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临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35x2=70分)
1.某品牌与贵州茅台推出联名咖啡“酱香拿铁”,刷屏朋友圈、霸榜热搜不说,咖啡单日销售额突破一亿元。很多商家闻风而动,甲咖啡店在现磨咖啡里直接侧2小杯茅台,并在其产品宣传、包装陵潢北借用“茅台”商标、标志进行引流吸粉,进而提高自己产品销量。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咖啡店对消费者进行了误导,其“搭便车”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甲咖啡店的行为损害了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商业利益,构成商标侵权
③甲咖啡店的行为没有遵循诚信原则,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④茅台酒厂可选择商事仲裁或诉讼进行维权,并单方面要求公开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1月19日,某中学午休时,学生小杰(12岁)搞“抽凳子”恶作剧,不料致同学思思重伤,学校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医院并通知双方家长。思思被诊断出颅脑外伤,双目视神经挫伤,因赔偿事宜协商未果,思思父母便以思思名义将小杰及其父母、学校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杰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主观上有过错
②思思父母作为其子女监护人,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③如果学校能证明已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不需承担赔偿责任
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日,丁某在晨练时,被肖某养的拉布拉多犬惊吓跌倒受伤,丁某的腰背部剧烈疼痛,被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右肘部皮肤挫伤。事发后双方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丁某提起民事诉讼。本案中,以下法律观点正确的是( )。
A.丁某应该通过人民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B.丁某因惊吓而受伤,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由肖某承担举证责任
C.丁某若不能证明伤害事实是由宠物狗造成的,则肖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D.肖某因对宠物狗管理不善导致丁某受惊吓而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
4.运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某旅行社因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被市文旅局处罚发生纠纷——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②刘某与其所在外卖配送公司因拖欠配送费用发生纠纷——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③王江、王淑因父母遗留房产继承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可以采用仲裁形式
④李大爷因“失眠神药”无效与商家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侯甲和宋乙是高中同学,户籍都在X县。1999年,宋乙因工作变动,将户籍转至Y县。2021年,宋乙向侯甲借款10万元用于买房,借条写明一年后连本带息一次还清。然而宋乙失信了。2023年,多次催促宋乙还款未果的侯甲决定提起诉讼。对此,侯甲( )
①应到X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应在Y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可以主张宋乙支付逾期利息
④应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提出仲裁申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某公司客服李某在处理一起客户电话投诉时遭该客户多次辱骂,李某进行了回怼。事后公司以李某在工作中服务态度恶劣为由扣除了当月全部工资并解雇了她。李某不服,经协商无果后李某准备诉诸法律。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李某如果选择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十五日内可以上诉
③若李某经济困难,法院可直接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④该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西湖区检察院根据群众举报,调查发现,某网络平台经营发布、销售侮辱、诋毁革命先烈董存瑞、黄继光的贴画,并配有不雅文字。西湖区检察院依法履行诉讼诉前程序,在刊登诉前公告的同时,征求烈士董存瑞近亲属的意见。如果烈士近亲属声明不提起民事诉讼,可以推断出( )
A.根据“不告不理”的原则,检察院无权提起诉讼请求
B.如果诉讼成立,当事人和网络平台应该负有举证责任
C.该案例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侮辱先烈的贴画
D.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8.在我国,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及其所依据的法律,诉讼可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下列适用于行政诉讼的是( )
A.刘某因在育才中学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
B.郭某到法院起诉李某归还两年前的借款
C.王某因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被提起公诉
D.青山区的张某到区法院起诉胡某偷走了家里的4万元钱
9.某水泥公司与运输公司签订水泥运输合同,在履行主要合同义务后,就运输款产生争议,运输公司认为该水泥公司拖欠运输款10万元,水泥公司提出已支付其中的5万元,运输公司否认水泥公司已支付5万元的事实。于是运输公司把水泥公司告上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关于运输款争议的举证责任理应由该运输公司完全承担
②水泥公司应承担自己支付5万元事实的举证责任
③该水泥公司对合同运输款的支付,可以经协商补充条款说明
④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运输款争议未经仲裁程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刘某某向人社部门反映被某公司拖欠工资,并提交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出具的欠条等材料。某区人社局经初查发现存在多名农民工欠薪情况,遂予以立案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该公司限期支付刘某某等17名农民工工资共计60余万元。该公司不服,遂将该人社局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某公司对某区人社局的诉讼过程中,某区人社局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②关于与某区人社局的争议,某公司也可以选择通过仲裁的方式来处理
③若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刘某某也可以把欠条作为证据直接起诉某公司
④某公司对某区人社局的诉讼过程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蒋某某雇佣蔡某等5人在郑州市某小区建设工程中从事钢筋工岗位。工程结束后,蔡某等5人多次催讨工钱,蒋某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拖延超过一年后蒋某某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无奈,蔡某等5人一纸诉状将蒋某某诉至人民法院。 从该案来看( )
①如果存在工资欠条,蔡某等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该案件在仲裁后就不可以再起诉了,体现“一裁终局”原则
③工资拖欠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不会受理蔡某等人的起诉
④蔡某等人始终在催要工资,该案件并没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2年1月,甲乙登记结婚,结婚时夫妻双方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但未告知任何人;婚后甲父为甲购置汽车1辆,指明为甲所有;同年7月,甲向丙借款50万元用于商业投资,投资失败后无力偿还,丙便向乙索要该欠款,乙拒绝并就此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要求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婚后财产平等分割。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丙的债权不受甲乙的财产约定影响
②甲乙的婚姻纠纷可选择仲裁途径解决
③甲对该汽车享有直接支配权和排他的权利
