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3第31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2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6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3第31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2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6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三十一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初以口头传说等形式出现,后来学校、书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对人类文明的延续起到重要作用。
线索2:文化的保护。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战争,以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人类文化遗产不断遭受破坏。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采取了种种措施,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第62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2.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1.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角度掌握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上述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2.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文化遗产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3.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科学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利与弊
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①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
a.官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央官学:太学,国子监;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b.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春秋时期私学产生。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拓展]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1)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并向基层渗透,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2)宋代重文抑武,大兴科举,推动了书院的发展。
(3)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的发展为书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作用: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为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教育基础。
(2)古希腊学校教育: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拓展]
1.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影响: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传承儒家思想。
2.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起源早;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儒学主导;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2)评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2.近代大学
[拓展]欧洲近代大学建立的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1)近代欧洲大学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德国人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
(2)近代中国大学
①北京大学
A.创建: 戊戌维新运动中。
B.影响: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 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①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③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④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
(4)改革开放后: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②20世纪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4.近现代学校教育的作用
大学在传承文化、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发展历程
时间 概况
约公元前30世纪 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中国早期的书籍——简策和帛书
东汉 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促进文化的传播
唐朝 已有雕版印刷品
北宋 毕昇发明了用胶泥制的活字
约15世纪中叶 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
2.印刷书诞生的意义
(1)印刷书的诞生,使得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
(2)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
4.为书籍的传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书籍及时有效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图书馆的成长
1.国外图书馆
(1)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2)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2.国内图书馆
(1)古代
①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私家藏书: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2)近代: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3)现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②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3.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图解历史〕
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拓展]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4)开发智力。(5)提供文化娱乐。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国外博物馆
(1)最早的博物馆: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
(2)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3)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博物馆建立。
[拓展]近代博物馆出现的原因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前提。
(2)藏品数量的增长和收藏范围的扩大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
(3)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4)一批博物馆学著作的出现,促进了博物馆建设的科学化进程。
2.国内博物馆
(1)近代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②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③国立历史博物馆,1926年正式开馆。
④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2)现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②故宫博物院:1925年成立,现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建成,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3年2月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3.作用:(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拓展]图书馆、博物馆建立的作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
二、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文化遗产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2.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1)古代
往往是从收藏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2)近现代
①外国
近代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现代 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②中国
晚清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民国时期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1982年 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二)《世界遗产公约》
1.制定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通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
3.目的
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概念阐释〕
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的内涵: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它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富,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2)世界遗产的基本形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世界遗产的四种基本形态。
4.内容
①《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
②《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概念阐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历程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②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④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意义
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外国
(1)古代: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2)近代:佛罗伦萨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
2.中国
(1)代表: 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
(2)现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特别提示]文化遗迹与文化遗产的区别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迹又称自然和文化遗迹地,分为自然遗迹和文化遗迹。二者没有根本区别,只是词性不同: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概念(包括建筑物、碑雕、壁画、戏剧、工艺等),文化遗迹是具象的概念,必须是一个具体的实物(如故宫、颐和园、长城、圆明园等)。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
[史料一]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提示]特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经费有国家的保障;目的主要是培养后备官员;官学受到国家严格控制和管理。影响:培养了人才,巩固了统治,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史料二]北宋的最高统治者认识到书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朝廷面临的士无求学之所的尴尬局面,于是通过赐书、赐额等方式,将其纳入官方的监管之下。可以说从宋代开始,书院自身已经进行了调整,即从单纯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办学模式向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和为科举服务并行的办学模式转变。
