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部分学校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部分学校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辽宁省2024新中考冲刺密卷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14道题 试卷满分50分 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辽宁美食享誉中华。沈阳鸡架、大连海参、锦州干豆腐在烹饪过程中均能用到的化学物质是
A. NaCl B. HCl C. NaOH D. 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故沈阳鸡架、大连海参、锦州干豆腐在烹饪过程中均能用到的化学物质是氯化钠,符合题意;
B、稀盐酸酸性较强,不能用于烹饪,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烹饪,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用于烹饪,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 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B、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
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
D、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电子产品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铟,其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价,则氧化铟的化学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铟元素的化合价是 +3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则氧化铟的化学式为In2O3。
故选C。
4. 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故选B。
【点睛】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5.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如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化学符号为Ti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
C. 1个钛原子的质量为47.87 D. 该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2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则该元素的化学符号为Ti,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电子数为2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 家庭生活用品可以作为探究化学知识的物质。利用食醋无法完成的实验为
A.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鉴别食盐和纯碱
C.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D. 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不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食盐和食醋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食醋中的醋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D、食醋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选D。
7.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 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溶解度曲线
8. 往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溶液并振荡,直至盐酸过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 红—蓝—紫 B. 红—紫—蓝 C. 蓝—紫—红 D. 蓝—红—紫
【答案】C
【解析】
【详解】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即溶液为紫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为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溶液变为红色,故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蓝—紫—红。
故选C。
9. 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之一、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能量观:氧化钙与水的化学反应有热量放出
B. 元素观:制CO2的反应物中一定含碳、氧元素
C. 分类观:硫酸铜和硫酸溶液都属于酸类物质
D.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故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中一定含碳、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阿兹夫定()是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物之一、如图是其结构图,下列有关阿兹夫定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兹夫定含有5种化学元素 B. 每个阿兹夫定分子含有3个氮气分子
C. 阿兹夫定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 D. 阿兹夫定中碳、氢原子质量比为9:11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阿兹夫定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每个阿兹夫定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但不含氮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1个阿兹夫定分子中含有9+11+1+6+6=31个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阿兹夫定中碳、氢原子质量比为(12×9):(1×11)=108: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氯气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用“一”连线:
(2)二氧化氯可以用作消毒剂与其很多物理性质密不可分请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
(3)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时的Cl2在内产生的三氯甲烷的规律是___________。
(6)时浓度在对产生三氯甲烷产生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
(7)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___。
【答案】(1) (2)二氧化氯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无危险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3)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需要现场制得
(4)4HCl (5)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变化不明显
(6)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8mg/L时,三氯甲烷的产生量最大,其次是0.5mg/L,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3mg/L时,三氯甲烷的产生量最小(合理即可)  
(7)在0~50h内,0.5mg/L二氧化氯比1.0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Cl2是由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连线为: ;
【小问2详解】
二氧化氯可以用作消毒剂与其很多物理性质密不可分,例如二氧化氯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无危险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小问3详解】
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进行制取,减少危险发生;
【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5个Na、5个Cl、10个O,反应后有5个Na、9个 Cl、10个O、4个H,则反应物中少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4HCl;
【小问5详解】
由图1可知,40℃ 时 1.0mg/L 的Cl2在 0 20h 内产生的三氯甲烷的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变化不明显;
【小问6详解】
由图2可知,40℃ 时 ClO2 浓度在 0 50h 对产生三氯甲烷产生量的影响是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8mg/L时,三氯甲烷的产生量最大,其次是0.5mg/L,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3mg/L时,三氯甲烷的产生量最小(合理即可); 
【小问7详解】
由图可知,在0~50h内,0.5mg/L二氧化氯比1.0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
12. 为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某品种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特性:
色素提取液 变色情况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碱中
紫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动手操作】
取该品种菊花的新鲜花瓣放入研钵中捣烂,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搅拌后浸泡约10min,再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混合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为自制酸碱指示剂。
(1)在配置过程中,先加酒精,再加入蒸馏水,而不是先加入蒸馏水,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
(2)图1玻璃仪器中的玻璃棒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
