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18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18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变革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工人处境恶化
阶级矛盾(贫富差距、剥削压迫)
1.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基本矛盾、阶级对立、社会分化等)逐渐显现。
工人的行动
英国卢德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40年代
19世纪初
捣毁机器、争取经济权利
争取政治权利
失败
三大工人运动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空想社会家的蓝图
失败
出身

“蓝图”
方法
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实行实业制度,人人都要劳动,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法郎吉”的梦想,人人平等、劳动,免费教育,没有城乡差别
“新和谐公社”,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上书拿破仑
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自己出资进行实验。


人物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国别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继承
(3)理论基础:吸收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街头与工人聊天
4.实践基础: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
4.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一)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1848年德文原版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将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2.论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
3.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2.《共产党宣言》——内容
4.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达到目的,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与发展
1.剩余价值学说
2.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2.实践意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思想武器;促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美洲
西欧
东欧
亚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指导各国工人运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2)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一)第一国际成立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
梯也尔
对外:卖国
对内:镇压
1871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政权 建设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社会 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2.革命措施
暴力革命原则 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3.结果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联合扼杀。
失败原因:
⑴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⑵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
⑶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① 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② 未能乘胜追击残敌;③ 未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④未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作战。
大本P68
4.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上述图片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