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六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水平(共5分)
1.根据习作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语言积累及运用(共29分)
1. 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
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路上可能会有许多bàn( )脚石,但我们不能因此tàn xī( ),pái huái( )不前。即使身处kùn jìng( ),我们也要保持lǐ zhì( ),宽慰自己。“人生好比zhōu( )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míng mèi( )的阳光。
【答案】 ①. 绊 ②. 叹息 ③. 徘徊 ④. 困境 ⑤. 理智 ⑥. 粥 ⑦. 明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首先仔细拼读音节,读准字音;然后想清楚对应词语是什么,准确书写出来,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字体要端正,结构、笔画要规范。
注意“境、媚”的正确书写。
2. 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段(jiān) 搅和(huo) 书籍 万象更新
B. 空虚(xū) 凄凉(liáng) 念叼 翻箱倒柜
C. 彼此(bǐ) 耽搁(ge) 寂寞 跃跃预试
D. 奈何(nài) 恰好(qià) 沸腾 头晕目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间段(jiān)——jiàn;
B.念叼——念叨;
C.跃跃预试——跃跃欲试。
故选D。
3. 下列选项中,关于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②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③他跑得非常快,一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
A. 比喻 拟人 夸张 B. 拟人 反问 夸张
C. 拟人 疑问 夸张 D. 比喻 反问 夸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①结合句中将“八儿”的肚子比喻成“小鼓”可知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结合句子中“发疯”一词给钟声赋予了人的情态,可知本句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结合句子中“一会儿就不见了”可知本句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B。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腊八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八儿的嘴馋。
B. “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C. 《鲁滨逊漂流记》叙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D. 《匆匆》的作者史铁生,运用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作家作品。
D.《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饱含伤感颓废、苦闷消沉之情。
故选D。
5. 在中国古代,“柳”谐音“留”,常用来表达惜别之情。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意象含有特别的寓意,下列意象与寓意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月亮——团圆思乡 B. 丁香——忧愁苦闷
C. 莲——隐逸脱俗 D. 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莲——隐逸脱俗:这个对应关系有误。在中国文化中,莲通常象征高洁、清廉和纯洁,因为它生长在污泥中却保持自身清洁。它常被用来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隐逸脱俗通常与菊花相关联。
故选C。
6. 下面是欢欢参加民俗实践探究活动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请你猜一猜:她的探究主题是( )
A. 春节习俗的不同内涵 B. 春节多样的习俗介绍
C. 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 D. 不同习俗的神灵崇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思维导图中的“捧元宝”“祭神”“等水神”都是不同地方的习俗,作者还介绍了这几个习俗有什么活动,所以欢欢的思维导图探究的主题是春节多样的习俗介绍。
故选B。
7. 诗词积累。
(1)___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阳春布德泽,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4)韩翃在《寒食》中描写夜晚景象,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答案】 ①. 盈盈一水间 ②.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③. 万物生光辉 ④. 日暮汉宫传蜡烛 ⑤.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⑥. 读书须用意 ⑦. 一字值千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盈”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露、湿”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辉”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散、侯”的正确写法;
(5)“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书写时注意“须、值”的正确写法。
9.句子加工厂。(7分)
8. 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人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因是两面对一面,“是否”是两面,“关键”是一面,可以去掉“是否”或者对应写两面。
故答案为: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或者:一个人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9.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续写)
【答案】 ①. 聊天 ②. 日子从嘴边过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补充能力。
例句强调的是在什么时候,日子怎样过去。补充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同时也要注意模拟例句的形式。
如: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下过去。
10. 请从下面的生活情境中选一项,对图中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符合情境的心情。
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 运动会没有得到名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今天,我在全校的演讲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回家的路上,天空下起了小雨雨轻轻柔柔地落在我的脸上,清清凉凉的,好舒服。柳枝、迎春花、小红花,全都沐浴在雨中,它们都要喝饱了雨水,快快长大呢!两只燕子在春风中,伴着雨点滴落的伴奏,轻轻地唱着春天的赞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本题要求围绕选择一种情景,写出心情好坏的情感变化,也就是运用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如:运动会结束了,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两边熟悉的花花草草,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曾经,这些花草在我眼里、心里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爱,而今,在我眼里,这一切竟黯然失色。运动会虽然我竭尽全力,但依然没有拿到名次。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挫败感包围着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综合性学习。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1. 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再写出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
12. 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请你拟写两条家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家庭会议后,假如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曾子杀猪
12. ①家务明确分工,每个人都要承担;②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整理,摆放整齐。
13. 弟弟,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你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故事的识记。
