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测试卷03(原卷版+ 解析版)(甘肃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测试卷03(原卷版+ 解析版)(甘肃专用)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卷(甘肃专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
①神经元 ②神经 ③脑 ④脊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面是晓晓同学列出家中的几种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洗衣机 B.机器人玩具 C.吊兰 D.电视机
3.心脏壁最厚的腔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主动脉
C.右心室主动脉 D.左心室肺动脉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①噬菌体 ②珊瑚 ③蘑菇 ④猪笼草 ⑤智能机器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最有效的药物。下列与疟原虫结构最相近的是
A.大肠杆菌 B.青霉菌 C.埃博拉病毒 D.草履虫
6.为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大小相似的10颗小麦种子,并对空气、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应是(  )
花盆 空气 温度 水
甲 充足 20℃ 适量
乙 充足 ① ②
A.5℃ 适量 B.20℃ 适量 C.20℃ 不充足 D.5℃ 过量
7.图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高大的人是激素分泌异常患者。患者的病因是其幼年( )
A.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B.②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C.③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D.④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8.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一粒葡萄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在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一个距今2.508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D.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
10.2022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共设有15个大项109个小项,短道速滑赛是其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短道速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这属于复杂反射
B.滑行途中,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调节
C.发令声是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D.完成上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B.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无机环境
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仅包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还包含单细胞植物和细菌等
B.单细胞生物可以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C.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具有独立的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
D.单细胞生物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又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14.下列疾病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A.糖尿病 B.甲亢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呆小症
15.以下列举疾病与患病原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
C.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
D.佝偻病-儿童时期体内缺钙
16.家蚕的色斑是一种性状。亲代黑色斑家蚕和普通斑家蚕杂交后,子代全部是黑色斑家蚕。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那么,亲代家蚕的基因组成是( )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17.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咳嗽打喷嚏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捂嘴咳嗽后又揉眼睛
B.用纸巾或胳膊遮掩口鼻
C.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
D.最好在咳嗽打喷嚏后彻底清洁双手
18.“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
A.决定生物性状的只有遗传物质
B.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的希
C.研究生物性状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
D.只有环境能影响生物性状
19.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了发酵技术 B.不需要乳酸菌参与
C.调料水煮沸待冷却后使用 D.泡菜坛子需要密封
20.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若X为胃,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
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
2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见到主人反应热情。与这种反射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飞蛾扑火 B.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D.婴儿吮奶
22.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3.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4.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普通冬小麦,其体细胞中含42条染色体,因其耐寒且果实中富含淀粉,而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野生小麦的精子中有7条染色体
B.野生小麦和普通冬小麦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C.普通冬小麦耐寒、富含淀粉等性状可以遗传
D.小麦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异一定是有利变异
25.图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跳台滑雪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冬奥会的女子运动员常馨月的腾空一跳.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为这个跳跃动作提供动力的是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神经
26.以下说法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B.“南桔北枳”,形象地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C.一山不容二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
D.杯弓蛇影,属于条件反射
27.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竟然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2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期
C.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鸟卵结构中,①为卵壳,起保护作用,②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雏鸟
29.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如果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生患病女儿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30.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植株、花、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粒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③会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B.图乙中③的幼根生长是通过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
C.图丙中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⑤⑥,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D.从图丙到图丁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是开花和结果,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秦岭是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有羚牛、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秦岭细鳞鲑、秦岭雨蛙、中华虎凤蝶等野生动物资源,请根据下图几种野生动物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四种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其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2)朱鹮在空中飞行时,依靠体内的 和肺实现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过程中氧气的及时供应。
