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专题04 修辞手法-备考真题演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22-23四年级下·江西九江·期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B.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C.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D.小猫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2.(22-23四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 )A.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粘稠的黄色泪珠里。B.每当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会唱起歌来。C.他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3.(22-23四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中)下列句子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B.我一向讨厌母鸡。C.妈妈笑眯眯地说:“你这孩子真是个淘气包!”D.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4.(22-23四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与“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C.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5.(22-23四年级下·贵州铜仁·期中)与“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修辞手法运用不一样的一项是(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C.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D.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6.(22-23四年级下·四川资阳·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B.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纹,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C.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D.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手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7.(22-23四年级下·湖北孝感·期中)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B.新阳推开了阴霾了。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D.久违的雪花姑娘跳轻盈的舞蹈来到了人间。8.(22-23四年级下·江苏淮安·期中)下列句子中和其他几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C.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D.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9.(22-23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拟人和对比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白鹅》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C.“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是一个比喻句。D.“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是一个夸张句。10.(22-23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A.春姑娘舞动着多彩的衣裙来到了人间。B.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C.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1.(22-23四年级下·江苏镇江·期中)下列句子中比喻运用恰当的是( )A.明明唱起歌来像只百灵鸟,好听极了。B.他工作特别懒惰,真是只应声虫。C.我们老板是个变色龙,对我们特别好。D.叔叔像千里马,工作任劳任怨。12.(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与“白桦涂上了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出处:21教育名师】A.小猫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3.(22-23四年级下·河南许昌·期中)与“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21cnjy.com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B.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C.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D.春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动着华丽的裙摆。14.(22-23四年级下·山西吕梁·期中)“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夸张15.(22-23四年级下·湖北荆州·期中)下面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B.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C.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D.月明人静的时候,纺织娘便唱起歌来。16.(22-23四年级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北襄阳·期中)“面团逐渐苏醒,变得活跃起来,它不断地向上长啊长,长得越来越高,眼看着就要从面盆里面爬出来。”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17.(22-23四年级下·广东韶关·期中)“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18.(22-23四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有( )①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②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③……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④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22-23四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面按要求写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枝迎风摇摆”改成拟人句:柳枝在微风中舞蹈。B.南京是一个景 优美风景如画的地 。修改病句:删掉“景 优美”或“风景如画”C.把“今天很热”改成比喻句:今天像夏天一样热。D.把“我的房间很小”改成夸张句: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20.(22-23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21.(22-23四年级下·福建莆田·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B.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D.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22.(22-23四年级下·福建厦门·期中)与“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手法运用不同的是哪一项( )21*cnjy*com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D.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23.(22-23四年级下·福建厦门·期中)与“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B.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C.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D.雨中的桃林,没有尘埃,没有鸣噪,幽静的像是仙境。24.(22-23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B.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C.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25.(22-23四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智慧小组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表达,下列诗句与其他各句表达方式不同的一句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B.炫耀着新绿的小草。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D.洁白的流苏如画。26.(22-23四年级下·山东枣庄·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表达感情的一项是( )A.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B.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C.当小猫蹲在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真是可爱。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27.(19-20四年级下·全国·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是( )A.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B.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C.