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与妻书》课件 (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与妻书》课件 (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与妻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疏通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和议论的写法;品味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
4、感悟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沉重、坚决、不舍又必须选择的复杂情感。
难点:理解革命先驱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激发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唤起爱国热情,感悟“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的意义。
导入
他,少有大志,在科举考试中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候”便掷笔而去。他,被捕之后,行将就义之时,仍能书生意气,慷慨陈词,引得提审他的两广总督叹到:“ 惜哉!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他是英雄,亦有柔情,他在人生倒数之日,写下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家书。这个人就是林觉民。今天我们一起随他的笔触,走进这封流传千秋的 《与妻书》。
任务一:检查预习,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人。少年时就接触民主思想,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二是1907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时期,主要思想“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三是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之役 七十二烈士之一。主要的思想“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
(二)写作背景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本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三)解题
①与,给。
②妻,在这里指林觉民的妻子。
③书,书信。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文体
【书信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此致敬礼”。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此致”二字之后不加标点,“敬礼”二字之后可加感叹号表示诚意。
⑤署名和日期:另起一行,在右下方位置署名,日期写在名字下方。
任务二: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第1段:意映卿卿如晤①(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②(  )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答案】①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②竟:完成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①(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②(  )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③(  )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答案】①彀:同“够” ②充:扩充 ③体:体谅,体察
第3段: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①(  )吾先死也,无宁②(  )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③(  )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答案】①与使:与其 ②无宁:不如 ③禁:承受得住,经得起
第4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①(  )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②(  )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③(  )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④(  )形容之。
【答案】①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②既:已经 ③有身:有身孕 ④寸管:指笔
第5段: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①(  )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②(  )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③(  )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④(  )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⑤(  )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答案】①第:只是 ②抑:还是 ③率性:任性 ④肖:像 ⑤后日:今后的日子
第6段: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  )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答案】旁:靠近
第7段: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①(  )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②(  )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③(  )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④(  )。辛未三月念⑤(  )六夜四鼓⑥(  ),意洞手书。
【答案】 ①的的:实在,的确 ②偶:婚配,嫁给 ③模拟:想象,揣摩 ④一恸:大恸 ⑤念:俗同“廿”,二十 ⑥四鼓:四更天
第8段:家中诸母(  )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答案】 诸母:各位伯母、叔母
【典句翻译】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答案: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了解我的内心,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得分点:第一个“书”、竟书、察、衷,句意通顺)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答案: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惦念的人,也应该以牺牲我和你的幸福为乐,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一定不要悲伤!(得分点:乐、福利、其,句意通顺)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答案: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回答我。(得分点:初、婉、是、相答,句意通顺)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 答案:像我们这样专一于爱情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就是我敢于任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得分点:状语后置句式、判断句式、所以,句意通顺)
任务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三天深夜完成的。念及革命必然会有流血牺牲,他便取一方形白帕作纸,给父亲和妻子各写了一封绝笔信。第二天,林觉民将两封绝笔信托付给友人,以“我死,幸为转达”为嘱。
这是一封家书,也是一封遗书。
这是林觉民就义之前写给妻子的一封诀别书,更是是一封爱情的告白书。文中的一字一句都浸润着一位即将永别的丈夫对妻子浓得化不开的深情,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美情书”。
这还是一封情书。
作为一封情书,出现最多的情感词是什么?
【明确】
“爱”“悲”
林觉民写这封信的样子,原文“泪珠与笔墨齐下”一句画面感很强。
一个七尺男儿伏在案前,写这封信时泪流满面,浑身颤抖,以至于“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写不下去了,太悲痛了。
写不下了不写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逼着自己写?他在担心什么呢?
【明确】
“恐汝不查吾衷”, 害怕你不能理解我的心。
林觉民想要他的妻子明白他的心,他的吾衷: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虽然林觉民离开了妻子,但他不希望妻子认为我是不爱你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爱你,我才勇于去死。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可以超越生死,无惧生死。
全文的主旨句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即“爱汝”之情和“就死”之理。
自读课文,思考:
1.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爱汝”之情?
2.“爱汝”之情至深,林觉民却有“就死”之理,两者是否矛盾?
任务四:阅读探究,把握主题
【明确】
1.自读课文,思考: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爱汝”之情?
