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4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0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4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0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14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和内容,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维新运动的影响2.知道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和不屈精神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知道《辛丑条约》的内容,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4.结合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时代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兴起。
①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①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②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高潮——百日维新
①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②标志: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③措施: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3)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3.历史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4.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特别提示]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4.结果及其原因:1900年9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6.评价
(1)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也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拓展]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进步意义: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得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也广泛动员了民众参加。
(2)局限性:“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侵华原因: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殖民利益。
2.概况
(1)北方
(2)南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列强罪行
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②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的内容 主要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等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东南互保”,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和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南方许多地区免于战乱的波及,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1911年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这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图解历史〕
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
主题 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维新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维新运动的代表首推康有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通过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的威望,吸引广大士大夫。但却事与愿违,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
——摘编自江银曼《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史料二]维新运动是一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运动。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曾指出:“主张维新的人即当日主张现代化的人。”回顾历史,戊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摘编自李丽梅、李阳生《戊戌
变法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维新运动是一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运动”这一观点。
[提示](1)特点:仿洋改制;托古改制。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其托古改制理论不能为多数士大夫所接受,引起士大夫们的反对。
(2)论述:维新运动促进近代人们思想解放;力倡文教改革,如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重视舆论宣传,创办大批报刊,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革新传统的陋习,倡导社会习俗的现代化。
[拓展]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
2.戊戌维新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及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6)军事上: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3.列举19世纪60年代以后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的激化。
(2)理论准备: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
(3)组织准备: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概念阐释〕
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诉求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其成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2.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5)重建核心: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6)运动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政治纲领
阶段 前期 后期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容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结果 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图解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
(1)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近代中国史上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6.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目的: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发动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3.代表人物:主要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4.内容
(1)为了自强,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2)为了求富,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3)兴办近代教育:洋务派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4)筹划近代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图解历史〕
洋务运动
5.评价
(1)积极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局限性:未能达到以洋务新政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3)失败的必然性: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概念阐释〕
(1)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近代新式工矿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洋务派早期创设的民用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形式。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商办实则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2)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思想上的文明化、理性化。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这是其不同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主要表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西北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1)起因: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
(2)危机加剧
①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②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3)危机解决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后来,清政府与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西南、东南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1)背景: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2)过程
①开始:中法战争于1883年底打响,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
②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
(3)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3.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力图占领中国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2)过程
①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本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8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②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
③黄海海战: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北洋舰队也在作战中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随后,日军入侵辽东半岛,在占领旅顺后,进行了长达4天的大屠杀,杀害2万多中国人。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
主要内容 影响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2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概念阐释〕
(1)商品输出:列强主要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借此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主要是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指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和办厂权等。《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主要是资本输出。
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概况: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2)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清政府向欧洲大借款: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3.强占租借地: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强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香港“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4.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5.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概念阐释〕
(1)租界: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列强在租界内设立司法、审判、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等殖民统治机构,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
(2)租借地:指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军事目的,强行向软弱的清政府租借的大片战略要地,多数附有军事设施。
(3)势力范围:是指列强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其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主题1 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史料一]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提示]依据:《资政新篇》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事业。