——摘编自李兵、李文艺《对中国古代书院
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
[问题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教育的社会作用。
[提示]社会作用: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应试的需要;弥补了官办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大众素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史料三]在1100年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等
[问题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带来的积极影响。
[提示]积极影响: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史料四]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官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问题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拓展]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1.内容:儒家经典,注重伦理道德教育,重文轻理(技),以文科知识为主。
2.目的:培养封建官吏,培养学生的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3.形式:以私塾教育为主要形式(孔子开创),还包括学院教育(唐朝兴起,宋朝兴盛)。我国宋朝有著名的四大书院,这就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4.局限性: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所以,事实上对科技的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但在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应予以肯定。
二、书院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4)书院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2.作用
(1)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3)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4)书院有许多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第三十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战争征服。为争夺资源,人类历史上时常出现战争。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开疆拓土,建立庞大帝国。资本主义兴起后,各大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最终演变为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线索2:文化交锋。战争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被征服、被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斗争艰苦卓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走向了瓦解。
第61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1.掌握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的史实,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战争对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客观上的进步作用2.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理解欧洲的文化侵略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与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关系,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
一、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1)概况:率军历经10年征战,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2)破坏性
①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
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
(3)希腊化
①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
(4)“希腊化世界”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拓展]亚历山大“希腊化”的实质
亚历山大在埃及和波斯的措施,目的在于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增强文化认同,进而巩固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2.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2)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3)文学、科学的发展
文学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科学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3.西亚、北非文化: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拓展]“希腊化时代”文化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1)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2)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3)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4)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过程
顺序 概况
第一次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 灭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第三次西征 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2.影响
(1)对政治版图来说,四大汗国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3)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拓展]全面辩证地看待蒙古西征的影响
(1)进步性:大大推动了东西方的互相了解;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2)破坏性:使得被征服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大量死亡。
二、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的北美文化。
①特征: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
②评价:“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发展。
①原因:独立战争的推动;1787年联邦宪法的颁布;联邦制共和国的建立。
②表现: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③评价: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2.拉丁美洲文化
(1)背景: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
(2)表现
①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②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③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3)发展
①19世纪上半叶,除海地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②独立后的西属拉丁美洲和葡属巴西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
③战争也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4)特点:多元性非常明显。
〔概念阐释〕
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都以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为主体,发展了文化的多元性特征;都有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背景
(1)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2)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庞大帝国,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3)拿破仑的压迫,引起欧洲各地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
2.主要内容: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3.表现
(1)对俄国
①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②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2)对波兰
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3)对德意志
①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
2.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3.概况: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1)中国
①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2)印度
①英国把英语、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
②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③印度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
④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埃及
①埃及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伊斯兰教仍是主要宗教。
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高涨。
(2)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
(3)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2.表现
(1)亚洲
①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越南:胡志明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③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2)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
3.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2.表现
(1)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
(3)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3.影响
(1)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拓展]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同亚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几十年中就摧垮了殖民主义者经营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
2.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3.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样,有群众性的政治运动,也有通过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2.概况
(1)印度文化
①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②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③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④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
(2)新加坡和韩国
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
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
①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②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③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主题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双重影响
[史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抢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摘编自[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等
