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19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5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2课时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9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19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5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2课时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9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通过历史解释认识其主要特点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西欧封建社会
(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
(2)10—11世纪,城市里的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西欧行会的职能
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的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
3.近代
(1)背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②美国建国后,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
[拓展]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
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化;目标是争取自由和法治。
4.二战后
(1)表现
①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③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概念阐释〕
社区组织一般被认为是关注社区需求和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成员需求,为实现社会公正和社区公共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各类非营利组织。
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拓展]西方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
(1)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2)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4)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
(1)建立与发展
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④二战后,英国率先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特别提示]发达国家“福利国家”制度的本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只是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
(2)评价
①积极
a.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消极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1)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2)受国内左翼政党的影响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影响。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4)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进程的推动。
(5)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6)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2.现代中国
(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
[拓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1)经济改革动摇了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2)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并在实践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3)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社区治理
[史料]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出自德国学者滕尼斯1887年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也早于中国的实践。欧洲早期的救济工作就发挥了社区的重要作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德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济贫改革,其要点就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结合社区中教育、卫生、福利及宗教组织”的力量;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旨在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居民自主自立精神,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借由“社区发展计划”来推动社区发展,借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
——摘编自吴晓林等《“社区复兴运动”以来
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
[提示]从社会救济入手;将社会福利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自上而下推行;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拓展]
一、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的发展原因、影响及评价
1.发展原因
(1)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
(2)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
(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4)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
(5)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
(6)制度保障,政策法规的引领等。
2.影响
(1)促进了城市自治的进程。
(2)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3)巩固了国家的民主政治。
(4)维护了社会稳定。
(5)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3.评价
(1)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及国家治理提供了基础。
(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顽疾。
二、西方社区管理的模式、特点和作用
1.西方社区管理模式
(1)自治型管理模式。自治型管理模式下政府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主要职能为协调以及提供保障。
(2)行政型管理模式。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结合较为紧密。
(3)混合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自治型与行政型的综合。
2.近代西方社区的特点
(1)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构建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2)从社会救济入手;自上而下推行。
(3)将社会福利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
(4)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机构。
(5)社区委员为本社区有一定的号召力,享有一定的威望或具有某方面的特长的人士。
(6)社区委员是义务担任的。
3.西方社区管理作用
(1)有利于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在提供就业、缓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3)既节省了政府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明确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四个重要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崛起争霸,普遍采用了什伍制;(2)秦汉时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进一步完善了乡里制度;(3)宋代王安石变法实施的保甲制给乡村社会管理带来重大变化;(4)明清时期,各种形式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在基层社会中相互发挥作用。
线索2: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由于西方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50讲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课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学会评价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评价历代社会保障措施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分析历代政府管理户籍的背景;了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发展演变历程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和特点的学习,理解基层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学会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出现的背景进行史料分析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归纳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学习“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黄册”、摊丁入亩等历史概念;学习乡里制度、里甲制、什伍组织、邻保制度、十家牌法、保甲制等历史概念;学仓制度、义仓、鸠杖、义田、义学等历史概念等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概念阐释〕
“为户籍相伍”制度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为户籍相伍”的办法,把民户编成五家为一伍的组织。这样就把户籍管理同军队上“伍”的编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国人的统治。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特别提示]西汉编户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编户齐民”赋役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4.隋唐
(1)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拓展]清朝时期户籍宽松的原因
(1)清代康熙时期实施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进一步降低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
(2)雍正年间实施的“摊丁入亩”,割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4)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
[拓展]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
(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拓展]里甲制与保甲制
(1)建立时间:里甲制是明朝建立;保甲制是北宋开始实行。
(2)制度内容: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择其中丁粮多者十人为里长,余下的百户为十甲,一甲十户,设甲首一人,称甲长,由十户轮流出人担任。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3)作用:里甲制不但用于维护基层统治,而且用于催征钱粮,进行社会教化等;保甲制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和户口登记等。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拓展]中国古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的原因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
(3)统治者争取民心(促进政权认同),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和统治的需要。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拓展]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史料]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