①“三忆”(3、4段)
“汝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
“回忆”——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又回忆”——回忆起自己两次回家的情景
三次回忆将二人的深情、甜蜜、幸福展现出来,让人羡之、感之、叹之。
②“三嘱”(5段)
一嘱 好好抚养孩子
二嘱 教子承父志
三嘱 清静安稳度日
三个嘱托是对对妻子的期望,亦是责任的托付。
③“三愿”
一愿与汝相守以死(5段)
二愿吾灵伤依依旁(6段)
三愿尽吾意为幸(8段)
三个心愿传递对妻子的不舍,亦述尽赴死的决心。
【明确】
2.“爱汝”之情至深,林觉民却有“就死”之理,两者是否矛盾?
(1)文中提到的国家局势: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第二段、第五段)
(2)文本对应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无能,曾是世界强国的中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境地。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抵抗和救亡图存的探索,1911年4月24日,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时,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
(3)作者个人:①“助天下人爱之所爱” ②“为天下人谋永福”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一颗仁爱、博爱之心,无私、牺牲自己为天下人的心;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作者将小我的夫妻之情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强化越是深爱妻子便越是应该献身革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牺牲精神。
【明确】
1.自读课文,思考: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爱汝”之情?
①“三忆”(3、4段)
“汝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
“回忆”——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又回忆”——回忆起自己两次回家的情景
三次回忆将二人的深情、甜蜜、幸福展现出来,让人羡之、感之、叹之。
②“三嘱”(5段)
一嘱 好好抚养孩子
二嘱 教子承父志
三嘱 清静安稳度日
三个嘱托是对对妻子的期望,亦是责任的托付。
③“三愿”
一愿与汝相守以死(5段)
二愿吾灵伤依依旁(6段)
三愿尽吾意为幸(8段)
三个心愿传递对妻子的不舍,亦述尽赴死的决心。
任务五: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一、主旨归纳
结合文本,思考:
1.有人说,这是千百年来最感人的情书,感人的原因在哪里?
2.这封信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明确】
1.有人说,这是千百年来最感人的情书,感人的原因在哪里?
反复将“天下”“国”和“家” 对举,是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而朴素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个人幸福相比天下幸福微不足道
疼爱妻子升华情感为天下谋永福
英雄志坚牺牲小家义无反顾革命
2.这封信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对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对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主旨】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思绪澎湃,通过诉“爱妻”之情和说“舍妻”之理,表达了烈士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的忠诚,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将儿女私情和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谋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写作借鉴
1.寓理于情,以情动人。《与妻书》议论的是国家兴亡、民族存危的大事,涉及的是救国救民、舍生取义的问题,然而接受教育和启示的是恩爱多年而对国事知之不多的妻子,因而作者不能直接地说教,而应将这些拯国救民的道理蕴蓄于夫妇之间的眷眷爱恋、脉脉温情之中,让“泪珠和笔墨齐下”,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喻之以义,只有这样,才能叩动她的心弦,启发她的觉悟。作者就运用这种叙述抒情和议论抒情的艺术手法,把革命的道理、斗争的哲学巧妙地溶化在夫妇之间的絮语倾诉之中,使作品汇成一种情波飞流、叩心夺魄之势,因而愈发显得娓娓动人,摇人魂魄。纵览全文,虽然没有洋洋洒洒的议论、慷慨激昂的说教,但没有革命就没有出路、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个人的幸福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早已和盘托出。
2.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这篇《与妻书》主旨精深、情意浓郁。文章中,作者对自己与妻子之间真挚爱情的回顾感人至深,他先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几幅色彩鲜明的画面。然后,在这些饱含情感的描写、记叙上,或者对污浊现实予以抨击,或者抒发战斗的革命情怀,从而揭示了描写和记叙的真切用意。由于作者把描写和记叙作为前提,因而抒情和议论就有了切实的基石,不仅给读者毫无呆板干枯、矫揉造作的感覺,相反显得十分真挚自然,诚恳动人。又由于把抒情和议论作为记叙和描写的发展和升华,因而那些描写和记叙又显得旨趣高深,用心精妙。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这种巧妙结合,交错运用,终于使《与妻书》产生出美不胜收、夺人魂魄的艺术魅力,焕发出彪炳璀璨的神光异彩。
3.《与妻书》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有其一定的特色。作者为了淋漓尽致地表现其以身许国的耿耿忠心,万死不辞的凛然正气,较多地运用了反诘句、感叹句、排比句和对偶句,从而使语言显得整齐而匀称,壮烈而有力。全文激情充沛,情感跌宕,汇成了一股汹涌奔腾的文势,直击人心,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布置作业
1.请你以陈意映的口吻,给林觉民写一封200字左右的回信。
2.革命者为了家国大义舍弃儿女私情的选择,我们作为后来者,应当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呢?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300字左右。
3.我们从革命先烈的文字中体会到伟大的人格魅力,家书情重,信仰更比天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参考答案】
3.示例: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