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部)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含大单元设计)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地人民奋起反抗,争取民族独立。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得到扩展。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精神,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进行的。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细节,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准确地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时空坐标及知识网络
五、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等。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包括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包括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等。
六、教学难点
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意义: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学生需要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它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理解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意义:学生需要了解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基本史实。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意义等问题。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细节。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课题 《第 1 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历史。通过对拉丁美洲和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殖民统治的残酷性以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独立所做出的努力。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到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时空观念: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反抗斗争的特点和背景。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地图等,实证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事实和过程。
历史解释:解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形式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家国情怀:感受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革命精神: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革命勇气,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态度。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可能了解较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史实。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教学难点
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意义和影响。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新课探究】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土兵是起义的骨干力量。教师在这里要注意点出这时期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更好理解当时国际背景。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及结果:学生阅读第4页章西女王“相关史事”,师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指导学生读《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并指导学生归纳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或视频,成功引发了学生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不足之处:
内容覆盖不全:可能在讲解某些地区或反抗运动时,内容覆盖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对某些细节了解不足。
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尽管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但可能仍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改进措施:
丰富教学资源:寻找更多关于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详细资料,以补充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个性化关注:针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或提供更多参与机会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未来展望:
深化主题探讨: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结合现实问题: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压迫现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课题 《第 2 课 俄国的改革》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俄国 1861 年改革等史实,理解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 1861 年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理解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
三、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时空顺序。
历史理解: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论证俄国改革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认识俄国改革的深层次原因。
家国情怀:感受俄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俄国历史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六、教学难点
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史料分析法:运用图片、文字等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改革的意义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比分析法:对比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彼得大帝,诞生于1672年,是俄国历史上一位非凡的君王,为使俄国迎头赶上当时欧洲的文明进步,他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的版图不断地拓展,并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 彼得一世如何进行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了解那段岁月。 【新课探究】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沙皇的由来 教师:阅读教材P6第1自然段,结合下面图片了解沙皇俄国的由来。 图片展示: 教师总结: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1)背景 史料1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徭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教师:阅读史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为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沙皇彼得一世决心全面改革。 (2)内容 史料2 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史料3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教师:根据材料及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填写。 教师:提供模板。 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军事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习俗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意义 史料4 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但它却增强了俄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使俄国由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因此它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由于军事实力的增强,为以后沙皇的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有何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 思考:如何评价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主要成就: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主要局限性:未能废除农奴制度;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 史料1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史料2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史料3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 (卢布)铁产量 (万吨)铁路长度 (公里)制度俄国7129 (1860年)1 600 (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 (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9 160资本主义
教师: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4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教师:在这场战争中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克里木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也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史料5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教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有哪些? 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结论。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主观上: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 史料6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教师:结合史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 学生: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内容 教师:阅读教材P8第3自然段,找出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3.影响 史料1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史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教师: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最好的土地为贵族所占有,农民获得土地所付的赎金则高出市场价两三倍。当农民真正解放后,实际上已经一贫如洗了。 教师:史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 教师: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史料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 6007 9541879年28742 00051 937
教师:根据史料3,我们可以得出哪一结论? 学生: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 教师:根据上述分析,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学生1: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学生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时间1689年1861年领导者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等“解放”农奴;赎买土地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富国强兵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不足之处:
缺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如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宗教改革,比较其性质及方式。
