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8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8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第二单元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人类历史上文化璀璨的轴心时期——约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与同期的古希腊和古印度文明交相辉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韩非,李斯,商鞅)、兵家(孙膑)、名家(惠施,公孙龙)、阴阳家(邹衍)、纵横家(张仪)、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家……
结束: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
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礼崩乐坏)
百家争鸣-形成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土地公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遭破坏,王室衰微,诸侯林立纷争,战乱不断。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形成“士”阶层,并逐渐崛起。
科技因素……
意义: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在理解仁、义、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4.总结写作特色,背诵全文。
第一节
文化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的一生
1.青少年时期
2.齐国经历
3.从政鲁国
4.周游列国
5.晚年结局
3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19岁娶亲。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左右,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
1.青少年时期
2.齐国经历
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三桓”手中(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而作罢。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
3.从政鲁国
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52岁时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在大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孔子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4.周游列国
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
大致是从鲁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
5.晚年结局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终。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仁——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的“仁”就是“爱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礼——实现“仁”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了解孔子思想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反对统治者无节制地剥削人民。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了解孔子思想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492章,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了解《论语》
《论语》体式: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国内——半部论语治天下
《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
“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后避兄名讳改名“赵光义”)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朱子语类》
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
世界——全人类文化宝藏
第二节
文本探究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重点字词: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
而②:表顺承。
就:走向,接近 。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已: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第一章
“君子” 
1.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2.有道德的人。
3.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
“小人”
1.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2.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3.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理想追求
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做到物质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排除干扰)
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敏于事而慎于言”(实践锻炼)
不断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焉”(虚心请教)
才算达到“好学”的要求。
君子应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饥饿)在其中矣,学也,禄(做官的俸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 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
重点字词: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拿(把)……怎么样 ”
礼、乐:名作动,对待礼,对待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
第二章
内在的本质精神
八佾,宫廷乐舞制,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季氏,即季孙氏,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忍心,狠心)也,孰不可忍也!”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思考1: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
乐“统同”,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起到协同调和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由此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仁是内在核心,礼乐是外在表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德。”(《孟子·公孙丑上》)
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知道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
子曰:“朝闻道,夕死(之)可矣。”(《里仁》)
第三章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闻道:得知真理,即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死:为......而死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仁义的道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生命的意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执着追
求真理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郑国和弟子走散了,孔子在城墙东门旁发呆等着弟子们,弟子们也在寻找孔子。子贡回来告诉孔子说,他在寻找夫子的时候有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yáo),其肩类子产,然自要(同“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瘦瘠疲惫的样子)若丧家之狗。”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真理所在之地,即使有千军万马的人来阻拦,我也要勇往直前。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重点字词:
喻:知晓,明白
译文: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第四章
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和(和睦)而不同(苟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结合《论语》中的章句,谈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五章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自省:宾前,省自。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学习方法
见贤思齐、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重点字词: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第六章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都符合中庸不偏不倚的标准,小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的标准,君子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的标准,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小人之所以处处违背中庸的标准,是因为他们无所顾忌和畏惧!”
君子处世,秉持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就是要求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处世的最高学问。“中庸”一词,最早出于圣人孔子之口。孔子认为,君子说话行事,奉行中庸之道。这种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用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致也,唯君子能体之,小人反是。”意思是说,中庸之道虽然极为平常,但又极为精微高深,唯有仁人君子、智慧贤能之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不可言说的微妙精义。而那些小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的言行不是恪守中庸之道,不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而是往往偏激狭隘,固执一端。所以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毅:意志坚强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责任担当