未能成功的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环境紧张;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拓展]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
(1)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少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清朝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地方政权出现了自立的倾向,汉族官僚的地位不断上升,清朝统治集团的内部格局出现变化。
③《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④催生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局限
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主题2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史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问题2]根据史料二、三评价洋务运动。
[提示]进步性: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局限性: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拓展]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促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方式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开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6)思想上:洋务运动有力冲击了“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等思想观念,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主题3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史料四]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黄凤志《中国外交史》
[史料五]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问题3]据史料四,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据史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提示]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国加快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中国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付出的代价巨大;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觉醒;开始寻求政治变革;“天朝上国”的迷梦破碎;(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朝贡体系瓦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拓展]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
(1)列强侵华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侵略特征,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列强侵华格局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前,主要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战胜中国后,日本在华侵略势力迅速发展,取得了与欧美列强同等的地位,跻身侵华强国的行列。
(3)社会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洋务运动破产。
(5)阶级关系变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
(6)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从技术层面拓展到制度层面。
(7)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大国形象彻底扫地。此后,列强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便趁火打劫,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1840—1901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和逐渐加深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上: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之后,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探索救国道路。面对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开眼看世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进行自救运动;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农民阶级也开始进行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但是这些探索运动因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最终都失败了。
经济与社会: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掠夺,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等运动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
思想文化上:随着列强的侵略加剧,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成为时代潮流。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将“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戊戌维新运动提出的维新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12讲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示意图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3.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概述晚清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西方世界 中国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经济 ①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政治 先进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外交 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闭关自守,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军事 热兵器,战斗力强 武备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形势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概念阐释〕
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手段,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和地区,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一种侵略政策。
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英国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对华发动战争。
(2)战争进程
①1840年,英国远征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②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性质:清政府组织的一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
(4)结果:中国战败
①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
协定关税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五口通商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5)影响
①《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②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概念阐释〕
(1)协定关税:一种是自主协定关税,即通过协议,在自愿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对方以某种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另一种是片面协定关税,即一国在另一国胁迫下签订协议,片面给予对方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
(2)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3)片面最惠国待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等侵略者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英国要求修约,遭到清政府拒绝。
(2)战争进程
①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③1859年,英法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
④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签订国 条约名称 条约主要内容
中国—英法 《天津条约》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行权;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国—英法 《北京条约》
中国—俄国 《瑷珲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中国—俄国 《北京条约》
(4)影响
①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
②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概念阐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政治上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奴役,但仍保持着国家主权形式上的独立和自主的“外壳”形象,经济上受其掠夺和剥削。“半封建”是指封建社会开始或已经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同时,出现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是代表社会进步的力量。“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是中国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仍封闭、愚昧、腐朽。
(2)受鸦片战争的冲击,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
2.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2)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畬: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影响: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概念阐释〕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师夷之长技”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制夷”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仿效和肯定,它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主题 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史料一]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可惜,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中国社会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二]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从思想角度分析“中国社会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中两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提示](1)影响: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或“开眼看世界”)。原因: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社会现实(或受传统理学思想束缚);中国人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影响范围有限。
(2)影响:兼具破坏性与建设性
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想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拓展]
1.鸦片战争后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经济上 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思想文化上 传统封建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对外关系上 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社会生活上 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等首先传入中国,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不断传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朝贡体系与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中国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的立足点是“华夷”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2)不平等条约体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11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与当时世界潮流进行比较,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结合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当时的世界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2.结合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3.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增强文化自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②江南等地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②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经济的局限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概念阐释〕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在“重农抑商”的背景下,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有利于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
