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25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6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25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6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二十五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1.古代: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伴随着疫病的流行,各国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采取一些基本措施和医疗手段;中国传统中医从萌芽逐渐发展,明清时期基本完善。
2.近代: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中西医开始了碰撞与结合。
3.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第56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3.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掌握古代疫病流行及防治的主要史实,古代疫病的影响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掌握中国古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联系现实认识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中的作用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掌握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认识近代中西医之争
一、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历史上的疫病
(1)概念: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种类:天花,鼠疫。
(3)影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拓展]
1.古代疫病频发的原因
(1)政治腐败,战争频发,社会动荡。
(2)灾荒及不良旧俗,公共卫生条件差。
(3)医疗水平和科技手段相对落后。
(4)在防疫措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外交流及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疫病流行。
2.古代社会疫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社会的政治局势:一般情况下,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疫病流行会有所缓解,反之亦然。
(2)战争的推波助澜:战争对疫病流行往往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疫病的流行可直接发生在人口密集、精神紧张、卫生条件极差的军营中,极大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战争的结局。
(3)地理环境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干旱而寒冷的地区较少发生大规模疫病;湿润而温暖的地区易使多种病原体、中间宿主、媒介生物滋生。
(4)交通条件的制约:交通发达地区的疫病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数更多。
(5)自然灾害的破坏:水旱灾害、蝗灾、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往往增加疫病流行的机会。
(6)水葬、浅埋、弃尸荒野等不正确的处理造成疫病传染源的扩散,加速了疫病的传播。
(4)防治措施
项目 时期 成就
重视公共卫生 中国古代 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古罗马 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疫病防治 东晋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明代 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后来传到欧洲
建立救济机构 西汉后期 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隋唐时期 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 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近代医学的进步 18世纪晚期 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
19世纪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
1928年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概念阐释〕
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 ℃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 3—10天,最多 16天。
人痘接种法,牛痘接种法
人痘接种法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疫病的方法。
牛痘接种法就是采用接种牛痘病毒而使人感染牛痘病毒,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从而对天花产生免疫的方法。
2.中医药的成就
时间 主要成就
战国 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西汉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东汉晚期 ①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②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唐代 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②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明代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新中国成立后 ①屠呦呦等专家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②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传播:①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
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
(2)影响
①西医院校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②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拓展]西医传播对传统中医的影响
(1)打破了传统中医“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
(2)改变了传统中医师徒言传身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设立医学院,大量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
(3)改变了中医坐堂为主、江湖郎中为辅的世代相传服务模式,通过设立中医院,进入执业医生分工合作、密切协作的阶段。
(4)突破传统中医治疗局限性,拓展了治疗领域,丰富了治疗手段。
(5)引进了西医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使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科学性,促进了中西医结合。
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体系构成: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2)体系建设
①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内容 具体成就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①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②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药品供应得到基本保障;城乡居民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广现代医疗保障制度 ①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拓展]西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1883年,德国国会通过了俾斯麦政府提交的《疾病社会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2)发展——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3)完善——部分欧洲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②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内容 具体成就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扩大 ①不断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②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加大医疗扶贫力度
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①20世纪60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概念阐释〕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迅速解体。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①世界: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
②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①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
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①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②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普通人也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历史上疫病的影响及防治
[史料一]华北社会在战争和鼠疫的共同侵袭下度过了明代末年的最后时期。在明清之际华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5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于鼠疫。在万历及崇祯年间华北两次大的鼠疫流行中,三省死亡人口合计超过1000万。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时期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
变迁:1580—1644年》
[问题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疫病的影响。
[提示]影响: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加速王朝更替。
[史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史》
[问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瘟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提示]影响:造成了人口减少、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推动了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促进了相关科研的发展。
[拓展]古代疫病的影响
1.疫病为人类带来的最为直接的灾难是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
2.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
3.疫病导致政治变动和王朝更替。
4.疫病可以影响战争:
(1)疫病流行而导致战争失败或罢兵。
(2)疫病流行使兵员大减,影响战争进程。
(3)军队远征,异地传播疾病,难民流动,扩大疾病传播范围,使战乱灾难更加严重。
(4)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进行细菌战。
5.疫病还影响文化发展、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第二十四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1.古代水陆交通:陆路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中国、罗马等一些中央集权国家重视修筑人工道路,中国、法国等国家人工运河比较发达;在海洋航线方面,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典型代表。水陆交通的发展改善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近代以来的交通发展:以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式(机械牵引动力)交通工具的进步为标志,大大加强了各大洲之间交往,也便利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3.20世纪以来,现代交通获得巨大发展:汽车产业的进步和高速公路的修筑,高铁、飞机及远洋轮船的研制,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第55讲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2.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交通的发展过程2.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交通特别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特点,多角度认识古代交通发展的意义,体会古人的智慧,培养家国情怀3.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角度掌握近代交通工具及对海洋的探索,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水陆交通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3)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2.古代交通的代表性成就
(1)陆路交通