[问题1]史料一中,法国学者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远征的?
[提示]评价: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希腊和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史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 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做简要评价。
[提示]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后期的对外战争则带有明显的侵略和争霸性质,因此最后失败。
[史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不仅使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也使一些政治家考虑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战争摧毁了许多限制妇女的条款,1919年超过30岁的英国妇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选举权,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也骤然上升。
——摘编自[美]布赖恩·莱瓦克等
《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史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不仅使西方世界笼罩在一片“世纪末”的悲凉气氛之中,同时也使本来对学习西方文化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一些中国人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
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问题3]根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分别对西方和中国的文化重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对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出现了悲观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潮,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和女性角色及性别文化的剧变等。
对中国: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进行反思,重新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拓展]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出现了 20 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5.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地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高涨。第二十九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商路与贸易。古代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各洲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
线索2:文化交流。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古代丝绸之路及世界其他区域的商路,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第60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古代中西方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以及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2.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古代商路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解商品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一、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
1.标志: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
2.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拓展]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1)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经济: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3)外交: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4)文化“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西南丝绸之路”: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3.“海上丝绸之路”
(1)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2)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特别提示]“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航线
(1)南线:汉武帝时,开通由岭南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县)到达印度南部的航线。
(2)北线:由山东半岛到朝鲜、日本的航线。
[拓展]宋代转为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
(1)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阻断了陆路丝绸之路。
(2)北宋灭亡后,南宋建都临安,政治中心南移,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
(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江南地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3)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特别提示]“郑和下西洋”中的贸易特征
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朝贡贸易体制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以不计经济效益“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为主。随着明朝综合国力的下降,无力承担远洋航行费用,传统远航走到尽头。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质和技术
(1)对外输出
①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瓷器主要经由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
④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
(2)对内引入
①西汉获得了大宛国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拓展]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贸易商品的演变
汉唐时期,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为丝绸,故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唐宋以后,东西方贸易主要商品转变为瓷器和茶叶。
[特别提示]棉花的输入与传播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宋朝时传入中国。元朝上海松江地区的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到明朝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
2.精神和文化
(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此后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2)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了东西艺术风格。
(3)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4)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5)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二、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2.“地理大发现”后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
②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③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
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特别提示]新航路开辟的实质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之间的一场较量。
3.工业革命以后
(1)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2)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特别提示]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发展本质上是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操控的世界市场格局,他们利用世界市场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把亚非拉等殖民地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4)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条件
(1)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2.表现
(1)饮茶风俗
①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②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③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
④各国创造出新的茶文化。
〔概念阐释〕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含蓄内敛包含了道家清静无为和儒家强调自我修养的思想内涵,与讲究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相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2)服饰变化
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②中国服装的面料、款式、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
④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
(3)钟表技术
①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②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
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
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3.发展
(1)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2)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丝绸之路
[史料一]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
——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
[史料二]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问题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提示]原因:唐朝封建经济繁荣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唐朝西部疆域广阔,先后设置机构管辖,保护沿途商旅贸易往来,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荣,制度先进,对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
[史料三]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陆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青春。
[问题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提示]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
[拓展]
1.陆海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军事外交:秦汉帝国建立后,形成了“御胡”和“拓疆”战略。当时朝廷致力于与外藩的朝贡关系,探察并消弭“夷狄”对“天朝”的军事威胁是国家政策的重心,因此,两汉派出的使节几乎全部肩负军政使命,正是这种军事外交推动了张骞“凿空”的伟业。
②商业诉求:西汉以前,从中原到西域早就有断续、零星的民间商贸活动。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到中亚、西亚的使节、商贾往来不绝,而东汉的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经营活动,除军政目的外,也有确保商路畅通的意图。