〔图解历史〕
阻碍明清时期新的经营方式发展的因素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
(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和明朝中期王守仁。
(3)主张:“致良知”为核心,“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
(4)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李贽的思想
①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②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1)背景
①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③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吏治腐败。
④“西学东渐”带来先进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倡导经世致用。
[特别提示]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思想,但并没有发展形成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体系,而是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当时的思想主流仍然是理学。
〔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把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成就
(1)明清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2)戏曲
①传奇:明清戏曲创作也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②昆曲:舞台演出方面,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③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1.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1)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
(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方科技的传播——“西学东渐”
(1)背景: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
(2)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
(3)表现
①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概念阐释〕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这段时期,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为重要窗口,西方文明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科技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史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史料二]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
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问题](1)据史料一,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示](1)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学校是议政场所。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特点:推崇以数学为基础的数理逻辑方法;注重实验和实践;主张科技为国计民生服务。原因: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危机严重;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拓展]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提倡男女平等。
(2)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主张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当时思想家提出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5)是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儒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改造,但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
2.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影响
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思想源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治 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经济 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
实质 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第2课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结合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2.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驻藏大臣的设立等措施,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角度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3.结合清朝中期的内外矛盾,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
(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的加强
(1)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关心地方具体事务。
(2)奏折制度
①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②特点:联系方式迅速、机密,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③作用: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军机处
①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4)思想文化的控制
①表现: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特别提示](1)专制制度不等于君主专制。专制制度指的是一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的都是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指有君主称号的人(皇帝、国王等)的专制统治,秦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都属于君主专制统治。
(2)君主专制制度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封建制度包括的范围很广,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封建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制度。
二、疆域的奠定
1.奠定的过程
(1)巩固东南边疆——设台湾府
①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郑氏投降: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③设台湾府: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2)巩固东北边疆——划定中俄东部边界
①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
②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③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部边界。
(3)巩固北部及西北边疆
①1757年,击败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巩固西南边疆——直辖西藏
①确立册封制度: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②设驻藏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明确管辖: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5)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概念阐释〕
(1)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2.清朝的疆域
(1)疆域的范围: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2)地方管辖——督抚制度
①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②在东北、北部、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特别提示]明清督抚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1)明初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这种分理其政的办法,削弱了元代行省过大的权力,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2)明初置督抚,主要是从中央监察地方,以补“三司”不足的角度出发的,但督抚在行使监察权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干涉地方政务,并日益常态化与制度化,在事实上成为地方“三司”的上级,最终完成了其地方官化。清朝建立之后,全面继承了这一制度,并通过不断调整,使其日趋完善,总督、巡抚遂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
(3)督抚在抑制武臣之专横、维护中央集权、整饬武备、巩固边防等方面曾经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督抚制度的确立,不仅在地方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新的制衡关系,而且由于督抚的“双层性”,从而使中央和地方之间也出现了新的权力制衡机制。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
(1)原因
①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农民起义不断。
2.外部威胁
(1)表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对策:闭关自守政策
A.闭关自守政策的表现
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
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B.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主题 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史料]“两个聋子之间的对话”
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
[问题]有学者认为,双方的此次交涉是“两个聋子之间的对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理解:说明双方对彼此缺乏理解,甚至是误解。乾隆认为英国是“蛮夷”,其对中华文化充满景仰;而马戛尔尼则认为中国对英国开放市场理所当然,其要求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
表明双方都极其固执而自信,导致双方的沟通无果而终。乾隆具有浓厚的天朝意识,对中国文化和国力充满自信;而马戛尔尼自恃英国实力,态度傲慢,提出了对方难以接受的要求。
[拓展]
1.清朝中后期面临的统治危机
表现 原因
内部 官场腐败 各级官吏结党营私,贪污腐败 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员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军队颓废 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 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
财政危机 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 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
土地兼并 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起义 白莲教等起义不断 人地矛盾;贫富差距大;政治腐败
外部 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清政府“闭关自守”
2.“闭关自守”政策
(1)原因
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企图通过闭关锁国,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2)影响
①积极:这种消极防御的手段,初期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封建统治者日益固步自封。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以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封建政府实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3.思想: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步入总结阶段。