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士要以“仁”为己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重点字词:
为:堆积。
篑:筐。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坚持。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第八章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君子做事要持之以恒
1、主题内容:
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不论做事还是为人,贵在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比喻和散句,说理生动自然。
“未成一篑”:垂成,垂成之际容易懈怠
“虽覆一篑”:初始,初始之时容易畏难
当前还是当止,以儒家强调的道义为准则。
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重点字词:
知:同“智”。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第九章
智慧者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不惑不在于万能,而是因为他明达事理,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
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
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仁勇”是君子的三种美德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重点字词:
克:约束。
复:归复。
一日:一旦。
归:称赞。
由:依靠。
而:转折
目:细则。
事:实践。
第十章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愿意实践这些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这是对如何实践仁的回答。
“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都称赞他具有仁的品格。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去追求,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运用排比,点明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内心向仁,行动合礼。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
克己复礼为仁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重点字词:
一言:一个字。
行:实践。
其:大概。
恕:体谅,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务,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第十一章
这也是孔子对践行仁的原则的表述:恕道。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是“仁”的内涵之一,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卫灵公》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施行仁政的人犹如射箭一样: 射箭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 放箭而没有射中, 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 而是反躬自省, 从自身找原因罢了。 )《孟子·公孙丑上》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重点字词: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事:通“侍”,侍奉。
第十二章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第十二章
学《诗》的重要性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他还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学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诗可以兴
《诗经》在进行创作时,都是有感而发的,因而每一个字中都饱含感情。读《诗经》的人,自然也能感受到这种感情,并使自己的感情受到熏陶。
因而《诗经》起到了影响人们心志的作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人重视《诗经》的兴发作用,很多人都是受《诗经》的感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虚实相生的意境。写实方面,伊人可望不可及,虚的一面,理想很难达成,需要经历千百般的努力。用苇草比喻理想,托物言志,通过具体和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意志,不畏险阻,不断追求。
诗可以观
观是“观风俗之得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因而必然是对它所诞生的时代的真实反应。我们对前人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要想有所了解,就得获得当时的文献资料。而学习《诗经》,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掌握全面的社会历史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风俗民情。这些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以古证今,提高现实观察力,提高洞察人情世态、分辨是非的能力。
溱zhēn与洧wěi,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jiān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cú往观乎?洧之外,洵訏xū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洧》
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春秋时期,郑国上巳节的习俗风情。这一天,年轻的朋友们,手持兰草来到河边相会,洗衣濯足、游乐祈福。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猗(yī)。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淇奥》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表面上是一首夸赞诗,但《淇奥》更开创了以竹貌喻人品的先河,这个切磋琢磨的过程,是“诗可以群”的体现。我们今天,也依然在干这件事,写诗喜欢用“与君共勉”的题跋,热衷于参加“诗歌朗诵会”,这是一次次“群居相切磋” 的过程。(《论语集解》孔安国)
“群”是沟通,它以诗为媒,把一个个零散的、个人化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约定俗成的认识。
诗可以群
诗可以怨
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上级统治者的不满,比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目。但还应该看到,《诗经》中还有其他的不满情绪,因而“怨”并不局限于“刺上政”。比如《采薇》表达的是人民遭受战争痛苦后的不满,《氓》表达的是弃妇的不满……《诗经》的这个社会作用很值得我们借鉴,自身的不满情绪,如果能运用诗歌发泄出来,不仅缓解了自己的积郁,还诞生了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jià)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xuán,同悬)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坎坎是砍树的声音,砍倒的树放在河边,等着搬运回家。看了轻轻打着漩儿的河水,想起那些不劳动的统治者们,粮食和猎物都被他们夺去了。那些老少爷们儿,确定不是在吃闲饭?
“苛政猛于虎”,这首诗塑造的正是统治者和劳动者的对立,体现了被剥削者面对不公待遇的愤懑。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白白被统治阶级夺去享受,于是发出灵魂拷问。
但是由于古时倡导“怨而不怒”仁政的思想,他们只能把自己心里的不满诉诸于诗,让读到诗的统治者们有所醒悟。诗在默默地助力“平天下”。
1、主题内容:
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诗可以兴、观、群、怨,就是肯定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养家的作用。
孔子“兴观群怨”说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诵读感悟“仁”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可以说是《论语》最核心的概念,也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
一:仁之至:自爱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扬雄《法言·君子》)自爱——爱他人——泛爱众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荀子-子道篇第二十九》
儒学仁学体系

仁政(泛爱众)
仁爱(爱人)
仁德(自爱)
(完美的个人修养)
(理想的人际关系)
(完善的政治统治)
二:仁之本: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三:仁之纲: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四:仁之体: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释礼归仁
诵读感悟“君子”
《论语》中对人提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士——君子——仁人——圣人
如何成为“君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知识体系
《论语》是价值体系
《论语》是文化体系
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
《论语》是知识体系
读《论语》能让人心智成熟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
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价值体系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
《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人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现实的世界只是“实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应然的”世界。
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
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一生进退有依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文化体系
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后才有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
因为有文化认同感。历史是否中断,看文化的认同有没有中断。
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
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
中国几千年维护国家统一的最伟大、最恒久的力量,不是秦朝的军队,而是那些在乡村拿着一本线装《论语》,带领学生们朗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的私塾老秀才。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思想家梁漱溟:孔子的《论语》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理解性默写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答案】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