④乙以上财产分割的诉求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独居老人曹大爷在其弟弟妹妹的见证下,与居委会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由居委会负责曹大爷生活并养老至寿终,曹大爷的动产及不动产在其寿终后由居委会处置。被居委会照料16年后,曹大爷去世,然而曹大爷的四名子女在其去世后却突然找来,要求继承老人留下的现金和房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曹大爷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优先继承遗产
②居委会可以通过遗赠方式获得曹大爷的遗产
③曹大爷与居委会签订的协议为有效协议
④曹大爷子女可以就本次遗产纠纷申请仲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张某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其友王某为其提供担保。债务到期后,张某外出躲债,信用社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判决支持后,王某在执行过程中外出,下落不明。信用社遂申请强制执行,并申请法院追加张某的妻子李某为被执行人。经查询,李某在某学校工作,每月收入约3000元。在本案中( )
①2万元属于张某夫妻共同债务
②李某的工资收入应为个人财产
③李某应当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④2万元债务仅由张某负责偿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年央视春晚小品《咱家来客了》中,店主对顾客慷慨地说“你吃,就完了”,顾客惊恐地重复:“吃,就完了”。同样的一句话,之所以产生两种心情和效果是因为( )
①实践和场合不同,往往导致同一个语词可能表达不同概念
②混淆概念会违背同一律要求,影响思维的确定性和同一性
③不同人思维风格不同,未必都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④思维能够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推动形成抽象思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某市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法治建设标语征集,收到了以下内容。
标语1:共同克服千难万苦,法治建设一蹴而就。
标语2: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就靠你我大家。
按照逻辑规律与规则,对两条标语评析正确的是( )
①标语1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②标语1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③标语2在下定义时出现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④标语2在下定义时出现了“重复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年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正式发布亮相。“龙辰辰”的形象,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情感共鸣,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突出呈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用“龙辰辰”传递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 )
①把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是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本质和规律
③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④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相传,重耳为了躲避祸乱,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期间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割股啖君以充饥。但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却选择与母亲归隐绵山。为了迫使介子推出山相见,晋文公轻信他人意见,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晋文公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晋文公轻信他人意见酿成惨剧的典故,告诫我们( )
①感性认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信,也靠不住
②借鉴他人意见应注意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④要善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理性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一家大型图书馆要搬迁,由于藏书量巨大,搬运成本非常惊人。有一位图书管理员想出一个办法,在搬迁前敞开借书,并延长还书日期,只要读者相应增加一些押金,并把书还入新的地址就可以,这一措施被采纳。该图书管理员( )
①运用思维,间接地认识了未知的事物
②坚持逆向思维,反向思考事物功能
③运用聚合思维,立足于目标寻找办法
④坚持联想思维,通过迁移寻找思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②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一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犯了“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犯了“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日本一方面在国际上大搞公关,将“核污染水”美化成“核处理水”,向国际社会“证明”核污水的安全性,一方面担忧核污水给自身带来风险,于2023年8月24日在核污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未得到国际社会致认可的情况下,强行启动核污水排海。日本政府所犯的逻辑错误在于( )
①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
②违背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没有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及其变化发展
④犯了“两不可”错误,不符合思维明确性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表达观点必须遵循逻辑思维规则。下列观点中符合逻辑思维规则的有( )
①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
②旅客请注意: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危险品上车
③对于这个决定,你说不反对,那代表你肯定是支持了
④接受治疗,疾病才能治愈,患者甲拒绝治疗,所以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在“概念的概述”这一框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下面是儿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白马”和“马”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哺乳动物不但是恒温动物,而且是脊椎动物。由此可知,对下列判断的真假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也不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②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但不是脊椎动物——假判断
③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而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④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又是脊椎动物——真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沧州牢城官营对林冲说:“你呢,那就是特殊了,因为你跟柴大官人是朋友,柴大官人跟我们是朋友,那么,咱们之间就都是朋友了!”从逻辑思维角度,对官营的话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官营、柴大官人、林冲他们都是朋友关系
②官营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林冲和自己是朋友
③官营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关系
④官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说明三人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23年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正式发布亮相。“龙辰辰”的配色设计选取了大然(rán)、赩(xì)炽、赪(chēng)霞、玉頩(pīng)、春辰等中国传统色。“赫霞拂朝,苍烟懵夕”,颓霞色代表了红色的云霞,代表了旭日初升时霞光万丈的青春色彩。春辰是冰雪初融,草木萌动的颜色,它所属的青绿色系正是东方青龙的代表色。
“龙辰辰”的配色设计( )
①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