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D.对于知识,他真是贪得无厌。28.(19-20四年级下·全国·期中)与“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A.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B.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C.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29.(21-22四年级下·云南曲靖·期中)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A.蔷薇花娇嫩纤弱,无力地垂下了头。B.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似小歌星们在合唱。C.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跳舞。D.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验,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二、填空题30.(22-23四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联系课文内容,填空。(1)乡村风光,是一道独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风景,令人向往,“ , ”,记录了辛弃疾笔下顽皮的小孩子在溪头劳作的场景;杨万里用诗句“ , ”描写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态;范成大用诗句“ , ”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2)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毛泽东写的《 》中的词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这首词上阕主要写梅花 的美好身姿,下阕主要写梅花的 。www-2-1-cnjy-com31.(22-23四年级下·山西临汾·期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跟着同学去旅行,完成下面的对话。大家走在乡间小路上,在拐角处意外发现了几株不知是谁家的桃花,阳阳不禁吟诵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填空)阳阳刚想伸手摘下来,乐乐忽然发现了桃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旁的告示牌(如下图),乐乐连忙对阳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 / / www.21cnjy.com / )(转述告示牌的内容)阳阳听了,放弃了摘花,转眼却看到了开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梅树,乐乐说:“我喜欢梅花就像毛泽东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所说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路过一片采摘园,里面的游客正在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摘草莓,那草莓的个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较的方法写出草莓个头的大小),真是吸引人。转过采摘园,就来到了一座小山上。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登上山顶仰望蓝天,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填空)再俯视那片草滩,那小草的绿,绿得娇嫩;那野花的红,红得_________;那菜花的黄,_____________。(仿照加点部分的格式填空)蜜蜂在平地、山尖的花丛中飞来飞去,望着辛勤的蜜蜂,阳阳赞叹道:“___________。”(用罗隐《蜂》中的诗句填空)在旅行结束后,阳阳和乐乐意犹未尽,分别写下了自己的旅行感想:( http: / / www.21cnjy.com / ) 32.(22-23四年级下·河南周口·期中)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1)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2)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 )(3)你看白鹅的姿态,像一个高傲的动物吗?谁看了都说像。( )(4)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的头。( )(5)洁白的流苏如画。( )33.(20-21四年级下·全国·期中)按要求写词语。(1)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字词语: (2)前俯后仰(含两组反义词): (3)光阴似箭(含比喻词): 34.(21-22四年级下·湖南怀化·期中)根据要求用学过的诗句和知识填空。(1)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是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姿多彩。在杨万里眼里,春天里的油菜花开,璀璨明亮,令孩童痴玩追逐:“ , 。”(2)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枝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长出许多嫩叶,却尚未形成浓密的树荫。此情此景,我不禁吟出诗句:“ , 。”(3)东风萧瑟,冰天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梅花却凌寒独放,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曾称赞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犹有花枝俏。”(4) ,无限风光尽被占。(《蜂》)(5)“大海啊! ?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运用了排比和 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热爱大海的情感。35.(21-22四年级下·全国·期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 )(2)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3)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36.(21-22四年级下·湖北黄冈·期中)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2)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3)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阳光下把它饰彩的智慧书页,一开一收。 ( )(4)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37.(21-22四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中)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2)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探出头来”是将笋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形象地描述了笋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情景。B.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唱起歌来”是将纺织娘拟人化,赋予了其人的特性,使其具有唱歌的行为。C.本句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屋子”比作“地洞”,形象地描述了屋子里黑暗的情景。D.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不哭”将小猫的行为拟人化,赋予它人类的情感——即疼痛但不哭泣。故选C。2.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本句把老松树分泌的汁液比作“粘稠的黄色泪珠”,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本句赋予“纺织娘”人的特征,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本句赋予“小猫”人的特征,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本句赋予“小白菊”人的特征,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A。3.B【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A.本句中“鹅老爷”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B.本句直接表达了对母鸡的讨厌,没有使用反语。C.本句中“淘气包”用反语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之情。D.本句中“古怪”用反语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故选B。4.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话中的“傲慢”是形容人的性格特点的,形容鹅的步态,赋予了鹅以人的性格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句话中的“自在闲游”通常用来描述人的休闲状态,形容凤蝶儿在木叶间的状态,赋予了凤蝶儿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这句话中的“胆怯”和“抬头”都是用来描述人的情感和动作的,用来形容小白菊,使小白菊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5.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这个句子中“胆怯”“抬”是形容人的,用来写小白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这个句子中“傲慢”是形容人的,用来写鹅的步态,运用了拟人修辞。B.这个句子中把“桃花水”比作“明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这个句子中“探出头”是形容人的,用来写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个句子中“穿上”是形容人的,用来写松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6.D【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这句话中“探出头来”是人格化的表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这句话中“宛若一条巨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火箭比作巨龙。C.