对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讲解,没有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君主立宪制亦称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一种(除此外还有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权力中心在议会。
在农奴制改革的讲解中,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进措施:
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深化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在讲解十二月党人起义时,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详细讲解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未来展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深化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课题 《第 3 课 美国内战》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进程、结局、性质和意义。概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理解“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这两个文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通过合作探究等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内战的相关内容,包括内战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美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以及其对美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和阶级矛盾的角度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展示美国内战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美国内战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内战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对美国内战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于美国内战这样的复杂历史事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史料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内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五、教学重点
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林肯政府在战争中的措施。
美国内战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理解美国内战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美国内战的基本史实和相关概念。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美国内战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
史料教学法:运用图片、文字等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内战的氛围。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战争的航程已终结,伴随着万千人民的欢呼呐喊,伴随着联邦政府的华丽转身。1865年4月14日晚,一声枪响响彻华盛顿福特剧院,一个伟大的身躯轰然倒塌,殷红的鲜血在流泻。从小木屋走到白宫,56年的生命在此戛然而止。林肯,他用自己的不屈不挠和宽容仁慈换来了联邦的统一,换取了国家的永生! 林肯为什么会被刺杀?林肯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让我们步入今天的历史殿堂,一起见证这段悲壮的历史。 【新课探究】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史料1 美国领土扩张。 教师讲解:独立战争后,美国通过购买、吞并、抢夺等方式,领土由东向西不断扩张,几十年后就发展成了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史料2 史料3 奴隶制扩展漫画 教师: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分别是什么样的经济方式? 学生: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教师:双方经济制度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南方反对提高关税,北方要求提高关税;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方力图扩展奴隶制,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 教师: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南北矛盾能否调和? 学生:奴隶制的废存。南北矛盾不能调和。 教师: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内战爆发 史料 “大家都知道,一个一半人民是奴隶,一半人民是主人的国家,绝对不可能永久存在!我们每一个有正义感的国民,都应该拿出信心、力量去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段直率简洁的讲词,深深打动了人民的心灵,林肯终于击败所有对手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教师:史料中应该做的事情指的是什么?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废除奴隶制。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教师: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成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林肯作为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的共和党人执政,意味着至少在四年内,林肯政府必将行使权力,逐步限制、废除黑人奴隶制,南方种植园主把林肯的当选看作一场灾难。 教师:战争初期,南北双方的情况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原因是北方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 三、北方的胜利 史料1 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后,即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 ——《宅地法》 史料2 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境内的黑人奴隶即视为自由人,可应招参加联邦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教师: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1: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学生2:《宅地法》大大激发了西部农民的参战积极性,遏制了奴隶种植园向西部扩展,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上百万黑奴获得自由,使联邦政府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扭转了战争的局面,为联邦政府夺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史料3 林肯遇刺。 教师:1865年,林肯被刺杀,请同学们简要概述一下林肯的主要成就。 学生1:林肯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学生2: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使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史料4 内战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联邦政权……联邦政府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政策……给工业资本主义在市场、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诸方面创造了比当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要优越的有利条件。 ——丁则民《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史料5 从1859—190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由18.8亿美元增至130.4亿美元,增加了约6倍。其中,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 18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石油开采量从50万桶增加到两亿桶以上;机器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为迅速——《大国崛起》 教师:美国内战对美国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师:历经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国家统一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课堂小结】 19世纪中期的美国,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了内战的爆发,即美国南北战争。林肯领导下的北方军队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虽正义在手,却一度失利。随着《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黑人以极大的热情拥护和支持北方军队,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成为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板书设计】
成功之处:
引起学生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资源、历史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美国内战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清晰讲解重点:讲解内战的原因、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
培养分析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内战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不足之处:
深度拓展不足: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或历史背景时,可能没有进行足够深入的拓展,导致学生对某些内容理解不够透彻。
个别学生参与度低:尽管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但可能有个别学生在讨论或活动中较为被动,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改进措施:
丰富教学资料:寻找更多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以便更全面地展示内战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个性化教学:针对参与度较低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提供更多针对性的学习任务,确保他们也能跟上教学进度。
加强互动环节: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未来展望:
结合现实: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内战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跨学科整合:尝试与其他学科(如政治、社会研究等)进行整合,从多个角度探讨美国内战,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题 《第 4 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乃至亚洲的重要意义。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时空观念:运用时间轴和地图,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历史解释:组织学生对明治维新的意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深远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史料教学法:运用图片、文字等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 日本通过哪次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探究】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史料1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史料2 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农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 史料3 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些危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1)政治:幕府等级森严,矛盾尖锐。 (2)经济: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史料4 佩里登陆图。 教师:1853年,美国佩里率舰队抵日,威胁幕府,先后签订《日美亲和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俄、荷、英、法也迫使日本缔结不平等条约。 教师:从上述史料中,分析当时的日本政府面临什么危机? 学生:日本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二、倒幕运动 史料1 教师:阅读教材P15第1-2自然段,说出倒幕运动的背景、倒幕力量的组成。 学生1:背景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内忧外患。 学生2:倒幕力量主要有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起倒幕运动。 史料2 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史料3 1868年1月3日,明治政府发布王政复古令,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德川庆喜为维护其领地和权力,于1月26日夜率领会津、桑名两藩藩兵向京都进兵,1月27日与政府军在鸟羽、伏见遭遇展开战斗,战役以政府军的全胜告终。 