有关注重家风建设的故事有很多,如: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纪晓岚家训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家规的能力。
家规,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写家规时,把你想要规定的东西分条列出;注明设家规的目的;注明适用对象;注明由谁监督或是共同监督;注明惩处、奖赏办法。本小题按照要求,拟写2条与“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规。示例:①诚实守信,不可撒谎。②勤劳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要劝告朋友弟弟不要无视家规,可以从无视家规的坏处与重视家规的好处出发进行劝告,为他作一下分析,如果他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换一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把所有的后果比较起来,看哪一种后果是最好的,对当事人最有利的,那么最后再让他自己做出判断。
示例:弟弟。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咱家制定了家规。就应该遵守。因为只有家庭成员都遵守家规,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身心健康、有所作为的人。你说是吗?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8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一)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二)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三)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四)
14. 根据以上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罐装饮料易被老鼠污染,我们应该只喝白开水。( )
(2)霉变的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所以不能食用。( )
(3)前两则推文都是从饮品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防控疾病的。( )
15. 晓晓把生肉泡到水里后直接用手去拿水果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有人说,写这些推文的编辑真懒,文字太短了。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 ②. √ ③. √
15. 这样做不对。因为泡完生肉后,手上会残留细菌,应该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16. 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推文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幽默风趣,别具一格,将枯燥的内容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1)推文(一)中并没有写罐装饮料易被老鼠啃,只能喝白开水。推文(二)写了喝罐装饮料注意擦净或使用吸管饮用,罐装饮料储存过程可能被老鼠污染,故表述错误。
(2)阅读推文(三)可知,霉变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不能吃。故表述正确。
(3)推文(一)和(二)都是从饮品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防控疾病的。故表述正确。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理解。
根据推文(四)可知,把生肉泡到水里后直接用手去拿水果吃的做法不对,洗完肉要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至少冲洗20秒。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
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合理即可。
示例: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推广的目的是给读者科普知识,而不是卖弄文字。图片形象生动,利于理解认知;同时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有比文字更好的推广效果。
五、阅读理解(共23分)
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7. 选文围绕“______”这句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翻看画报四件事。选文将“我”______的心情融入这四件事中,这和《匆匆》表达情感的方法有相同之处,但《匆匆》更侧重于______(直接 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18. 画“ ”的句子连用四个“想象”形成了______句,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
B.说明小男孩此时被画报的内容吸引,沉迷于画报之中,表现出他对画报的痴迷
19. “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的是______,实际上是在表达______。
【答案】17. ①. 这段时光不好挨。 ②. 跳房子 ③. 看云彩走 ④. 拨弄蚁穴 ⑤. 焦急、兴奋 ⑥. 直接
18. ①. 排比 ②. A
19. ①. 院子空间大,显得冷清 ②. “我”空虚、失落的内心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和文段内容的理解。
一般来讲,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就是这一段主要内容的体现。结合句子“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可知,选文围绕“这段时光不好挨”这句话写了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这四件事。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消磨时间的方式,同时也融入了他焦急又兴奋的心情。这种将情感融入具体行为的方式,与《匆匆》表达情感的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可知这个句子连用四个“想象”形成了一组排比句,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
句子连用四个“想象”形成了排比句,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在等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对于这一说法的判断:
A.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小男孩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的回来,无所事事地想象画报中的人物,从中可以着出小男孩无聊、无所事事的心情.。本选项说法正确
B.说明小男孩此时被画报的内容吸引,沉迷于画报之中,并不是表现出他对画报的痴迷。而是在等待母亲归采的那段时目内,内心无比的焦急,因为无聊所以看画般打友的间,却也着不下去,怎这个,想部个,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的是院子的空旷,描述了院子里没有其他人或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孩子和宽广的空间。这种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但实际上,“空空落落”这一词语更深层的含义是在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当描述院子“空空落落”时,也隐喻着主人公在等待母亲回来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和焦虑。他周围的环境和他的心情相互呼应,形成了内外一致的氛围。这种描写方式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还深入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感受,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课外阅读
半瓶阳光
①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②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③“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④“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⑤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⑥“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波纹。
⑦“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⑧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⑨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阳光。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⑩她的手一颤动,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灯,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2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短文详写的是______,略写的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23. 对太阳落山,女儿和“我”的理解不同在哪里?
