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13《摔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摔跤》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单元目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四年级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要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范读、自由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读、指名读等。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以“朗读为主”,从流利读入手,再到美读,步步升入,升华情感,让学生享受朗读的快乐,更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教学目标:1.结合文中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体会嘎子机灵好胜的形象特点。2.聚焦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学习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迁移仿写。教学重点:能结合《摔跤》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特点。教学难点: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任务导入1.出示作文页,明确单元任务本单元的习作是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人物的特点。2.出示单元页,关注语文要素究竟描写人物有哪些基本方法呢?我们这个单元又会学到哪些方法呢?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课文学习。活动一:检查课前预习,感知人物特点1.出示学习单,整体感知人物特点学生交流学习单。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使巧招 下冷绊子 扳他不动 仰面朝天傻大黑粗 动转不灵膀大腰粗 塌着腰 合了裆 不露破绽师:读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我发现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是嘎子,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小胖墩。师:是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走进这一课的第一篇短文《摔跤》,来看看这两个小伙伴摔跤的精彩场面。活动二:聚焦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师:通过预习,我们初步感受到本文的主人公小嘎子的机灵和争强好胜。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把他的机灵和争强好胜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短文。1.出示自学提示一边读边圈画批注,从哪里可以看出嘎子机灵,争强好胜。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聚焦三个比喻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指导。预设1:我发现三个比喻句:各自虎式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从这三个比喻句中,我读出了嘎子和小胖墩势均力敌,而且两个人都是挺会摔跤,谁也不输谁。尤其是嘎子利用自己灵活的特点蹦来蹦去,试图利用自己身体优势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想攻击对方的弱点,他就是很机灵,而且好胜。4.聚焦摔跤的一连串动作预设1:摔跤前嘎子精神抖擞。他的动作是虎势一站,与胖墩对起阵来,而且还围着他蹦来蹦去,显然是在找机会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从这看出他很机灵,好胜。预设2:我从嘎子和胖墩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揪在了一起。而且他还推拉拽顶,扳着胖墩等动作看出,他好胜。预设3:我从嘎子摔跤时沉不住气这4个字可以看出嘎子好胜,极其想取得摔跤的胜利。师:从刚才同学们交流之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写嘎子摔跤的时候,动作是一连串的动作。并且是分成摔跤前占上风,摔跤时双方对峙和处于下风三个时期来写,把摔跤的动作进行了分解。4.看视频,朗读体会播放视频,看精彩摔跤动作梳理板书,对照板书,老师引读课文中相关的语段。师:嘎子是个( )的孩子,从他的一连串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摔跤开始时——生读: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师:摔跤中——生:任你怎样推拉顶拽,硬是扳他不动。师:沉不住气后——生: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活动三:迁移仿写,写出人物特点1.对比引导师:同学们,刚刚读到的一连串精彩的动作描写吧嘎子机灵好胜的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样的动作描写,我们在四下七单元也学习过,哪位同学发现今天的学习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预设:今天的一连串动作是表现人物的特点,而之前的一连串动作是把事情写清楚。出示对比:四年级下册七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二2.练习说话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练习说话:他真 。只见他 。学生小组内练习说话。交流,老师引导出示评价标准:3.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并批注阅读感受。预设一: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预设二: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预设三: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1)对比读,换一换:体会“钩”和“别”在文中动作描写的准确性;(2)结合生活体验,体会小嘎子的好胜心强的特点。4.学生仿写出示范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他真是个掰手腕高手。只见他咳了两声,清了清喉咙里的痰,活动了一下手腕,然后鼓起腮帮子,握住对手的手开始使劲扳。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连胳膊上的疤都因为过于用力而变得更加明显了。双方一致僵持不下,之间他额头上青筋突起,微微渗出细密的汗珠。突然间他猛地发力,把对方的手腕连同小臂按在桌面。大家一阵欢呼,他最终获得了胜利。练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顺势指导。我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它就是徐光耀写的《小兵张嘎》,请同学们去读一读这本书,到书中去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嘎子写得活灵活现的。在阅读的同时摘抄书中描写人物的精彩片段。板书设计13 摔跤动作写作密码巧用修辞连续动作用准动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