③传道弘法:在丝路上,既有外域高僧沿丝路来华传教,如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等;也有中土高僧西天取经,如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
(2)海上丝绸之路
①北方战乱频繁,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②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经济的繁荣。
③中国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④唐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等。
2.丝绸之路的特点
(1)起源早,历史悠久。最早的丝绸之路距今已经有 2600余年的历史。
(2)线路多,覆盖面广。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覆盖了欧亚大陆乃至非洲地区。
(3)时间长,历时千年。从汉代张骞“凿空”到明代丝绸之路衰败,历时 1600余年。
(4)重经济,互利互惠。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但他所开辟的这条道路在后来所产生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可以说,丝绸之路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文化路,特别是在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丝路两端以及沿途都大受其益。
3.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3)沟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4)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第二十八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人口迁徙。古代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战争、灾难和经济因素等,也造成了规模日益增长的难民群体。
线索2:文化交融与认同。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人口的迁徙带来了文化重构,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新课题。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
第59讲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1.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基本事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人类的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区转移的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华工对开发美洲、大洋洲的贡献3.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的流动和难民问题4.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起源: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概念阐释〕
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构成了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背景,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史和现实,深刻塑造和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3.影响
(1)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
(2)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4)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南亚地区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1)在中国北方,匈奴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2)在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第二轮迁徙(3—6世纪)
(1)在中国
①匈奴人逐步内迁,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②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在欧洲,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3)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3.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3)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背景: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2.变化
(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①直接原因: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传染病的流行。
②结果: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2)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
①概况:大约从16世纪开始,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做奴隶。
②影响: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3)大量欧洲人来到美洲,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3.影响
(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拓展]近现代人口迁徙
阶段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从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中叶 一是从人口迁移的动机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完全是以侵略、掠夺和抢占为目的的洲际性人口大迁移。二是从人口迁移的规模来看,这一阶段从欧洲迁入美洲的人数有限,规模不大。三是对非洲黑人采取强制性国际间集体移民
第二阶段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 一是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数量大大增加,规模空前。二是非洲黑人仍是美洲人口迁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阶段 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中叶 一是欧洲人口向美洲迁移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二是迁入拉丁美洲和美国的欧洲移民素质有很大不同。欧洲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都愿意去美国,而迁往拉丁美洲的多是欧洲农村破产逃生的人。三是大量的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等被西方国家拐骗到美洲,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第四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 一是美洲从国际人口迁移的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二是拉美各国之间的国际人口迁移现象增多
[拓展]美洲移民文化的特征
(1)混血后代是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欧洲文化为主导。
(3)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同时维持着自身文化特征。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立牧场。
(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拓展]英国对大洋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英国对大洋洲的扩张造成原住民大量减少,给原住民造成灾难,但也将欧洲技术和生产方式带入大洋洲,客观上促进了大洋洲经济的发展。
2.结果: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人口数量锐减。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拓展]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
(1)欧洲人口向美洲新大陆迁移。
(2)非洲黑人被贩往美洲。
(3)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迁往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背景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概况 开始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美国 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澳大利亚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影响 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拓展]近代中国海外移民
1.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等地的掠夺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 19世纪初,奴隶贸易受到限制,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中国成为列强的目标。
(2)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传统农业、手工业衰落,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
(3)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4)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
2.影响
(1)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海外移民对迁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2)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国介绍外国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发展。
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2.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1)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3)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3.影响: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体力劳动。
(2)20世纪80年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背景: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原因造成了难民问题。
2.表现: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3.救助
(1)1950年,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难民署”。
(2)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4.现状:尽管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救助难民任重道远。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背景:全球化时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移民社会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2.美国
(1)表现: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2)影响: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概念阐释〕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即是该国自立于世界的伟大精神力量。
3.新加坡
(1)背景
①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
②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2)影响
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主题1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民族大迁徙
[史料一]公元前18 世纪至公元前 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因公元3世纪起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境,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欧游牧民族的两次大迁徙的不同原因及影响。
[提示]原因:第一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第二次,匈奴人的西进。
影响:第一次大迁徙冲击了古文明,也导致了众多新古典文明的出现。如赫梯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第二次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一些新国家的崛起。