西方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中国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代: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概念阐释〕
直道、驰道
直道是秦朝都城咸阳到九原郡的军用直达道路,驰道是从咸阳到各郡的“高速”道路。
(2)水路交通
中国 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朝: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西方 ①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②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拓展]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
不同点:秦帝国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帝国与对外侵略联系紧密;秦帝国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帝国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秦帝国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中国的海洋航行
(1)汉代:西汉时期,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及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
(3)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达红海、东非沿岸等地。
(4)“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已形成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世界航海活动
(1)新航路开辟之前: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维京人、阿拉伯人分别在太平洋、地中海、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印度洋地区活动。
(2)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
3.全球航路的建立
(1)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2)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铁路时代
(1)蒸汽机车: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2)铁路网: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3)中国铁路的发展:①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②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
[特别提示]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是外国人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
2.航运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2)中国的航运事业: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3.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交通的改变使许多城市成为重要枢纽或港口。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拓展]现代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趋于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①“高速化”就是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超音速飞机的发展就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②“大型化”就是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在船舶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③“专业化”主要指交通运输工具的专业化,不同的货物用不同的运输工具运输,有利于集中装卸和技术创新。集装箱运输是专业化最突出的体现。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汽车的发展
(1)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拓展]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
(2)摸索成长阶段,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3)全面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以后。
2.高速公路的发展
(1)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高速公路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2)中国: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概念阐释〕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拓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
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
3.高速铁路的发展
世界 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4.航运业的发展
(1)世界: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2)中国:1978年前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拓展]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建阶段
1949年到1978年,通过实行“军民结合,以军促民”的战略方针,初步建立了以军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65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建成交付,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为我国后续船舶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阶段
1978年至2000年,船舶工业率先开放,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型。1981年,我国第一艘出口远洋船“长城”号完工交付,这是中国造船厂按照国际规范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出口远洋船。
第三阶段: 抢抓机遇、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2000年至2022年,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跃升至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
(二)航空的发展
1.现代世界航空的发展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
1914年 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1919年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20世纪70年代 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空发展
(1)1950年,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
(2)到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飞速发展。
[拓展]新中国交通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交通运输业。
③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投资。
3.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了“地球村”。
[拓展]
1.交通发展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①交通发展缩短了经济贸易交易的时间。
②交通发展扩大了经济贸易交流的地域。
③交通发展提高了经济贸易交往的频次。
④交通发展增强了经济贸易结算的总量。
2.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
①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②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研自制。
③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④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⑤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
⑥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
(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3)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交通的变迁和影响
[史料一]罗马人除了公共建筑以外,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道路。在意大利境内,著名的有通往南部的阿庇安大道,由罗马经坎佩尼亚延至他林敦,通往北部的费拉米尼乌斯大道由罗马直达翁布里亚东海岸,通往东北部的瓦莱利亚大道由罗马通向东北部地区。这些大道对维护帝国的统治和加强帝国各地的联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使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谚语即说明了罗马交通高度发达的盛况。
——《世界历史》解说词第15集古代罗马文化
[问题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大力修筑道路的主要目的,概括其影响。
[提示]主要目的:加强帝国辽阔疆域的联系,维护帝国的统治。影响: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加强了帝国各地的联系,使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史料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 年)初并天下,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新的专制主义政体,由中央政府主持,进行了“治驰道”的伟大工程,形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作为“周定四极”“经理宇内”的条件。……汉武帝时,开通往“南夷”地区的通道,平治雁门地区的交通险阻,打通西域道路,开凿漕渠……当时,海内成一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问题2]根据史料二,指出秦汉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交通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特点:中央政府主导;辐射面广,通达全国;陆路和水路并进。影响: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丰富了中华文化。
[史料三]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问题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简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特点:交通干路分布密,里程长;以长安为中心,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运河的使用促进南北交通;域外交通发达。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开放的对外政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江南经济发展。第二十三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1.古代: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村落由此产生。在此基础上,集镇和城市逐步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居住环境呈现多样化特点。
2.近代: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发展迅速,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大量出现,建立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成为发展趋势。
第54讲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2.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3.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1.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古人类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学习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演变历程3.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概括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4.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角度学习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体会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一、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村落的产生
(1)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2)村落的出现
①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②表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③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④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拓展]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
