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迹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月迹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
一、教材分析
《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这篇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中秋之夜,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寻找月亮的踪迹,充满童趣。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呢?在穿衣镜上,在院子里,在河里,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月亮不断变化,充满动态美,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为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月迹》是本单元最后的一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对理解课文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内容。此外,本文儿童化的语言,充满童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积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悄、累、袅、嫦、娥、嫉、妒、瓷”。
2.找寻月迹,体会月亮的动态美,感受孩子们心情变化,学习并尝试写出景物的变化。
3.交流文中好玩、有趣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找寻月迹,感受孩子们心情变化。品读优美且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体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月亮的动态美,学习并尝试写出景物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习单和拓展阅读篇目《风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穿梭古今,追寻永恒的月亮
 1.导入新课。
(1)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诵读有关月亮的诗句。 
(2)引出题目“月迹”,齐读课题。了解作者名字的由来。
(3)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自主阅读,探寻月迹
默读课文思考:默读课文,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 他们在寻找月迹的过程中,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完成学习单。
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穿衣镜上、院子里、河里、眼睛里
心情变化:高兴—失望——羡慕嫉妒——高兴满足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应该让学生独立寻找月亮的足迹。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寻月亮的故事情节转移到作者暗含的情感上来,这些心理感受都是孩童特有的。
(三)品味语言
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  
预设一;镜中月
1.关键词“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等词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感受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2.穿衣镜上的月亮变化多,特别有趣:从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影。
3.指导朗读,体会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  
预设2:院中月
抓住关键词“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光的颜色美 静态描写。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设计意图】交流、朗读有趣好玩的地方,从而发现作者让月亮富有动态美的写作奥秘。学生在自读自悟基础上,结合关键词句,探究月之美,感受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月亮的美好点。本文的语言充满了童趣, 大声朗读更容易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情感升华
作者只是在追寻月亮的足迹吗?
美无处不在,美属于每一个人。
(五)拓展阅读《风雨》
贾平凹笔下风的足迹又在哪里呢?
作业布置
小练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