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4中考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
中考考点串讲
01
专题核心主线
02
易混易错诊断
03
核心观点链接
04
核心金句测试
05
中考考题研磨
目
录
CONTENT
身体外形
的变化
01
【专题核心主线】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核心主线
坚持宪法至上
维护宪法权威
保障宪法实施
重要性: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守法】
设置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规范权力运行:①在法律范围内行使,②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③ 按法定途径和方式行使,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根本法原因: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
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加强宪法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地位: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人民
民主选举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组成
产生
监督
对其负责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行政机关(政府)
监察机关(监察委)
审判机关(法院)
检察机关(检察院)
活动原则:
民主
集中制
国家的一切权力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审判/检察/监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属于
设置国家机构
身体外形
的变化
02
【易混易错诊断】
专题13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
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纠正: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纠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5、我们应以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纠正:我们应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
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根本要求;(×)
纠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专题13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7、人民幸福生活是首要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
纠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
8、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纠正: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 ≠ 普通法律的总和。
9、严厉打击公职人员涉黑犯罪行为有助于杜绝权力滥用;(×)
纠正:严厉打击公职人员涉黑犯罪行为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
10、腐败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纠正: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11、违反宪法行为一定会受到刑法处罚;(×)
纠正:违反宪法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纠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易错易混知识点高频考题】
1、福建省政府坚持“信息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多年来公开政府信息年度报告。对此理解正确的( )
①政府工作人员要依据法律行使权力
②国家应该彻底消除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
③这种做法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④领导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太绝对
【易错易混知识点高频考题】
2、李明同学学习了《坚持宪法至上》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保障公民权利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④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是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
【易错易混知识点高频考题】
3、下列对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政府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政府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D
行政机关
权力机关
司法机关
【易错易混知识点高频考题】
4、对右图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③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其他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宪法≠所有法律的总和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A
【易错易混知识点高频考题】
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宪法规定的内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③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A
人民当家作主
身体外形
的变化
03
【核心观点链接】
专题13《坚持宪法至上》核心观点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本法。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7、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8、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人权的主体广泛性表现在:既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0、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2、我国治国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
1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4、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5、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6、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
17、 宪法≠商法+民法+刑法……
18、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9、宪法监督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
专题13《坚持宪法至上》核心观点
身体外形
的变化
04
【核心金句测试】
专题13《坚持宪法至上》核心考点测试: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 的总章程。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3、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4、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是: 。
归根结底,目的就是 。
6、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实行 。
7、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
9、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 的问题;
10、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治国安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集中制原则
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全局性、根本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身体外形
的变化
05
【中考考题研磨】
【一】、判断说理题:
(1)判断:(×)或(√)
(2)理由:给观点或行为定性:① 的观点(行为)是 的表现;
为什么: ②教材依据;
怎么做: ③正确做法,注意与材料对应。
考点:宪法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
1、小福同学积极参加宪法宣传周征文比赛。( )
理由:①小福的行为是具有宪法意识的表现。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④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
【二】时事点评
2023年3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结合时事知识,请你评说“为什么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2)①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①②教材理论)
③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现实意义)
(3)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党的地位+重要性
⑴是什么: 是 的体现/需要
⑵为什么:教材理论+现实意义
⑶怎么做:我们要...(扣紧题意)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法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①宪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2)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宪法的重要性。
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
考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材料分析题
2、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年新年贺词中出现了近90次。回望过往,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怀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放眼今朝,脱贫攻坚、科技创新,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科研人员胼手胝足的顽强奋斗;展望未来,面对前进路上的风吹浪打、发展进程中的荆棘遍布,我们党必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1)“人民”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年新年贺词中出现近90次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我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落到实处。
考点:国家性质、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宗旨、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材观点
【二】材料分析题
2、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2)请分析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的理由。
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③监督是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的需要。
考点: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谢谢大家收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