②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
③运用了抽象思维
④运用了形象思维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甲与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甲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并以全额发放工资为条件不缴纳社会保险。后乙公司因业务拓展要求甲从事直播工作,甲拒绝后,乙公司以甲不服从公司工作安排为由,与甲解除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合中“以全额发放工资为条件不缴纳社会保险”的条款无效
②甲作为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乙公司与甲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于法有据
③双方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后,甲需要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申请仲裁后才能提出诉讼
④若乙公司与甲解除劳动合同后未给予甲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2023年10月10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章某等人利用互联网从他人处非法购买同住信息、房产、婚姻状况等公民个人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信息以更高价格向他人出售获利。经过庭审,对被告人进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对章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特点
②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③章某等人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5日内提起上诉
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2023年以来,衡水市桃城区司法局积极推动落实法律援助法,桃城区司法局加大对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确保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下列对法律援助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后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②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③法律援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法律援助是由法院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下列古语中,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知,这一概念( )
①内涵的揭示语采用联言判断的形式
②运用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③正确运用划分方式明确了事物所指向的范围
④种和属分别是“新型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人认为,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和乙型Victoria系。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称肯定判断
②对流行性感冒的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③对流感病毒外延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流感”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交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赵州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对这个语句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一座古老的”是种差
②“赵州桥”是“石拱桥”的属概念
③这是一个定义,揭示了“赵州桥”的本质属性
④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赵州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小周应聘到某市A酒店工作,双方依法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周每月工资为9800元,工种为会计,办公地点为酒店顶楼财务室,期限3年。入职以来,小周工作干得非常出色,账目清晰,从来没有出过错误,但其年终奖等福利减半发放,获得的企业年金也比其他工作1年以上的老员工少。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内容看( )
①合同期限、工种及办公地点属于必备条款内容
②工资福利及企业年金属于可备条款内容
③小周与酒店秉持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签订劳动合同
④该合同没有规定要依法对小周进行业务培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张先生因与工作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张先生所申请事项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遂裁决驳回了其仲裁请求。因对裁决结果不服,张先生提起行政诉讼,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裁决书。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先生为维护自身权益可直接将单位诉至法院
②人民法院可以对张先生的起诉不予立案
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是合法有效的
④张先生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诉至法院适用行政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30分)
3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6岁的姜某和65岁的邓某是邻居,两家对面有一片空地,平时堆放杂物。2022年3月19日上午8时许,邓某堆放的芝麻秆被风刮倒,于是收拾重新堆放。不想,姜某看见后认为碍事,就让邓某把芝麻杆挪一挪,邓某不同意。双方发生口角,进而撕扯到一起,后被人拉开。经报警后,当地派出所对姜某进行了处罚。而邓某上排门牙脱落,经鉴定构成轻微伤,遂住院治疗,进行牙再植术。后由于双方对赔偿意见不一,邓某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姜某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1.5万余元。法官根据查明的事实,划分了各自的责任,核定了医疗费数额,并作出了一审判决,由被告姜某赔偿原告邓某医药费的60%,即7799.30元。法庭宣判后,邓某不服却不上诉,坚持要上访。
“案结不是终点,事了才是目的。”承办法官又及时邀请镇、村干部对该纠纷进行调解。“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你们确实觉得‘柴火垛’碍事,可以找村干部给予解决。”经过承办法官、镇、村干部的耐心释法明理,又为双方当事人指定新的堆放柴火地界,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至此,一起柴火垛引起的邻里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有人说,调解就是“当和事佬”“和稀泥”。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37(10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吴晗《谈骨气》
(1)试分析“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语句是否具备判断的基本特征。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判断与语句的关系。从判断的类型角度,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不同。
3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平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保就业、促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乱象。
【缘起】 李某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一台降价销售的电冰箱,网上描述为特价款。后来李某查询网页,发现其购买的这款特价电冰箱在降价前提高了原价,实际价钱与原价相同。
【过程】 李某向市价格举报中心举报并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商家以该冰箱是特价商品为由,拒绝退货退款。经调解无效后,李某将商家诉至法院,并提供了其购物记录和该冰箱官网之前的标价截图,请求退货退款。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
该诉讼是什么诉讼?举证原则是什么?谈谈李某维权案给我们的启示。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0分)
1.A