(3)秦岭雨蛙在发育上的最大特点是 ,其幼体的呼吸器官和图中 的相同。
(4)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秦岭细鳞鲑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其游冰的动力来自于 。
3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又称之为红眼病.它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属于接触性传染病,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所以分泌物污染的手指、毛巾和洗脸盆等都是传播这种病的媒介。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 。
(2)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患者的话,主要预防措施是 。
(3)教室里发现了患病的学生,应让其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此举目的在于控制 。
(4)虽然家庭有的成员可能有接触病毒的机会,但不一定会被传染 ,可能的解释为 。
33.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图中字母,____上填名称)。

(1)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一)。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二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2)图二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也是显微镜中最主要部件的结构是[ ]和[ ],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3)图二的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 倍,如果你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未移动,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在_____。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目镜上
(5)观察时,要使视野由图三中的丙变为乙,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从乙变为甲,应转换为 (选填“高”或“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甲变为丁,应调节图二中显微镜的部件是[ ](填字母)。
34.棉花被誉为纺织业的“白金”,我们通常说的“棉花”并不是花,面是棉铃(果实)成熟开裂绽出的棉纤维。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是细绒棉。而更为优质的长绒棉只适于在新疆种植。
(1)图1是棉铃不同时期的结构图,棉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种糖类),它是由棉花叶片细胞的 中合成的有机物转变而成的。
(2)棉花的生长过程中花铃期对水需要最最大,水分在棉花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2所示的[ ] 作用。
(3)《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通风是为了使棉花周围有充足的 以利于光合作用。
(4)图3是温度对棉花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是 。
(5)新疆独特的气候优势,如白天光照充足、夜间温度低,有利于长绒棉生长,请分析其原因 。
3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个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图1表示人的生殖过程,其中A、B表示相关的生命活动,a~e表示相应的细胞。图2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解。图3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的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条。B为受精过程,精子c与卵细胞d相遇,形成细胞e,e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
(2)图2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这是生物的 现象。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根据子一代的性状,可推断 为隐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 表示,大量子一代自花传粉后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有 。
(3)下列可以反映图3中结构1、2、3内在关系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四、资料分析题
3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民日报海外网2020-01-18发布,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东非的一些国家,蝗虫群像闪烁的乌云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成百上千万只聚集在一起飞行,疯狂地吞噬着庄稼。为了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当局储存了大量农药,并进行空中喷洒。
资料二:2001年,我国河北草原发生蝗灾时,蝗虫是被一群牧鸡消灭掉的。这群牧鸡变身为“流动治蝗鸡”,成为蝗虫的天敌,5天时间内就解决了近千亩的蝗灾,使牧草免遭涂炭。
资料三:科学家发现一些菌类具有杀虫本领.例如苏云金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可以形成芽孢,芽孢能通过昆虫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利用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大规模地培养苏云金杆菌,将其制成粉剂或液剂,在需要时将其喷洒到林木和农作物上,用来杀灭害虫。苏云金杆菌对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等100多种害虫都有毒杀作用。
问题:
(1)资料中提到的蝗虫、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农林害虫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2)请写出资料二中的食物链:
(3)通过资料三可以判断苏云金杆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其生活方式为 (选填“寄生”或“共生”)。
(4)蝗虫通过啃食庄稼获得有机物,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5)通过上述资料可知控制农林害虫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请简要说出使用农药控制害虫的利与弊。
利:
弊:
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卷(甘肃专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
①神经元 ②神经 ③脑 ④脊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如下图:
【详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因此,神经系统是由由②神经、③脑以及④脊髓组成的。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准确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下面是晓晓同学列出家中的几种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洗衣机 B.机器人玩具 C.吊兰 D.电视机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没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不属于生物,而C吊兰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特征,要求学生熟记并能灵活运用。
3.心脏壁最厚的腔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主动脉
C.右心室主动脉 D.左心室肺动脉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其功能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
考点:心脏的结构。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①噬菌体 ②珊瑚 ③蘑菇 ④猪笼草 ⑤智能机器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①噬菌体 ③蘑菇 ④猪笼草 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②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 ⑤智能机器人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也不属于生物,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最有效的药物。下列与疟原虫结构最相近的是
A.大肠杆菌 B.青霉菌 C.埃博拉病毒 D.草履虫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
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A不符合题意;
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D符合题意。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6.为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大小相似的10颗小麦种子,并对空气、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应是(  )
花盆 空气 温度 水
甲 充足 20℃ 适量
乙 充足 ① ②
A.5℃ 适量 B.20℃ 适量 C.20℃ 不充足 D.5℃ 过量
【答案】A
【分析】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详解】根据探究目的“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知实验变量是温度。结合探究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除此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且适宜。所以根据对照原则,表格中①处填“5℃”、②处填“适量”,A符合题意。