这句话中“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它这点儿成绩”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母鸡下蛋时的得意和喧闹。D.这句话是直接的陈述,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故选D。7.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美丽的春色比作“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B.“新阳推开了阴霾了”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新阳”拟人化,“推开”一词描绘出太阳的力量是伟大的。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白菊”拟人化,用“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描绘出白菊花开放的形态。D.“久违的雪花姑娘跳轻盈的舞蹈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人间”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拟人化,用“跳轻盈的舞蹈来到了人间”描绘出下雪天雪花飘落的景象。综上所述,选项BCD均采用拟人修辞手法,选项A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故选A。8.D【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A.结合句子“带子似的闪电”可知,句中把“闪电”比作了“带子”,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B.结合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知,句中把“叶子”比作了“舞女的裙”,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结合句子“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可知,句中把“草”比作了“茵”,把“柳”比作了“眉”,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D.结合句子“惊散了”可知,句子把“星星”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D。9.B【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A.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描述了风雨来临,鸟儿回到巢中的自然行为,没有赋予鸟儿人的属性或行为。C.这个句子中没有本体和喻体,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D.这个句子中用净角出场比喻鹅的步调,运用比喻的手法。故选B。10.A【详解】考查修辞判断。例句“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将“桃花水”比作“竖琴”,是比喻的修辞。A.“春姑娘舞动着多彩的衣裙来到了人间”中“舞动着多彩的衣裙”是拟人修辞;B.“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中将“鸡雏的肚子”比作“汤圆”,是比喻修辞;C.“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中将“它们和乡下人家”比作“田园风景画”,是比喻修辞。故选A。11.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B.“应声虫”指随声附和的人。此句将懒惰的他比作应声虫,并不恰当,可换成“大懒猪”。C.“变色龙”指见风使舵的人。此句将对我们特别好的老板比作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不恰当。D.“千里马”指有才干的人。此句将任劳任怨的叔叔比作有才干的千里马不合适,可换成“老黄牛”,“老黄牛”指老实肯干的人。故选A。12.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白桦涂上了银霜,披了一身雪花。”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涂上”、“披”等词,将白桦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动作。A.“小猫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这句话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猫们的动作描述得像人一样,如“摔跤”、“打秋千”。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通过比喻来形象地描述桃花水的清澈和明亮。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句话同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胆怯”、“抬起它们的头”等描述,将小白菊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故选B。13.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题干中“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把松柏当作了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傲慢”是形容人的,用来写鹅的步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唱着歌”是形容人的,用来写风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把“桃花水”比作“明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舞动着华丽的裙摆”用来写春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C。14.D【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聋人听不到声音,不会被吵到,句子采用夸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辞手法。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刻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故选D。15.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赋予“绵羊”以人的神态与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把“豆荚”比作“小指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赋予“牛群”以人的神态与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赋予“纺织娘”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16.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面团逐渐苏醒,变得活跃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它不断地向上长啊长,长得越来越高,眼看着就要从面盆里面爬出来。”句子把“面团”赋予人的特征,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17.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拟人句,赋予“鹅”人的特点。故选B。18.B【详解】本题考查比喻句的掌握。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甲事物。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21·cn·jy·com①把“恐龙”和“狗”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把“鹅”比作“净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把“爪印”比作“梅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赋予“小草”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19.C【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改写、修改病句、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理解及运用。C.比喻句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读句子首先找出句子的本体“今天”,比喻词“像”,然后选择恰当的喻体,“今天”和“夏天”是同类,不能作为喻体。故此项说法错误。故选C。20.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朝霞”当作人,缓慢从容地来到白桦林。www.21-cn-jy.com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当作人,在天上悠闲地游荡。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用了四个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短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白菊”当作人,慢慢地抬起头。故选C。21.D【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由句中的“它也在闲游”可知,这句话把“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由句中的“寄住”可知,是人的行为,这里用来形容纺织娘,就把纺织娘人格化了。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D。22.B【详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这个句子中,从“穿上了”这个词可以判断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当作人来写。2·1·c·n·j·yA.句子中“傲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鹅当作人来写。B.句子中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春天的美丽。C.句子中“胆怯”“抬起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白菊当作人来写。D.句子中“探出头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笋当作人来写。故选B。23.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根据阅读原句“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水照映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A.句中把草比做“茵”,把柳比做“眉”,这是比喻的修辞。B.