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陆游
情境任务
你有幸成为观众评委团成员,参与打分点评环节,当你听完传唱人唱的《书愤》时,你将为他打多少分?(10分制)
古诗改编歌曲原则
沈湘教授说:“呼吸是唱歌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
中国京剧乐师陈彦衡《说谭》:“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
要想把古诗唱好,除了要注意呼吸、发声、共鸣、润腔这些基本功,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依字行腔:腔由字生,字音词义是演唱的基础。
融情于腔: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萦韵绕腔:歌曲风格与诗歌风格及主题相一致。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朗诵诗歌,概括“愤”具体内涵
思维发展与提升 结合陆游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诗歌列锦等表现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传承诗人矢志报国的爱国之情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依字行腔
了解掌握字音词义是演唱的基础。
“书”:著于竹帛谓之书。书写。
“愤”:懑也。
懑:烦也。
烦:凡心闷皆为烦。
“书愤”:抒发心中的烦闷情感。
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融情于腔
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融情于腔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愤懑?
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世事艰:北望无望
空自许:塞上长城
镜中鬓:早已斑白
《出师表》:无人能及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年华空老
朝廷无人
义愤(国家)
悲愤(自身)
忧愤(朝政)
融情于腔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愤懑?
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阎肃老先生在参加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时对总书记说:“我们军旅作家也有风花雪月,我们的风就是铁马秋风,我们的花就是战地黄花,我们的雪就是楼船夜雪,我们的月就是边关冷月。”
融情于腔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此联意象两两相合,与地点名词组成两幅雄放豪迈的战场画卷,渲染紧张肃杀气氛,表现高昂战斗情绪。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融情于腔
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知识拓展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mǐ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shí九从军乐,亘gèn古男儿一放翁。
萦韵绕腔
诗末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
歌曲风格与诗歌风格和主题相一致。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萦韵绕腔
歌曲风格与诗歌风格及主题相一致。
当你再次听传唱人唱《书愤》时,你将为他打多少分?又将做出什么点评?请完成表格。
重回现场
评分细则 总分(10分)
依字行腔:腔由字生,字音词义是演唱的基础。
融情于腔: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唱之中。 萦韵绕腔:歌曲风格与诗歌风格和主题相一致。 点评:
有位歌手想成为陆游《病起书怀》的传唱人,想请你为他写几条建议。
经典咏流传
建议表
依字行腔:
融情于腔:
萦韵绕腔: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浣花村之时。
经典咏流传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
孤臣: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gān):江边。
阖(hé)棺:死亡。
庙社:宗庙和社稷。
京华:京城。
和銮(luán):古代车上铃铛。车前横木上称“和”,轭首或车架上称“銮”。代指“君主御驾亲征”。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细看:细细品读。
知识拓展
我们都是经典传唱人
班级将举办元旦晚会,请你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选择合适的伴奏,并演唱出来。
经典咏流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