故选A。
7.图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高大的人是激素分泌异常患者。患者的病因是其幼年( )
A.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B.②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C.③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D.④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答案】A
【分析】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指垂体、甲状腺、胸腺、胰腺,图乙右侧的男性为巨人症。
【详解】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身体的生长发育,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图乙右侧的男性为巨人症,原因是图甲中垂体幼年时期分泌过多所致。
故选A。
【点睛】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考试的重点,要好好掌握。
8.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一粒葡萄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一粒葡萄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在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一个距今2.508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D.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
【答案】A
【分析】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C正确。
D.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正确。
故选A。
10.2022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共设有15个大项109个小项,短道速滑赛是其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短道速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这属于复杂反射
B.滑行途中,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调节
C.发令声是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D.完成上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答案】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详解】A.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该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故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A不符合题意。
B.脑的组成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称为“活命中枢”。所以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B不符合题意。
C.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C符合题意。
D.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B.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D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AC.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C正确。
B.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B正确。
D.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D错误。
故选D。
1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无机环境
【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仅包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还包含单细胞植物和细菌等
B.单细胞生物可以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C.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具有独立的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
D.单细胞生物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又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答案】C
【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代表动物——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虽然个体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其主要结构与功能如下: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表膜: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收集管和伸缩泡:把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详解】A.单细胞生物不仅包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还包含细菌、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故A正确。
B.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虽然个体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故B正确。
C.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就是个体,不具有器官这一结构层次,故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如作鱼的饵料,净化污水;又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危害人类健康,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故D正确。
故选C。
14.下列疾病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A.糖尿病 B.甲亢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呆小症
【答案】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A符合题意。
BCD.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人体缺碘导致的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大脖子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以下列举疾病与患病原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
C.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
D.佝偻病-儿童时期体内缺钙
【答案】A
【分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详解】A.侏儒症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错误。
B.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正确。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正确。
故选A。
16.家蚕的色斑是一种性状。亲代黑色斑家蚕和普通斑家蚕杂交后,子代全部是黑色斑家蚕。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那么,亲代家蚕的基因组成是( )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答案】C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所有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所以,根据题干所述的遗传规律(亲代:黑色斑×普通斑→所有子代:黑色斑),可推知黑色斑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普通斑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符合该遗传规律的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亲代家蚕的基因组成是:BB、bb。
故选C。
17.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咳嗽打喷嚏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捂嘴咳嗽后又揉眼睛
B.用纸巾或胳膊遮掩口鼻
C.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
D.最好在咳嗽打喷嚏后彻底清洁双手
【答案】A
【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捂嘴咳嗽,病毒、细菌会残留手上,然后又揉眼睛导致病毒、细菌传播到眼睛,错误。
B.用纸巾或胳膊遮掩口鼻,防止飞沫飞出,正确。
C.用过的纸巾含有病原体,放入有盖垃圾桶,妥善处置可预防传染病,正确。
D.最好在咳嗽打喷嚏后彻底清洁双手,可防止病毒、细菌残留手上,可预防传染病,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痰的危害。
18.“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
A.决定生物性状的只有遗传物质
B.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的希
C.研究生物性状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
D.只有环境能影响生物性状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解答时可以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详解】基因是一个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橘在淮南、淮北体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没有发生变化。而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故选B。