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具有保守性,这是由中国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决定的;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2.集镇的出现
(1)兴起
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2)中国古代的集镇
①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
②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
③元朝: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④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3.城市的产生
(1)含义: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西方古代的城市
①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城市。
②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古希腊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3)中国古代的城市
①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②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③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特别提示]集镇与城市的区别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集镇一般是指建制市镇以外的地方商业中心,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
4.世界各地的民居
(1)影响民居的因素: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
(2)两河流域的民居
①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②特点
建筑材料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和木材
布局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结构都是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3)古埃及的民居
①建筑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②特点: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4)中国古代的民居
①远古: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②先秦以来: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③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拓展]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1.中国古代的民居深受儒家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3.中国古代的民居反映出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4.中国古代的民居绝大多数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
5.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5)古希腊罗马民居: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集体住宅;4世纪时,多是复合式公寓。
[特别提示]古希腊、古罗马的民居风格
1.古希腊、古罗马民居风格的差异
(1)古罗马住宅中自由、因地制宜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让人感到更多的活力气息,以及一点点不成熟感。古希腊住宅中则体现出更理智、更规整、更宁静、更质朴的特点。
(2)古希腊住宅中的等级身份、等级制度体现的较少,而古罗马住宅呈现出较多的身份等级。
(3)古希腊基本没有出现多层住宅,而古罗马后期出现了较多的多层公寓式住宅。
2.古希腊、古罗马民居差异的原因
(1)经济:古希腊的农业文明起源较早,古罗马民居起源于游牧经济。
(2)政治: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罗马长期实行帝制。
(3)精神:古希腊人是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而古罗马人由于长期征服,逐渐形成了以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的尚武精神。
(6)古代北美的民居
①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②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从事耕作,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演进
1.世界
(1)工业革命以来
①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_工业革命展开;1851 年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拓展]推动16—18世纪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新航路开辟;海外贸易发达;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展;工场手工业发展;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变革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特别提示]近代城市与中古城市的区别
近代欧洲城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以工业化为核心。中古城市是农耕经济的产物,以商业交换为核心。
2.中国
(1)近代中国
①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有些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②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1.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1)19 世纪5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
(2)19 世纪70 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 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
2.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
(2)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
(3)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等设施逐渐增多。
(4)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2)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
(3)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4)19 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
(5)20 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3.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1)近代中国
①特点: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_很不平衡。
②成就: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
(1)_空气污染: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林立的烟囱将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
(2)_生活用水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汽车尾气污染: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中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2.贫富矛盾: 19世纪,城市中的工人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3.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4.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
[史料一]英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1700—1959年)
[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提示]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
[史料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得到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问题2]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和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提示]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得到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史料三]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
化进程及其对策》
[问题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提示]评价: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拓展]城市化的含义、积极影响及其问题
1.含义: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2.积极影响
(1)人口转移。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2)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问题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第二十二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1.古代的商业贸易。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商业活动先后出现并发展,货币、信贷和契约等先后出现;跨地域的商业贸易已经出现,但是规模有限。
2.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促进,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商贸活动的内容、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
3.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三大支柱),贸易、金融现代化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商贸联系进一步密切,但经济风险也随之增加。
第53讲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2.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3.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掌握古代世界不同区域、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商贸活动的史实,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2.识记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3.选取典型史料,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金融发展的变化,理解国际贸易、金融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古代的商业贸易
1.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商业贸易的起源
①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②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产生,出现了交换。
(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
时期 表现
商朝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到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3)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国家或地区 表现
古埃及 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 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古罗马 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①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②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③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 ①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5)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其实质是宗藩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公行
公行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
①产生与发展: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②作用: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
①古代世界信贷的发展
两河流域 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古埃及 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