教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倒幕运动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1867年“大政奉还”,1868年发动王政复古,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抗,推翻幕府统治。 三、明治维新 史料1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史料2 五条誓文: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4)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5)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结合材料分析明治维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建立近代化独立民族国家的目标。 史料3 此次游历开阔了考察团的视野:第一认识到致富是治国的根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乃是致富的可靠途径。第二感到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建立法制,实行专制的集权主义统治。第三文化教育方面与西方各国的差距很大,有必要进行改革。第四找到从小国走向大国之路,确立了“内治优先”的方针。第五赞赏德国军事制度,主张学习德国的军事经验。 史料4 史料5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教师:阅读材料P15第5自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学生: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教师: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1)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2)经济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高了日本国力。 (3)政治上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促进了日本政治的进步。 (4)社会文化上,打破了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形成了日本的近代文化。 (5)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6)外交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解除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7)为亚洲邻国的变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8)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课堂小结】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基本上扫除了封建制度的阻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并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改革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地展示了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联系现实:将明治维新与现代日本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知识细节不足: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对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全面。
时间管理问题:由于内容较多,可能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影响了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改进措施:
补充细节内容:在备课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信息,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详细地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优化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加强课后反馈:通过作业、测验或课后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未来展望:
引导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料和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开展历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历史。
与国际视野结合:将日本明治维新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改革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 19 世纪中后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近代早期的科学文化,对工业革命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时空观念: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发明,掌握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进行历史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时空坐标及知识网络
五、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近代科学文化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六、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相关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影响。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课题 《第 5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影响以及特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运用图片、数据等史料,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问题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问题。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飞赴新加坡,于6月12日,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签署联合声明。 2018年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乘中国高铁赴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动。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外星人”出场引动热潮。 今天的飞机、汽车、火车、高铁等先进科技与哪几次工业革命有关?为什么科技在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新课探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 设问:图一现象是谁发现的?它与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关系?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意义? 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图解发明】 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3.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爱迪生在“电气时代”的发明创造。 设问: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发明创造的名称。简要概括爱迪生在电器发明上的贡献。 提示:图一是电灯、图二是留声机、图三是电影摄影机、图四是碱性蓄电池。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归纳整理: 发明物时间国家发明人名称内燃机1876年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2.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 3.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解意义】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工业产生的概况。 2.阅读教材,了解诺贝尔等人在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的发明创造。 提示: 领域发明人国家时间发明内容意义化学工业 和新材料诺贝尔瑞典1867年现代炸药、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厄特美国1869年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夏尔多内法国1884年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目标导学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1859年,美国钻出世界上第一口具有商业性质的油井。当时,石油只用于照明,后来对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们开始大量开采和提炼石油,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旧的工业部门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产生飞跃,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规模之大,往往控制着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德国的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所控制,从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控制着生产和销售,乃至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末,欧洲列强几乎把整个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瓜分完毕。它们还强迫中国、土耳其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强权干预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归纳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发源国英国美国、德国开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的应用动力机蒸汽机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主要发明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船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新能源煤炭石油、电力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小结】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图表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联系现实生活: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不足之处:
知识点覆盖不全: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重要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或遗漏的情况。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未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存在困难。
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相对较为单一。
改进措施:
完善知识点讲解:加强备课,确保知识点讲解全面、深入,注重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丰富评价方式:结合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作业质量等多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未来展望:
融合跨学科知识:尝试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等)的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工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
引导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课题 《第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城市化、教育普及、社会矛盾等。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工业化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对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理解社会变化的本质和动力。
时空观念:将社会变化置于具体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特点和差异。
史料实证: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如统计数据、图像、文字记载等,证实社会变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历史解释:解释工业化对社会结构、人口、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及其原因。
家国情怀:关注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问题,培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可能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五、教学重点
工业化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
大众教育的发展及其意义。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
六、教学难点