【点睛】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19.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了发酵技术 B.不需要乳酸菌参与
C.调料水煮沸待冷却后使用 D.泡菜坛子需要密封
【答案】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AB.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A正确,B错误。
C.调料水煮沸待冷却后才使用,否则会影响乳酸菌的活性,正确。
D.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正确。
故选B。
20.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若X为胃,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
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
【答案】B
【分析】心脏的结构:
【详解】A.若X是肾小球,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互相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
B.若X为胃,胃部组织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故经过胃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等代谢废物增多,B正确。
C.若X为肾脏,当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右心房,D错误。
故选B。
2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见到主人反应热情。与这种反射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飞蛾扑火 B.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D.婴儿吮奶
【答案】C
【解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狗见到主人反应热情,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
ABD.飞蛾扑火、公鸡报晓、婴儿吮奶,都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或脑干,因此都属于简单反射,ABD不符合题意。
C.鹦鹉学舌,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22.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A
【详解】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旺盛,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导致装置的重量由5 牛减轻至4.8 牛。单独测得枝条的重量稍有增加,增加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储存在茎中,从而增加了重 量.因此“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 ,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点睛】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3.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故A正确。
B.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故B错误。
C.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其中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适度科学开发利用,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24.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普通冬小麦,其体细胞中含42条染色体,因其耐寒且果实中富含淀粉,而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野生小麦的精子中有7条染色体
B.野生小麦和普通冬小麦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C.普通冬小麦耐寒、富含淀粉等性状可以遗传
D.小麦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异一定是有利变异
【答案】D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要减少一半,因此,野生小麦的精子中有7条染色体,A正确。
B.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普通冬小麦的体细胞中含42条染色体,它们所含遗传物质不同,B正确。
C.普通冬小麦具有耐寒、富含淀粉等性状,这是遗传物质决定的,是能够遗传的,C正确。
D.小麦培育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D错误。
故选D。
【点睛】理解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5.图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跳台滑雪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冬奥会的女子运动员常馨月的腾空一跳.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为这个跳跃动作提供动力的是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神经
【答案】C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骨骼肌起动力作用,C正确。
【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6.以下说法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B.“南桔北枳”,形象地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C.一山不容二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
D.杯弓蛇影,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A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黄雀、螳螂和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故A错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桔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桔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B正确;“一山不容二虎”是指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存在着种内斗争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故C正确;杯弓蛇影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特点,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7.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竟然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答案】D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详解】A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故输卵管堵塞不影响卵细胞的产生和雌性激素的分泌,AC错误。
BD.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因此,输卵管堵塞,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相遇并结合,不能怀孕。而“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不是因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B错误、D正确。
故选D。
2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幼虫期
C.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鸟卵结构中,①为卵壳,起保护作用,②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雏鸟
【答案】C
【详解】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蝗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B错误;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正确;②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D错误。
29.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如果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生患病女儿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答案】A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详解】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则表现正常(不能结肠息肉)的基因组成是ee,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50%。人类生男生女的性别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50%。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Ee)的概率是50%×50%=25%。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0.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植株、花、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粒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③会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B.图乙中③的幼根生长是通过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