【详解】①:甲咖啡店的经营行为容易与某品牌的商品相混淆,属于“搭便车”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①正确。
②:甲咖啡店未经茅台同意使用茅台商标,侵犯了茅台的商标权,②正确。
③:甲咖啡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涉及安全消费的权利,③错误。
④: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且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12周岁的小杰虽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小杰对于拉开思思的凳子,能够预见他人会坐空摔倒。他知道会发生这个结果,还是去做了,主观上有过错,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①正确。
②:材料涉及的是民事诉讼,思思父母作为其子女监护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不是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②错误。
③:根据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即是说,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本案中,如果学校能证明已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不需承担赔偿责任,③正确。
④: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和解、调节、仲裁、诉讼等,而且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④排除。
故答案选B。
3.D
【详解】A:丁某与肖某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丁某可以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而不是只能通过人民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A错误。
B: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丁某主张受到肖某宠物狗惊吓受伤,应该由丁某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肖某承担丁某有过错或第三人有过错的举证责任,而不是肖某承担丁某因惊吓而受伤、由此造成经济损失的举证责任,B错误。
C:举证责任倒置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若肖某不能证明丁某有错,则肖某必须承担侵权责任,C错误。
D:肖某因对宠物狗管理不善导致丁某受惊吓而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D正确。
故本题选D。
4.B
【详解】①: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某旅行社因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被市文旅局处罚发生争议,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①正确。
②:刘某与其所在外卖配送公司因拖欠配送费用发生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 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错误。
③:继承问题不能仲裁,③错误。
④:李大爷因“失眠神药”无效与商家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④正确。
故本题选B。
5.C
【详解】
①②:我国诉讼法规定,诉讼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所以,侯甲应在Y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排除,②正确。
③:根据民法典规定,逾期还款的,债权人可主张支付逾期利息,③正确。
④: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因此侯甲作为当事人不能同时提起诉讼和仲裁,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B
【详解】
①:公司以李某在工作中服务态度恶劣为由扣除了当月全部工资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符合题意。
②:李某如果选择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上诉”,②说法错误。
③:李某如果需要诉讼,若李某经济困难,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而不是法院可直接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③说法错误。
④: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D
【详解】A: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检察院可以提起公诉,A错误。
B:公诉案件中,检察院负有举证责任,B错误。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该案例中客体是先烈的人格权益,C错误。
D: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D正确。
故本题选D。
8.A
【详解】
A: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刘某因在育才中学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因此刘某可以针对交警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A正确。
B:郭某到法院起诉李某归还两年前的借款,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B排除。
CD:刑事诉讼是对犯罪行为人做出裁判的审判活动。重点解决被告人是否犯罪和处刑问题,主要目的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王某因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被提起公诉”“青山区的张某到区法院起诉胡某偷走了家里的4万元钱”均属于刑事诉讼,CD排除。
故答案选A。
9.C
【详解】
①②:民事纠纷实行“谁主张,谁主证”的原则,针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提出对抗性的新主张,是“积极事实”的主张,水泥公司应承担已支付5万元的举证责任,故②正确,①错误。
③④:对于合同未约定的事项,可以经协商补充条款说明,商事纠纷的解决实行一裁终局,但仲裁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某公司对某区人社局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某区人社局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①符合题意。
②:《仲裁法》规定,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②说法错误。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所以,若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刘某某也可以把欠条作为证据直接起诉某公司,③符合题意。
④: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某公司对某区人社局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案例未经劳动仲裁,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有欠条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并且不符合法律规定中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情形,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②不选。
③④: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一年来,蔡某等人始终在催要工资,故本案并没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
①: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不知道的,不受该约定的影响。甲乙的约定未告知任何人,所以丙的债权不受甲乙的财产约定影响,①正确。
②:婚姻纠纷不适用仲裁,②错误。
③:婚后甲父为甲购置汽车1辆,指明为甲所有,故该车是甲的个人财产,甲对该汽车享有直接支配权和排他的权利,③正确。
④:甲乙结婚时夫妻双方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乙的财产分割的诉求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3.C
【详解】①②③:《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最后是法定继承。本案中曹大爷在其弟弟妹妹的见证下,与居委会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由居委会负责曹大爷生活并养老至寿终,曹大爷的动产及不动产在其寿终后由居委会处置,应认定为遗赠扶养协议,为有效协议;被居委会照料16年后,曹大爷去世,居委会尽到了照料曹大爷日常生活并为其养老送终的义务,依法享有受遗赠的权利,①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