籍制度及其特点》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提示]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的控制日益严密。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拓展]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1.功能:统计人丁,征收赋税及征派徭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2.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形成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3.演变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4.历史作用:(1)政治上: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助于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2)经济上: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第49讲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实行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的学习,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通过对赋税制度的背景学习,使学生认识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通过对赋税制度史料的解读,使学生归纳出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通过对每个朝代赋税制度、内容、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阐释的能力5.从“家国情怀”的角度,通过近代关税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1.田赋
(1)秦朝的田赋:史称“收泰半之赋”。
(2)汉朝的田赋: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2.人头税
(1)秦朝的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2)汉朝的人头税: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3.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二)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1.隋朝的赋役制度: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的赋役制度
(1)租庸调制:唐朝在隋朝租调役的基础之上,发展成租庸调制。
(2)两税法: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拓展]
1.租庸调制实行的意义
纳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得到保证。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两税法的意义
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图解历史〕
自秦汉至唐赋役制度变化
(三)宋元时期的赋役制度
1.宋朝的赋役制度
(1)附加税繁多。
(2)徭役繁重。
(3)募役法: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概念阐释〕
募役法是指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人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元朝的赋役制度: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
(四)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1.明朝的赋役制度
(1)明初两税: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2)金花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3)一条鞭法
①背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②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③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拓展]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背景和影响
1.背景:专制统治强化,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财政危机。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流通量增加。
2.影响
(1)积极:①简化征收手续,有效防止官员腐败。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发展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④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⑤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2)消极:没有解决明朝存在的根本问题,出现伤民现象。
2.清朝的赋役制度
(1)“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
(2)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
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特别提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赋。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力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图解历史〕
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出现及早期形态
出现 西周时期,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
类型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
演变 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地位 随着国内关税的逐渐衰亡,国境关税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2)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①起始: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
③海关管理: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
提出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提出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
过程 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②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③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定》。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特别提示]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长期丧失关税自主权和关税税率低的背景下进行的关税自主运动,
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是近代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制度
①全国关税制度的统一。
②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1985年 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1987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1)演变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拓展]新时期个人所得税实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原因
(1)改革开放逐步深化。
(2)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长。
(3)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政策。
2.意义
(1)有利于调节收入,缓解社会分配的不平衡。
(2)减轻了广大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3)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4)推动税收事业朝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中国古代的税制历经了多次变革。汉代征收的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汉魏之际,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租、赋变为租、调,并沿袭了很长时间。隋及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征纳,其中“庸”是指不应役者,可按照每日缴纳三尺绢以代替。唐后期实行“两税法”,地方官府将过去的税收项目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办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明代实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清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摘编自《中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问题1]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特点。
[提示]特点:税收项目逐渐简化;征收标准逐渐由人丁向土地、财产转变;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由不定时到定时征收。
[问题2]根据史料,分析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影响。
[提示]影响:扩大了政府的财政来源;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口的增长;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拓展]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
(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
(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第十八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本单元主要讲述两大主题: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主题1: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线索1:中国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了从海贝、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进过程,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近代中国机器铸币银元与纸币“法币”先后流通使用。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币在解放区开始发行,成为新中国的法定货币。
线索2:近代西方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在19世纪初建立起来,实行黄金自由兑换、自由铸币的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主题2:赋税制度的演变
线索1: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经历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向以土地、财产为主征收的转变,由以实物、劳役为主的征收内容向征收货币的演变。1937年,中国结束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长期并存的局面,但海关管理权控制在西方列强手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征税内容与国际接轨,开征个人所得税。
线索2:1799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后传播到全世界,个人所得税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税种,为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48讲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运用唯物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货币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货币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论证我国货币及制度、措施以及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和产生的影响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我国货币制度和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5.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货币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2.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以圜钱为基础),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5.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6.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7.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拓展]明朝法定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原因
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较为稳定;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宝钞信用日益丧失;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明朝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明朝长期保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新航路开辟,大量白银涌入中国。