女儿的理解: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
24. 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人生活中的种种禁锢阻碍了他们的想象力
B. 表达了父亲对女儿丰富的想象力的由衷称赞
C. 突出了儿童富有童心和童真,大人只要努力也可以达到
D. 儿童的天真无邪给成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成人感受到了真、善、美
【答案】20. 一个明媚的早晨,女儿在屋前的空地上“捉”住了半瓶阳光。儿童的天真无邪洗涤了“我”的心灵。
21. 烘托了环境的美好,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为下文写女儿“捉”阳光作了铺垫。
22. ①. 女儿“捉”阳光的过程 ②. “我”感受到阳光 ③. 详略结合,使女儿的童真更加突出
23. ①. 把太阳看作一盏灯,认为太阳落山就是灯灭了 ②. 太阳正常落山 24. C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通过阅读可知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和女儿;时间:一个明媚的早晨;地点:屋前的空地;起因:看到“女儿”在捉阳光;经过:与“女儿”探讨捉阳光的感受,结果被“女儿”的天真无邪感动。将六要素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女儿在屋前的空地上“捉”住了半瓶阳光。儿童的天真无邪会给成年人心灵上的洗涤,让成年人重新感悟到真、善、美。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含义与作用。
第①自然段“这是一个明媚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是环境描写,并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露珠当做人来写,“眨着眼睛”“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从而营造一幅美好的画面,给人美的享受,“明媚的早晨”也为下文写女儿捉阳光做了铺垫。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通过阅读可知,短文详写的是女儿捉阳光的过程。略写的是“我”感受阳光。这样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更突出了女儿的童真。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 自然段中女儿说的“阳光灭了”“阳光是灯”可知,女儿把阳光当做一盏灯,认为太阳落山就是灯灭了。从“我”说的“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可知,“我”认为太阳就是正常地落山了。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成人的生活受到了种种禁锢,阻碍了他们的想象力;表达了父亲对女儿丰富的想象力的由衷称赞;儿童所拥有的童心和童真,大人是无法达到的。故理解有误的是C。
故选C。
六、习作(共30分)
25. 习作。
理想是一盏明灯,它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理想是一簇五颜六色的花朵,它使我们尽情的绽放自己;理想是一滴雨露,它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不少于45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例文: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当一名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无私地教给学生;有人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拿起钢枪,保卫祖国的河山。然而我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名外交家,奔走于世界各国,维护世界和平。
记得小时候,我在电视机前痴迷地看着一场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那伶俐的口齿,富有水平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当时我就在想:当一名外交家是多么伟大的啊,可以在世界各个种族人的面前,展现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气质……
我也深深地知道,一个好的外交家必须有伶俐的口齿,一颗热爱和平的心。所以,我从小就开始积极锻炼自己的口齿,努力和同学交往、我积极地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聆听评论员的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外交家是不好当的,“外交”这两个大字,更代表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拿近期发生的事来说吧,在利比亚的骚乱中,是我国的外交官最先行动,积极组织各种交通工具转移同胞。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那么这些华人的命运将会怎样?可正是因为有外交官,这些人才会安然地返回祖国,回到亲人的身边。还有,在日本大地震中,是外交官们冒着重重困难核实华人人数、仔细核查华人的安全信息,及时报告给祖国人民,使我们的心中多了一份安心……
井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我坚信,只要我好好学习,认真聆听老师的教导,我就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我就一定会奔向我所喜爱的外交事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理想”,关键词是“理想”和“我”。这意味着作文需要围绕“我”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人对“理想”的认识、理解和追求。审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理想”的具体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个人价值观、兴趣、愿望的集中体现。同时,“我的理想”强调这是一个人的、主观的情感表达,需要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展示独特的个人色彩。
二、立意:作文的立意应该建立在个人的真实感受和理想之上,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关键是要真实、深刻,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通过引用名言、描述生活中的场景或者个人经历等方式,引入“理想”这个话题,并简要阐述理想的重要性。
中间:详细描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这个理想是如何产生的。可以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社会环境等方面,具体阐述理想对个人的影响和启示。然后分析理想如何指引个人前行,如何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动力。或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或者逻辑分析等方式,来写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理想。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理想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呼吁读者珍惜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秘密★启用前
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六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水平(共5分)
1.根据习作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语言积累及运用(共29分)
1. 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
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路上可能会有许多bàn( )脚石,但我们不能因此tàn xī( ),pái huái( )不前。即使身处kùn jìng( ),我们也要保持lǐ zhì( ),宽慰自己。“人生好比zhōu( )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míng mèi( )的阳光。