(3)为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白醋,另一种可以是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CO2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①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CO2。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b.盐酸应选择稀盐酸而不是浓盐酸,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c.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②将CO2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碱指示剂,溶液变___________色。
【答案】(1)植物色素易溶于酒精而不易溶于水 (2)加速溶解作用
(3)肥皂水(合理即可)
(4)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浓盐水挥发性较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混入二氧化碳中,引入杂质 ③. 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试管 ④. 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植物色素易溶于酒精而不易溶于水,所以在配置过程中,先加酒精,再加入蒸馏水。
【小问2详解】
在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有加速溶解作用。
【小问3详解】
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则需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显酸性的物质,如白醋。和选择生成中常见的显碱性的物质,如肥皂水等。
【小问4详解】
①a.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b.浓盐水挥发性较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混入二氧化碳中,引入杂质,所以选择稀盐酸。
c.石灰石是块状固体,则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使用镊子,操作时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试管。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根据表格该色素滴入酸性溶液中为红色。
13.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如图所示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 ,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pH将不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用98%的浓硫酸配制5%的稀硫酸100克,为准确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
原理】
【工艺流程】
①黄铁矿在加入到沸腾炉之前,要进行粉碎,你认为其目的是________。黄铁矿与________反应可生成SO2和Fe2O3。
②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在原料质量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SO3的量,那为什么还要用催化剂,请根据信息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要进行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D排出的矿渣可用做工业炼铁的原料。
(5)黄铁矿也是炼铁的重要原料,常用CO还原来Fe2O3制取铁。现有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不考虑杂质参与反应),理论上大约可以冶炼出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t。
【答案】(1)c (2)增大 (3)浓硫酸密度
(4) ①.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②. 氧气##O2 ③. ④. 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⑤. 尾气中含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可能会导致酸雨的发生
(5)56
【解析】
【小问1详解】
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选c;
【小问2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消耗硫酸,溶液的酸性减弱,pH将不断增大;
【小问3详解】
用98%的浓硫酸配制5%的稀硫酸100克,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要想准确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还需查阅的数据是浓硫酸的密度;
【小问4详解】
①黄铁矿在加入到沸腾炉之前,要进行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Fe、S、O,反应物中含Fe、S,故反应物中还应含氧元素,由图可知,通入了空气,则黄铁矿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
②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原料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SO3的量,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生产过程中产生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发生,故尾气要进行处理;
【小问5详解】
解:设理论上大约可以冶炼出铁的质量是x
x=56t
答:理论上大约可以冶炼出铁的质量是56t。
14. 实验小组同学对铁丝燃烧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装置如图。在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升高且稳定后,伸入缠绕不同形状铁丝并点燃的木质火柴,记录实验数据。
Ⅰ.探究铁丝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
(1)观察到铁丝燃烧可分为两个阶段
ⅰ.剧烈燃烧阶段现象:___________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ⅱ.缓慢燃烧阶段现象:铁丝先变红,后变暗,瓶底出现黑色固体。
【实验报告单】
铁丝螺旋形状 小螺旋 大螺旋
组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氧气浓度
剧烈燃烧时间 X
缓慢燃烧时间
【解释与结论】
(2)实验开始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___________,可以使氧气浓度快速升高到所需浓度范围再进行调节。
(3)设计④⑤⑥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铁丝燃烧时间与螺旋形状无关,其证据是___________。
(5)有同学测得X=6′17,从理论上分析,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你的评价依据:___________。
Ⅱ.探究生成黑色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ⅰ.
ⅱ.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Fe2O3和木炭不会被磁铁吸引。
ⅲ.木质火柴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含有C、H、O三种元素。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中含有Fe3O4,不含Fe2O3,可能含有下列成分:①Fe、②木炭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6)猜想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的证据是___________。
(7)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被吸引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
(8)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9)有关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
【答案】(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二氧化锰##MnO2
(3) 探究铁丝燃烧时间与氧气的浓度关系
(4)对比组号②⑤实验,当氧气浓度相同时,铁丝螺旋形状不同,燃烧时间相同
(5)不正确,⑥中氧气浓度比③更大,而氧气浓度越大,所需时间越短,则X应大于7′07。
(6)未被吸引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7)
(8)验证黑色固体是否含有木炭
(9)Fe3O4、Fe、木炭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氧气,且二氧化锰为黑色粉末,则加入的黑色粉末为二氧化锰。
【小问3详解】
④⑤⑥组实验中,铁丝的螺旋形状相同,氧气的浓度不同,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丝燃烧时间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小问4详解】
对比②⑤可知,氧气浓度相同,但铁丝螺旋形状不同,但是剧烈燃烧时间和缓慢燃烧时间相同,对比说明铁丝燃烧时间与螺旋形状无关。
【小问5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铁丝燃烧时间与螺旋形状无关,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氧气浓度越大,氧气剧烈燃烧时间越短,③中氧气浓度比②大,但比⑥小,则剧烈燃烧所需时间:7′07【小问6详解】
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
【小问7详解】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8详解】
Fe2O3和木炭不会被磁铁吸引,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并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其目的是验证黑色固体是否含有木炭。
【小问9详解】
操作②中,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加入足量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溶液变黄色,说明含有Fe3O4,操作③中,加足量盐酸,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Fe2O3;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所以黑色固体含有Fe3O4、Fe、木炭。辽宁省2024新中考冲刺密卷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14道题 试卷满分50分 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辽宁美食享誉中华。沈阳鸡架、大连海参、锦州干豆腐在烹饪过程中均能用到的化学物质是
A. NaCl B. HCl C. NaOH D. CO
2. 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 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3. 电子产品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铟,其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价,则氧化铟的化学式为