8.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9.晚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10.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1.国民政府前期:1935年,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1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国统区: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
(2)解放区
a.背景
①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②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b.发行:1948年12月1日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1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1)概况: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2)意义: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解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货币的演变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概念阐释〕
世界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其目的在于建立汇率机制,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力手段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1.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1)背景
①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②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2)特征
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②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3)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拓展]金本位制评价
积极作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与贸易合作;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消极作用:黄金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由此造成的清偿手段不足,严重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黄金供求的矛盾和分配的不平衡是金本位制崩溃的根本原因;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有限。
(4)崩溃
①原因: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形成
①标志: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②目的: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③特征:以美元为中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
(3)影响
①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②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4)崩溃: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3.当代世界货币格局: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史料]
时间 特征
商晚期到春秋初期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铜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春秋初期到战国晚期 钱币上出现文字,以记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秦统一到唐中期 由记地变为记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唐中期到清朝覆灭 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摘编自张宏明《钱币》
[问题]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钱币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钱币演变的影响。
[提示]趋势:钱币形制走向统一;钱币质地逐渐多样化;钱币形制和兑换规范化。影响: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拓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 表现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用铜铸币,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统一后,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废除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手工铸币向机制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第47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这一过程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的建立等史实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了解20世纪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民族认同观念兴起: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民族语言地位上升:13世纪,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法律文件必须使用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概念阐释〕
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统一、独立和强大的追求和理想。
民族国家:近代民族国家指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组成的,主权独立,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等的国家形态。
3.民族意识的觉醒
(1)背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2)表现:个人忠诚于国家;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等。
(3)形成: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图解历史〕
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1)奠基: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2)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①确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②内容: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概念阐释〕
国际法
指国际社会之法,或者是指国家在它们相互间交往的关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习惯规则和条约规则的总和,或者是指现代文明国家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对它们具有约束力的特定行为规则的总和。
[特别提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它第一次确定了国家享有主权,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并对国际行为加以约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明确提出主权原则,条约必须遵守,对违反者施以集体处罚,具有重要意义。它使这些规则真正以“法”的形式出现,并以此影响、规范着国际社会。
(3)维也纳体系
[拓展]近代国际法形成于欧洲的原因
(1)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
(2)欧洲三十年战争后众多民族与主权国家的建立。
(3)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加强。
(4)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打破了神学观念。
(5)格劳秀斯提出国家主权学说,奠定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原因:17世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满足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
(2)建立:在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的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3.影响: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破坏;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联盟的成立;签订《非战公约》等。
[拓展]国际联盟作用和局限
(1)作用
①为维护世界和平起过一定的作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
(2)局限
①国际联盟建立在凡尔赛体系之上,为英法所操纵。
②苏、美等大国长期没有加入,缺乏权威性和普遍性。
(2)概况:因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非战公约》也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1945年6月,签署《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2)概况:国际法领域大大扩展,涉及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
(3)评价: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但仍有很多局限性,如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际法的发展
[史料一]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意义。
[提示]主张: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意义:由此建立的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作出有益探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史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叙事逐渐淡出,但是“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或者法律国家与不守法或法外国家的叙事突现出来。……新近西方国际法学说的趋势试图将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从国与国关系渗透到所谓不合西方自由民主标准的国家内部,从而为干涉打开口子。……国际法在“西方与世界”关系的框架下,就是一部自身与外部世界对立的历史,也是用自己的“国际法”规训外部世界的历史。……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其用以规范西方世界内部的国际法和西方国家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国际法并不是一致的,这正是人们经常批评的西方国际法理论和外交实践中的双重标准问题,其不啻为西方与世界共处的一个文化障碍。……观察国际法在西方国家内部的演变,可以发现国际法为现实政治和实用主义所干扰……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谁有足够的实力来解释国际法。
——摘编自苏长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
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索》
[问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国际法的特点。
[提示]特点: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特征;对待西方和非西方国家采取双重标准(或西方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干涉他国内政;受到现实政治和实用主义的干扰(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拓展]
一、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发展历程 表现 原因
奠基人——格劳秀斯 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各国纷争加剧
奠基之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618—1648年,欧洲发生了长达三十年的混战
大国协调原则——维也纳体系 建立了大国协调,并以军事手段维持的原则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
否定战争 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国际法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
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还签订了《非战公约》 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二战使国际法遭到破坏