2. 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段(jiān) 搅和(huo) 书籍 万象更新
B 空虚(xū) 凄凉(liáng) 念叼 翻箱倒柜
C 彼此(bǐ) 耽搁(ge) 寂寞 跃跃预试
D. 奈何(nài) 恰好(qià) 沸腾 头晕目眩
3. 下列选项中,关于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②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钟声。
③他跑得非常快,一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
A. 比喻 拟人 夸张 B. 拟人 反问 夸张
C. 拟人 疑问 夸张 D. 比喻 反问 夸张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腊八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八儿的嘴馋。
B. “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C. 《鲁滨逊漂流记》叙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D. 《匆匆》的作者史铁生,运用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5. 在中国古代,“柳”谐音“留”,常用来表达惜别之情。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意象含有特别的寓意,下列意象与寓意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月亮——团圆思乡 B. 丁香——忧愁苦闷
C. 莲——隐逸脱俗 D. 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6. 下面是欢欢参加民俗实践探究活动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请你猜一猜:她的探究主题是( )
A. 春节习俗的不同内涵 B. 春节多样的习俗介绍
C. 丰富多样传统节日 D. 不同习俗的神灵崇拜
7. 诗词积累。
(1)___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阳春布德泽,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4)韩翃在《寒食》中描写夜晚景象,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9.句子加工厂。(7分)
8. 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续写)
10. 请从下面的生活情境中选一项,对图中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符合情境的心情。
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 运动会没有得到名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综合性学习。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1. 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再写出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
12. 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请你拟写两条家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家庭会议后,假如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8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一)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二)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三) “某省疾控”公众号推文(四)
14. 根据以上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罐装饮料易被老鼠污染,我们应该只喝白开水。( )
(2)霉变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所以不能食用。( )
(3)前两则推文都是从饮品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防控疾病的。( )
15. 晓晓把生肉泡到水里后直接用手去拿水果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有人说,写这些推文的编辑真懒,文字太短了。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共23分)
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7. 选文围绕“______”这句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翻看画报四件事。选文将“我”______的心情融入这四件事中,这和《匆匆》表达情感的方法有相同之处,但《匆匆》更侧重于______(直接 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18. 画“ ”的句子连用四个“想象”形成了______句,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
B.说明小男孩此时被画报的内容吸引,沉迷于画报之中,表现出他对画报的痴迷
19. “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的是______,实际上是在表达______。
课外阅读
半瓶阳光
①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②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③“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④“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⑤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⑥“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波纹。
⑦“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⑧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⑨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阳光。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⑩她的手一颤动,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灯,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2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短文详写的是______,略写的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23. 对太阳落山,女儿和“我”的理解不同在哪里?
女儿的理解: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
24. 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人生活中的种种禁锢阻碍了他们的想象力
B. 表达了父亲对女儿丰富的想象力的由衷称赞
C. 突出了儿童富有童心和童真,大人只要努力也可以达到
D. 儿童的天真无邪给成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成人感受到了真、善、美
六、习作(共30分)
25. 习作。
理想是一盏明灯,它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理想是一簇五颜六色的花朵,它使我们尽情的绽放自己;理想是一滴雨露,它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不少于45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