A. B. C. D.
4. 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5.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如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化学符号为Ti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
C. 1个钛原子的质量为47.87 D. 该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22
6. 家庭生活用品可以作为探究化学知识的物质。利用食醋无法完成的实验为
A.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鉴别食盐和纯碱
C.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D. 用作食品干燥剂
7.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 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 往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溶液并振荡,直至盐酸过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 红—蓝—紫 B. 红—紫—蓝 C. 蓝—紫—红 D. 蓝—红—紫
9. 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之一、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能量观:氧化钙与水的化学反应有热量放出
B. 元素观:制CO2的反应物中一定含碳、氧元素
C. 分类观:硫酸铜和硫酸溶液都属于酸类物质
D.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10. 阿兹夫定()是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物之一、如图是其结构图,下列有关阿兹夫定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兹夫定含有5种化学元素 B. 每个阿兹夫定分子含有3个氮气分子
C. 阿兹夫定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 D. 阿兹夫定中碳、氢原子质量比9:11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氯气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用“一”连线:
(2)二氧化氯可以用作消毒剂与其很多物理性质密不可分。请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
(3)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时的Cl2在内产生的三氯甲烷的规律是___________。
(6)时浓度在对产生三氯甲烷产生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
(7)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___。
12. 为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某品种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特性:
色素提取液 变色情况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碱中
紫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动手操作】
取该品种菊花的新鲜花瓣放入研钵中捣烂,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搅拌后浸泡约10min,再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混合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为自制酸碱指示剂。
(1)在配置过程中,先加酒精,再加入蒸馏水,而不是先加入蒸馏水,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
(2)图1玻璃仪器中的玻璃棒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
(3)为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白醋,另一种可以是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CO2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①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CO2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b.盐酸应选择稀盐酸而不是浓盐酸,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c.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②将CO2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碱指示剂,溶液变___________色。
13.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如图所示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 ,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pH将不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用98%的浓硫酸配制5%的稀硫酸100克,为准确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
【原理】
【工艺流程】
①黄铁矿在加入到沸腾炉之前,要进行粉碎,你认为其目的是________。黄铁矿与________反应可生成SO2和Fe2O3。
②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在原料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SO3的量,那为什么还要用催化剂,请根据信息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要进行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D排出的矿渣可用做工业炼铁的原料。
(5)黄铁矿也是炼铁的重要原料,常用CO还原来Fe2O3制取铁。现有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不考虑杂质参与反应),理论上大约可以冶炼出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t。
14. 实验小组同学对铁丝燃烧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装置如图。在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升高且稳定后,伸入缠绕不同形状铁丝并点燃的木质火柴,记录实验数据。
Ⅰ.探究铁丝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
(1)观察到铁丝燃烧可分为两个阶段
ⅰ.剧烈燃烧阶段现象:___________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ⅱ.缓慢燃烧阶段现象:铁丝先变红,后变暗,瓶底出现黑色固体。
【实验报告单】
铁丝螺旋形状 小螺旋 大螺旋
组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氧气浓度
剧烈燃烧时间 X
缓慢燃烧时间
【解释与结论】
(2)实验开始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___________,可以使氧气浓度快速升高到所需浓度范围再进行调节。
(3)设计④⑤⑥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铁丝燃烧时间与螺旋形状无关,其证据___________。
(5)有同学测得X=6′17,从理论上分析,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你的评价依据:___________。
Ⅱ.探究生成黑色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ⅰ.
ⅱ.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Fe2O3和木炭不会被磁铁吸引。
ⅲ.木质火柴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含有C、H、O三种元素。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中含有Fe3O4,不含Fe2O3,可能含有下列成分:①Fe、②木炭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6)猜想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的证据是___________。
(7)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被吸引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
(8)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9)有关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