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②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西周 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时期 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唐朝 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宋朝 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明朝中期以后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清朝 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3)商业契约
①古代世界商业契约的发展: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②古代中国商业契约的发展
商周时期 出现了契约
汉朝以后 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唐宋以后 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拓展]契约精神的内容
①契约自由精神。契约自由精神既包括选择缔约者的自由,又包括确定契约内容的自由和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
②平等精神。指缔结契约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缔约双方平等地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任何人没有超出契约的特权。
③救济精神。指一种救济补偿。在商品交易中,当缔约方因对方违约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可以提起违约诉讼,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救济补偿。
④契约守信精神。缔约双方基于守信的原则,在订约时不欺诈、不隐瞒真实情况、不恶意缔约,完全履行契约。
〔概念阐释〕
信贷与契约的区别
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通过转让资金使用权获取收益)。
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二、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的形成
(1)初步形成
①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②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③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基本形成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②影响: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最终形成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大量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影响: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图解历史〕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加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关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表现
①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②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变化 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
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创立银行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证券交易所 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百货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贸易公司 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近代银行的建立 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
股份制企业出现 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证券机构出现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拓展]近代商业贸易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兴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有利于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2)消极影响:在欧美国家的经济侵略下,中国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失业,生活困苦,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③商品品种的增多
原因 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表现 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④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17世纪,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拓展]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欧美殖民国家的影响
(1)商业贸易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2)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4)确立了欧美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三、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世界经济的发展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过程: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①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②表现: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
(4)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
①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②表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原因 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结果 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过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 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6)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②成效: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③局限: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7)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①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②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2.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①原因: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②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作用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宗旨 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作用 ①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②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③服务贸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时间:2001年。
②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贸易形式发生变化
①原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
②表现: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
③影响: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3.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
②构成
机构 宗旨 业务活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 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拓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区别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可以协助一个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目的是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汇率的稳定等。
②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较低。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
①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③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4)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③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5)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②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③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拓展]20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二战和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刻教训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体系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3.20世纪后期,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兴起。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史料一]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商品流通。……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问题1]根据史料一,归纳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表现: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史料二]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问题2]史料二反映了明朝商业发展的新变化是什么?
[提示]新变化:出现了地域性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
[史料三]石仓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乾隆至道光时期,石仓就形成了极其活跃的土地市场、乡里社会,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契约文书。在石仓,大至数千亩之山场、十几亩的水田,小至一个棚屋,甚至一棵树,在进行权利转移时,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当事者都会订立契约。石仓七村村民阙龙兴家中收藏的明清时期的古契约,是中国体量最大的客家契约文书藏品。石仓契约全面展现了石仓传统时代土地关系、民间借贷、工业生产、宗族与社会等历史关系,通过买卖契约、账本、家谱、分家文书等资料,还原了那份历史记忆,主要记录了从嘉庆、道光、光绪、民国多个时期遗留下来反映生产生活过程的地契、田契、卖女典妻契约、婚约、证书执照、祖宗字画等。
——《解读契约文化,回归历史文脉——浙江
石仓契约博物馆》
[问题3]史料三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提示]特点:契约应用非常广泛。影响:界定了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形成重诺守约、讲求信用的伦理氛围;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拓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
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
7.商业信贷发展: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宋代出现商业信用凭证汇兑——交子,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8.商业契约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汉代以后广泛应用。第二十一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本课主要阐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们的劳作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1.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发展到铁器,劳作方式也从集体耕作逐步发展为家庭式或庄园式劳作;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出现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两种劳作方式。
2.近代: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先导,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工具走向机械化和电气化,工厂制度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3.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科技革命开始并逐步深入,生产工具呈现出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对人类的劳作方式、文化生活等产生革命性影响。