句中“它们便唱起了”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乡下独特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C.句中将“松脂”比喻成“黄色泪珠”,这是比喻的修辞。D.句中将“雨中的桃林的幽静”比作了“仙境”,这是比喻的修辞。故选B。24.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B.“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25.D【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掌握。A.从“胆怯的小白菊”可知把“小白菊”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B.从“炫耀”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小草”当作人来写。C.从“姗姗来迟的朝霞”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朝霞”当作人来写。D.这句现代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流苏”比作“画”。写出了雪中白桦的形态美。故选D。26.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读句子,“古怪”用反语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B.读句子,“架子十足”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C.读句子,句子直接表达了对小猫的喜爱,没有使用反语。D.读句子,“鹅老爷”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故选C。27.C【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ABD都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C.不是。结合提示语中的“生气”可知,妈妈是真的在批评孩子,而不是在夸奖孩子。故选:C。 28.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21*cnjy*com“穿上”是形容人的,用来写松柏,运用了拟人修辞。A.把“桃花水”比作“明镜”,是比喻修辞。B.“探出头”是形容人的,用来写笋,运用了拟人修辞。C.“傲慢”是形容人的,用来写鹅的步态,运用了拟人修辞。D.“胆怯”“抬”是形容人的,用来写小白菊,运用了拟人修辞。29.B【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A.“垂下了头”赋予“蔷薇花”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把“小鸟”比作“小歌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C.“跳舞”赋予“小苍蝇”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露出了笑验”、“点头微笑”赋予“果子”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0. 最喜小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 拟人 傲雪开放 精神面貌【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作家作品及课文内容的理解。(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出自宋代的《清平乐·村居》,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意思是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书写时注意“喜”“溪”“蓬”“蝶”“篱”“惟”“蜓”的正确写法。(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自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意思是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这里的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雨、飞雪等自然现象人格化,为梅花创造了一个严酷而又美丽的环境背景。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傲雪开放,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美好身姿。下阕通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词句,我们可以看出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张扬,不争夺春光,只是默默地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这种谦逊、低调、却又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正是毛泽东所倡导的革命精神的体现。书写时注意“春”“迎”的正确写法。31.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阳阳,告示牌上写着桃树年年为大家带来美丽,要爱护桃树,你不能摘花。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只比鸡蛋小一点像蓝色画布一样 热烈 耀眼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草地 鲜艳的花儿嫩嫩的青草 芳香的野花【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口语交际及修辞手法,仿写句子。默写时注意“簇、爱、漫、论、限”的正确写法。阅读题中的告示牌想一想当阳阳想摘桃花时,乐乐会说什么。如:我们不能随意采摘桃花,桃花的盛开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它的美丽,你把它摘下来其他人就看不到了。用比较的方法写出草莓个头的大小即可。如:那个草莓的个头比李子都大。“家登上山顶仰望蓝天,天空真蓝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空的蓝即可。如:天空真蓝啊,蓝得像一片大海一样。仿照“绿得娇嫩”形式写即可。如:那野花的红,红得灿烂;那菜花的黄,黄的蓬勃。根据题中内容写一写阳阳和乐乐两个人不同的感想。如:阳阳:我真喜爱乡村生活那广阔的蓝天、绿油油的草地,满山的野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乐乐:春天的乡村,怎样的魅力呢!有美丽的桃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还有让人心旷神怡的田野。32. 比喻 反问 设问 拟人 比喻【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1)比喻,比喻刺猬“像”,把“下垂的鸡雏肚子”比作“汤圆”。(2)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观点。原句意思是这样一只母鸡很伟大。(3)设问,则是自问自答,例句提出“你看白鹅的姿态,像一个高傲的动物吗?”接着下一句自己又回答道“谁看了都说像。”(4)拟人,将“小白菊”赋予人的特点“不再胆怯”“抬起它的头”。(5)比喻,比喻词为“如”,将“流苏”比作“画”。33. 鸡犬相闻 炊烟袅袅 出生入死 大同小异 水平如镜 心乱如麻【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示例词语的特点仿写词语。(1)从题干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农村生活词语的积累,书写时要注意字迹工整。如:天高云淡、青山绿水、蜿蜒盘旋、竹木葱茏、芳草萋萋 、麦浪翻滚、青山环抱、星罗棋布 、山环水绕等。(2)从题干来看要学生写出带有反义词的词语,书写时要注意字迹工整。如:有口无心、名存实亡、悲喜交加、黑白分明等。(3)从题干来看需要学生写出带有比喻词的词语,书写时呀注意字迹的工整。如:暴跳如雷、爱才如渴、如坐针毡、杀人如麻等。34. 儿童急走追黄蝶 ( http: / / www.21cnjy.com )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已是悬崖百丈冰 不论平地与山尖 哪一颗星没有光 反问【详解】本题考查默写。(1)本句出自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全诗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1教育网(2)本句出自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全诗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本句出自毛泽东《卜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子·咏梅》,全诗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本句出自唐代罗隐《蜂》,全诗是: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5)本句出自冰心《繁星》,诗句是:大海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运用排比、反问的句式,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35. 拟人 比喻 反问【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1)“唱起歌来”赋予“纺织”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把“屋子”比作“地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即“每一颗星都有光”“每一朵花都香”。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36. 拟人 对比 比喻 反问【详解】(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2-1-c-n-j-y从“温柔可亲”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分号前后列举了不同动物的表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3)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把“凤蝶的翅膀”比作“智慧书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表达了肯定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37. 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来源:21cnj*y.co*m】(1)把“肚子”比作“汤圆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2)“攀谈”可知赋予“鹅”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3)从“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夸大了声音的大的特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4)从“不是……吗”可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