新时代新发展 国际法的领域扩大,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一系列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国际法的发展历程的特点 (1)国际法的适用主体不断扩大,由主权国家发展为争取独立的民族和其他国际组织,从欧洲扩展到世界。(2)国际法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的政治内容发展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门类、涉及细化分支的庞大的体系。(3)国际法实施以国际组织为保障,以“大国一致”为原则,确立处理国际关系的诸多原则和方法。(4)在演进过程中废弃不合理部分,丰富部分内容,增加新分支。
二、影响近代国际法的因素
1.近代资产阶级运动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近代局部战争不断使国际法承认国家有战争权。
3.学者研究对国际法有巨大推动作用。
4.国家间关系的矛盾影响国际法内容。
三、现代国际法发展的表现
1.禁止侵略战争和非法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3.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显著扩大。
4.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5.国际法新的分支和部门一个接一个出现。
6.各国合作的领域日益扩展。第2课时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1.通过学习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其形成过程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实施民族政策的意义3.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4.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拓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①民族地域分布因素: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民族地域分布格局。
②历史因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历史经验:历史上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④现实原因: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
2.过程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1947年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3.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特别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形成。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拓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3)把国家富强和民族共同繁荣结合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国家强盛。
(4)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又维护各民族自身的利益。
四、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1)确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图解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成就
(2)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概念阐释〕
正确认识“求同存异”
①“求同存异”中的“同”是指亚非各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发展经济;“异”是指各国间不同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
②“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应用,打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4)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1)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特别提示]中法建交是冷战时期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和带有时代特征的转折,中法建交率先打开了西方大国同新中国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大门。
3.20世纪70年代
(1)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初期
(1)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世纪之交
(1)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解决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2)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3)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3.进入21世纪
(1)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2)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3)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4)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提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论坛的宗旨是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为国际社会摒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指“金砖五国”有意识加强多边协商合作,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机制。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表现
(1)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法、德、英等国关系稳步发展;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中共十九大以后,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4)中国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拓展]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主题1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意义
[史料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之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提示]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祖国统一。
[史料二]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
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
[问题2]根据史料二,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
[提示]意义:经济上,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
主题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史料三]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敌对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
[问题3]根据史料三,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产生的影响。
[提示]影响:有利于改善中美两国关系;中美相互支持对抗苏联,有利于解除外来威胁;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时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史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4]依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提示]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拓展]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阶段性演变
阶段 背景 内容 影响
“一边倒”时期 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严峻;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中国与苏联社会制度相同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孤立;中苏结盟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新中国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两只拳头出击”“两条线”时期 苏联在中苏交往中的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主权;美国继续敌视新中国 新中国同时反对苏联和美国两个国家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但使新中国的国际环境恶化
“一条线”“一大片”时期 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苏攻美守”;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联美反苏,联合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一条线”国家反对苏联 牵制了苏联,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的实力得到一定提升;“以苏划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的外交活动余地
“不结盟”时期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不结盟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大大增加了中国的外交活动余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全方位”时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冷战结束后, 中国外交政策需要调整;改革开放后,中国实力得到一定的增强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中国外交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谐世界”时期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外交政策的新发展;中国承担一定国际责任的需要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承担了一定的国际责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梦”时期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宣示了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第十七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到秦朝形成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通过和亲、册封、会盟、设置机构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进入新的时代。秦汉以后,随着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关系逐步发展,至隋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但明清以后,中国对外关系逐步由开放走向了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线索2: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宗教改革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在国家利益冲突、战争之中,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建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国际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建立了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第46讲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了解历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朝贡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体制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到朝贡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5.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了解中国历代王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认识古代中国的外交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北逐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二)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1)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东汉窦宪胜北匈奴。
(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概念阐释〕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骚扰,维护西域地区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2.对外关系
(1)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3)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隋朝时,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