C.图丙中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⑤⑥,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D.从图丙到图丁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是开花和结果,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B
【分析】图甲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乙①叶,②茎,③根;图丙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图丁①果皮,②种子。
【详解】A.当一粒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③是胚根,会发育成根,故A错误。
B.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以及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图乙中③的幼根生长是通过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故B正确。
C.图丙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②花药、③花丝,雌蕊包括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雌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故C错误。
D.从图丙到图丁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是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明确花的结构、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即能正确答题。
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秦岭是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有羚牛、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秦岭细鳞鲑、秦岭雨蛙、中华虎凤蝶等野生动物资源,请根据下图几种野生动物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四种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其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2)朱鹮在空中飞行时,依靠体内的 和肺实现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过程中氧气的及时供应。
(3)秦岭雨蛙在发育上的最大特点是 ,其幼体的呼吸器官和图中 的相同。
(4)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秦岭细鳞鲑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其游冰的动力来自于 。
【答案】(1)朱鹮、羚羊
(2)气囊
(3) 变态发育 秦岭细鳞鲑
(4)躯干和尾部肌肉
【分析】朱鹮属于鸟类,羚羊属于哺乳动物,秦岭雨蛙属于两栖动物,秦岭细鳞鲑属于鱼类。
【详解】(1)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朱鹮和羚羊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
(2)朱鹮属于鸟类,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保证了飞行过程中氧气的及时供应。
(3)秦岭雨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秦岭雨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变态发育;秦岭雨蛙幼体的呼吸器官是鳃和图中秦岭细鳞鲑的相同,鱼也是用鳃呼吸。
(4)秦岭细鳞鲑属于鱼类,鱼类利用躯干和尾部肌肉的交替收缩,使身体左右扭动击动水流,鱼借助击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将身体向前推进。
3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又称之为红眼病.它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属于接触性传染病,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所以分泌物污染的手指、毛巾和洗脸盆等都是传播这种病的媒介。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 。
(2)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患者的话,主要预防措施是 。
(3)教室里发现了患病的学生,应让其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此举目的在于控制 。
(4)虽然家庭有的成员可能有接触病毒的机会,但不一定会被传染 ,可能的解释为 。
【答案】 眼睑黏膜 将病人的手帕、毛巾、洗脸盆要分开用 隔离 传染源 传染病 该人体内已存在该病毒的抗体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钦州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它的主要症状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又称之为红眼病。它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属于接触性传染病。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体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所以(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眼睑结膜。
(2)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患者的话,主要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如将病人和健康人的手帕、毛巾、洗脸盆分开。
(3)教室里发现了患病的同学,应让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在于控制传染源。
(4)虽然家庭有的成员可能有接触病毒的机会,但不一定会被传染上,可能的解释为有的家庭成员体内已有抗体存在。
33.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图中字母,____上填名称)。

(1)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一)。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二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2)图二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也是显微镜中最主要部件的结构是[ ]和[ ],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3)图二的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 倍,如果你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未移动,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在_____。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目镜上
(5)观察时,要使视野由图三中的丙变为乙,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从乙变为甲,应转换为 (选填“高”或“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甲变为丁,应调节图二中显微镜的部件是[ ](填字母)。
【答案】(1) 物镜 粗准焦螺旋
(2) A/F F/A 反光镜
(3) 200
(4)B
(5) 左下 高 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观察完毕后,正确收放显微镜,然后整理实验台。①镜头需用擦镜纸清洁。②整理:把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处。③装箱: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5)题图二中,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反光镜,F物镜。
【详解】(1)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放大物像,因此其最主要的部位是目镜和物镜,用眼观察的镜头叫A目镜,接近物体的镜头叫F物镜。
结合题干叙述,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接近物体的镜头——F物镜。
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B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可以快速升降镜筒;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B粗准焦螺旋。
(2)结合分析,光线通过载玻片后,由物镜进入镜筒,再通过目镜进入人的眼睛,其中物镜和目镜中含有凸透镜,具有折光作用,使物像放大,所以在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是A目镜和F物镜,也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反射光线的结构是D反光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必需要使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结合题图,应该选用5×的目镜和40×的物镜,所以,放大倍数为200倍。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立的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因此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4)污点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目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立的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使视野由图三中的丙(物像位于左下方)变为乙(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往右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
要使视野从乙(物像较小)变为甲(物像较大),只要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即可:调节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要使视野从甲(物像模糊)变为丁(物像清晰),结合第(1)小题详解,只要调节C细准焦螺旋即可。
34.棉花被誉为纺织业的“白金”,我们通常说的“棉花”并不是花,面是棉铃(果实)成熟开裂绽出的棉纤维。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是细绒棉。而更为优质的长绒棉只适于在新疆种植。
