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冰心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滋味给抵消了。 ——英·狄更斯16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了解作者:梁启超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对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怎样来证明)文体知识:议论文背景链接梁启超认为责任是公德的一部分,人人尽自己的责任,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新秩序的文明社会。1918 年10 月,梁启超开始在报纸上发表一系列专栏讲辞,《时事新报》和《大公报》都有刊载,其中《最苦与最乐》刊载于《时事新报》1919 年1月8 日的“星期讲坛”上,意在使民众明白人生的乐莫不在于责任的完成,而人生之苦莫不在于责任的肩负,归根结底,人只有完成自己的责任,才能最终得到生活的趣味。揽( )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 排解( ) 循环( ) 卸却( )如释重负( ) 海阔天空( ) 悲天悯人( )lǎnqìdūjiěxúnxièshìkuòmǐn读读写写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如释重负:海阔天空:悲天悯人: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心安理得: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死而后已:仁人志士:词语集注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尽责任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任务一:整体感知人生当___________ ,而不能____________。勇于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2.找出提示文章思路的句子,划分文章层次。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提示文章思路。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一部分:(1-3)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3.梳理文章脉络。贫而不苦是因为 ;失意而不苦是因为 ;老、病而不苦是因为 ;真正的痛苦是源于 。读课文1-3节,回答下列问题:读“最苦”任务二:合作探究人的知足人能安分,不多做分外的希望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觉得很正常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像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良心受责备,煎熬。这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这样写的好处?比喻论证: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的感受比作几千斤重担压在心头,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人生最苦的事就是没有尽完责任这一观点,从而把抽象的感觉阐述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请举例说明。举例论证: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以及痛苦感受,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没有尽完责任就是最苦的事这一观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这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这样写的好处?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请举例说明。如释重负:像放下了一个重担子一样,形容压力紧张过后的愉快心情。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责任完了时的轻松愉悦。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中都能保持安然自得。★朗读第4节文字,标记出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成语)来形容责任尽过之后的“快乐”的?说说其作用。读“最乐”★在作者眼里,“快乐”的决定权在哪里?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论证方法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道理论证:引用古语和俗语,生动而精辟地论证了一个人尽完责任之后内心的轻松愉快,进一步论证尽完责任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语言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得论证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补充】道理论证:①引用俗语,可以使语言通俗易懂,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②引用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可以或使论证更权威有力,增强文章说服力;③引用诗句等,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增强感染力。这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这样写的好处?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对比论证:将不尽责任得苦与尽责任得乐相对比,突出强调地论证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一观点,使得论证具有说服力。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列举仁人志士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的例子;有力而又具体地论证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们因为肩负的责任更重大,一直受苦痛;引出后文作者的观点,他们日日尽责任,也日日在苦中得到真乐。谈“责任”★朗读第5、6节,思考:引用了哪些名言?有什么作用?第6自然段,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引用论证:引用别人对责任与苦的看法,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不应当卸除责任(逃避丢开责任不管),应该要解除责任(尽完责任,消除负担)。由他人看法引入,引发读者的思考。对比论证:将尽责任得快乐与躲避责任自投苦海相对比,突出强调地论证了人应该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这样才能获得快乐这一观点,使得论证具有说服力。1、多变句式:设问句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③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任务三:品味语言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1、多变句式:对称句①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然失意不苦。②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③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④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⑤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2、多种修辞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④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排比排比排比比喻3、多种引用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引用了古语、俗语和名言,有力地论证了“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观点。4、口语语气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起他呀,因为自己对于她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语气词能让人体会到梁启超先生在严肃的谆谆告诫中又不乏轻松、平实的风格,好像在跟我们对话,很真诚,很亲切。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课堂小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责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不同的年龄要背负不同的责任。结合实际,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提示:可从对人、对事、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民族等的角度进行思考。示例:责任就是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因“阿爷无大儿”,所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拓展延伸(1)责任就是为了民族交融,于是文成公主离开京城,进藏“和亲”,远嫁松赞干布。(2)责任就是为了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闻一多先生废寝忘食研究古文化,撰写《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3)责任就是为了提高中国国防实力,邓稼先几十年奋战在核武器研发第一线,在核试验现场遇到突发问题,他的一句“我不能走”,显示了中国男儿的担当。(4)责任就是为了人类有饭吃,袁隆平将自己呕心沥血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技术分享给世界各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最苦的事未尽责任尽了责任最乐的事发出呼吁勇担责任收获快乐分分总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最苦与最乐》(课文朗读).mp3 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