(3)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统治。
(4)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2.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
(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5)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图解历史〕
唐朝边疆主要民族
[特别提示]羁縻政策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首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所谓羁縻政策,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3.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1.背景: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2.陆路交流
(1)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2)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中国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3.海路交流
(1)隋朝常骏到达赤土国(马来半岛南部)。
(2)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3)宋朝海路交通发达,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特别提示]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发展繁荣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变动息息相关,伴随着国内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港口城市逐渐发展起来,政治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赋税结构,商税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一时之间,对外交往繁盛。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背景:①元朝结束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元朝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表现
①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特别提示]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和开发的实质是封建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的过程,通过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放,加强了中央政权和边疆政权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和交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传播到边疆,对于加速边疆地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2.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提督四夷馆。
(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
(3)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
(4)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南设土司。
(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概念阐释〕
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3.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3)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
(4)清政府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5)在西南,清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
[拓展]
1.明清对蒙古、东北、西南民族管理的不同点
(1)蒙古:明朝是由对立走向和平,清朝则是联蒙制汉。
(2)东北:明朝中后期对东北都是实行压迫政策,而清朝注重团结地区间主要势力。
(3)西南:明朝对西南民族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前期沿袭土司制度,但雍正之后实行“改土归流”。
2.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特点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安抚政策,还通过联姻、册封等方式加强联系。
(4)民族政策具有继承性,沿用前代民族政策并有所发展。
(二)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元朝: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2.明朝: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3.清朝
(1)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清朝政府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拓展]对朝贡体系的认识
(1)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不平等性,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和平主义性质,崇尚睦邻友好。
(2)评价
①朝贡制度确立了区域内相对固定的经济文化交流机制和模式,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基础上,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②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的,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③朝贡贸易通常体现出炫耀国力的意味,是国人“一国独尊”心态的反映。这一制度是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而走向消亡。
(3)解体原因: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封建体制;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民族政策
[史料一]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
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治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与融合。
[史料二]宋朝的民族关系主要是与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北宋面临来自北方的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的威胁,战争不断。景德元年(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之后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辽,随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并攻占开封。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此后,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或战或和。蒙古灭金后,南宋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蒙古国及之后的元。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灭亡。
[问题2]依据史料二,概括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
[提示](1)宋朝与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并立局面。
(2)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有战有和。
(3)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宋朝始终处于劣势。
(4)两宋都是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
[史料三]满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后,面对众多的民族和广袤的国土,在边疆治理上摈弃传统的“华夷观”。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站在“中外一体”的角度上精心地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以积极的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清政府一方面坚持“恩威并重”,另一方面积极奉行“因俗而治”的传统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问题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基本思想。
[提示]基本思想:对传统“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从“中外一体”的认识出发,积极治边;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拓展]
1.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
(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与蒙古的互市。
(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
2.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特点
(1)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2)儒家大一统思想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3)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4)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5)民族间和战交错,友好交往是主流,扩大了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政权并存,民族矛盾突出。
3.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5)明清时期较好的民族政策,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6)生活习俗上: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也都不同程度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第45讲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英国和法国分别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展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证个人的权利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基督教宗教伦理的两面性,即强化迷信和对大众的教化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渊源
1.罗马法地位及其影响
(1)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是一部成文法。
(2)东罗马帝国——《罗马民法大全》
①背景:罗马帝国时期,统治区域扩大和人口激增,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
②地位: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中古时期的三大法律支柱
(1)“日耳曼法”: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2)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3)罗马法:11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概念阐释〕
(1)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规定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2)成文法: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3)教会法:也称寺院法、宗规法,是基督教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的法规,它对于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制度等方面也都有规定。教会法的阐释是基督教发展的结果,到中世纪中期教会法形成了独立的法律体系。
(二)两大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1)起点:11世纪,英国诺曼王朝建立,王室设立法院并巡回审判,这成为英国法律真正起点。
(2)发展:12世纪前后,普通法形成: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3)形成: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英美法系”。
2.大陆法系(民法系)
(1)背景
①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②近代,法国在启蒙思想和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2)形成过程
①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②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拓展]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不同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渊源 判例法 成文法
基本原则 遵循先例 宪法为根本法