4.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重视发展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5.对外关系:遭受外来侵略并进行反侵略斗争;对外政策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影响了中国社会转型,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第10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课时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认识明朝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结合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制度创新2.结合西藏和东北的治理,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结合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荷兰侵占台湾等史实,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政治制度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
①目的:为加强皇权。
②内容: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③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立内阁
①原因:宰相废除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②设立者:明成祖。
③性质: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④职责权限: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这一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根源:君主专制)
②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拓展]内阁工作程序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影响
①地位: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古代中国的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这种“贡”和“赐”的关系实际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朝廷之所以明知亏本而乐此不疲,是因为对这种交易怀有一种政治目的。
2.平倭斗争
(1)背景
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2)斗争: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倭。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2)表现
①16世纪中叶,葡萄牙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
(1)鞑靼和瓦剌的威胁
①背景: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
②表现:鞑靼和瓦剌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③解决: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加强对藏族地区的管理: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概念阐释〕
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是中国明代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管辖机构。奴儿干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辖区内分置卫所,明朝政府还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照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贡物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2.明清易代
(1)清朝崛起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此前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2)明朝灭亡
①原因: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②过程: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3)清朝入关确立在全国的统治
①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②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主题 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史料一]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必遵从当地习惯。如到印度古里,成交时以拍掌为定,“自后价有贵贱,再不改悔”。到锡兰王居之城,得知该国“崇信释教,尊敬象牛”等情况后,遵其习俗。到爪哇国,了解到爪哇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不仅如此,郑和团队还把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道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进行详细记载,并相继写成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等著作,这为研究当时各国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郑和下西洋,带动了亚非许多国家与明朝进行朝贡和贸易,永乐六年,浡泥(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国王携王后来朝;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率540余人来朝;甚至远在东非的木骨都束和不剌哇,在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曾三次派遣使节来明朝朝贡等,所有这些来访都受到了明成祖的高规格款待。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史料二]中国历代战争分布表(按明代行政区域划分)
序号 省名 战争总数 各历史时期战争次数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1 京师 712 89 73 116 228 60 146
2 南直 841 50 65 343 149 98 136
3 山东 437 141 67 103 85 18 23
4 山西 478 95 35 109 131 33 75
5 河南 820 203 138 271 150 43 15
6 陕西 1281 46 201 432 365 158 79
7 四川 381 6 38 82 107 52 96
8 湖广 406 29 34 148 79 63 53
9 江西 126 1 8 37 14 15 51
10 浙江 208 1 4 20 35 21 127
11 福建 107 0 4 3 13 11 76
12 广东 95 0 2 5 10 17 61
13 广西 123 0 2 0 13 28 80
14 云南 130 0 11 8 31 2 78
15 贵州 47 0 0 0 1 1 45
合计 6192 661 682 1677 1411 620 1141
注:京师:指北直隶,以北京为中心,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南直:即南直隶,以今南京为中心,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一带。
——据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与前代相比,明代中后期的战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1)特点:以和平交往、公平贸易为主;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注重调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突出“朝贡贸易”。
(2)①新变化:由陆上威胁向海上威胁变化(或东南沿海地区的战争数量增加)。说明:明代以前战争威胁主要来自陆上,明代中后期后,来自海上的威胁不断加强;明朝倭寇不断袭扰沿海地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也开始侵略沿海地区(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
②新变化:战争的性质由内部战争向反侵略战争转变。说明:中国古代战争的性质主要是内部各政权和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明代中后期之后,倭寇袭扰;西方殖民者侵略东南沿海,逐渐出现了反外部侵略的战争。
[拓展]明朝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历史特征
(1)发展趋势:整体上看,明朝初期,实行相对开放的外交政策,最典型的是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因为倭寇之患,实行“海禁”政策,逐渐走向“闭关”,清朝延续了这一趋势。(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求)
(2)新旧交替:明朝时期,世界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化。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侵扰中国,西学传入中国,明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特点。
(3)和平外交: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西方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交往理念与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联系。
(4)政治优先: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更多地体现了宣扬天朝大国的政治目的,是明朝对外交往的显著特点。但是,对外交往中缺乏深层的经济动力,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
(5)优势明显:明朝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往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认识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 1.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 2.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科举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时社会的变化3.列举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宋代儒学的发展4.结合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一、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耕作制度:宋朝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棉花种植:棉花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概念阐释〕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指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的经济构成特征。在农业结构中,又以粮食种植业为主,桑、麻、棉、茶等经济作物为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结构布局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提高上。
2.手工业
(1)制瓷业
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3)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3.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进步。
4.商业: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1)商品市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边境贸易: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3)货币发展
①原因: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
②表现: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4)城市的兴盛引人注目: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华著称。
(5)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概念阐释〕
榷场: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在边界地区设立的互市市场。宋朝向辽、夏、金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制品。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并对民间交易货物进行检查并收税,军用物资在禁止交易之列,榷场贸易与民间贸易共同成为各政权之间经济交流的途径。榷场起到控制边境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安边绥远的作用。
5.经济重心南移
(1)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3)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对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进行取直,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二、社会的变化
1.门第观念的变化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门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
①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②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宋朝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3)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1)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概念阐释〕
租佃关系: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三、儒学的复兴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时间: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目的: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4.代表: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2)内容
①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②人生观: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
③方法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④哲学范畴: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3)朱熹的教育贡献: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4)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文学艺术
