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024届增城区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规定
内容标准 条目分解 典型高考真题
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023河北高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基本矛盾
1.1.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022山东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3辽宁高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1.2.1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2023浙江高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基本矛盾运动
1.2.2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 2022海南高考:空想社会主义 2023全国高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科学社会主义
1.2.3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023湖南高考:科学社会主义
2.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1.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无
2.1.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无
2.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023北京高考:“四个自信”2023全国高考:习新中特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2023广东高考:习新中特思想
2.3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3.1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2023湖南高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新中特思想2023山东高考:“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短评。
2.3.2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023福建高考: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4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到要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4.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到要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23新课标卷:习新中特思想 2022.山东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海南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全国高考:习新中特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2023广东高考:习新中特思想
2.4.2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22天津高考:实现中国梦为什么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二)复习目标
1.能够辨识与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革开放与关键一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梦”等易错易混点。
2.能够梳理清楚围绕“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主线可以概括为)的知识体系。
3.能够总结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四个自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中国梦”的答题语言(教材术语、时政术语)。
4.能够熟练运用“一般解题四步骤”和“翻译转换抄”的解题模型。
6.能够结合“党的二十大”时政,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等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①运用阶级社会演进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②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的理由。③分析“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宏大全球视野推进全面开放”的科学性。)。
由此可知,本专题重点和难点:
1.通过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通过认知中国历史逻辑,论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进而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树立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教学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评价 活动
环节一:错题再练,唤起旧知
教师将学生高三入学以来历次考试中的高频错题进行汇编,提前下发给学生再次练习。 1.错题重做: 1.(2023·福建·高考真题)1923年,年仅31岁的林祥谦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被捕后英勇就义,是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烈士。一百多年来,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 ①符合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②④: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④正确。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产主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①排除。③: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排除。故本题选D。 2.(2023·江苏·高考真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详解】B: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通过科技革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符合题意。A:材料中提到的是科技创新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A不符合题意。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科技革命的发展 ,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自我调节功能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D:材料观点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2024·全国·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表明 ①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产物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一般指导 ④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未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等同,①不选。②:由材料可知,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产物,②正确。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中国范式,但不是一般指导,世界各国的发展要立足自身实际,③不选。④: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未来,④正确。故本题选D。 4.(2023·湖北·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②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本题选C。 5.(2023·江苏·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理论成就的一段论述:【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该理论成就的时代价值是 A.凝练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 B.提供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C.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时代特点 D.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解】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源于党领导人民的实践,但是材料强调该思想的重要意义,A不选。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B入选。C: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C不选。D: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没有涉及其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不选。 2.题组归类与点拨: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3、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 4、改革开放的意义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对高频错误选择题选项再次进行练习,并分析引起错误的原因,发现做题常见失分的症结,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对试题逐一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
环节二: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知识点再突破
对学生进行引导,串联知识点,构建起知识体系,梳理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观题答题语言。 1:知识体系 2:关于本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答题语言梳理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 3.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手段、政治思想方面 4.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的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7.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9.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 12.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4.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 5.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结论和意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改革开放的进程P31--P33 2.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 P34-P35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38 4.要坚定四个自信P38--P41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P4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P43 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及措施 P46 4.中国梦的基本内涵P48 5.如何实现中国梦?P49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实现?P50 7.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及要求P52--P54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P58--P60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意义)P61-P62 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概念,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习新中特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进行知识体系搭建。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补充完善知识体系,也可以让学生互评。
环节三:感悟真题,提高分析能力
1.老师课件展示真题 + 2.教师展示解题思路:问题逻辑、理论逻辑、材料逻辑(翻译转换抄) 1.(2023·河北·高考真题)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2023·海南·高考真题)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不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符合题意。③:《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3·湖南·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①说法错误。②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说法错误,③符合题意。④: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2024·山东·模拟预测)有专家指出:资本主义带来丰饶的同时,弊端更加明显。新冠疫情爆发后,全世界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会导致产生贫富差距②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③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②④: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这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②④符合题意。①: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贫富差距就越大,所以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导致并加剧贫富差距问题,①错误。③: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③错误。故本题选C。 5.(2023·福建·高考真题)1923年,年仅31岁的林祥谦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被捕后英勇就义,是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烈士。一百多年来,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 ①符合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②④: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④正确。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产主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①排除。③: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排除。故本题选D。 6.(2023·北京·高考真题)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②④: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有利于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③:“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根本性改变,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7.(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开放 ①得到各国认同②进入新阶段③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④是一项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得到各国认同与现实不符,①错误。②: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②错误③: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可见我国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③正确。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可见这是一项基本国策,④正确。故本题选D。 8.(2023·重庆·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对此作出概括和阐述 A.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举措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 【详解】A: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A符合题意。B: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没有强调其中国化时代化,B排除。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但不提供具体举措,C说法错误。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但不决定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D排除。 9.(2023·广东·高考真题)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 ①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 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③:从1956-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可见,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阶段所提出的现代化,既有共性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表现,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②说法错误。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学生对本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积极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通过高考真题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够了解高考题型和设问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真题的分析和回答予以评价和引导。
环节四:时政热点链接,适应新情境
解题总思维:问题逻辑、理论逻辑、材料逻辑(翻译转换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范围、指向(角度)、主体、主旨、类别、分值。 第二步:审材料。分层、提取关键信息。 第三步:联系知识,整合信息。 第四步: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课件展示时政热点①: 【党史博览】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全新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理论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
2.设问角度与思路:突出问题链与思维过程 关键词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可联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③: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的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可联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提示】 ①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课件展示时政热点②: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已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现代化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现代化百年目标的新征程。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新民主主义时期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胜利。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的理由。
2.设问角度与思路:突出问题链与思维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是什么?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生产关系是什么?有何作用?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从生产关系入手?【提示】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②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推翻旧的生产关系、促使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并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持续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胜利。
1.课件展示时政热点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宏大全球视野推进全面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迈入新征程,改革开放如何再出发?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改革开放何去何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此作出了指示,党的二十大是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风向标、信号灯和指挥棒。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宏大全球视野推进全面开放”的科学性。
2.设问角度与思路:突出问题链与思维过程 关键词①:可联系改革开放的意义。 关键词②:可联系进入新时代基本国情没有变,需要深化改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关键词③:可联系推进全面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提示】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必须深化改革,不断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我们必须推进全面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了解时政热点,并尝试将时政热点和所复习知识联系起来,多角度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时政热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环节五:课后作业布置,巩固复习内容
1、完成配套《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后练习》; 2、预习《专题二 经济与社会》学案; 3、背记《专题一 必备知识》。 自行落实背诵任务 自行完成书面作业 自评、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