理解工业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工业化国家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史料分析法:运用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生活。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探寻其中的奥妙。 【新课探究】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史料1 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快速增长。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在德国,1840年人口有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1910年则达48个。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美国在1915年有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 史料2 工业革命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了适应工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深化,西方国家的政府把兴办教育,开发智力,培养各方面人才作为基本的国策。许多国家拨出大量经费用以发展教育。 教师:阅读教材【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一框和上述史料,分析工业革命有哪些影响? 学生1: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学生2: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学生3: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学生4:工业革命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学生5:工业革命促进了大众教育的发展。 二、城市化 史料1 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史料2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 ——恩格斯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点拨: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动工业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史料1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史料2 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史料3 最初的城市发展没有规划,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空气严重污染,卫生条件恶劣;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犯罪率不断上升等。 教师: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积极影响:(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 (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 消极影响:(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 (2)污染严重,交通拥挤。 (3)社会矛盾尖锐。 史料4 城市化一方面使人们摆脱了农村里的孤立、单调和平凡的劳动与生活,摆脱了愚昧和原始的社会习俗。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变成了资本的工具和牺牲品。他们生活在肮脏破烂的贫民窟中,时时受到生产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威胁。 教师: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学生: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 【课堂小结】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展示有趣的图片、数据和案例,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工业化社会变化的兴趣。
强调对比:在讲解过程中,对比了工业化前后的社会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探讨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不足之处:
深度分析不足:对于某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导致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个体关注不够:在小组活动中,可能有一些学生没有充分参与,需要更多的个别关注和引导。
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赖课堂提问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需要探索更多元的评价方式。
改进措施:
增加深度内容: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研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加强个别指导:在小组活动中,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丰富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考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未来展望:
结合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工业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引导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改革。
跨学科整合: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课题 《第 7 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包括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以及巴尔扎克、贝多芬等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感受科学与文化的魅力。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空观念:将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史料实证: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如科学家的著作、艺术作品等,证实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和意义,培养实证精神。
历史解释:解释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关键因素,如科学方法的创新、思想解放的推动等,探讨它们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家国情怀:感受近代科学与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具体内容可能了解较少。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
巴尔扎克、贝多芬的文学艺术成就。
六、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主要成就和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科学与文化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新课探究】 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提示:(1)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它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2)达尔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达尔文的理论贡献:理论著作《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进化论”。 二、近代文学巨匠及其文学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尔扎克文学作品,赏析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材料展示:《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设问:《人间喜剧》是怎样一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人间喜剧》是一部小说集,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现象。 2.引导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说说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设问:《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者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三、近代音乐美术大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体验贝多芬音乐作品的主旋律。 材料展示:《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应法国大使邀请为拿破仑谱写的。在贝多芬的心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时,贝多芬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十分气愤,把扉页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设问: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为什么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的扉页撕碎?作品如其人,该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理念? 提示: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专政独裁,他已经由革命者演变为独裁者,违背民主精神。表达了贝多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的民主思想。 2.阅读教材,感悟梵高《向日葵》等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堂小结】 一定的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都根植于时代的变迁,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紧密相联。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创作出经典作品,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贝多芬和梵高创作出杰出的音乐美术作品,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激发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实验或案例,激发了学生对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兴趣。
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讲解、讨论、展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
强调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内容深度:在某些复杂概念或理论的讲解上,可能需要更深入的阐述和解释,以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个体差异:未能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时间管理: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可能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不足,导致某些部分讲解不够详细。
改进措施:
深化内容:加强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提供更多的实例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关注个体: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或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优化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讨论。
未来展望:
结合实际:将近代科学与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拓展视野:介绍更多不同领域的近代科学与文化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初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埋下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的种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世界历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和平意识。
四、时空坐标及知识网络
五、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包括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结果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影响: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背景、建立过程和建立结果等,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苏联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了解苏联的建立背景、建立过程和建立结果等,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六、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包括战争的根源、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影响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影响: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等。
苏联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等。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包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史料教学法:展示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历史纪录片、电影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和兴趣。