1.宋词
(1)背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和士大夫阶层活跃。
②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
①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演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3)代表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
2.元曲
(1)散曲: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杂剧
①特点: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③地位: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
(1)背景: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
(2)性质: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绘画
(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2)绘画: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五、科技
1.三大发明
(1)概况
①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
③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2)地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科学家
(1)北宋的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元朝的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特别提示]古代科技在宋代取得突破的原因
(1)北宋时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主题1 从“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元商业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史料一]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问题1]比较图1、图2,提取有关隋元大运河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信息:大运河的中心由洛阳到大都;从走向来看,元代的大运河走向一路东移,取道山东直入大都;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说明:政治中心的转移;节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需求;南方经济发展,南粮北调的需求;海上交通发达。
[拓展]
1.宋朝商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国家政策: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调动了民间的经商热情。
②丝绸之路: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几乎中断,但由于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指南针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航海的风险,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
③江南开发:从农业条件而言,江南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更高,为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基本条件,粮食成为重要商品,经济作物大量种植。这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
④榷场贸易:对峙的民族政权之间虽然战争不断,但是政权之间的经济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榷场贸易发展迅速。
⑤社会风气: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社会上鄙商的风气有所改变,商人也乐于接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有的还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形成了所谓的“儒商”,商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有所提高。
2.宋朝前后“市”的变迁
时期 宋朝以前 宋朝
政策 严格控制 放松控制
商业地点 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政府管理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经营时间 按时开市、闭市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的发展。
③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2)影响
①经济格局: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②文化重心:教育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
③交通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
④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⑤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好地交融在一起,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⑥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主题2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儒学的发展
[史料二]中唐以后的总的趋势是向平民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突出世俗性、合理性、平民性。对整个宋明理学的评价应当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进行,它是配合、适应了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整个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当然,思想的发展也有历史的渊源。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心性”见于《孟子》,“天理”“人欲”出于《礼记》,这些经典的问题经过理学家们的不同诠释赋予了新的意义。
——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
[史料三]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摘编自王伟、李豫成等《国学精华·下》
[问题]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提示]特点:重视儒学的传承发展;兼容佛、道,哲理化、思辨化;重视道德;重塑信仰。使儒学趋向世俗化、平民化。
[拓展]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进一步思辨化、哲学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成为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等,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代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影响
①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强调力行,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突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第2课时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结合具体事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一、辽与西夏
1.辽
(1)建立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2)辽宋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政治制度
①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
(1)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二、金朝入主中原
1.起源: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政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3.与辽、宋关系: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4.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5.制度
(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2)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
①构成: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
②特点: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6.兴衰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
(1)蒙古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蒙古的扩张:蒙古政权建立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2)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在此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3)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4)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3.巩固统一的措施
(1)设驿道、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
(2)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3)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①内涵: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②行省范围: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③影响: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对其他地区的管理
①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
②对西域地区: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③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概念阐释〕
急递铺:为中国古代邮驿组织之一,它肇始于宋,迄元朝普遍推开。急递铺的创立是邮驿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它的广泛设立有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途经济的交往、文化的交融和风俗的同化。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形成新民族
(1)蒙古族: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回: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元朝的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1)目的: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内容: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3.元朝灭亡
(1)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2)灭亡:1368年,元朝灭亡。
(3)元亡后的民族去向
①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②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图解历史〕
全面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主题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辽、西夏、金、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一]
辽 西夏 金
  辽国官制,分北、南两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其得宜矣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等官职。人庆四年(1147年),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   女真初起,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金太祖定燕(今北京),学习辽南北面官制度。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据《辽史》《宋史·夏国传》《金史》制作
[史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问题](1)根据史料一,比较辽、西夏、金制度的相同之处。
(2)根据史料二,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1)相同:吸收汉人王朝先进政治制度,又保留本民族特色;因俗而治。
(2)内涵: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拓展]元代行省制的特点
(1)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了中央与地方力量的平衡。
(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是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繁荣
1.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繁荣;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土地兼并加重,租佃经营流行。
3.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儒学思辨化,理学产生;文化世俗化,宋词和风俗画、元曲流行。
4.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5.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南方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三大发明外传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6.社会关系: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第8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课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3.了解宋代同辽、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目的:通过强化中央集权以维护政权稳定。