(1)图1是棉铃不同时期的结构图,棉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种糖类),它是由棉花叶片细胞的 中合成的有机物转变而成的。
(2)棉花的生长过程中花铃期对水需要最最大,水分在棉花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2所示的[ ] 作用。
(3)《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通风是为了使棉花周围有充足的 以利于光合作用。
(4)图3是温度对棉花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是 。
(5)新疆独特的气候优势,如白天光照充足、夜间温度低,有利于长绒棉生长,请分析其原因 。
【答案】(1) 器官
叶绿体
(2)[C]蒸腾
(3)二氧化碳
(4)先升高,后降低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新疆白天光照充足、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越大,长绒棉有机物积累越多,长绒棉质量好
【分析】图2中: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表示光合作用;B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吸作用;C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
【详解】(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所以,棉铃是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所以,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种糖类),它是由棉花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的有机物转变而成的。
(2)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运输。所以,水分在棉花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2所示的[C]蒸腾作用。
(3)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了“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其含义是在种植农作物时,要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合理密植,以利于空气流通。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正其行”能够透光,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而“通其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从而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4)分析图3的“温度对棉花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新疆白天光照充足、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越大,长绒棉有机物积累越多,长绒棉质量好。
3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个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图1表示人的生殖过程,其中A、B表示相关的生命活动,a~e表示相应的细胞。图2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解。图3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的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条。B为受精过程,精子c与卵细胞d相遇,形成细胞e,e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
(2)图2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这是生物的 现象。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根据子一代的性状,可推断 为隐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 表示,大量子一代自花传粉后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有 。
(3)下列可以反映图3中结构1、2、3内在关系的是 。
【答案】(1) 46 22对+XX
(2) 遗传 矮茎 FF、Ff和ff
(3)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图1中,A表示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B表示受精的过程;图2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解;图3是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
【详解】(1)体细胞的染色体成对存在,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B为受精过程,精子c与卵细胞d相遇,形成受精卵e,e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22对+XX,因为e为女性,性染色体为XX。
(2)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根据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 表示,大量子一代自花传粉后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有三种,即FF、Ff和ff。如图所示:
(3)图3中,1是染色体、2是蛋白质、3是DNA,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即1包含2和3,2和3之间是并列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民日报海外网2020-01-18发布,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东非的一些国家,蝗虫群像闪烁的乌云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成百上千万只聚集在一起飞行,疯狂地吞噬着庄稼。为了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当局储存了大量农药,并进行空中喷洒。
资料二:2001年,我国河北草原发生蝗灾时,蝗虫是被一群牧鸡消灭掉的。这群牧鸡变身为“流动治蝗鸡”,成为蝗虫的天敌,5天时间内就解决了近千亩的蝗灾,使牧草免遭涂炭。
资料三:科学家发现一些菌类具有杀虫本领.例如苏云金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可以形成芽孢,芽孢能通过昆虫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利用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大规模地培养苏云金杆菌,将其制成粉剂或液剂,在需要时将其喷洒到林木和农作物上,用来杀灭害虫。苏云金杆菌对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等100多种害虫都有毒杀作用。
问题:
(1)资料中提到的蝗虫、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农林害虫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2)请写出资料二中的食物链:
(3)通过资料三可以判断苏云金杆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其生活方式为 (选填“寄生”或“共生”)。
(4)蝗虫通过啃食庄稼获得有机物,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5)通过上述资料可知控制农林害虫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请简要说出使用农药控制害虫的利与弊。
利:
弊:
【答案】 A (牧)草→蝗虫→(牧)鸡 细菌 寄 消费者 利:见效快。适合害虫暴发时使用 弊:对环境造成污染
【分析】1.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蛛形纲、昆虫纲、多足纲、甲壳纲。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生活,足和触角也分节。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物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和异养之分,而异养中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外或体表吸收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叫寄生,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叫腐生。
【详解】(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故资料中提到的蝗虫、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农林害虫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节肢动物,故选A。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由题干信息“我国河北草原发生蝗灾时,蝗虫是被一群牧鸡消灭掉的。”可知,其中的食物链是:(牧)草→蝗虫→(牧)鸡。
(3)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外或体表吸收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叫寄生。所以,通过资料三“苏云金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可以形成芽孢,芽孢能通过昆虫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利用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可以判断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其生活方式为寄生。
(4)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故蝗虫通过啃食庄稼获得有机物,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5)通过上述资料可知控制农林害虫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①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②农药控制害虫的利与弊。利:见效快。适合害虫暴发时使用。弊:对环境造成污染。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结构与繁殖等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