课题 《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进程和重大战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过程及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战争的残酷性,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理解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认识到战争是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产物,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时空观念: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跨度、主要战线和战场,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中进行考察。认识到战争的发展与时空背景的密切关联。
史料实证: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如官方文件、日记、照片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结果进行考证。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辨析和运用能力,确保历史解释的准确性。
历史解释: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和意义,解释战争对国际关系、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历史观点。
家国情怀:感受战争给参战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培养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关注。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一战的具体内容可能了解较少。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的主要战役和进程。
六、教学难点
理解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一战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一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战争并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流,但一说起战争就让人记忆犹新,深恶痛绝。因为它有着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课探究】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教师:战争自古有之,人类社会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讲解: (1)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史料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量和殖民地对比表。 项目英法德美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
史料2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史料3 三大矛盾、两大集团形成示意图。 史料4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情况。 教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教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战争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料1 1914年6月,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即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导火线。 史料2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凝土嵌下一双脚印。 教师:萨拉热窝事件有什么影响? 学生:这一突发事件对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教师: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教师: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学生:这是一种恐怖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他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也给塞尔维亚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因此,我们应反对采用带有政治目的的个人恐怖行为。 教师: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主要战场 史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什么地方?在此战场上形成了几条战线? 学生:主战场在欧洲。战场:主要有东、南、西三条战线。 2.重要战役 史料1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所有十字要道都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的……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史料2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教师:凡尔登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什么地位? 学生: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战争加速 教师: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天平逐渐偏向了协约国,导致这一趋向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1917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中国、巴西等也加入一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史料 教师:战争爆发后一直秉持“中立”立场的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参战原因: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交战双方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大发战争财,但相比较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远远超过同盟国,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损。再者德国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两国交恶。 参战影响:增强了协约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4.大战结束 史料1 福煦车厢。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一节车厢里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 学生:协约国取胜,同盟国战败。 教师补充:协约国取胜,美、日成为最大的赢家,英、法、意遭到削弱,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垮台分裂为奥、匈两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垮台。战败国面临被宰割的命运。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史料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参战国家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超过15亿参战人员7 000多万伤亡人员3 000多万经济损失3 400多亿美元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1)战争历时4年多,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 (2)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课堂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四年厮杀,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讲述战争故事等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注和兴趣。
清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清晰知识框架,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影响等。
培养分析能力:组织学生对战争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不足之处:
史料运用不足:在教学中,可能没有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史料,使得学生对战争的理解不够深入。
情感教育不够: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类的影响,情感教育稍有欠缺。
学生参与度不均:在课堂讨论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改进措施:
丰富史料教学:收集并运用更多的一手史料,如信件、日记、照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强化情感教育:通过展示战争受害者的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人道影响,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
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未来展望:
跨学科整合:结合其他学科,如地理、政治等,从多角度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对比分析: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战争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培养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冲突问题,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课题 《第 9 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一、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认识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对十月革命背景和条件的分析,理解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时空观念:将十月革命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中,了解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把握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演变过程。
史料实证: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影像等,证实十月革命的历史事实和列宁的领导作用,培养实证思维能力。
历史解释:解释十月革命的原因、意义和影响,探讨列宁的思想和策略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到十月革命对苏联和世界的重要意义,培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具体内容可能了解较少。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难点
理解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显示图片《列宁在十月》,并播放其视频剪辑。播放前教师提醒同学们认真观看,思考问题: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在1917年11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视频播放后,教师小结: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在十月》反映了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这次革命为什么会发生?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革命?它对俄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探究】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革命的背景 史料1 一战前,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教师:以上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经济实力最弱。 史料2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个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布尔什维克党,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多数派,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它始终领导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孟什维克进行不懈的斗争,并在斗争中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壮大。 教师:史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俄国工人阶级受压迫严重及无产阶级政党壮大与成熟。 史料3 因为参加一战,在1917年,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参战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 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教师:沙皇政府参加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 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俄国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动? 学生:爆发革命,用革命制止战争。 2.二月革命 教师:阅读教材P39第2自然段及【相关史事】,掌握下表信息。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地点首都彼得格勒革命主力工人和士兵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过渡: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