2.措施
(1)强干弱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化事权,分散机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
①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②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图解历史〕
〔概念阐释〕
(1)节度使:节度使是唐朝的地方军政长官。唐睿宗时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时称节镇。
(2)宋朝枢密使:是与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起共同执掌军国大事的实权人物,是协助皇帝管理军队与部署军事行动的最高级官员。宋朝用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宰相主政,枢密使主兵。
(3)禁军,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属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这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影响
(1)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边防危机。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宋辽关系
(1)战争: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2)议和
①背景:辽军大举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签订协议。
②内容:宋辽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③影响: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2.宋夏关系
(1)战争: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北宋屡战屡败。
(2)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3.北宋财政危机
(1)养兵:通过募兵制供养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军费直线上升。
(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图解历史〕
图示法理解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前期的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
(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3)“庆历新政”失败。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而失败。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变法开始时间、相关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4.变法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5.措施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6.评价
(1)积极影响: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局限: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特别提示]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及失败根源
(1)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1)北宋灭亡: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被俘,史称“靖康之变”。
(2)赵构即帝位后又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偏安江南局面出现。
2.偏安局面的维持
(1)宋高宗和宰相秦桧视岳飞等拥有兵权的武将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
(2)签署宋金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3)偏安局面的持续: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史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二
[史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问题]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特点:沿袭唐、五代制度;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之事;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化事权。
[拓展]
1.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
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影响
①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性:由于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1)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3)选官上:科举制度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
(4)教育上: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佛教、道教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2.结合文学、书法、绘画、科技等方面的成果,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及成因3.结合史料,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及其影响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的发展
(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①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道教的发展
(1)东汉末年兴起。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
(1)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4)反佛灭佛
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②表现: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先后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特别提示]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二、文学艺术
1.魏晋南北朝文学: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概念阐释〕
(1)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2)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如: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庾信《哀江南赋序》)
(3)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北朝民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3.书法
(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3)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4.绘画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
(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5.石窟
(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的影响。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科技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4.建筑: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印刷术、火药、天文学
(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6.医药学
(1)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特别提示]天文与历法
天文与历法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不能混淆。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而历法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而来的。
四、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表现
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2)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高僧空海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2)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3.其他方面文化交流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主题1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佛教、道教传播的原因和影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史料一]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更盛,寺院经济发达,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人口,由此引发了统治者的灭佛行动,但并没有改变佛教流行并在中国扎根的趋势。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隋唐的佛教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唐宋之后的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提示]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佛教的理论满足世人心理需求,且与玄学有相通之处;佛教吸收中国文化日益本土化。
影响:佛教冲击了传统儒学,推动了理学的兴起,深刻影响了传统文学艺术;本土化的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
1.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
(1)魏晋时期
①当时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人们纷纷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②统治者的提倡支持。他们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维护统治。
(2)隋唐时期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
②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宗教政策,儒、释、道均获得较大发展。
③佛教的世俗化进程加快。
④印刷术、造纸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佛、道思想的传播。
2.佛教、道教传播的影响
(1)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艺术等得到迅速发展。
(2)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
(4)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
(5)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6)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中的部分内容,得到新的发展;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主题2 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特点及原因
[史料二]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闼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问题2]依据史料二,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原因加以说明。
[提示]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拓展]
1.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特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①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方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②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③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④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隋唐时期的文化
①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②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③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
(1)政治发展,特别是政局的统一和稳定,为隋唐时期文化的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
(2)经济发展,主要是手工业技术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为隋唐时期文化的辉煌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3)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互通有无,民族的交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4)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政策,使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不断交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5)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6)文化的延续性,也决定了隋唐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前代文化基础,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