[史料二]两晋、唐、宋时,北方人口多是在战乱发生、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南迁的,迁移的方式往往是整个家族的行为即举族迁移,并在迁移地聚族而居、聚乡而居。明清时期的移民主要是为寻求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流动的。因而,这种流动更具有经济特色,或者说,他们是经济移民而非政治移民。即使在洪武大移民时期,也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迁往人口稀少地区。人口流动的方式,一般是个人或小家庭的流动,即使是同一家族乃至同一家庭的成员,也未必聚族而居,更不用说聚乡而居。他们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或与他乡移民、他省移民杂居。从这一意义说,他们更少有安土重迁的情结,从中也可以看出社会进步所发生的作用。
——摘编自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的
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
[问题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阶段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特点:移民方向,两晋、唐、宋时期由北向南迁移,明清时期是由人口密集地区向人口稀少地区流动。
影响:两晋、唐、宋时期的移民,有利于江南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交融。明清时期的移民,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思想观念更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拓展]中国古代人口迁徙
1.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2.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及表现
类型 表现
自北向南的生存型移民 这类移民在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引发的三次北方人民南迁高潮
以行政手段或军事手段推行的强制性移民 较典型的是明初的大规模移民。洪武年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秩序,政府采取了三种移民政策:一是自山西大规模移民到山东进行屯垦,以配合国家推行的“安养生息”政策;二是从湖广地区迁出大量人口以填补四川的空虚;三是将四川、云南两省的蒙古残余势力迁移出去以消除反对势力
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的开发性移民 这类移民往往伴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徙至赣南、闽西、粤东等山区或其他边疆地区,被称为客家人。以平民为主要构成的客家先民对于开发我国的山区和边疆地区,及对当时的民族交融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较著名的还有“闯关东”“走西口”等移民现象
非汉族的向内和向西迁移 这类移民主要表现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的几十万人逐渐向内地迁徙并定居生活。同时,以匈奴、突厥、蒙古等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还有大规模的向西征讨和迁徙的现象
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的迁移 在唐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两省的居民为缓和土客矛盾、缓解人口压力,就有下南洋向东南亚地区移民的现象,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出现了一个高潮
3.趋势
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
主题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近现代人类迁徙 
[史料三]欧洲各国移民政策的严厉化,是全球化以来西方社会反移民情绪上升的反映,其直接原因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移民问题”。第一,“移民问题”首先集中在移民对西方民众经济状况的影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逐步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的福利制度。高水平的福利和较多的工作机会吸引着大批移民进入欧洲,加重了欧洲人的担心。第二,“移民问题”同西方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近年来,欧洲各国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恐怖活动猖獗,社会治安成为欧洲民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多数欧洲人认为犯罪和移民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第三,“移民问题”易引起文化冲突。
——摘编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
欧洲各国移民政策的调整》
[问题3]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产生的影响。
[提示]影响:西方社会反移民情绪上升;冲击了西欧各国的劳动力就业;西欧各国的犯罪率上升,恐怖活动猖獗;加剧了不同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西欧各国移民政策趋向严厉化等。
[史料四]希特勒上台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 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技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移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
——摘编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
[史料五]
[问题4] 综合史料四、五,简析人口迁移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影响: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导致美国移民比例日益增长,使美国社会存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拓展]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认识
1.原因
(1)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跨国公司的推动。
(2)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特点
(1)从原因上看: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战争、灾难和经济因素造成的。
(2)从路线上看: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3)从方式看:主要是自愿方式。
(4)从发展趋势上看:出现精英迁移的新趋势,国际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
(5)从影响上看:国际间人口移动数量大,人口移动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3.影响
(1)对迁入国
①积极:增加人力资源,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起到促进迁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入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多元兼容的移民文化。
②消极:移民特别是难民的大量涌入,加剧了世界部分地区的紧张局势,造成了某些地区不安定的因素。由于大量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的涌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因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2)对迁出国
①积极:缓解了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的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使移民迁出国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就业和工作机会。
②消极: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迁出国经济的发展。第二十七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多元世界文化。由于受地域、民族、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苏美尔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东亚、南亚文化与美洲文化等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都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线索2:欧美文明历程。古典时期的希腊与罗马文化是欧美文明的源头,希腊的民主制度与罗马的法律制度对近代欧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古时期,基督教势力强大,使西欧文化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伴随着罗马帝国与基督教会的分裂,中世纪的欧洲文化也出现不同特色。
第58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从“时空观念”角度出发,梳理古代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文化的发展脉络,把握相关史实的时间、空间联系2.结合相关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与区域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包容
一、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一)古代西亚文化
1.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3.建筑艺术
(1)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2)亚述帝国标志性雕刻是王宫大门上的人首飞牛。
(3)波斯王宫装饰豪华,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4.编撰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概念阐释〕
《汉谟拉比法典》
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浮雕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内容:宣扬君权神授。
(2)价值: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拓展]《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1)同态复仇法。遵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原则。
(2)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且具有专制色彩。
(3)强调国家对臣民的严格控制。
(4)少许“人道主义”的条款。
(5)重视财产和经济事务立法。
(6)形式上有局限。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文字:使用象形文字。
〔概念阐释〕
楔形文字与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或木杆将文字书写在湿软的泥版上,笔画像楔子状,故称“楔形文字”。
2.文学
(1)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2)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3)故事: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3.建筑艺术
(1)陵墓:受到宗教较大影响,陵墓豪华,随葬品丰厚。
(2)神庙: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4.科学和技术
(1)历法: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古罗马的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2)数学、医学:颇有建树。
[拓展]尼罗河促进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便于航行,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定期涨落,发现规律,发展了天文学,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4.尼罗河洪水退却后,对土地面积的重新测量使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三)阿拉伯文化
1.特点: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文学 诗歌“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
数学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天文 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数字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3.地位: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哲学 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
文学 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艺术 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 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拓展]古希腊文化发展的原因
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人和人的价值、渴求英雄人物的社会氛围;政府重视提高公民素养,颁发“观剧津贴”;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
2.古罗马文化