①③:张某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此债务应为张某夫妻共同债务,故李某应当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①③正确。
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取得的工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某的工资收入应为共同财产,而不是个人财产,②不选。
④:2万元属于张某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二人共同偿还,而不是仅由张某负责偿还,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实践和场合不同导致同一个语词可能表达不同概念。在这个例子中,确实是语境(场合)的不同使得同一句话有了不同的解读,所以这一点是正确的。①符合题意。
②:在双方的对话中,“你吃,就完了”和“吃,就完了”没有保持自身的同一性,影响思维的确定性,会混淆概念,②正确。
③: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同一个语词表达不同的概念,与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④:思维能够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强调的是思维的能动性,与题意无关;思维能够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不一定形成抽象思维,也可以推动形成形象思维,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B
【详解】①②: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标语1中“千难万苦”与“一蹴而就”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违反矛盾律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是“两不可”,标语1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①正确,②不选。
③④:标语2在“法治建设就是全民守法”这个下定义的过程中,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没有出现“重复定义”的逻辑错误,③正确,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7.D
【详解】
①: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龙辰辰”传递美好寓意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龙辰辰”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它表达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的是形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的特点,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C
【详解】
②④:晋文公轻信他人意见下令放火烧山造成后果,告诫我们借鉴他人意见应注意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要善于理性看待他人意见,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感性认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信,也靠不住的说法片面,有的感性认识也是正确的,①排除。
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两者不能相互转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9.C
【详解】②③:针对藏书量巨大,搬运成本非常惊人,该图书管理员想出一个办法,在搬迁前敞开借书,并延长还书日期,只要读者相应增加一些押金,并把书还入新的地址就可以,这体现了该图书管理员坚持逆向思维,反向思考事物功能,运用聚合思维,立足于目标寻找办法,②③正确。
①④:材料不涉及间接地认识未知的事物和联想思维,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20.B
【详解】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因此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①说法正确。
②: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而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是同一级关系,把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②说法错误。
③:一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第一个难过是心理不开心的意思,造句后的难过是很难过去的意思,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③说法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21.A
【详解】①:“日本一方面向国社会‘证明’核污水的安全性,一方面担忧核污水给自身带来风险”,违背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①符合题意。
②: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话题。日本政府将“核污染水”美化成“核处理水”,向国社会“证明”核污水的安全性,所犯的逻辑错误在于“偷换概念”,违背同一律的要求,②符合题意。
③:根据题意日本政府所犯的逻辑错误违背同一律的要求,但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及其变化发展,日本政府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及其变化发展,③排除。
④: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做“两不可”,日本政府所犯的逻辑错误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并没有犯“两不可”的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2.C
【详解】①: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①正确。
②: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也属于危险品,故本观点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②错误。
③:对于这个决定,你说不反对,不一定支持,因为还有弃权,③错误。
④:接受治疗是疾病治愈的必要条件,其推理的有效式为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患者甲拒绝治疗属于否定前件式,所以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3.D
【详解】①:“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①正确。
②: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白马”和“马”是种属关系,②说法错误。
③: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 “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
④: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4.C
【详解】①③:哺乳动物不但是恒温动物,而且是脊椎动物。这一判断是联言判断,只有当每一个联言支都是真的时候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只要任何一个联言支为假,那这个联言判断必为假,这说明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也不是脊椎动物为假判断;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而是脊椎动物为假判断,①③错误。
②:根据联言判断规则,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但不是脊椎动物属于假判断,②正确。
④:联言判断中只有当每一个联言支都是真的时候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又是脊椎动物的每一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因此该判断为真判断,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5.D
【详解】
③④:官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表述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但错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①:官营和林冲不一定是朋友关系,“朋友”关系不是传递关系,①不选;
②:官营表述没有涉及归纳推理,②不选。
故本题选D。
26.D
【详解】②④:思维具有能动性。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龙辰辰”的配色设计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对红色的云霞、冰雪初融,草木萌动的颜色的能动反映,运用了形象思维,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具有间接性,排除①。
