查出硅的元素符号: 。(2)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9个,它的核内质子数是 。(3)氦气常用来给气球充气,主要原因除了密度小,还因为它的化学性质比较 。(4)由上表可知,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编号)。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答案】(1)Si(2)19(3)稳定(4)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通过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解答】(1)硅为Si;(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为19;(3)气球中的填充气体化学性质应比较稳定;(4)本表以原子序数进行排列,而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核内),故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1)Si;(2)19;(3)稳定;(4)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测试卷(1)--【高效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期中复习(浙教版)(学生版).docx 期中测试卷(1)--【高效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期中复习(浙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