法律:罗马法 制定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特点 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影响 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特别提示]古希腊艺术是罗马艺术的源头,但是二者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定差异。古希腊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而古罗马则是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与民粹主义。这种差别的直接原因是二者政治体制存在差异:古希腊确立了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发展成为帝制,二者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直接造成了两者在艺术上的差异。
(二)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封建制度确立: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教会权利: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政治格局:欧洲逐渐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特点:基督教文化
(1)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2)特点: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
(3)影响:维护了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特别提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吸收教徒方面不分种族、民族和财产状况,宣传平等、博爱的观念,为其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奠定了基础。
3.成就
(1)《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给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2)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概念阐释〕
欧洲骑士文学
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和理想;其特点是歌颂现世生活和爱情,歌颂骑士的冒险精神,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
4.历史价值: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特别提示] 中古时期西欧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
社会环境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 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文化特点 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 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贡献 (1)编纂《罗马民法大全》,传承了罗马法(2)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3)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 (1)创作于12世纪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2)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图解历史〕
欧洲文化的形成
三、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
(一)古代印度文化
1.背景: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宗教文化
(1)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2)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
3.文学艺术
(1)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艺术: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3)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概念阐释〕
印度种姓制度
古代雅利安人在《梨俱吠陀》中记载,人是从普鲁沙巨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了吠舍,脚产生了首陀罗。《梨俱吠陀》强调的是普鲁沙巨人不同的部位产生了不同身份的人,体现的是人的等级分化。
4.传播与影响
(1)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2)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3)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
文明发展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神道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12世纪后,形成武士道
文化成就 天文:7世纪,修建了瞻星台 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建筑:法隆寺是古代建筑的代表
音乐:音乐、舞蹈特色鲜明 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
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1)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2)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在此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1)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2)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概念阐释〕
日本诗歌《万叶集》
(1)内容:被称为日本的《诗经》,收载4 516首长短“和歌”,表现了4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男女情爱、祭吊追悼以及行旅风物等。
(2)价值:开创了日本后世“和歌”的道路,也显示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汉字的输入对日本诗歌以至文学形式的重要影响。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1.特点
(1)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2)都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在塔顶建立神庙,祭祀神灵。
2.文化成就
(1)玛雅文化
①宗教: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
②文字、历法: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
③数学: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2)印加文化
①宗教: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②交通和建筑: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
③医学: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④历法: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3)阿兹特克文化
①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②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3.结局: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世界多样的特色文化
[史料一]苏美尔文明时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权对各种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地区后,也继承了苏美尔人的宗教宽容传统,并不排斥异族的神。
——《多彩而开放的古代西亚文明》
[问题1]史料一说明西亚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特征:多神崇拜,开放包容。
[史料二]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问题2]根据史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提示]特点: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带有较野蛮的惩罚特征。
[史料三]孔雀帝国时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毁坏,但仅就所残存的部分来看,其高超的艺术是很令人惊讶的……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沙门、婆罗门用“鍼灸(即针灸)药石”疗治各种疾病。
[问题3]史料三说明印度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特征: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到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
[拓展]
一、古代区域文化的特点
1.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
(1)以宗教为中心。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观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的戏剧、电影和音乐、舞蹈等剧本,大多以大团圆结尾,这是它们贯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的结果。
(3)印度文化另一个特点是以诗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一部完整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这与古印度人善于以诗代史有关。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
2.美洲文化的特点
(1)有悠久的历史。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2)涉及众多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农业、宗教、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3)对世界影响非常大。如玉米、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4)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覆盖了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3.拜占庭文明的特点
(1)拜占庭文明是一种混融性十分明显的文化。拜占庭文明是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古代亚洲东方文化的一种优秀的混融。
(2)拜占庭文明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对古代文化进行了成功的改造。拜占庭文明对希腊古典文化有着较好的保存,但并不是一味地保留,而是将古典文化与基督教的宗教大众化相结合,摒弃了其无法为大众所接受的弱点,从而给古代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使其更具活力地发展。
二、形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因
1.地理环境的不同。
2.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3.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第二十六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文化发展历程。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已形成中原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汉代以后,我国形成以儒学为主流,融合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思想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明清之际,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抨击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产生。
线索2: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鲜明特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不断地发展、升华,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明清之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呈现“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新景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化,我国思想界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历程,由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到向苏俄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第57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4.从“历史解释”角度明确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