第52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2.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1.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在掌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确立的史实基础上,认识生产力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角度,结合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史实,体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结合新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理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特点4.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角度,结合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一、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种类: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石器时代工具: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增加了磨制。
3.青铜农具
(1)原因:人类逐渐掌握了_青铜冶炼_技术。
(2)出现地区: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3)局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4.铁制农具
(1)发明和传播:公元前15—前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_技术。
(2)优点: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
(3)中国铁制农具: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_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概念阐释〕
传统农业
从夏至春秋之前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仍然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农具的种类和性质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开始了金属农具排斥和代替石、骨、蚌和木质农具的漫长过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本时期的农具,无论在质料、形制、品类和使用的动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有革命意义的重大突破。
唐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宋代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臻于成熟。
5.灌溉工具
(1)概况: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2)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唐代出现了_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6.畜牧工具: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1)中国
①约 3 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_骨针缝制兽皮。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③汉朝: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_提花机_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④元朝以后:_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2)古代西方:出现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业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3.金属冶炼工具
(1)古人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
(2)许多地区采取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代表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拓展]家庭式劳作生产模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且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作出了一定贡献。
②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
③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消极影响
①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制约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升级,影响社会发展。
②受自然灾害、战乱、人口激增、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体现出其具有脆弱性。
③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也体现出其具有落后性和局限性。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_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2)代表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拓展]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的特点
(1)土地构成: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经营方式,这就决定了庄园的土地被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农奴份地的所有权归封建主,农奴的子弟在继承份地时要向封建主缴纳继承金。(注:依附于领主的封建农民,史称农奴)
(2)劳作方式:封建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内修建仓库、马厩等,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
(3)劳动分配方式: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1)经营形式:手工业家庭与官营、民营作坊。
(2)特点: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二、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①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拓展]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区别
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与封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之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
②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③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①背景:工厂的出现。
②特点
时间 实行倒班制
规章 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③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①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②初步发展: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概念阐释〕
何谓“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①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②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③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随之进入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①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②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①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②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①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②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①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②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①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表现
英国等西方国家 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①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②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经过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
[拓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对比项 时间 开始标志 领先国家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 “珍妮机” 英国 “蒸汽时代”;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使用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出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2)网络
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②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目前已遍布全球。
(3)人工智能: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2.空间技术
(1)开始: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发展: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3.海洋技术
(1)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2)中国: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 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概念阐释〕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含义
(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
(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为重要标志。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
2.人们的劳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影响了经济增长模式与管理方式。
3.促使社会阶层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者大幅度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4.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1)网络和智能手机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
(3)全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上超越时空界限,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
〔概念阐释〕
全媒体
“全媒体”指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融合接收(三屏合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4)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人们视野的变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方便了人类交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史料一]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时间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万 112.5万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800万左右
——荻茨《英国经济史》
[问题1]史料一反映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工业革命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变化: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影响: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史料二]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技术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与英国展开经济竞争,工人运动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进行强制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问题2]根据史料二,指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背景有哪些?有何特点?