③:“龙辰辰”的配色设计运用了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排除③。
故本题选D。
27.B
【详解】①: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中“以全额发放工资为条件不缴纳社会保险”的条款无效,①正确。
②:甲与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甲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后乙公司因业务拓展要求甲从事直播工作,甲拒绝后,乙公司以甲不服从公司工作安排为由,与甲解除劳动合同。这说明乙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②错误。
③:双方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后,甲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错误。
④:若乙公司与甲解除劳动合同后未给予甲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8.A
【详解】①:公权性特点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对章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特点,①正确。
②:在刑事案件诉讼审理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自诉案件由自诉人,公诉案件由公诉人即人民检察院承担,本案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是公诉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②正确。
③:民事诉讼上诉期限是15日,刑事诉讼上诉期限是10日,本案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章某等人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③错误。
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各个方式都有优缺点,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而不是最好途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9.C
【详解】
①: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先进行审查,而不是马上提供法律援助,①错误。
②③:法律援助制度是为了确保法律援助灰机更多困难群众,说明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同时法律援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③正确。
④: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0.A
【详解】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和“不经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都是假言判断,A正确。
B:“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一个假言判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个联言判断,B排除。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个联言判断,“不经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一个假言判断,排除C。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个联言判断,“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一个简单判断,排除D。
故本题选A。
31.A
【详解】①②:从材料可知,“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揭示语是一个联言判断,运用抽象思维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这一概念的外延问题,揭示的是事物的内涵,③不符合题意。
④:外延大的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为种概念,种和属分别是“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2.B
【详解】①:“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认为所有的流感都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是全称肯定判断,①正确。
②:“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对流行性感冒的定义正确,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不合题意。
③:“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和乙型Victoria系”对流感病毒外延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正确。
④:“流感”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两个概念的外延是种属关系,而不是交叉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3.B
【详解】①:下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一座古老的”是种差,“石拱桥”是属概念,①符合题意。
②:“赵州桥”是“石拱桥”的种概念,而不是属概念,②说法错误。
③: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赵州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这一语句是一个定义,揭示了“赵州桥”的本质属性,③符合题意。
④:“赵州桥”是被定义项,“种差”和“属概念”构成定义项“一座古老的石拱桥”,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4.B
【详解】①③:按照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工种及办公地点等属于必备条款内容。小周应聘到某市A酒店工作,双方依法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由此可知小周与酒店秉持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签订劳动合同。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工资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故②表述错误
④:材料没有涉及是否规定对小周进行业务培训,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5.C
【详解】①: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劳动争议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纠纷不属于特定情形,若未经劳动仲裁程序,故张先生为维护自身权益不可直接将单位诉至法院,①错误。
②④:在本案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并非国家行政机关,因此其作出的仲裁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院对张先生的起诉裁定不予立案,②正确,④错误。
③:张先生因与工作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张先生所申请事项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遂裁决驳回了其仲裁请求。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是合法有效的,③正确。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30分)
36(10分)..调解就是要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但调解不是无原则的,不能说就是“当和事佬""和稀泥"。调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37(10分).(1)判断的基本特征包括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以及判断有真假之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语句肯定了中国人有骨气这一情况,属于肯定判断;这一断定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是符合实际的真判断。因此,该语句具备判断的基本特征。
(2)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属于简单判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包含其他判断,属于复合判断。
38(10分).①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②本案中,李某积极提供有效证据,为赢得官司提供了有力保障,启示我们在维权时,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李某在得知商家价格欺骗后,先是选择和商家调解,调解不成后,选择诉讼的方式维权,启示我们在发生法律纠纷时,要学会用合法的方式维权,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