(1)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1)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百家争鸣”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礼崩乐坏。
②过程:到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③影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特别提示]“百家争鸣”现象实际上是诸子百家因各自在治国方略上的主张不同而产生的思想领域的冲突,其实质是治国方略的争鸣。诸子百家既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
3.从秦到清
(1)秦: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汉: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拓展]先秦儒学与董仲舒新儒学的相同点
都主张实施“仁政”;都重视以礼治国;都重视对人民的教化;都强调重义轻利;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①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②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4)宋元: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拓展]宋明理学的积极因素
程朱理学在形成初期强调“经世致用”,鼓励人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重视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等。
(5)明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
①进步思想: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②思想钳制: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近现代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1)周代: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
(2)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
2.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1)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
(2)秦汉以来
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特别提示]民本与民主的区别
(1)民本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人民是政权(社稷、君)的统治基础”,而民主思想的核心含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即由多数人进行统治)”。
(2)民本思想是把人民看成是社会的基础,统治者和君主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民主强调的是多数人的平等权利。
(3)民本思想认定主权在君,民主思想认定主权在民。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概况: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2)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5.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概况
①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②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评价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与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与开放性并存。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两汉至宋明(佛教传播)
(1)过程
两汉 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 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
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3)局限: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明末清初(近代科学)
(1)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2)《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17世纪,清政府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19世纪中叶后(西方文化)
(1)传播渠道的增加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③清政府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④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拓展]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的作用
①翻译和引进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传播了很多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拓展了部分先进中国人的视野。
②加速了洋务运动的进程。
③推动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和中国近代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救亡图存的呼声
①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4.20世纪早期(民主科学)
(1)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拓展]“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区别
“东学西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受中华文化的吸引,传播是以和平方式展开。“西学东渐”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与科技文化的传播,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二者的实质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冲突与融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文字与思想的外传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3)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4)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2.社会制度外传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4)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3.四大发明的外传
(1)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4.中国文化传入周边地区
(1)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5.中国文化传入欧洲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概念阐释〕
中华文化圈
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家统一、制度先进与文化的繁荣,吸引周边地区的不同民族、国家学习中华先进文明,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主题1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史料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古代唯物主义与无神论传统、辩证思想、人本思想、坚持民族独立的爱国传统,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张岱年
[问题1]史料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
[提示]内涵:天人合一、和为贵、以人为本等。
[史料二]所谓传统文化,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狭义地说,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所谓文化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中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传承性的某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包蕴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问题2]史料二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提示]特点:稳定性、连续性和传承性。
关系:传统文化包蕴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但二者并不等同。
[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知行合一观。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4)爱国主义精神。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二)特点
(1)延续性、凝聚性和包容性。
(2)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
(3)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
(4)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5)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6)持中贵和,主张中庸,追求和谐。
(7)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
(8)务实事,轻幻想,重实用,戒空谈,看实效,重实绩,主张经世致用。
(三)影响
1.丰富世界文明内涵,促进文化多元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鲜活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辐射其他国家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
受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汉字、儒学、律令制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对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
①物质文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自古以来就为西方各国人民所喜爱。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通过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等先后传到西方,为西方的近代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是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源头。
②思想意识:中国的伦理哲学、政治理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开放性,对欧美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欧洲文化危机,使不少知识分子再次把目光转向东方,希望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找到克服欧洲文化危机的办法。
主题2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外文化的交流
[史料三]唐代,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
——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
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问题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
[提示]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
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史料四]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
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问题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提示]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
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拓展]古代和近代中华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1.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汉朝时期,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唐朝文化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教的目的,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4.近代史上的“西学东渐”现象
(1)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是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三个层次:技术成果(器物);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