[提示]背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要求;工人运动的发展。特点:通过立法方式发展教育;政府干预。
[史料三]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
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
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问题3]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根据史料三,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提示]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拓展]辩证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角度 内容
积极影响 (1)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大(3)阶级关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4)工业城市兴起,加速城市化的进程(5)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6)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7)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8)教育普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高(9)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
消极影响 (1)社会发展带来贫富分化的差距加大(2)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3)城市发展带来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第二十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大约1万年前的中国,伴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并形成了北方旱田粟麦农业区和南方水田稻作农业区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改变了中国的食物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农业发展,食物储备和食品生产也向现代化发展。
线索2:古代形成西亚、东亚和中美洲等世界五大农业区,在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多在大陆内部或相邻地区进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食物物种的交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业革命后,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食物的生产、储备实现了现代化。但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仍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第51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3.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1.依据“时空观念”,借助图文史料,了解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食物物种交流、现代农业的产生、农业机械、杂交育种及水产养殖业的概况2.立足“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正确理解食物物种交流与传播的作用及影响,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3.立足“历史解释”理解从氏族到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古代和近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理解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经济
①时间:远古时期。
②特点:使用木、骨和石等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迁徙的生活。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产生:大约1万年前。
[特别提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的根本因素。
②表现
农业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业 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③影响
经济生活 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生活和生产方式 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提示]从采集到自己生产食物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2)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人类逐渐从迁徙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
(3)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口大幅增长,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农业文明的兴起
①表现: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②措施:修建水利工程。
(2)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①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食物生产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王国 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许多土地
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②中国
食物生产 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社会生活 商和西周时期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 铁犁牛耕的应用;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秦汉到隋唐时期 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农业技术体系
③古希腊
食物生产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社会生活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
[拓展]古希腊的农业特征
(1)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使古希腊的谷物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
(2)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很少。
④美洲
食物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社会生活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特别提示]古代世界农业多元化格局的原因:受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古代世界形成西亚、东亚及中美洲等不同特色的农业区。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产生,国家应运而生。
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2)过程: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逐渐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概念阐释〕
“哥伦布大交换”
一次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动植物、人种及传染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自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新旧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3)表现
项目 欧洲 中国
玉米 ①从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②17世纪,传遍欧洲 ①明朝,传入西北、西南、东南沿海地区②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②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
[拓展]美洲物种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1)作物种类多: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番茄、辣椒等蔬菜物种,还有烟草这样的经济作物。
(2)传播途径多元:传入时间有先后、途径不一,例如玉米多途径传入边疆地区。
(3)推广种植迅速:玉米由边疆丘陵地区很快推广到内地平原地区,到鸦片战争以前在全国各省、州、县均有种植。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①种类: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
②历程
小麦 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小麦产业随之兴盛
水稻 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产量仅次于小麦的北美第二大农作物
(2)禽畜传入美洲
①种类:牛、驴、马、猪、羊、鸡等。
②意义: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①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②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③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①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②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①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②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美洲的原始森林被滥伐,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②中国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②过程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③表现
农业机械现代化 原因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特点 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影响 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杂交育种技术进步 成就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意义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提示]欧美各国农业机械化的完成时间:在20世纪中叶,并非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畜牧业现代化: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3)渔业现代化
①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③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原始农业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①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加工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③中国冷链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拓展]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
(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等。
(2)缺点: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等。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
背景 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措施 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②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2)食品安全
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危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②措施
世界 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中国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主题1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由采集经济到农耕经济的发展
[史料一]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编》
[问题1]史料一中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深远意义。
[提示]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意义: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增长;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贫富分化,进而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拓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主要区别
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具、动力 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 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
生产技术 直接经验 现代科技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商品化
使用肥料 天然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作物品种 农家原有品种 人工培育品种
生产单元 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 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
物质循环 内循环,农产品加工很初步 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2.转变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2)有利于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
(3)有利于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主题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史料二]
[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史料二。
[提示]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史料三]从明末清初起,福建、广东、汉江流域等原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区都被开垦出来(因为番薯和玉米不挑剔田地),为人口大增奠定了基础——当然,它也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即当地水土流失的加剧。在南部非洲,木薯和玉米革命性地改变了食物生产形势,立刻引起人口增加,并进而在许多地方导致国家级政治制度的兴起,因为那里的人们第一次有了足够多的剩余食物来供养统治阶级。
[问题3]根据史料三,归纳概括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对中国: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对非洲:促进非洲人口增加;推动非洲国家级政治制度的兴起。
[拓展]“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
(2)改变了各地的食物生产结构。
(3)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亚洲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等高产作物,令粮食充足,刺激了亚洲人口增长。
(4)欧洲最早传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美洲野牛的游牧民族。同样,来自美洲的番茄,在意大利成为制造番茄酱的原料,并且成为驰名商标。
2.消极影响
(1)欧洲人带来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为没有抗体,造成很多人丧生,大量的文化流失。
(2)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导致地表过度开发,加速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