法官地位 司法地位高,可以开创先例 地位低,(立法地位高),立法司法分工明确
法官作用 制定、解释、执行法律 执行法律
国家代表 英美加澳印 法德意日
相同点 性质: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指导思想: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
2.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在法律内容上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局限性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概念阐释〕
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其主要内容有:对任何人有罪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
(1)背景: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2)影响: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主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2)影响
①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②新教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③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宗教冲突。
④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法律
[史料一]在西方社会,“法”这个东西是个很庄严神圣的东西,甚至经常会与上帝制定的某些神圣的法则密切相关。这种法则对人的约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西方法律制度下,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传统上都是注重审判轻视调解,这和他们“追求精确、不怕对抗”的思维习惯是一致的。凡是有纠纷就一定要弄出个准准确确的“对”和“错”来!只是到了最近30年,诉前调解也开始逐渐增多。
西方文明作为微观文明,首先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建立了一套独立于自然界,完全约束人类的规则,这就是法律。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注重精确,因此设计了大量的精细的法律条文,并且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这就形成所谓的“契约精神”,可以说,西方人是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非常精确地生活在世界上的。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法律的特点。
[提示]特点:西方的法律在社会地位上神圣不可侵犯;在内容上强调法律条文的精细、准确和“契约精神”;在运用过程中注重审判轻视调解,不怕对抗。
[史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问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提示]特点: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欧洲法制传统追求理性和公平。
[拓展]西方法律制度发展演变趋势
(1)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形成法典、法系(法典和系统化)的过程。
(2)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繁荣了大陆法系。
(3)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渊源和法官地位上存在明显不同。
(4)近代法律制度在继承罗马法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5)其他:西方中世纪法律分为世俗法和教会法,罗马法和教会法是西欧中世纪法律的基础,法律适用范围从少数男性公民扩大到全体公民,以及法律性质的变化;等等。第十六单元 法律与教化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最早成文法出现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朝,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华法系。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视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线索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古时期在罗马法基础上,形成日耳曼法和英国普通法。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形成以英美为中心的“英美法系”和以法国为中心的“大陆法系”。同时,基督教宗教伦理与教化在欧美社会占有重要地位,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第44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当代
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3.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史实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5.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东周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概念阐释〕
周初“敬天保民”思想
“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提示]子产“铸刑书”
子产“铸刑书”限制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刑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改革色彩,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基,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评价
(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它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
(1)律: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①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②汉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2)令: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特点:律令儒家化。
(2)概况: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概念阐释〕
法律儒家化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3.唐朝
(1)编纂《唐律疏议》
①时间:唐高宗命人修订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②特点: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拓展]中华法系的特点
法律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法律以刑为主;重刑轻民;司法从属于行政。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编纂了《宋刑统》,著有《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制定了《大清律例》。
[特别提示]“律”与“例”的关系
例是律的补充,同律一样,也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据。不同在于,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可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而且例的数量大大多于律条。在司法实践中,例的法律效用往往大于律,例成为统治者实行司法专横、鱼肉百姓的工具。
2.教化
(1)背景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内容
①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拓展]1.全面认识乡约制度
(1)概念
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阶层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它是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来的开展思想教化的制度。
(2)乡约的特点
①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
②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以往大都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
③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
④自愿加入,民主选举。
⑤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
(3)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②有利于发展生产。
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方法
(1)强调示范,树立榜样。
(2)设官教民。
(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
(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
(5)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
四、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成就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②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时期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中国法治建设的完善时期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3)到2010年底,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⑤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拓展]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4)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改革开放后
(1)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③1994年,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法律
[史料一]中国历代有卷帙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问题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
[提示]特点: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史料二]早在周初,周公旦鉴于商朝失德亡国,提出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明德慎罚等主张,强调“明德”“敬德”“成德”作为施政的理论基础和以德化民的具体措施。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为德主刑辅法制原则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将这种本用关系提升到与自然现象“昏晓阳秋”一样永恒而不变。明太祖在《大明律》成时,特别宣誓臣民“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问题2]根据史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积极作用。
[提示]法律传统:重视以德化民,强调德主刑辅。
积极作用:德主刑辅给法律涂上了德的色彩,减少了推行法律的阻力;德礼入律,道德条文化、法律化增加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也促进了法律的稳定;古代中国以德化民、德主刑辅的法律传统有利于调控封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拓展]
1.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礼”“法”结合的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①政治:官僚制度的等级结构是礼法融合的基础。
②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基,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体系,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适合社会的需要。
③思想: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重视血缘亲情;儒家思想自汉代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德主刑辅,礼刑互济,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
①由汉代创设的礼法结合综治模式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的主流模式,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②重刑主义色彩逐步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气息。
③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使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结果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利于人们法治意识的形成。
④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1)刑法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
(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
(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